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平鎮變廢為寶自製焚燒桶

2020-12-23 中國鐵嶺

村屯垃圾收集有了好辦法

老四平鎮變廢為寶自製焚燒桶

(鐵嶺日報記者/鄭曉丹)原本是廢舊油桶,被切割成兩截後粉刷上油漆,就成了一個簡易的焚燒桶。如今,在昌圖縣老四平鎮這種變廢為寶的小焚燒桶隨處可見,成為鎮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昌圖縣老四平鎮的金山村,一條條蜿蜒的村路通往村裡的家家戶戶。和以往不同的是,村路兩側不再有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景象,而是被各式各樣的花朵取代,不僅如此,路上也是整潔乾淨,看不到任何亂丟亂放的跡象。金山村八組村民周賀說,這都要歸功於大力提倡垃圾分類和鎮裡正在推廣普及的焚燒桶。

原來,昌圖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老四平鎮在整治農村環境過程中,各村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金山村八組村民周賀告訴記者,村民家中大都備有各種廢棄的袋子,這些不同的袋子就成了最廉價的分類垃圾桶,村裡專門清理垃圾的保潔人員會定期上門收集垃圾。

可是集中處理垃圾對全鎮來講工作量也非常大,既耗財又費力。如何實現垃圾減量成為一道必選題。鑑於此,老四平鎮黨委、政府集思廣益,考慮到節約成本和便於推廣,在全鎮企業中回收廢棄的油桶,將油桶切割成兩截後刷漆,並在上面註明「垃圾分類 焚燒減量」等字樣,倡導村民積極進行垃圾減量。

由於這種新型的保潔「裝置」完全是廢物回收利用,不僅造價便宜,還減輕了保潔員的工作負擔,方便又省力。「家裡的廢紙和雜草都可以在裡面燒。」周賀說,焚燒後的灰還能給地裡種的莊稼當肥料,真是「一舉兩得。」

自製焚燒桶,將無害垃圾自行處理是老四平鎮推廣垃圾分類減量的重要舉措,生活垃圾經過分類後在焚燒桶內進行焚燒,可以做到隨產隨消,留下的灰燼還可以用作肥料,供村民種植農作物使用,真正實現廢物循環利用,有害垃圾則會由鎮裡派出專門人員進行回收後集中處理,真正實現了垃圾減量的目的,也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垃圾收運難題。目前,老四平鎮正在全鎮推廣此種焚燒桶。


