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哥德國自駕遊記攻略已經發了一段時間了,在德國自駕,需要做哪些準備呢?這篇談談個人經驗,也算是把坑填完。
引言
自從1886年,卡爾·奔馳發明了汽車,133年來,德國汽車一直以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方向。
時至今日,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勞斯萊斯這些著名品牌,都產自德國。德國汽車已經成為品質的象徵。
發達的汽車工業,不限速的高速公路,密布全國的高速路網,並且完全免費。配上優美的自然風光,德國絕對是自駕愛好者的伊甸園。來此體驗一番之後,生出感慨:
原來車輛儀錶盤的後半圈,是為德國準備的。
德國的路況非常好,各類交通指示牌很細緻,駕駛員行車文明禮讓,高度自律。佔用應急車道、搶佔超車道、佔用殘疾人停車位、隨意超車、鳴笛這些現象,一周時間裡,轉了半個德國,行車近2000公裡,從未見過。
在國內開車我也算規矩。出發前,也認真學習了各類交通規則,自我提醒,避免國內的陋習。依然不免有一、二次慣性駕駛,被鄙視了。
文明行車,出行前認真準備很有必要。
駕照合法
這條是重中之重,我把它放在最前面。簡單說,德國不能直接認可中國駕照。持有中國駕照合法的在德國開車,有2個辦法:
一、德國法院指定的宣誓翻譯
翻譯官名單可在指定頁面查詢:
http://www.justiz-dolmetscher.de
二、中國官方機構提供(分3步)
1、攜帶中國駕駛證至政府公證處,辦理公證書並由公證處或公證處指定的翻譯公司提供德文譯文。
2、公證書經外交部領事司認證處或您所在省市外辦認證。
3、最後由你所在地區的德國駐華使領館對此經過認證的公證書進行再認證。
此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文件原文:
注意末尾加粗的這段話:
持不被或不再被德國認可的外國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輛,將被視為無證駕駛加以處罰。
這段話意味著,非以上兩種方式在德國駕車,會被認定為無證駕駛。無證駕駛的後果,被警察查車發現將會被處罰,發生交通事故時會被認定全責,且保險公司不會理賠(分分鐘讓你傾家蕩產),後果是相當嚴重。
特別提醒:國內許多出行平臺提供的「國際駕照」、「駕照翻譯」之類的免費服務,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這種東西,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租車。車行考慮的是利益,就是如何最大化的把車租出去,並不會為你的證件合法性負責。
之所以特別強調這段,主要網上看到不少遊記攻略的主人,他們分享的經驗實際上就是幫助別人在德國「裸奔」。
當然,遇到警察查車和交通事故概率很低,所以這些人都安然回國了。不過,根據「墨菲定律」,總有人會為此付出代價。
小張哥出行前,選擇了第一種宣誓翻譯,流程簡單些。在某寶拍了相關產品,提供必要資料後,翻譯件會郵寄給你,花費315元,全過程用時大約1~2周。
關於車速
德國是全球唯一高速不限速的國家,流傳非常廣的一句話。
這句話並不嚴謹。正確的描述應該是「德國擁有全球唯一不限制車速的高速路段」。實際上,德國的道路很多都是有限速的,大約有一半高速不限速。
到了不限速的路段,所有車輛都會加速。我最快開到180公裡/小時,不敢開的更快了。各位還是量力而行。
不要在超車道行駛,超車之後請迅速回到行車道。因為即使這個速度,超車道上不時還有車「嗖」的一聲飛過。
高速:
如果沒有限速標識,速度不能低於每小時80公裡;最高限速請注意道路標示,如果沒有就是不設最高限速。
國道和省道:
