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護士》一段震撼世界卻被遺忘的歷史

2020-08-23 中盟文學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真實故事。任何鐵石心腸的善良者,都會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地潸然淚下。

..................................................

1999年,美國堪薩斯州一所鄉村學校的4名中學生,在搜集資料參加學校的歷史主題活動時,有一個意外發現:

..................................................

在一份報紙《其他辛德勒》的簡短報導中,提到了一個名字:艾琳娜·森德勒,介紹只有簡短的一句話「在二戰時,她從猶太封鎖區救出2500多名兒童。」

..................................................

..................................................

四個學生面面相覷:「這不太可能吧?是不是將250錯印成2500?辛德勒才救了1100個猶太人,如果她救了2500多個,我們怎麼從沒聽說過她的名字?」

..................................................

..................................................

4名學生趕緊向老師求助,不曾想老師也懷疑這是印刷錯誤,不過一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Conard老師,並沒有急於否認孩子們的發現,而是鼓勵孩子們主動去探尋事情的真相。

..................................................

有了老師的肯定,4個孩子立馬上網搜索艾琳娜·森德勒,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關於她,網上只有兩個詞條,且全部來自同一網站:猶太正義基金會。

..................................................

幾個孩子馬不停蹄地發郵件向基金會詢問,最終確認2500這一數字無誤,但卻再沒有任何其他關於艾琳娜的信息。


..................................................

接下來幾個月,4個中學生利用放學、周末、假期的時間,不斷往返於檔案館、圖書館查找各種二戰資料。

..................................................

她們甚至一一查看了二戰紀念碑的所有名單,希望找到艾琳娜最後的安息地,最終依舊一無所獲。

..................................................

或許是孩子們苦苦追索的堅持,打動了上天。在她們一籌莫展的時候,猶太正義基金會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艾琳娜還活著!她現在住在波蘭華沙,已經90歲高齡。

..................................................

鑑於以色列特工們的類似傑作,人們有理由相信找到這位老人,是以色列情報機構不懈努力的結果。

..................................................

..................................................

伴隨老人被發現,隨之顯露出來的,是一段很快震撼世界,並且註定還將長久感動人類後世的偉大歷史。

..................................................

..................................................

1910年艾琳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出生于波蘭華沙,父親作為小鎮上唯一的醫生,在她7歲那年因為救治傷寒病人感染去世,父親生前曾告訴她:如果看到有人溺水,即使不會遊水,你也應該努力去救他。

..................................................

..................................................

正是這句簡單的話語,和父親捨己救人的精神,影響了艾琳娜的一生。長大後她義無反顧地成為一名護士。

..................................................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華沙,佔1/3城市人口的45萬猶太人,被隔離在僅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的地方。

..................................................

而艾琳娜因為護士的身份,擁有進入猶太人隔離區的通行證,於是她開始利用職務掩護,不斷為猶太人提供緊缺的衣服、食物和藥品。

..................................................

..................................................

然而,3年後情況突然變得急劇糟糕,每天有數以千計的猶太人被送往死亡集中營,形勢嚴峻,艾琳娜再也坐不住了。

..................................................

她立即和同伴建立了一個幫助猶太兒童逃跑的「網絡」,並利用社會工作者的身份進入猶太區。


..................................................

連續18個月,每天冒著生命危險,來回集中營數次掩護孩子們離開。

..................................................

然而很多猶太父母不敢讓他們把孩子帶走。他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什麼保障能讓孩子活下來呢?

..................................................

她只能如實回答:沒有。因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活著離開隔離區。

..................................................

..................................................

就這樣在冒著生命危險,卻毫無保障的情況下,她將2500多名猶太兒童藏在擔架下、手提箱、屍體袋裡,甚至把某些孩子裝成生了傳染病的樣子,通過救護車鬼使神差地帶出隔離區,送往天主教會。

..................................................

..................................................

60年後,艾琳娜依然因為當年的經歷做噩夢,她回憶說:有的父母讓他們把孩子帶走,有的則讓他們過幾天再來,然而當他們再回去的時候,很多人全家已經被送往死亡集中營。

..................................................