編輯:韓濤

相關焦點

  • 遼寧省昌圖縣的老四平鎮,緊鄰吉林省四平市,兩地有何淵源?
    尤其是昌圖縣的老四平鎮,場鎮到四平市區只有幾公裡,而老四平工業園區和四平市區已經連成一片了。(老四平鎮和四平市)這個老四平鎮為何擁有如此獨特的區位?為何與四平市「同名」了,還稱為「老」?老四平鎮和四平市有什麼淵源呢?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
  • 勤動腦多動手處處都是是寶——廢物利用自製蚊香桶
    今天小林帶大家一起利用家裡的廢舊奶粉桶,鐵絲自製蚊香桶,一起來看看效果。第一步,找出家裡不要的奶粉罐或者其他的廢品桶盒。如上步驟穿入,蚊香桶則自製成功此蚊香桶的好處是點燃後,蚊香灰隨著蚊香燃燒殆盡後自然掉入桶底。
  • 探秘德國垃圾處理如何變廢為寶
    探秘德國垃圾處理如何變廢為寶  ◎洪莉  從今年夏季起,上海開始實施嚴格的生活垃圾分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生活垃圾分類,在德國早已成為平常的生活理念。1991年我旅居德國時,首先遇到的生活問題就是將家裡的各種垃圾分別放入不同顏色的垃圾桶。
  • 舊油桶廢物利用變廢為寶DIY手工製作田園風收納桶紙巾盒
    舊油桶廢物利用變廢為寶DIY手工製作田園風收納桶的方法教程圖解 每次家裡用完的油桶不要扔了哦,來看看我們怎麼來給它穿新衣吧 做出來的這種收納桶特能收納呢 這是用油桶做的一款田園風的收納桶 沒做束口,貼上花邊的田園風
  • 北京:墓區嚴禁點燃香燭、嚴禁焚燒紙錢 燒紙桶和焚燒爐一律停用
    全市所有殯葬服務機構嚴禁使用明火、嚴禁墓區吸菸、嚴禁點燃香燭、嚴禁焚燒紙錢、嚴禁燃放鞭炮,燒紙桶和焚燒爐一律停用。希望廣大市民不要攜帶紙錢香燭到祭掃現場,各祭掃點在入口處放置了回收桶,攜帶的可放入回收桶。也倡導廣大市民不在街邊、路邊焚香燒紙,嚴防火災和汙染環境,共同維護首都的美好城市環境。 同時,加大服務保障力度。
  • 甘肅中學教師20餘載自製教具 「變廢為寶」讓課堂易懂
    張鳳天就職於甘肅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被稱為「魯班教師」,執教20多年,他堅持自製教具,用一雙巧手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讓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易懂,物理課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圖為張鳳天在家中自製教具。 雷景韜 攝 「這一個裝置是由廢舊材料做成的機械模型,當用強力鼓風機吹風的時候,它會上升,可以講述飛機為什麼能上天。這個裝置由兩套電路組成,通過操作它,可以形象直觀地講述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 變廢為寶的垃圾回收
    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如紙張、塑料、橡膠、玻璃、瓶罐、金屬以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單獨投放,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垃圾焚燒 變廢為寶 一個500噸的垃圾填埋場至少佔地1000畝,而且平均壽命10年多,填滿了必須換新地方。
  • 唐山一幼教師變廢為寶 用廢舊物品製作體育器械
    這些運動器械的材料,有牛奶盒、輪胎、洗衣桶等廢舊物品。據了解,教師們「各顯神通」,巧妙構思,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出既富有童趣又能夠鍛鍊身體的各種體育器械。市第一幼兒園麼園長介紹說,老師自製體育器械並非因為幼兒園經費不夠,目前市面上的兒童運動器械比較單一,有的還不太適合年齡小的孩子玩,安全性能低,無法全部滿足需要。
  • 變廢為寶 幼兒教師自製近百體育器械
    武漢大學幼兒園二分園副園長方麗文介紹,每學期開始的第一個月,是學校的「自製體育器械月」,老師們「各顯神通」,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巧妙構思,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出既富有童趣又能夠鍛鍊身體的各種體育器械。  「幼兒園共七個班,每個班都要製作七種以上的體育器械,每種也要做上十來個,以保證班級每個孩子在玩樂時都有選擇餘地。」
  • 巧手變廢為寶 自製器械玩體育遊戲
    寶寶班自製的「跳跳球」,可以進行投擲、懸掛、捉尾巴等多種練習;中班的「小推車」,外型新穎、可愛,適合玩親子遊戲;大班寶寶活動量大,為他們製作的「體育玩具」花樣最多,有紙棍、紙球、梅花樁等。該園一位老師說,她們費了不少心思製作這些器械,既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和磨損性,也要顧及幼兒的年齡特點,簡單好玩有童趣。更希望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孩子們體會「變廢為寶」的妙處。
  • 戚薇「變廢為寶」,頭頂自製蝴蝶結自拍,自我評價:動漫感炸裂
