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書單丨查爾斯·狄更斯為何被稱為現代聖誕節之父?

2020-12-22 新京報

小時候被聖誕節的故事騙了無數次。都說每年會有聖誕老人從天而降,趁著小孩子熟睡的時候把聖誕禮物放在枕頭旁邊或窗戶外面。於是我們懷著百分之一的希望入睡,第二天醒來急匆匆去拉開窗簾,然而失望地發現窗外什麼都沒有。後來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房子沒有煙囪,所以聖誕老人才進不來;也有人說,聖誕老人只給外國的小孩子送禮物。

現在長大了,沒有了這份天真的期望。但聖誕節倒是個適合讀書的時節,一杯熱茶,一盞暖燈,不管過不過聖誕,都可以收穫閱讀的慰藉。這次,我們就扮演一次聖誕老人,為大家選擇不同口味的書籍,作為一份聖誕節禮物。

撰文 | 宮子

《聖誕憶舊集》,[美]杜魯門·卡波蒂著,潘帕譯,譯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

這是一本送給所有讀者的回憶之書。

聖誕節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這一年的尾聲。如今,已是最後一個月的月底,站在年末,等待2020的到來,同時也要回憶一下過去的一年裡發生的事情。工作,休閒,憂傷,快樂,五味雜陳的回憶如瓷磚般鋪設出一條時光通道,但願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回憶來讓這一年的生命變得充實。

這本小書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蒂的回憶集。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在節假期間抽空,和作家的筆調一起回憶匆匆流去的時間。《聖誕憶舊集》集合了卡波蒂的三個短篇回憶,包括「一個聖誕節的回憶」「一個聖誕節」以及「感恩節來客」,主要回溯了他在童年的溫暖回憶。作為洞察力非凡的短篇小說大師,卡波蒂的作品能讓你發現回憶中細膩的樂趣,用最簡單的句子,復現生命難忘的瞬間。

《聖誕假日》,[英]威廉·毛姆著,張曉峰譯,譯林出版社2013年9月版

這本書送給想在節日裡讀一個奇妙故事的讀者。

毛姆大概是最會寫故事的小說家。他的每一本小說都為在日常生活中疲乏的讀者打開一扇呼吸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愛,寬容,自由,意志,這些古老堅實的主題在毛姆的筆下變得靈動新鮮,觸手可及。

《聖誕假日》是毛姆透過文學這扇窗戶為我們敞開的另一個世界。男主人公查理·梅森本來打算到巴黎去過聖誕節,結果遇到了一個沒有什麼文化地位但非常有魅力的女人;這個女人完全打亂了查理僵化的藝術品位,讓他站在自我和生命的角度重新反問:這些藝術作品對我的生命而言有什麼意義呢。從這裡開始,查理順勢反思了自己整個的生活,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

重新發現內心世界,逃離疲乏困窘的現實生活,這是毛姆小說的一貫主題。毛姆一直說自己是個「二流小說家」,也許是因為他無法像其他哲思熟慮的作家,對另一個存在世界進行闡釋和敘述,但是,在點亮生命意志,讓人重新踏上尋求靈魂之路的方面,毛姆一直都為我們帶來最大的激情與魅力。

聖誕節很短暫,也不是法定節假日。大多人會依舊忙碌。但是不妨為自己尋找一次生活的停頓,在聖誕節走一次神,讀一篇遙遠的故事,重新設置一次生命的落腳點。

《狄更斯的聖誕故事》,[英]狄更斯著,劉凱芳 / 裘因 / 鄒綠芷 / 鄒曉建 / 陳漪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如果讀一篇故事不夠過癮,那麼,《狄更斯的聖誕故事》可以一次性帶來五篇聖誕節小說。

查爾斯·狄更斯被稱為現代聖誕節之父。因為在他之前,聖誕節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還不怎麼流行。直到狄更斯為了傳達快樂的聖誕精神,寫了五篇聖誕節小說,才有了互換禮物,享用大餐的聖誕節狂歡。

狄更斯的作品向來非常樂觀,歡快。他在小說裡傳達的快樂正如聖誕節裡的爐火,不會那麼愉悅,明亮,但是充滿團聚的溫馨感。狄更斯式的人物,總是在經曆命運的坎坷後找到溫暖的歸宿。在寒冷的冬天,我們可以依賴狄更斯的文字,在安靜的房間裡搭建一個溫暖的小天地,遠離窗外的凜冽和商場的喧囂,回到維多利亞時代的壁爐邊享受暖意融融的光明。