默認最高限速100公裡/小時,不過我在南部自駕時鄉間道路都是限速70公裡/小時。
城鎮:
駕車進入城鎮時,可以看到限速標誌,入口大多都有電子測速,請按規定速度行駛。默認最高限速是50公裡/小時。
租車選擇
在德國,包括德國鐵路在內的公共運輸的費用還是挺高的。如果多於2人出行的話,租車方便又划算,就是停車費貴。
可以租到各種「豪車」,彌補下在國內開不到的遺憾。根據本人和其他人的經驗,德國租車的車況都非常好。
租車可以選擇租車行的官網,或者國內租車平臺。著名的車行有Hertz、AVIS、SIXT、Europcar等,國內租車平臺有攜程、租租車、神州租車等。
租車行非常多,同一類型的車,不同租車行可能有很大的價差。相對來說,Hertz、SIXT貴一些,小車行便宜點。
可以對比不同車行和平臺價格,車行官網可能會便宜一點,但最低價格不含保險。租車的同時銷售各種保險,才是車行的利潤點。
不買附加險?有點小擦小碰也很貴啊!一點點劃痕的修車費能嚇死人,另外不計免賠額也很高。
沒把握還是買吧。經過對比,我發現車行的保險費用比較高,最終選擇了租租車平臺,併購買了全險。7天租車費用包含保險225.99歐。
租車期限方面,通過車行官網、平臺的反覆對比,我發現租7天是最划算的,很多時候6天7天一個價,這可能和車行的運營有關。
租車時需要注意的:
1、年齡和駕照持有時間限制。
不同車行有不同限制,預定時會有提示。有的要求1年駕齡,有的是2年,大部分要求年滿21周歲,少數年滿18周歲即可。
2、租車費用增加
默認1個駕駛員,每增加1名駕駛員,都會增加費用。此外,低齡或高齡駕駛員可能會收「風險駕駛金」。
3、行駛裡程限制
許多車行限制行駛裡程,比如每日限300公裡,超出會按裡程收取一定費用。也有不限制行駛裡程的。
4、車輛型號相關
德國租車不固定車輛型號,而是分為許多車組,提車時可能提到同組其他車型。
5、目的地限制
如果行車不僅僅是在德國的話,租車行會根據你的目的地限制車型和品牌。主要是按照安全狀況和歷史因素劃分目的地。
6、高速路費票
前往他國,需提前購買高速路票(臨近邊界加油站可買)貼在風擋玻璃上,否則被發現會被認定為逃票處以高額罰金。
取車和還車
準備好租輛訂單、駕照以及相關翻譯件。平臺預定的,也要知道你選擇的是哪個租車行,方便尋找車行櫃檯。
流程和國內差不多,提車後檢查車輛狀況,熟悉操作,留車行的聯繫方式。沒買全險的,提車時注意拍照或視頻留存證據。
滿油提車滿油還車。不滿油還車會收取高額的人工「加油費」。還車預留足夠時間,以免車行繁忙耽誤回程航班。
檢查車輛除了常規的,需特別注意的有3樣:警示三角牌、反光背心、停車計時卡。前兩樣是官方安全要求,後一樣是經常要用到。
導航準備
導航可謂是自駕的命脈,最好準備多種導航方式以防萬一。租車行可以租用GPS導航儀,也可以自己準備。
手機導航,最通用的是谷歌地圖。這個應該是最好用的,不過因為國內屏蔽,只能到了國外再下載。
推薦一個APP:探途離線地圖,我德國自駕主要用的就是這個。可以在國內提前下載好地圖,實測導航效果相當不錯。
為了提供行動網路流量,我出行前某寶買了一張德國Vodafone電話卡,按照賣家說明,到達之後激活,大部分時候沒問題。
加油和停車
在德國,由於人工成本很高,加油和停車都是完全自助的。加油站會有1至2個前臺收銀員,停車場則是完全無人操作。
駛入一家加油站,選擇你車輛對應的燃油。車輛使用什麼燃油提車單是有標記的,汽油是Benzin,柴油是Diesel。
汽油分為 Super 和 Super Plus 就是95#和98#之類的區別,具體用哪個,翻開汽車的加油口有標註。
油槍都有編號,加完油之後,走進加油站附帶的小超市,和前臺報一下你的油槍號碼就可以買單走人,全憑自覺。
停車有點麻煩,除了「P」標示,其他都是德文。可以觀察P標誌和畫線來尋找停車位,注意畫了輪椅標示的是殘疾人停車位,非殘疾人士不要佔據。
德國自駕時,大部分情況停車都要收費,免費停車一般限制時段。
路邊停車
