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會說話無非兩點:要麼過於愚蠢,詞不達意、要麼心胸過於狹隘,讓人反感!
2、多看二看可憐之人的日常行為,你就不會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了!
3、所謂以德報怨?大部分人無非是在為自己的懦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
4、我是「我」一切的根源,我不改變,永遠都是現在的「我」!
5、說話是否擲地有聲、底氣十足,和一個人說話的氣場有關,更取決於自己所說的,是否已經切切實實的做到了!
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兩句話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揣摩一下!
7、想獲得唐僧那樣的成就,就要學習唐僧的成功之道,其實也很簡單:給自己設置一個目標,一輩子堅持這個目標!
8、唐僧其實是一個溝通高手,比如每次化緣或者留宿時都會說:「貧僧唐三藏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取經,經過貴地,請施主行個方便!」
這句話至少表達了六個意思:1、我是誰!2、我從哪裡來!3、我的身份不尋常!4、我要到哪裡去!5、我所做的事情很偉大!6、以及我現在需要你怎樣的幫助!整句話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謙謙有禮又讓人不忍拒絕!
9、人在江湖(職場),迫不得已,我們充其量做到「同流」但決不「合汙」!
10、在天地面前,敢於「順勢而為」的是大丈夫,妄想「勝天半子」的是真愚蠢!
11、孫中山先生有句話很喜歡: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因為我覺得它更適合用在企業競爭與社會中人!
12、什麼叫做平庸,那就是連最起碼,讓人妒忌的事情都沒有做過一件!
13、和愚蠢的人爭高下者!甚至連愚蠢的人都不如!因為一個是真愚蠢、一個是假聰明!
14、所有古之聖賢之中,我最喜歡孫武的底氣和霸氣,比如在《孫子兵法》原著中經常這樣寫道:孫子曰!然後再闡述自己的觀點,而非「子曰」或者「曰」!
15、真正的夢想,是要放在自己內心最純潔的地方,讓她對我們的前行產生動力,而非所謂的「有夢就要大膽的喊出來」!一般喊著喊著,那些想「拯救地球」的,就開始看不起那些僅僅想「成為世界首富」的了!
16、所謂的「性格怪異」,無非是你的實力,在他眼裡還不至於對你「笑臉相迎」而已!
17、如果有一天一個人在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的時候,能夠侃侃而談:「李金平曾經說過……」,我估計這就是我學習的動力與原因!
18、在進行培訓或者企業管理的時候,你不要指望能夠徵服團隊的每一個人,因為這連偉人都做不到,他們不也有對手嗎!培訓或者企業管理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19、在明眼人眼裡,僅僅幾句話,就可以暴露你的「職業」、「能力」、以及你的「素養」!
20、曾經的「無話不談」變成現在的「形同陌路」,這一切的原因無外乎人與人的「境界」變了!
21、過分的在意別人的眼光,那是因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你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22、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比如別人對我說:「李金平,這篇文章你是在哪裡抄襲的?」我不會憤憤不平的去解釋說,這是我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的勞動成果,而是很有成就感的想:「看來這一上午的辛苦沒有白費,至少這篇文章還是比較有可讀性!」
23、特色對於一個人的實力很重要,有實力了那叫做「個性」,沒有實力那叫做「奇葩」!
24、如果有一天你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那麼你就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還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去做?
25、窮其一生,儘量步入到上流社會吧!因為那個地方才是人間真正的天堂,不僅僅取決於有足夠多的財富和權譽!
26、我一直在想,文言文的誕生,是因為古人在竹片上「刻字」不方便,還是古人在闡述觀點時本來就言簡意賅!
27、我越來越覺得「苦難」是個好東西,特別是看了周文王、孔子、老子、李時珍等聖賢的傳記後!
28、「妒忌」更進一步便是「崇拜」或者「敬仰」了!
29、做任何事情不要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就像一篇文章後面的留言一樣,真正有內涵的人是汲取這篇文章的精華、少數不認可的人會忍不住反駁幾句,一上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始謾罵的畢竟是「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