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已經成為眾多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展示科研成果,實現學術交流及推廣的重要平臺。對醫學研究生而言, 在博(碩)士學習期間發表的 SCI 文章的數量和質量,更是衡量其研究水平高低、決定學位是否授予的重要標準。
目前不少研究生反映,對 SCI 期刊缺乏相應的了解,不具備相應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 SCI 論文寫作、投稿和發表過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無所適從,致使不少很有造詣的學術見解不能在高水平的國際期刊上發表交流。
鑑於此,為各位醫學研究生介紹一下與 SCI 醫學論文撰寫和發表相關的一些套路和技巧。
一、文章命題
1.新穎性
一篇論文就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故事是否吸引人,首先選題就一定要新穎,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的文章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引起審稿人和編輯的興趣, 被接受的機會就增加。同行評審專家首要的關注點在於論文是否反映了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關注的問題是否臨床和基礎研究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
幾乎所有高產 SCI 作者在面對一篇 SCI 論文的撰寫,近 2/3 時間和精力要花費在文獻調研和選題立意上。這就需要我們廣泛收集文獻資料,必要時還要借鑑領域外交叉學科的研究,才能掌握最新的國際研究動態,同時要不斷與同事交流探討,對不同學術觀點進行歸納總結,從而產生自己的新觀點。
2.可持續性
課題的可持續性包括內容可持續性和技術方面的可持續性,從而形成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從某一點或某一方面突破,逐步向縱深發展,課題形成系列研究。
二、堅守職業操守,遠離學術不端
造假及剽竊
學術造假及剽竊是極其惡劣的行為,必須堅決抵制。造假和剽竊他人研究成果,危害極大。除了會直接導致編輯拒稿之外,更會影響作者個人、研究團隊,甚至我們整個國家科研工作者的信譽,危害是極其深遠的。
「灌水現象」不容忽視
對待國際期刊的投稿要嚴肅認真。同時,也要客觀評估自己的研究設計、學術水平。儘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雜誌社投稿。厚積薄發,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內事。除了努力加強科研修養,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再向國際大牌高分雜誌投稿。文章成稿之後不要急於投稿,最好短期「放置」一段時間。
自己先修改幾次,再讓有經驗的同學同事修改幾次。一般都要經歷這樣七八個回合,再將文章投出。這樣做雖然不一定能保證文章發表,但至少會讓編輯和審稿人感受到作者的認真態度,有時審稿人也通常會針對文章本身的一些缺陷,提出一些建設性的修改意見。這對文章的最終發表也會大有裨益。避免「一稿兩投」因為科研壓力大,為了增加科研成果,或者加速文章發表,部分研究生可能會投機取巧,將研究的同一部分內容同時或先後向2 家甚至更多的雜誌投稿。對這種行為我們應持反對態度。
在投稿的時候,一般雜誌會要求作者籤署一份版權轉讓協議。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一稿兩投」行為的約束。如果作者認為確有必要將已經發表的論文再投其他雜誌,同時還要「規避」學術不端行為風險,就必須做到:獲得已刊登雜誌的同意;同時告知再投稿的雜誌,二者缺一不可。
三、 論文結構規範,布局合理
醫學英語論文的規則和格式,不同雜誌有其不同的規定。在論文撰寫及投稿之前,應仔細閱讀這些要求,避免或降低因為文章架構不規範導致的拒稿。在結構上SCI 論文大多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和參考文獻等部分。
標題
標題一般採用名詞詞組或名詞短語的形式,個別雜誌也允許陳述句的形式。標題必須簡單、明了,醒目。通過標題,讀者能明白論文所要描述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以及論文的主要創新獨到之處。標題是否合適往往影響著編輯 / 審稿人是否進一步閱讀摘要乃至全文。摘要摘要是整篇論文的縮影,對其的要求是簡練明快,易於閱讀, 信息量大,能涵蓋論文的重點。
摘要
有結構性(structured)和非結構性(unstructured)2 種形式,但均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 個基本要素。摘要應格外注意語言規範。句子結構宜簡單、嚴謹,準確表達論文原意,儘量使用簡單句。高質量的摘要能增加稿件被接受的機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並提高論文的影響力。此部分研究生常犯的錯誤,在有限的篇幅裡研究背景談論過多,而對問題、方法和結果,尤其是方法方面有所疏漏。另外,雜誌對摘要一般還有字數方面的限定,應嚴格遵照執行。
引言
引文,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出問題,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引言的基本框架,首先簡單扼要介紹研究相關的歷史、現狀,目前的研究熱點,以及作者對已有成果的評價,目前研究現狀尚有什麼缺陷或不足之處,尚有什麼困難和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從而引出本研究的目標和目的。
這樣層層遞進,最終要突出本研究的創新性、經濟社會效益和應用前景等,引言部分一般不必過長,2 ~ 3 段即可。
方法
方法部分主要介紹實驗步驟和流程,該部分要自成體系。根據作者描述的有關方法、步驟,不必藉助參考文獻,可以將研究進行重複。對於首創的技術方法,應將其技術原理及公式推導形成等細節均敘述清楚。
即使使用前人使用的標準方法,也要進行簡潔完整地敘述,研究方法的可重複性利於本研究技術和結論的推廣,同時也是衡量研究真實性重要指標。
結果
結果部分要求直接、客觀描述遵照本研究方法獲得的結果,包括觀察、檢測、比較和分析的結果等。結果的描述,圖和表格的形式,因簡潔、直觀,較單純文字更能清楚說明相關事實,儘量採用,可配以必要的文字描述,但切忌累贅、重複。一般雜誌限制圖和表的總數為 6 ~ 8 個,所以要堅持以最少的圖和表,提供最多信息的原則。必要時可利用圖片編輯工具將過多的圖片予以合併。
討論
討論部分是根據研究結果結合參考文獻得出最終研究結論的過程。討論部分要對關鍵的研究結果進行簡明扼要的解釋,並分析出現或未出現預期結果的原因。對文獻中同類或相關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指出與本研究的異同,突出本研究的創新性。在充分的事實和文獻理論支持基礎上,提出本研究結果潛在的學術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新入門的研究生在討論部分最常見的問題,喜歡重複引言部分內容,再次贅述研究背景,大篇幅重複研究結果部分的描述。建議可以對結果的關鍵部分進行簡明扼要的重複,但不應原樣重複照搬。
結論
結論是對全文的總結,是根據研究的主要發現和成果並經過分析討論進行的概括和歸納。結論必須立足本研究結果,切忌盲目放大,行文力求簡潔,重點突出。在本部分還就本研究的應用前景、後續研究展望,提出建議。
致謝
致謝部分主要面向項目的資助者(單位或基金)、探討過學術思想的同事、審閱過原文的同行,以及其他在課題完成和論文撰寫過程中提供幫助但尚不足以成為作者的個人。致謝部分展示的是科學研究團隊的協作精神和感恩的情懷,應予以重視。但個別雜誌不允許將針對個人致謝放在本部分,應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選擇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直接關係著論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聲譽。文獻應當引用原始研究,而不是文獻綜述。應閱讀全文,而不是僅僅閱讀摘要。也就是做到「精確」引用。另外,不同雜誌有不同的文獻格式要求,應仔細閱讀投稿要求,務求達到標準。應用 Endnote 等參考文獻管理軟體,可降低參考文獻格式方面的錯誤。
我司提供服務有:職稱論文、畢業論文 等文章代寫代發服務;健康管理師。教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著作,初,中,高級職稱辦理業務, 歡迎諮詢!
我個人朋友圈會定期分享各省市評職稱論文的最新政策,職稱晉升技巧,如果您需要可加我微信或關注我司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