..................................................

即便是僥倖被救出的兒童,也依然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因為當時的華沙城裡人人自危,到處是冷酷無情的告密者,蓋世太保每天四處搜尋從隔離區逃跑的猶太人。

..................................................

根據這段歷史改編的電影劇照

..................................................

為了保住這些千辛萬苦救出來的孩子,艾琳娜和她的同伴幾天幾夜趕製了3000份偽造證件,包括有牧師籤名的天主教出生證和高級官員籤名的身份證。

..................................................

然而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她讓孩子們把新名字在心裡默念百遍,甚至千遍,教他們簡單的禱告詞,以免蓋世太保檢查的時候出紕漏。

..................................................

每個走在街上的孩子隨時可能被盤問,如果不會禱告詞會被立即處死。

..................................................

..................................................

猶太人不信天主教,因而也不會禱告詞,這也是納粹判斷孩子是否是猶太兒童的一種方法,艾琳娜教孩子禱告詞,是為了保護孩子。

..................................................

當時的華沙,藏匿猶太人是死罪,連家人都會被牽涉處死,甚至比印刷「反動報紙」、運送武器企圖顛覆德國的罪名更重。

..................................................

就是在這樣高壓嚴酷的環境下,1943年艾琳娜的營救行動被發現逮捕,蓋世太保對她施以酷刑,生生打斷了她的雙腿、腳骨,卻沒從她的嘴裡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

..................................................

極度憤怒的納粹決定處死她,幸虧波蘭地下組織花重金買通行刑士兵,才把她救了出來。

..................................................

難以置信的是,被救出的艾琳娜並未就此罷手,她繼續隱姓埋名營救猶太人,還將救過的孩子情況詳細記錄,放在廣口瓶中埋於鄰居家的蘋果樹底下,以便戰後能讓他們跟父母重聚。

..................................................

..................................................

1945年納粹撤離波蘭,艾琳娜取出名單,將孩子送還給尚倖存的父母,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已被殺害或失蹤,只有寥寥幾個孩子找到了父母。

..................................................

自那之後,54年間她過著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從未對人講起救過2500多個孩子的英雄事跡。

..................................................

..................................................

直至1999年,這位勇敢的波蘭護士艾琳娜奮不顧身救人的感人歷史,才在4個中學生的苦苦追尋下,將塵封的往事帶回全世界。

..................................................

這4個姑娘最終也憑藉挖掘出艾琳娜的這段故事,獲得那一屆歷史主題競賽全國冠軍。

..................................................

她們被邀請在堪薩斯州做巡迴演講,最後乾脆把艾琳娜奶奶的英勇事跡,編排成一臺話劇《藏在廣口瓶的生命》,在堪薩斯州巡迴演出,然後一傳十、十傳百,紐約、美國、北美……

..................................................

女孩們在做話劇演出的同時,還準備了一個大瓶子,把演出收入全都放進去,準備以後用來資助艾琳娜奶奶;同時她們開始賣棒棒糖籌錢,準備攢夠路費去波蘭看望艾琳娜奶奶。

..................................................

..................................................

幸運的是,還沒等她們攢夠路費,事情便出現了轉機。一名叫約翰·舒扎特的富商在聽了她們的故事後深受感動,當即決定資助她們去波蘭。

..................................................

當時年邁的老人住在華沙一家養老院中,坐在輪椅上,行動十分不便,但見到孩子們後卻異常激動,久久地抱著孩子們不願撒手。

..................................................

..................................................

這次跨越時空的偉大會面,也被ABC、BBC等世界知名媒體廣泛報導,艾琳娜老人的塵封故事,開始傳遍全世界。

..................................................

遲暮的英雄也收到了各種姍姍來遲的榮譽,波蘭總統和夫人親自到養老院去看艾琳娜。

..................................................

..................................................

2003年,教皇保羅二世親自寫信給艾琳娜,讚揚她在戰爭期間的卓絕努力。

..................................................