《聖誕奇案》,[英]阿加莎·克裡斯蒂著,葉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這本書送給那些不喜歡過聖誕節的讀者。

肯定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過節。在讀者中,肯定有一批人厭倦了聖誕節製造的喧囂,厭倦人流突增的店鋪,目不暇接的促銷活動,以及這段時間睜開眼睛,隨處可見的聖誕節主題裝飾。那麼,這本沒有絲毫「聖誕精神」的偵探小說,或許會符合以上讀者的口味。想一下在所有人都忙著贈送禮物,贈送祝福的聖誕節,你獨自捧著一本發生在聖誕節的兇殺小說閱讀,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阿加莎·克裡斯蒂將案件設置在聖誕節的夜晚。隨著一聲尖叫,老人西米恩·李躺在血泊中,慘遭割喉;偵探波洛此時正在和朋友過聖誕節,當他到達現場的時候,發現人們對於老人的死沒有絲毫惋惜,這具屍體沒有影響大家的聖誕節氛圍,就像那位在東方快車被謀殺的男人一樣,周圍人統統對這位老人表示憎惡。

除了這種阿加莎特有的群眾情感設定,這本小說還有一些「非阿加莎的風格」。與之前作品不同,阿加莎為了反對別人對她作品「太過精緻文雅」「沒有流血」的評價,這次便在血腥場面上做足了功夫,刻畫十足。相信這冊聖誕故事一定會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節日體驗。

《聖誕科學講座》,[英]麥·法拉第,查·波易斯著,黎金 / 談鎬生譯,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這本書可以送給對科學感興趣的讀者,讓你在聖誕節聽一堂大師的科普課。

「聖誕科學講座」是由英國皇家學會每年為普及大眾科普而舉辦的講座。在濃濃的聖誕節氣氛中,除了狂歡、團聚、浪漫,英國人也沒有忘記知識的重要性。自1825年設立,這個結合了英國博物與科學特色的講座已經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聖誕大餐。在這個講座中,觀眾們能見到赫赫有名的科學巨匠,面對觀眾,他們也使用深入淺出,娓娓動聽的語言來解釋科學原理。而反觀我們春節時期的節目內容,不得不感慨一下:的確太單調乏味了。

這本書裡的兩位主講是法拉第和波易斯,演說過程十分精彩。法拉第講的是基本的化學知識,通過對蠟燭燃燒的演示,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原理分析。查爾斯·波易斯帶來的則是肥皂泡的故事,從一個簡簡單單的肥皂泡,剖析曲線與圓錐截面的轉跡線,節面與懸鏈曲面,以及蠟燭的火焰如何被肥皂泡熄滅。

《聖誕的故事》 ,[挪]喬斯坦·賈德著,銀萍 / 笑難譯,崑崙出版社1999年版

這本書送給想要通過聖誕節了解宗教文化的讀者。

喬斯坦·賈德應該算是作家界裡最好的老師。代表作《蘇菲的故事》通過一個小女孩的故事,為讀者展現一堂堂繪聲繪色的哲學課,它既是一本小說,也可以看作普通讀者的哲學入門課。《聖誕的故事》仍然屬於這種賈德風格。這一次,他為我們帶來的是24堂宗教文化課。

課程內容如下:

小男孩喬基姆跟著爸爸進城買東西,然後從一個老爺爺那裡得到了神奇的贈品:神奇降臨歷。這個降臨歷一共有24道門,第二天,小男孩剛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第一扇門,從門內落下一張紙,上面有故事和版畫。喬基姆拿起來,認真地讀了下去……

於是,接下來的每一天,喬基姆都能從降臨歷裡得到一個連續的新故事。故事最早是從一位失蹤的小女孩伊莉莎白開始講起,隨著故事的發展,基督教內許多著名的人物和喻體都加入進來。漸漸地,故事裡有了幾隻羊,有了牧羊人約書亞,有了三位東方國王,還有了羅馬皇帝和敘利亞總督,故事朝伯利恆方向不斷前進。直到第24天的故事,所有人物都在伯利恆的馬廄集合,迎來基督耶穌的降生。

《法律創世紀》 ,[美]德肖維茨著,林為正譯,法律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如果喬斯坦·賈德的小說太過「淺顯易懂」。那這本書可以送給想要嚴肅研究「聖經文化」的讀者。

