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學熱之後是什麼?「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問世

2020-12-16 金羊網

拉美文學熱之後是什麼?「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問世

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9-21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
圖/官方提供

日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面具與烏託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正式出版發行。這部作品是20世紀30年代拉美民族意識復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拉丁美洲哲學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之作。

近期,該譯叢還將陸續推出《愛麗兒》《拉美社會思想讀本》等。

「拉美思想譯叢」由華南師範大學滕威教授、中國社科院拉美所魏然博士共同主編,集結國內拉美研究方面的一流學者、譯者,希望藉此搭建一個跨學科、跨文化與跨語際的思想互動平臺,期待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在各自領域重新發現拉美,與之對話,以便檢視歷史、探尋多元化的未來。

據介紹,「拉美思想譯叢」計劃每年出版3至5本。滕威表示,該譯叢不是單純的翻譯項目,期待更多不局限於西方思想視野的朋友們也能熱情參與;希望繼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文學熱」之後,國內能掀起「拉美思想熱」,從而為思考當下的全球危機吸收別樣的思想營養。

更全面系統的譯介亟待展開

「長久以來,當我們說起外國哲學、思想或理論時,大家一般想到的都是歐陸或英美的巨匠與傑作,但一問及第三世界,比如拉美和非洲的思想史,大家幾乎一無所知。每年國內翻譯出版的外國理論著作不計其數,但還是譯自西方發達國家的佔絕對多數。」在「拉美思想譯叢」總序中,滕威談到了組織策劃這套叢書的初衷。

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復旦大學歷史系拉美研究室、南開大學拉美史研究室等中國最早的拉美研究機構,譯介了一批介紹拉美歷史、地理、革命思想的著作,專題文選(比如復旦大學拉美研究室的「拉美問題譯叢」),以及一些研究拉美的專著。

這些書不僅奠定了中國拉美研究的文獻基礎,直到今天它們仍經常出現在國內拉美研究學者和學生的參考文獻中。

八九十年代,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拉美」再次成為從學界到大眾的閱讀熱點,但這股熱潮卻局限於文學領域。各種拉美文學譯叢,加西亞·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等拉美文學大師的文集以及傳記、訪談、論著的出版幾乎未有中斷。

新世紀以來,隨著與拉美的經貿往來愈來愈頻繁,國內各種與拉美相關的科研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編譯出版了不少拉美政治、經濟方面的著作。但整體而言,涉及拉美哲學思想、批判理論的譯介還是相當稀少。

滕威認為,更加全面、系統的譯介工作亟待展開,這樣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西語專業的教學需求,逐漸為國內拉美研究構建較為完整的知識譜系,以便我們檢視歷史、探尋多元化的未來。

譯叢書目保持開放和多元

2018年1月,「拉美思想譯叢」啟動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並組建了包括趙振江、索颯、陳眾議、汪暉、戴錦華、劉健芝等海內外拉美研究專家在內的學術顧問團隊。

1990年代以來,學者索颯的著作《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對一代代年輕人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叢書啟動儀式上,索颯說:「當年拉美文學熱,我們是看星星,不太了解文學背後的東西。譯介拉美思想,對抵抗『歐洲中心論』很有意義,兩者不僅思想不同,內容和表達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與此同時,由於書目和作者大多是首次引進中文世界,叢書特邀在國內長期從事西葡語教學與研究的專家承擔翻譯,添加必要的背景性和學術性註解,並為每一本書撰寫長文導讀,整理作者年表、作品與相關研究的目錄作為附錄。 

《面具與烏託邦》:拉丁美洲哲學思想走向成熟的突破之作

「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面具與烏託邦》是墨西哥著名思想家、作家薩穆埃爾·拉莫斯的作品,譯者艾青是北京大學西班牙語學士、碩士,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西班牙語文學博士,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法明代爾分校。

《面具與烏託邦》是20世紀30年代拉美民族意識復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拉丁美洲哲學走向成熟、引起世界注意的突破作品。

在書中,薩穆埃爾·拉莫斯表達了想要確立墨西哥自身文化的雄心,展示了拉美民族意識的復興,凸顯了拉美知識分子直面現實、尋找本土文化道路的灼熱責任感。

而他提出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不僅對於墨西哥,對於所有第三世界國家人民都有普遍意義:面對發達國家的強勢文化影響,發展中國家的文化應該以何種態度自處?在世界文化與本土文明之間,在現代技術和精神文明之間,在信心缺失與妄自尊大之間,如何「認識你自己」?

