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告別加萊亞諾
原標題:告別加萊亞諾——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萬戴):烏拉圭當地時間4月13日,烏拉圭著名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首都蒙得維的亞因病去世,享年74歲。他的離世,對於烏拉圭乃至整個西班牙語文學界都是巨大損失。隨著他的離世,一股對他生平和作品的探討熱潮席捲而來。
近日,記者採訪了加萊亞諾的忘年交蘿拉·奧莉薇拉以及加萊亞諾作品的兩名中文譯者,對他的個人作品、創作特色進行分析,並講述加萊亞諾是如何履行「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這一角色的背後故事。
在他的忘年交、如今在中國工作的女記者蘿拉·奧莉薇拉看來,他對於烏拉圭的意義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人:「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烏拉圭至今為止都有著非常大的重要性,而如今(隨著他的離世)的影響力則是前所未有。人們對他的敬重,遠遠不只是因為讀他的書。我覺得在烏拉圭,人人都知道誰是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我們都明了他在做什麼。」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出生於1940年9月,14歲起就進媒體行業,同時投身於文學創作。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以下簡稱《血管》)、《火的記憶》、《擁抱之書》、《鏡子》、《足球往事》等等。其中,《火的記憶》以大量碎片事實試圖重建拉丁美洲幾個世紀被遺忘的歷史而享譽世界。加萊亞諾還因《我們的歌》、《戰爭與愛情的日日夜夜》兩度獲得古巴「美洲之家文學獎」。
奧莉薇拉是高中時候在遊泳館裡認識了加萊亞諾。當時大家因為他的身份而害怕打擾他,而一旦接觸,則發現這是一位溫和頑皮的老人。奧莉薇拉說:「是的,他很會開玩笑,人也非常溫和。雖然他是享譽世界的作家,作品取得如此多的成績,但是他依然很好相處。他會去(我們認識的)社區遊泳館遊泳;他也很喜歡去附近的一個小酒館,在那裡坐下喝點什麼、進行寫作。如果你在蒙得維的亞轉一轉,總是能夠遇到他。」
不過,這位平和的老人在許多讀者心目中都以一個嚴肅鬥士的形象存在。或許這種印象起源於他最知名的、也是最有政治性的作品《血管》,該作品以前所未見的堅決態度記述西方文明對於拉丁美洲的侵略和掠奪。該書出版後,加萊亞諾遭到政府迫害流亡西班牙。而在2009年美洲峰會上,時任委內瑞拉總統的查維茲將一本《血管》贈予美國總統歐巴馬,更是讓此書再次獲得了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