..................................................

2003年10月,她被授予波蘭最高榮譽白鷹獎,她的形象還被印在了2009年波蘭的紀念銀幣上。

..................................................

..................................................

2006年7月30日,96歲高齡的艾琳娜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紀念儀式上接受榮譽勳章,出席儀式的許多人都是當年她營救的猶太兒童。

..................................................

..................................................

Elzbieta Ficowska是被艾琳娜營救的一個嬰兒,她說:「艾琳娜女士不僅救了我們,也救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

..................................................

同年10月,96歲的艾琳娜,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

2008年5月12日,時年98歲的艾琳娜·森德勒在波蘭安靜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

當年被她救下的那些孩子,不約而同帶著他們的伴侶、孩子,從世界各地趕來艾琳娜的墓前,向他們共同的「媽媽」告別。

..................................................


臨終前她的一段話曾讓無數人為之動容:


「我從未將自己看成英雄,那些被救出來的猶太孩子,已經證明了我在世上的價值,但這並不是值得讚揚的理由。相反,我總是受到良心的譴責,我做得並不夠,也許我可以救更多的人,這一遺憾將伴隨我終生。」


老人這段臨終遺言感動了全世界!她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的巨大精神財富。



你能想像,4個中學生,從一則簡短的報導中,挖掘出了這樣一段偉大的世界歷史?是的,她們做到了!


這其中的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回味反思。如果當年她們的Conard老師,沒有鼓勵她們去探尋真相,只是敷衍地回應:「別管閒事,那就是個印刷錯誤。」或許這段英雄故事將永遠塵封。