《面具與烏託邦》自1934年首版以來,在墨西哥乃至整個美洲大陸獲得了廣泛關注,第一版很快售罄,被研究墨西哥或美洲文化的著作文章多次引用,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和思想領域。書中對墨西哥人心理的見解,在本國家喻戶曉,被普遍接受。

編輯:

相關焦點

  • 「拉美作為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拉美?
    # 對談實錄# 《面具與烏託邦》# 「拉美思想譯叢」今夏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出版了墨西哥思想家薩穆埃爾·拉莫斯的《面具與烏託邦》,系「拉美思想譯叢」推出的第一本書。
  • 滕威 張偉劼:「拉美作為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拉美?
    今夏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出版了墨西哥思想家薩穆埃爾·拉莫斯的《面具與烏託邦》,系「拉美思想譯叢」推出的第一本書。本文系「拉美思想譯叢」主編華南師大的滕威與南大西語系的張偉劼做客南京萬象書店就拉美思想史與《面具與烏託邦》一書進行的對談。經授權,澎湃新聞·私家歷史刊布,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新式微拉美和老式微拉美有什麼區別?
    之前的文章中,森哥寫過關於「微拉美面部提升與埋線提升,超聲刀提升的區別是什麼」、「同是面部除皺,微拉美與拉皮手術有什麼區別」文中也多次講解了「微拉美」。近期森哥跟隨國內做微拉美的大咖醫生們去了趟韓國,交流學習了新式微拉美的術式和方法,今天森哥來給大家分享。
  • 2020年第三季度中文拉美新書
    在《百年孤獨》西班牙語版問世50周年之際,企鵝蘭登書屋推出了《百年孤獨》插圖紀念版,由拉美藝術家路易莎·裡維拉傾心繪製水彩插圖,馬爾克斯之子貢薩洛·加西亞·巴恰出任版面設計,力求展現原版風採,呈現大師筆下的「魔幻現實主義」世界。12.
  • 翻譯家趙德明:「拉美文學是朵奇葩」
    略薩的兩部作品《城市與狗》《酒吧長談》。此前,他並未接觸過巴爾加斯?略薩的作品,不想一讀之後激起了很大的興趣。這部小說的結構很奇怪,書中的情節跳躍性很強,寫作手法豐富,有意識流、蒙太奇拼接等。他琢磨著這部小說可能對國內作家的文學創作有幫助。同年10月,南京大學召開中國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創立大會。會上,趙德明宣讀了《試論巴爾加斯?略薩的文學道路創作》。大會重點討論的作家有兩位:一位是巴爾加斯?
  • 從切·格瓦拉到馬爾克斯,拉美知識分子是救贖者還是攔路人?
    在《救贖者》一書中,他挑選了拉美歷史中的九個代表性人物,並寫成人物小傳,以最精簡高效的方式為世人呈現拉美思想的代表性「面孔」,以體現他們對拉美社會困境的思考。這些人物面向、政治立場、身份各異,卻組成了拉美知識分子中的最具有同質性的「面孔」。《救贖者:拉丁美洲的面孔與思想》,[墨] 恩裡克·克勞澤著,萬戴譯,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8月版。撰文 | 徐悅東「拉美病」的病因到底是什麼?
  • 拉美街頭的塗鴉藝術
    然而說起拉美,映入筆者眼帘的第一幅畫面卻是街巷中拼貼畫般五顏六色、激情洋溢的塗鴉牆,它們分布於城市、鄉村的各個角落,成為窺探拉美文化一隅的彩色萬花筒。筆者曾遊歷於古巴、墨西哥、哥斯大黎加、智利和阿根廷,無論是漫步於熱帶風情濃鬱的中美洲,還是行走在安第斯山脈環繞的南美洲,塗鴉藝術都是拉美大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中國是拉美的好夥伴
    尼古拉斯·塞拉亞攝(新華社發)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日前在開啟拉美五國之行前的一場公開演講中聲稱,美國是拉美「最持久有力」的夥伴,中國則是拉美的「掠奪者」。這一言論在拉美地區遭到廣泛批評,拉美各國人士紛紛認為中國倡導平等共贏的合作觀,真正平等地「握住拉美的手」。
  • 張偉劼評《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加萊亞諾的拉美故事
    儘管我們的藏書系統並不認為《血管》是一本文學著作,我還是提示同學們,可以把它當成一部非虛構寫作的作品來讀,看看新聞記者出身的加萊亞諾是如何以他特有的風格講故事的。加萊亞諾寫作的一個獨到之處,就是挑戰寫作體裁本身,將小說、雜文、詩歌、新聞報導、歷史記述混在一起。
  • 好印寶在拉美丨拉美地區經理Omar接受訪問
    在你看來,在中國公司工作和在哥倫比亞公司工作有什麼區別?在我看來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團隊,可以全力創造條件和其他積極因素,那麼你將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取得成功。在好印寶,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實現雙贏,這個目標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
  • 拉美「福利趕超」的原因及教訓
    著重基尼係數和社會支出佔GDP比重這兩個指標,考察拉美和OECD兩個地區在1990至2014年間共660組有效樣本數據後,本研究發現(見圖2),在徵稅和轉移支付之後,以基尼係數0.4為界,OECD國家幾乎全部落在該線之下,而拉美國家幾乎都落在0.4線之上;大部分拉美國家的基尼係數超過0.5,其中巴西大多年份在0.6徘徊。