估計好大概停車時間,在自動收費機上買好停車票,放在車內前檔玻璃顯眼處即可。超時停車可能被警察貼條。
停車場停車
入場時會打一張票,請拿好。出場先找到自動繳費機,把票塞進去掃,機器提示費用,交足以後找零和票會吐出來。拿著票在規定時間內開車出場,出口塞回停車票自動抬槓。
免費停車
一般都是限時的,在路邊。這種你停好車以後,把停車計時卡撥到你停車的時間,放在車內前檔玻璃顯眼處,超時停車可能被警察貼條。
下圖表示可以免費停車2小時:
交通規則
德國的交通事故率很低,建立在完善的交通規則和極其嚴格的駕照考試制度基礎上。不客氣的說,大部分國人駕車守規的情況,到了這裡,都可以作為負面典型。
德國車輛是靠道路右側行駛,駕駛室在車輛左邊,同中國。注意禮讓行人、自行車,不要隨意按喇叭。
駕乘全員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禁止右側超車。這個中國也有要求,不過執行的不嚴。德國大部分的交通標示與中國相似,需要重點注意不同之處。
首先,白天行車也必須打開近光車燈。
其次,12歲以下或身高1.5米以下的兒童需使用合適的兒童座椅,3歲以下兒童不可乘坐前排。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國內完全沒有的:路權的概念。這是德國交規的核心。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右轉需要看指示燈。(紅燈不能右轉)這點國內有城市可以右轉,有的不行。
路權
詳細講講路權。在講路權之前,圖1表示交通指示優先級的高低:警察最高,右側先行原則最低。
德國的路權是道路行駛的優先權。應用於岔路口、環島、雙向僅能單車通過這些不同道路狀況。
在國內駕車時,遇到路口先減速是常規動作,在德國,看到路口是綠燈,車輛完全不會減速。習慣性減速,很容易被後車追尾。
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必須知道那個方向擁有路權。下面這個標誌,表示你在這條道路上行駛擁有路權。
下面這個標誌,表示下一個路口,你擁有路權。
下面這個表示,表示你沒有路權,需要讓行。
下面這個標誌,看到以後必須停車至少3秒,觀察四周沒有潛在障礙後,再繼續行駛。
下圖是會車路權標誌。注意,國內也有類似標示,不過德國是黑色有優先權,紅色避讓,剛好和中國的標誌含義相反。
會車路權用於類似這樣的場景:(圖中對面車優先通行,我方需避讓)
關於路權,還有一些交通輔助標誌,比如下面這樣:黑色粗線所示彎道內行駛的車輛有路權。不過一般是結合主標誌使用。
路權標誌和輔助標誌結合使用圖例:
環島
路口無任何交通標誌時(較少見),遵守右側先行原則。先減速,觀察右側有無車,無車進入環島,若有車則讓行等待。
路口立有下面這個讓行標誌,表示環島內的車輛擁有優先權。進環島先觀察左方來車,判斷距離,進入環島,環島內車輛有先行權,出環島要打右轉向燈。
其他標示
德國其他交通標示,如限速,各種警示、提示和中國的相同或一看就能明白,這裡就不多講了。
拉鏈原則
在停車場出口,或者前方修路,道路擁堵,需要合併車道時,適用這一原則。應該不是交規,是一種駕駛習慣。
具體來說,就是一邊走一輛車,像拉鏈拉到一起一樣。在德國開車,大家都默認按這個規矩來。
國內開車,這種情況基本靠擠。誰膽大,誰擠的過去誰先走,最終常常把路完全堵死。
小張哥在德國遇到過幾次合併車道,按這一原則,通行效率很高。
還遇過明明該側方車輛先行了,我看著那個駕駛員,他卻示意我先行,這種禮讓,給人感覺真的很好。
本篇的內容就這麼多了,希望各位出行前好好準備,花點時間學習一下。總之切記: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祝朋友們在德國自駕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