《聖經》的闡釋,向來多種多樣,有關於宗教的,有關於歷史和心理機制的,也有關於哲學和藝術的。德肖維茨則針對《聖經》中的法律層面進行挖掘,試圖論證《聖經》對現代法律建立的啟示。

即使不熟悉《聖經》的讀者,也肯定知道關於上帝十誡和亞伯拉罕殺子,該隱殺弟的傳說。德肖維茨就從這些簡單的傳說入手,亞伯拉罕為了鄭明對上帝的虔誠而殺人未遂,結果卻受到上帝的讚揚,這其中還有沒有公理?該隱殺害了自己的弟弟卻無需償命,上帝一次反應過度就要降臨洪水毀滅人類——《聖經》創世傳說的背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公理世界?德肖維茨通過分析論證,發現了創世世界中冤屈的存在和公理的缺失,並由此演進,有了後面的上帝十誡和現代性的公理正義。從法學家的角度闡釋《聖經》,討論正義和公理,讓這個聖誕節有了些嚴肅凝重的意義。

《聖誕夜驚魂》 ,[美]蒂姆·波頓 著/繪,張曉意譯,新星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想在聖誕夜體會一次通宵狂歡?那麼,哥特派導演蒂姆·波頓的這個繪本可以滿足你。

想像一下,在哥特世界的聖誕節會發生什麼事情。肯定不會有歡聲笑語和燭光夜餐,也不會有突如其來的兇殺案——對波頓來說,這些發生在現實世界裡的故事太無聊了。他拿起畫筆,發揮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想像力,開始導演一場聖誕夜的驚魂鬧劇。

在世界的陰暗角落,有一個名叫萬聖村的村子。和世界其他人每年準備過聖誕節一樣,住在萬聖村的鬼怪們每年都為萬聖節而辛勤籌備。

在聖誕節鄰近的時候,發生了一起綁架案,被綁架的對象是聖誕老人。做了這件事情的人,是萬聖節的南瓜王子傑克,一位受到鬼怪愛戴的怪物王子。但傑克內心有著不同其他同伴的詩人情懷,他生活在萬聖村,卻憧憬著浪漫歡快的聖誕節日。為了完成這個願望,傑克親自動手,跑到聖誕鎮把聖誕老人綁了回來……

這個波頓執筆的劇本於1993年改編為動畫電影上映。20年後,蒂姆·波頓又親自製作了繪本作為該電影的周年紀念。繪本《聖誕夜驚魂》展現了這位鬼才導演精湛的繪畫技巧和奇幻的哥特想像。如果他不做導演的話,也會是個好畫家。

《鼠小弟的聖誕節》,[日]中江嘉男,上野紀子著,猿渡靜子譯,南海2011年12月版

上一個繪本的畫風太過陰森。最後,來一個適合送給小朋友的禮物——也送給所有保存了天真童心的讀者。

「鼠小弟系列」是繪本中的神話,自1974年問世以來多次重印,被譽為「日本繪本史巔峰」。該系列一共有22冊,主要人物就是兩隻活蹦亂跳的小老鼠:鼠小弟和鼠小妹。故事的情節有點像愛麗絲,荒誕不經,沒有主題和意義,只有奇思妙想的故事,留給讀者的遐想空間非常自由。

在聖誕節,所有小夥伴都在裝飾禮物。鼠小弟和鼠小妹也裝飾了一顆小小的聖誕樹,小夥伴們都認為自己的聖誕樹才是最大的;然而鼠小弟並不生氣,把小夥伴們請到家裡來,拿出了一個更巨大的蛋糕請朋友們分享。簡單的文字,搭配輕巧的繪畫,「鼠小弟系列」就這樣成為了一代讀者的童心經典。