隨之改變的,又何止是這段偉大的歷史?許多人的人生因此發生了改變。


當年發現艾琳娜·森德勒的4個女孩,如今都直接或間接從事教育工作,發誓為孩子們奉獻她們的一生,一代一代地傳遞愛與勇氣。


她們的Conard老師,在艾琳娜逝世十周年的時候,波蘭為其頒發榮譽證書,感謝他和他的學生,為波蘭、為世界,發掘出一位偉大的英雄。



當年4個中學生編演的話劇《藏在廣口瓶中的生命》,從最初只能在小劇場演出,到如今20年過去,被全球各大劇場邀請,參演者依舊是堪薩斯州鄉村學校的孩子。



講述艾琳娜偉大事跡的書籍《瓶中的生命》,也在全球出版,長期位居暢銷榜榜首。


主演蓋爾加朵


今年,華納出品,女神蓋爾加朵飾演的歷史傳記影片《艾琳娜·森德勒》將開拍,相信用不了多久,英雄艾琳娜·森德勒的故事將被全世界知曉,影響數以億計的人。


2009年4月,根據艾琳娜·森德勒的故事改編的電影《勇敢的護士》上映。


《勇敢的護士》電影劇照

相關焦點

  • 4個女中學生,從一行報紙中,挖出一段震撼世界的歷史
    老人被發現後,隨之浮現出來的,還有一段震撼世界、長達幾十年不為世人所知的偉大歷史。1910年,艾琳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出生于波蘭華沙。長大後她義無反顧地成為一名護士。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華沙,佔1/3城市人口的45萬猶太人,被隔離在僅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的地方。而艾琳娜因為護士的身份,擁有進入猶太人隔離區的通行證,於是她開始利用職務掩護,不斷為猶太人提供緊缺的衣服、食物和藥品。
  • 4個美國女中學生,從一行報紙中,挖出震撼世界的歷史
    而伴隨老人被發現,隨之顯露出來的,還有一段震撼世界,久久不為世人所知的偉大歷史。長大後她義無反顧地成為一名護士。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華沙,佔1/3城市人口的45萬猶太人,被隔離在僅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的地方。而艾琳娜因為護士的身份,擁有進入猶太人隔離區的通行證,於是她開始利用職務掩護,不斷為猶太人提供緊缺的衣服、食物和藥品。
  • 一段意外發現的感動世人的歷史
    而伴隨老人被發現,隨之顯露出來的,還有一段震撼世界,久久不為世人所知的偉大歷史。長大後她義無反顧地成為一名護士。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華沙,佔1/3城市人口的45萬猶太人,被隔離在僅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的地方。而艾琳娜因為護士的身份,擁有進入猶太人隔離區的通行證,於是她開始利用職務掩護,不斷為猶太人提供緊缺的衣服、食物和藥品。
  • 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告別加萊亞諾
    原標題: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告別加萊亞諾  原標題:告別加萊亞諾——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萬戴):烏拉圭當地時間4月13日,烏拉圭著名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首都蒙得維的亞因病去世,享年74歲。他的離世,對於烏拉圭乃至整個西班牙語文學界都是巨大損失。
  •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
    廣東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繁榮昌盛,孕育客家文化卻少有人知隨著如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被人們發現,歷史悠久的古鎮成為了人們青睞的旅遊勝地,在古鎮中我們依稀能夠看到過往的煙火氣息。我國有很多知名的古鎮,比如聞名天下的烏鎮,周莊古鎮,鳳凰古城等,但還有一些古鎮被人們所遺忘,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景點就是一處被人們遺忘的古鎮,一起來看看吧。
  • 《東西街》:牢記歷史,追溯本源,杜絕歷史悲劇的再度重演
    雖然這是一部反映反納粹勝利的影片,但是其中所展現出來的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無情迫害,還是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撼,甚至是巨大的恐懼。以今天一個局外人的視角來回顧那段不堪的歷史都甚覺可怕,更不要說當時在集中營遭受迫害以及在納粹陰影下生活的人們了。
  • 拯救世界-護士是疫情下世界的英雄
    護士是冠狀病毒的英雄。護士進入和離開負壓室,穿上防護設備,然後再脫下,護士正在照顧重病甚至死亡的患者。他們在患者身上花費的時間最多。這些護士抽血,獲取樣本,提供氧氣,並專門照顧患者的需求。當患者接受重症監護時,是由護士來做平凡而英勇的工作,以幫助患者康復或死亡時更加舒適。護士是這場危機中未被重視的英雄。儘管他們通常是房間裡最冷靜的人,但他們現在正感受到自己處境的巨大壓力。
  • 《被遺忘的一九三七》臺北試映引發討論
    [內容速覽]紀錄片《被遺忘的一九三七》上周剛在臺北試映,便在試映會現場和網絡上引發起討論。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二十六日電(記者 劉舒凌 黃少華) 紀錄片《被遺忘的一九三七》上周剛在臺北試映,便在試映會現場和網絡上引發起討論。
  • 語文基礎10部小學生必看的歷史紀錄片,有著「令人震撼的力量」