    戚薇是娛樂圈中非常出眾的女明星,戚薇以歌手身份出道,現在卻完全轉型開始演戲,這一點就已經非常出眾,而且戚薇的身材和顏值非常高,這一點也很出眾,不夠戚薇最出眾的卻不是這兩點,而且是戚薇的個性,戚薇的個性十分的真實,總是會做出一些讓人覺得很接地氣的事情,就拿戚薇「變廢為寶」這件事情來說
  • 向露天焚燒秸稈說「不」
    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汙染物質的,可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向露天焚燒秸稈說「不」廣大群眾要充分認識露天焚燒的嚴重危害,自覺做到不在田間地頭、垃圾箱焚燒秸稈,並主動向家人、鄰居和親戚朋友宣傳勸導積極制止。  焚燒秸稈危害多  「臨近傍晚,就有農戶在圍牆內焚燒,濃煙滾滾,隔著馬路都能聞到刺鼻的味道。」
  • 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幼兒園老師自製玩具太有才了
    這些都是來自全省一百多家幼兒園老師的創意,今天上午,浙江省幼兒園優質自製教玩具評選活動在杭州舉行。  走進評選大廳,簡直眼花繚亂。絕大多數的幼兒園自製的教玩具用的都是身邊常見的廢舊材料、自然材料等,紙板、竹筒、瓶蓋子創意的玩教具隨處可見。偏偏,這些廢舊材料能夠變廢為寶,玉米材料紮成的舞龍憨態可掬,而且不重,小朋友也能拿得動。
  • 昌平區辛莊村8成垃圾資源化 家家戶戶「兩箱兩桶」
    試行垃圾分類近一年,辛莊村垃圾減量8成,創造出村莊「變廢為寶」的好經驗。  家家戶戶「兩箱兩桶」  村民魏宗英家廚房外,擺放著兩個塑料桶、兩個盒子。塑料桶分別是「廚餘垃圾桶」和「不可回收桶」,盒子分別是「可回收垃圾箱」和「危廢箱」。正在做飯的魏宗英隨手把白菜葉、水果皮扔進「廚餘桶」,空醬油瓶扔進了「可回收垃圾箱」。
  • 西門子PLC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垃圾處理的特點及處理方法,詳細介紹了垃圾焚燒發電廠控制系統的特點及相應的控制系統的組態、邏輯控制及PID控制迴路。  1 引言  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垃圾、醫院衛生廢棄物、淤泥和廢橡膠輪胎等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利用垃圾焚燒的餘熱發電,變廢為寶,將是今後環保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這種垃圾焚燒日處理廢物能力為1~350t,餘熱鍋爐的熱容量小,發電機組小,一般為20兆瓦以內。因此,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控制系統比大型電廠簡單得多。
  • 小學生變廢為寶顯創意 自製花燈扮靚校園
    原標題:小學生變廢為寶顯創意 自製花燈扮靚校園   【導讀】一次性紙杯做成「紅龍」花燈,包裝盒裝飾變成了「水晶燈」,塑料油壺拼接變身宮燈……  中國江蘇網3月6日訊 一次性紙杯做成「紅龍」花燈,包裝盒裝飾變成了「水晶燈
  • @來賓蔗農,甘蔗葉不能焚燒,這樣處理妙極了!
    @來賓蔗農,甘蔗葉不能焚燒,這樣處理妙極了!一個棘手的新問題就此產生——不讓焚燒蔗葉,雖保護了環境,但會影響蔗農次年的甘蔗收成,且額外清理蔗葉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部分蔗農便違反「禁燒令」偷偷焚燒蔗葉。為解決上述問題,讓蔗葉變廢為寶,當地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一家利用甘蔗尾梢、黃蔗葉、全株玉米、牧草、稻草、構樹等秸稈生物青貯料進行加工及銷售的公司——廣西來賓市富洲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
    巧手創意,變廢為寶——塔河縣幼兒園開展教師自製玩教具評比活動為給幼兒提供適宜且豐富的玩教具,提高教師自製玩教具的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在幼兒園的教學、遊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區域活動的價值,真正做到幼兒園杜絕小學化傾向。
  • 變廢為寶新模式 田間廢棄甘蔗渣成了「寶貝」
    近日,在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浙江知味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甘蔗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試種大球蓋菇,與常規的種植方式不同,村民們用甘蔗渣代替秸稈作為大球蓋菇的栽培原料,成功「變廢為寶」,開啟「林下經濟」新模式。
  • 固態硬碟什麼牌子好,DIY自製 多餘廢舊存儲卡變廢為寶
    打開APP 固態硬碟什麼牌子好,DIY自製 多餘廢舊存儲卡變廢為寶 發表於 2017-03-26 00: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