作者 | 宮照華

編輯 | 徐悅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狄更斯被稱為重新發明聖誕節的人?答案就在《聖誕頌歌》裡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英國小說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經典作品《聖誕頌歌》。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十六部長篇小說,塑造了幾十個性格鮮明、耐人尋味的人物,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粉絲。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卻不是狄更斯這些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而是一部比較特別的作品,《聖誕頌歌》。
  • 狄更斯——世上最愛聖誕節的作家,幾十年堅持以聖誕節為主題創作
    首部聖誕節主題小說1843年,查爾斯·狄更斯在發表《聖誕頌歌》的時候,肯定想不到他的這個節日故事在一個半世紀後還是這麼受歡迎。《聖誕頌歌》是第一部以聖誕節為主題的小說,創造了書籍的一種新類型。在平安夜一天天臨近之際(平安夜裡,三個聖誕精靈——聖誕的過去之靈、現在之靈和未來之靈造訪了埃比尼澤斯克魯奇),回顧這位著名作家的生平是再合適不過了。坎坷童年 狄更斯1812年出生在英國南部樸次茅斯。他父親是海軍會計處的一名小職員,但他為人輕浮,揮霍無度,最後因無法還清債務而入獄。
  • 聖誕歡歌 / 查爾斯·狄更斯 著(一)
    [聖誕歡歌 / 查爾斯·狄更斯 著]A Christmas Carol by Charles
  • 免費領取|狄更斯名著,僅次於聖經的小說《聖誕頌歌》
    >重塑現代聖誕節  「MARRY CHRISTMAS」  因本書得以流行  狄更斯本人  更因此被稱為「發明聖誕節」的人  博雅小學堂特邀聖誕節何時從一個宗教節日變成了西方人最重要的節日?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聖誕節儀式——家庭聚會,張燈結彩,在聖誕樹上懸掛禮品盒,吃烤鵝或土雞大餐,又是來自哪裡?  而這一切,在狄更斯的小說《聖誕頌歌》誕生之前都不存在。
  • 毛姆:查爾斯·狄更斯及其《大衛·科波菲爾》
    ——查爾斯·狄更斯(摘自《雙城記》) 查爾斯·狄更斯個子雖然矮小,外貌倒很討人喜歡。有一幅他二十七歲那年麥克利斯為他畫的肖像,現藏於倫敦國家肖像館。他坐在寫字檯邊一張精美的大椅子裡,一隻手優雅地放於一份手稿之上。他衣著高貴,脖子上打著大大的緞子領帶;棕色的頭髮卷卷的,披在臉的兩邊,直垂到耳朵下方。
  • 崩壞3聖痕考據:批判之筆——狄更斯
    本欄目將會對聖痕的部分細節進行解析和考據,同時也藉機向大家科普一些背景知識~今天為各位帶來的是「狂熱藍調Δ」的適用聖痕,批判之筆套裝:狄更斯。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國作家。
  • 狄更斯的聖誕禮物,人人有份,速來|聖誕頌歌|莎士比亞|小說_網易訂閱
    聖誕節何時從一個宗教節日變成了西方人最重要的節日?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聖誕節儀式——家庭聚會,張燈結彩,在聖誕樹上懸掛禮品盒,吃烤鵝或土雞大餐,又是來自哪裡?  而這一切,在狄更斯的小說《聖誕頌歌》誕生之前都不存在。
  • 關於聖誕節的作文:聖誕節藝術
    作者:   聖誕節激發了許多虛構的聖誕故事,試圖用現在的神話故事的形式表現聖誕節精神。
  • 聖誕節系列:一個寫給聖誕節的故事——《聖誕頌歌》
    聖誕夜,過去之靈、現在之靈、未來之靈三個聖誕精靈來訪,帶著他看到了自己孤單寂寞的童年時代,姐姐對他的加倍關愛;做學徒時,善良的老闆帶著大家在聖誕平安夜一起慶祝跳舞的情景;去下屬家裡,看到貧窮的職員和家人一起開心幸福的舉行聖誕聚會;還看到了未來老去的自己臥病在床,無人看望,連聖誕節也是獨自一人孤苦伶仃。這一幕幕的情景,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 每天名言:查爾斯·狄更斯英語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名言:查爾斯·狄更斯英語名言 2013-02-16 16:0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BBC 將改編狄更斯作品,首先是《聖誕頌歌》
