導語:電話邀約難度越來越大,而在今天,微信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主要溝通都在微信上,只要對方願意添加我們為好友,那麼我們在後期聯繫上就不會給人產生牴觸情緒,微信營銷就顯得容易的多,同時給了我們和客戶相互了解的機會,後期如何與客戶建立信任感甚至成為朋友就看我們怎麼去維護了。
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自己想要買車,我們會不會收到邀約試乘試駕就興衝衝跑去體驗呢?一般的步驟是這樣的:
我們先在網上查詢心儀車的相關信息,
再問身邊有車的朋友,諮詢他們的意見,
刪選信息,鎖定幾款車型,
之後才會考慮去實體店考察,
比如,4S店銷售人員對車輛介紹,競品分析和試乘試駕等,
我們是帶著問題去4S店了解的。
而作為銷售人員,我們每次聯繫客戶談到的信息
是不是客戶在購車流程中想要了解的東西呢?
是一直在向客戶索取購車方面的信息,
還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幫助他選擇呢?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挖掘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那邀約不來是很正常的,甚至被客戶反感。
一、站在朋友的角度設計話術
想要成功邀約客戶到店,首先要保證你是站在幫助客戶的角度去設計話術。
舉例話術:
1、針對A類級別:車是動態工具,所以我建議您一定要試乘試駕,光看信息意義不大,每個人的體驗是不一樣的,您現在幾款車裡對比,試駕是最能幫助您確定購買哪款車的,也許我們的車不適合您,但試駕對您購車是反饋最有效的信息,您說對不對?您看我們約哪天方便?
2、針對所有車型客戶:即使最後沒有選上我們的車也沒關係,起碼對您購車選車有幫助,買車是大事,您說呢?您看哪天您方便來店?
3、針對H類客戶:至於價格的事我認為您還得來店談,購車考慮的細節很多,不光是裸車價格優惠問題,從精品、驗車、保險、售後服務等等都可以減少您預算,省錢也是優惠對吧?微信裡介紹的不是很清楚,放心肯定不會讓您白來的,您看哪天我們約一下?
4、針對周期短的H型客戶,給客戶發簡訊一定不要發有去無回的,要配合照片進行推薦式提問,才能引出對話;同時利益驅動為主要方式,用增值服務打動客戶,發出邀請,不要單純用價格吸引客戶,模糊自己的主張,如果自己的銷售主張清晰,客戶很容易裝傻,至於人情可以放在後期。
二、刷存在感讓客戶記住我們
針對買車周期長的客戶,可以通過微信慢慢跟蹤,長期建立感情和聯繫。細節處怎麼做更合適?
1、不要刷屏或者頻繁發優惠信息給客戶,很容易招致客戶反感, 甚至拉黑;只發廣告的是機器人,要既有工作又有生活,傳遞給客戶鮮活的值得信賴的感受,平時發朋友圈可以轉發一些客戶感興趣的相應文章,投其所好,就算達不到客戶感興趣至少也要成為別人增長見識的一個渠道,讓客戶覺得關注你很有意思,有價值。
2、做個忠實「粉絲」吧。從不互動或者悄無聲息,這樣就會失去加客戶微信的意義。關注客戶朋友圈,經常互動,點讚加評論,評論要仔細斟酌要給客戶比較舒服的感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發朋友圈是渴望獲得認可的,為什麼自己發了朋友圈會關注評論和點讚數量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強調要評論,點讚真的是太普遍的方式了,只有評論才能引起客戶的注意和互動,情感銷售永遠都是最高明的銷售方式。
3、新老客戶單獨分組。朋友圈經常發新車優惠,一來給客戶感覺是除了新車優惠之外對老客戶沒有其他有用信息可看;二來,你總不希望告訴老客戶ta買貴了吧。分組發送相對應的內容,潛在客戶、新車客戶和老客戶的關注點都是不同的,關心客戶所關心的,這才是跟4S店發生關係的剛需。
三、最短時間讓用戶產生興趣
數位化時代,我們每天被各種資訊給塞得滿滿的,想想我們平時收到的銷售推送簡訊,群發的天氣預報、一段話中出現很多的表情包、冗長的新車信息等等。
如果是我們自己收到這樣的簡訊,我們會對群發內容好奇嗎?再加上內容信息太過分散,就算是耐心看完,也很難抓住重點,或者說這樣的簡訊對想要買車的人有什麼好處呢?時間長了,就算不拉黑以後再接收到類似信息基本上是不會打開看的。
所以想要讓客戶有興趣看我們的簡訊,就必須在1S內成功吸引客戶,並讓客戶產生興趣繼續閱讀。
可閱讀信息舉例:
【品牌】(如果客戶熟悉你的品牌,他會打開你的簡訊來看)
【用戶名】(會吸引客戶的注意,讓客戶誤認為是重要簡訊,繼而點下查看)
XX的紅包即將到期(利用人對財物的謹慎和注意吸引用戶查看)
……
避免以下寫法:
XXX慶典
老用戶大回饋
恭喜你獲得
我們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
這些說法,跟客戶沒有半毛錢關係,會直接被忽略為垃圾簡訊,所以一定不要用!!
同時要利用好客戶群裡的信息,其實這個也是在重複「定位用戶」。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客戶需要什麼?喜歡什麼?比如你的客戶是一個剛出來工作的年輕人,你就不要給他推送高檔的消費廣告。
對客戶群體進行一個劃分,不僅可以有針對性的發送活動信息,而且給客戶感覺更專業,更願意看你發的簡訊內容。
我們要明確微信營銷最終目的是什麼?邀約客戶到店。不論利用什麼方式,說到底都是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讓客戶對我們產生認同感,相信來店裡體驗一定會有所獲。
那麼你所提供的服務是否也能像這樣做到差異化呢?想要找到改進客戶體驗的鑰匙,請從客戶的角度去探索「消費鏈」吧,把客戶能夠從你這裡得到的服務及其益處都直觀地標示出來。
車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