  • 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告別加萊亞諾
    原標題: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告別加萊亞諾  原標題:告別加萊亞諾——拉美被遺忘歷史的編織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萬戴):烏拉圭當地時間4月13日,烏拉圭著名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首都蒙得維的亞因病去世,享年74歲。他的離世,對於烏拉圭乃至整個西班牙語文學界都是巨大損失。
  • 閱讀貝內德蒂,打破對拉美文學「魔幻」的刻板印象
    採寫 | 張進記者生涯給貝內德蒂帶來了什麼?路燕萍(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作品譯者):報刊媒體一直是挖掘真相、思想交鋒的重要平臺,20世紀拉丁美洲各國大眾報刊興起,知識分子們紛紛創辦各類報刊,擯棄深奧難懂的書面語言,以簡潔直白、充滿活力的話語,報導新聞時事、探尋社會問題、評論文化現象,達到啟迪民智的目的。
  • 美國人如何研究拉美政治?
    儘管如此,對中國拉美研究的啟示表現在一方面,作為拉美研究的後來者,中國的拉美研究需要在以我為主的基礎上,積極融入國際拉美學界的主流學術社群,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尤其是開展與已有拉美理論的對話交流,在交流中縮小與國際學界的差距,提升拉美研究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拉美研究也要精準定位,與國際拉美學界保持一定距離,客觀中立地看待拉美地區的社會現象,努力擺脫其他拉美研究主流理論的束縛
  • 《拉美黃皮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發展報告
    報告提出,應讓拉美正確理解中國新時代經濟發展戰略,在國內、次區域和洲際三個層次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合作;從「一帶一路」建設角度梳理中拉整體合作,總結成功經驗;探索市場、資本、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對接與合作機制;圍繞勞動與資本、政府與市場、國家與世界的辯證關係,凝聚「思想共識」;減少或消除拉美國家的結構性失衡,凝聚「發展共識」。
  • 拉美尋求積極的移民對策
    與會領導人就如何利用拉美地區外移人口促進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磋商。  會議指出,移民既給人口輸出國帶來匯款,也造成人才流失;既給移民輸入國帶來勞動力,也給這些國家帶來販賣人口和走私等問題。會議同時認為,移民人口的生存狀態令人關注。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美經委會)今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拉美國家外移人口已佔全球移民總數的13%,而且增長迅速。
  • 外貿拓展拉美客戶詳細攻略
    首先,要掌握開發拉美客戶的方法和途徑: 1.拉美展會 去參加拉美展會,客流量大,能大範圍得接觸到拉美客戶,獲取其聯繫方式,對於主打拉美市場的產品來說,這是一個很可行的方式。參展前一定要做好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產品樣冊。巴西春天舉辦的一個建材展不錯,輻射整個南美市場,可以去了解下。
  • 「掉隊的拉美」——民粹主義的根源與後果
    在過去的五百年間特別是自19世紀上半葉以來,拉美數億民眾為獲得國家獨立、經濟繁榮和社會公正而進行了波瀾壯闊的抗爭與奮鬥。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拉美各國的發展也經歷了重重曲折,雖然總體水平高於亞洲和非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卻沒有縮小,甚至還有所增加,拉美也因此被世界銀行認為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地區。
  • 嶽雲霞:拉美形勢與前景:再陷「失去的十年」?
    由於外部不確定性增強,拉美的發展困境更加突出,OECD和聯合國拉美經委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9年拉丁美洲經濟展望》稱其進入了「新發展陷阱」,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均面臨一定挑戰。 (一)經濟表現 2014年之後,拉美一直是全球增速最緩慢的地區。
  • 布拉喬:拉美詩歌語言非常隨意
    [摘要]同中國詩人相比,拉美詩歌的語言更加隨意,不像原來那樣子文縐縐的,有了很多的創新;語言的斷句也和以前的作家不太一樣,他們善於破句;他們也都更加關於日常生活。布拉喬:拉美詩人之間的互動交流非常頻繁,有很多的詩歌節,他們之間的交流非常多,有很多新生代的詩人。同中國詩人相比,拉美詩歌的語言更加隨意,不像原來那樣子文縐縐的,有了很多的創新;語言的斷句也和以前的作家不太一樣,他們善於破句;然後他們都更加關於日常生活,關於日常的生活體驗,所以他們的寫作也更多地著眼於此,在他們這裡,日常生活都可以詩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