    他們將把一系列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搬上銀幕。計劃中開發的第一部作品是狄更斯 1843 年發表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當時的狄更斯身處窘境:此前的作品反響不佳,自己又債務纏身。在潦倒邊緣的他花了六個星期寫了一本關於聖誕的小說並自行出版,只希望能解決一下燃眉之急。沒想到小說迅速走紅。這也意外地成為了狄更斯寫作生涯的轉折點。
  • 世界上最早的聖誕賀卡,價值20萬,180年前只印了一千張
    12月最值得期待的節日就是聖誕節了,這一天人們會互贈聖誕賀卡,將自己的祝福送給親朋好友。世界上第一張賀卡誕生於1843年,當時只印刷了1000張,保留至今的少之又少,20年前其中一張售出過2.25萬英鎊的價格,折合人民幣大約20.44萬,最近另一張賀卡出現在了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
  • 今天早上在襪子裡找到一份書單
    但聖誕節倒是個適合讀書的 時節,一杯熱茶,一盞暖燈,不管過不過聖誕,都可以收穫閱讀的慰藉。這次,書評君就扮演一次聖誕老人,為大家選擇不同口味的書籍,作為一份聖誕節禮物。《狄更斯的聖誕故事》【英】狄更斯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譯者: 劉凱芳 / 裘因 / 鄒綠芷 / 鄒曉建 / 陳漪 出版年: 2015-12-15如果讀一篇故事不夠過癮
  • 快來看看世界第一張聖誕卡長什麼樣
    1843年,是聖誕節日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英國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發布了自己的一本有關聖誕的小說《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在他的筆墨下,聖誕節處處透露著幸福和安寧。當年,世界第一張聖誕卡也誕生了。
  • 利他精神的頌歌,《聖誕頌歌》
    雖然聖誕節並非中國本土節日,但我還是要考一下你們。聖誕節的精神是什麼?(拋卻宗教元素。)答案會在最後揭曉。首先我向大家介紹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關於聖誕節意義的小說《聖誕頌歌》。《聖誕頌歌》是查爾斯·狄更斯1843年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中埃比尼澤·斯克羅吉是一個吝嗇鬼。
  • 林紓為何熱衷翻譯狄更斯?丨狄更斯與中國
    在1844年1月的那場指控出版商侵犯其《聖誕歡歌》的官司中,他將那些盜版書商罵作「海盜」,得意洋洋地聲稱「這些海盜被修理得很慘,鼻青臉腫,遍體鱗傷,倒地不起」,這場官司一連打了五個月,直到那家出版商關張倒閉為止。倘使狄更斯仍然在世,他一定會對林紓不加告知便私下翻譯其著作的行為窮追猛打,哪怕林紓為他說再多的好話,給他的名聲開闢了再廣大的海外市場,也難以抵擋這位小說家接連射出的憤怒之火。
  • 從狄更斯的視角看1842年的美國
    聖誕頌歌成了美國聖誕節慶祝活動中最受歡迎的部分之一狄更斯於1867年回到美國,廣受讚譽1842年至1867年間,查爾斯·狄更斯發表了他最偉大的作品,包括《雙城記》,主要是自傳體的大衛·科波菲爾,以及廣受歡迎的聖誕故事《聖誕頌歌》。
  • 聖誕意義何在?這個聖誕怎麼過?驚喜在這裡!
    聖誕節馬上到了,當我們想到聖誕節時,可能想到禮物、聖誕樹和聖誕老人。但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是(lie存在)聖誕節的真諦:分享與給予我們周圍的人愛與歡樂的重要性。我們要告訴孩子:真正的聖誕精神,是鼓勵我們學習與有需要人士分享,特別那些貧困人士的需要。聖誕精神,就是自信,堅強,仁愛,分享,善良,堅持。聖誕狂歡千萬不要忘了如何帶著孩子和自己一起學習哦,那麼如何在聖誕之季歡度節日同時又能開心學習呢?
  • 聖誕節快樂呀丨Bacci Riccardo 聖誕少女 節日的氛圍
    聖誕節快樂呀丨Bacci Riccardo 聖誕少女 節日的氛圍聖誕節快樂呀丨Bacci Riccardo 聖誕少女 節日的氛圍聖誕節快樂呀丨Bacci Riccardo 聖誕少女 節日的氛圍聖誕節快樂呀丨Bacci Riccardo 聖誕少女
  • 即將到來的聖誕:世界各國的平安夜傳統和習俗
    在許多國家,尤其是天主教國家,如西班牙、墨西哥、波蘭和義大利,這是聖誕節最重要的禮拜儀式。在這些國家,人們可能會在平安夜禁食(通常不吃任何肉或魚),然後在午夜彌撒後吃聖誕大餐。在其他一些國家,如比利時、芬蘭、立陶宛和丹麥,這頓飯是在晚上吃的,之後你可能會去參加教會的午夜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