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最深入人心的作品
《聖誕頌歌》
以一書之力
重塑現代聖誕節
「MARRY CHRISTMAS」
因本書得以流行
狄更斯本人
更因此被稱為「發明聖誕節」的人
博雅小學堂特邀
央廣主播衛東老師演播
《聖誕頌歌》中文版
讓孩子了解聖誕節的由來,
明白過聖誕節的意義,
更能讓他們懂得「家」的重要性
最值得分享的聖誕大禮
原價¥50現在贈一得一
來自博雅小學堂APP《聖誕頌歌》
「聖誕快樂」為什麼是Merry Christmas?聖誕節何時從一個宗教節日變成了西方人最重要的節日?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聖誕節儀式——家庭聚會,張燈結彩,在聖誕樹上懸掛禮品盒,吃烤鵝或土雞大餐,又是來自哪裡?
而這一切,在狄更斯的小說《聖誕頌歌》誕生之前都不存在。
聖誕節的起源是古羅馬人於12月下旬歡度「農神節」,而在1843年狄更斯出版小說《聖誕頌歌》的維多利亞時代,聖誕節並不為很多英國人所知。聖誕節的約定風俗,諸如家庭團聚、互換禮物、聖誕餐飲, 都是由這本書促成的。
這本暢銷小說重塑了現代聖誕節,狄更斯因此也被譽為「發明聖誕節的人」。
《聖誕頌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聖誕節的有趣故事。斯克魯奇(Scrooge)是一個冷漠吝嗇的商人,成天只知道賺錢。
他拒絕參加外甥的聖誕晚會,從不施捨分文給窮人,即便知道員工鮑勃有一個殘缺的小兒子,沒錢缺乏治療可能很快就會死去,仍然剋扣他的工資。
斯克魯奇(Scrooge)
終於,在一年平安夜他死去的夥伴馬利的鬼魂和三個聖誕精靈——「過去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ast )」、「現在之靈(the Ghost of Christmas Present )」、「未來之靈(the Ghost of Years to Come )」造訪了他。死去的夥伴馬利告訴他現在行善改過還來得及。
「過去之靈」讓他看到在他孤單寂寞的童年生活中,姐姐對他倍加的關愛,以及他當學徒時,仁慈善良的老闆菲茨威格(Fezziwig)在聖誕之夜和大家一起開心跳舞,款待員工的情形;他還看到由於他越來越愛錢,和他訂了婚的漂亮未婚妻也離開了他;慢慢地,他的心開始被軟化。
「現在之靈」帶他到他外甥弗雷德和僱員鮑勃家裡的聖誕聚會;儘管鮑勃拿著可憐薪水,沒有聖誕禮物,沒有火雞,可他和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未來之靈」讓他看到在他衰老之後病臥在床, 快要死去也沒有親人朋友來看望的孤苦景象。
於是,他開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才發現原來施與比接受更快樂。這一切漸漸喚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 愛心及喜悅。
瞬間,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盡,在聖誕頌歌奏響時斯克魯奇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從此變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人……
他說:「I am as merry as a school-boy. A merry Christmas to everybody.」
在鬼魂精靈拜訪過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聖誕節的早晨,斯克魯奇買了一隻特別大的火雞叫人給僱員鮑勃家送去。接著他又第一次去拜訪了自己的外甥弗雷德,在街上逢人便招呼「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而人們也都報以和善的微笑。
後來在這天人們就用Merry Christmas 來互相問候。
狄更斯描繪的聖誕節是個充滿愛心和寬恕,與人為善的快樂日子。在這個時候大家會敞開心扉,與相愛的人互道:「Merry Christmas!」
狄更斯是英國繼莎士比亞以來最偉大的作家,他創作的《聖誕頌歌》被稱為「有史以來第二個最偉大的聖誕故事」(第一個是《聖經》)。
這本暢銷小說重塑了現代聖誕節,讓聖誕節變成了一個關於「家」的溫暖節日,狄更斯因此也被譽為「發明聖誕節的人」。
過去一百多年,當英國父母第一次和開始懂事的孩子過聖誕節時,他們就會講述狄更斯的《聖誕頌歌》,不僅可以讓他們了解聖誕節的由來,明白過聖誕節的意義,更能讓他們懂得「家」的重要性。
對於英國孩子來說,狄更斯的《聖誕頌歌》是第一份禮物,也是最為重要的禮物。
可以說,狄更斯就是那個聖誕老人。他用故事,帶給每一個家庭溫暖和快樂。
博雅小學堂的主播、央廣著名主持人衛東來為小朋友們在博雅小學堂APP播講《聖誕頌歌》,他說,「為每一個家庭帶來溫暖和快樂,也正是我幹的事,所以我和狄更斯是一夥的。」
原價¥50現在贈一得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