    就是最後一集現代化的進程讓人在期盼中又有點失落,歷史已經回不去了,希望往後能再看到中華兒女那種堅韌勇敢的品質。很喜歡紀念館中的一句話:「凝聚力量,振興中華;銘記歷史,勿忘國恥!」@anker:清明節去雲南騰衝遠徵軍烈士陵園掃墓,對遠徵軍的歷史有進一步的了解。之前只是聽說過遠徵軍,並不知道遠徵軍如此的英勇。回來看了遠徵軍的紀錄片和電視劇,得確很棒。非常佩服當年國軍的愛國熱情,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不畏艱險。戴安瀾的200師和孫立人的新38師在戰場上打了漂亮的戰役,為中國軍隊在世界上贏得了榮譽。
  • 齊魯大學——幾乎被遺忘的那一段絢爛如煙花歷史
    齊魯大學——幾乎被遺忘的那一段絢爛如煙花歷史年初疫情肆虐的時候,全國的醫療機構集體支援武漢,曾經有一個畫面被人稱為「四大天團」匯集武漢,這醫療界的四大天團分別是「北協和」、「南湘雅」、「西華西」、「東齊魯」。
  • 送給孩子的「六.一」禮物,一套能夠「穿越」世界歷史的震撼繪本
    這是一套獻給孩子的超震撼歷史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一本能夠讓孩子們成功「穿越」世界歷史的繪本書。於是這套具有同樣「穿越」效果的世界歷史繪本書,引起了月亮姐姐濃厚的興趣。那麼,這套獻給孩子的超震撼歷史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就解決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這個「矛盾」。孩子為什麼要多看一些歷史書?1、了解歷史的孩子,頭腦更睿智、思維更敏捷、心胸更豁達。2、了解歷史的孩子,視野更寬廣、知識更豐富 、談吐更優雅。
  • 國際護士節丨護士不把自己當英雄,但值得尊敬
    編者按:護士是新冠疫情中的英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該節旨在紀念第一位「職業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生日。世界衛生組織還將今年命名為「護士年」,以紀念南丁格爾200歲誕辰。被視為英雄的護士們,長久以來一直期待被認為是健康護理的專業人員,而不是醫生的附屬品。現在,在新冠疫情之下,這一點能夠被人們認識到,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這並非一時,在歷史上,護士始終在前線,無論是戰爭、傳染病時期,還是其他災難時期。我當了40年的護士,其中17年是執業護士。
  • 太空項目:交織著幻想、歷史與紀實的美學震撼
    太空項目:交織著幻想、歷史與紀實的美學震撼 2020-12-10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次閱兵,一次震驚了亞洲,一次震撼了世界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曾經有兩次大閱兵是最有代表性的,兩次閱兵的時間相差了大約500年,第一次是在明朝時期,一次是在建國之後,這兩次閱兵一次震撼了亞洲,一次震驚了世界。當時在明朝時期,朱元璋駕崩之後,皇長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 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左翼,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中都有自稱為反猶太復國主義者的人,他們強烈反對以色列國代表猶太人民的意願或利益的說法。左翼媒體人Sarah Lazare與印第安納大學南本德分校研究多種族文學的副教授Benjamin Balthaser進行了交談。
  • 令世界震撼世界的中國五大考古發現,背後隱藏巨大歷史秘密!
    這些藝術珍品經過從北朝到元代千餘年的雕琢,反映了宗教的文化內容和建築、服飾、舞樂等社會史跡,具有極高的歷史、學術和科學價值,而且,其藝術價值也令人嘆為觀止。 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這一發現為世界人類史寫下了極為重要的一筆。北京西南有一座石灰巖的小山。
  • 《被遺忘的安妮》評測7.6分 光怪陸離的遺忘世界
    而在《被遺忘的安妮》這個遊戲裡,這些被遺失和丟棄的物品實際上都去往了一個叫做「遺忘王國」的異世界。在那裡,所有的「小棄品」都被賦予了靈魂,不僅能夠說話,還能自由地行動,就好像人類一樣生活和社交。這些元素蘊藏在小棄品的體內,充當了他們的靈魂,同時也是整個遺忘世界的能量來源。小到路燈,大到火車,全部都是靈能在驅動。
  • 節選:網際網路是人類歷史的一段彎路嗎?
    原文: 網際網路是人類歷史的一段彎路嗎?
  • 梅城 被遺忘的千年古鎮,距今1700多年歷史 少有人知它在杭州境內
    也正是因為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了西湖上,以至於忽略了杭州境內其他的風景,比如接下來說這座幾乎快被遺忘的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位於屬於杭州市境內。因為「西湖十景」成為國內外遊客心之嚮往的目的地,所以在杭州市境內其他的景點就黯然失色了許多,尤其是周邊縣、區境內的人文景觀更是會被遺忘。
  • 南哲思享 | 楊喬喻: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馬列手冊》到《分析...
    本文要回顧的,正是阿爾都塞主義在1964-1969年期間經歷發展與分裂的歷史。這一回顧,不只將豐富我們對阿爾都塞本人思想的理解,也將深化我們對整個法國當代哲學在1968年前後所經歷的邏輯轉折的歷史認知,更加有助於我們走入由阿爾都塞曾經的學生巴迪歐、朗西埃、巴裡巴爾等構成的今天法國激進哲學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