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修正我們的21條「為人處世」之道!(李金平)

2020-10-20 李金平__

 
 
【《論語》修正我們的21條「為人處世」之道!(李金平)】

1、《論語》告訴我們: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它可以讓我們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2、《論語》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靠譜,是可以從他的所作所為看出來的,那些花言巧語之輩中,很少有誠信正直的人!

3、《論語》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那些不想學習的人,就不要在他們的身上花過多的心思,你的掏心掏肺也只會換來自取其辱!

4、《論語》告訴我們:對於孝道而言,態度比供養更加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供養,而缺乏發自內心的尊重,這和飼養「犬馬」有什麼差別?

5、《論語》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懂就是不懂,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6、《論語》告訴我們:怎麼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層呢?很簡單,少說有過失的話,少做後悔的事情!

7、《論語》告訴我們:不說自己還沒有做到的事情,這樣才會讓自己在別人的眼裡,看起來更加的穩重誠信!

8、《論語》告訴我們:道德高尚的人不會感到孤單,因為他的身邊一定會有與之匹配的事物,來與他共同前行!

9、《論語》告訴我們:在侍奉你的上級、或者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還是要保持最起碼的間隔距離,過分的親暱只會招來對方厭煩!

10、《論語》告訴我們:不在那個位置,就不要去「鹹吃蘿蔔淡操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才是關鍵,畢竟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度的!

11、《論語》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做到恭敬而沒有過失,與人交往又彬彬有禮,那麼他的兄弟朋友會遍及四海之內!

12、《論語》告訴我們:在給別人提忠告的過程中,一定要點到為止,如果一味的強求,只會換來對方的一頓侮辱!

13、《論語》告訴我們:成大事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要鼠目寸光,而是應該循序漸進,統籌大局!

14、《論語》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就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和稀泥」「做老好人」,不但感化不了他們,而且還是一種助紂為虐的表現!

15、《論語》告訴我們:做人要有長遠的規劃,那些沒有大目標的人,就會被眼前的一些事情所煩惱!

16、《論語》告訴我們: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和欲望都控制不了,你也別指望在他的將來,能夠有什麼樣的大作為!

17、《論語》告訴我們:遇到迷惑的事情,與其挖空心思的空想,還不如前去努力學習,效率來的更加直接一些!

18、《論語》告訴我們:主張和觀念都不一樣,就沒有必要再在一起共事謀劃了,因為這註定得不到好的結果,相反只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19、《論語》告訴我們:不要指望去改變這兩種人,一是特別聰明的人、一是特別愚蠢的人,因為無論怎麼努力,都會是勞而無功的結果!

20、《論語》告訴我們:人們看待身邊的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習慣把所有的好事,都強加在好人身上,而壞事呢?強加在壞人身上!

21、《論語》告訴我們:悟道也好、修成君子也好,哪會是多麼難的事情啊?無外乎把小事做到極致,再用想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來對待身邊的人而已!



相關焦點

  • 江湖「小人」的21條相處之道!(李金平)
     【江湖「小人」的21條相處之道!(李金平)】01、小人是一個可恨的群體、見風使舵、見利忘義、不擇手段,小人也是一個可憐的群體,用自己原本高貴的靈魂、去換取短暫的利益!02、小人無處不在,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小人、有利益的地方就能折射出小人,因此對於這種極為正常的現象,各位君子就不要過分的不自在!
  • 《論語》告訴你為人處世的智慧
    在這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應該怎麼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論語》為我們找到了答案。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論語》這部書,給我們指出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做人的規矩和原則。這些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很平常,也很樸素,但是這些方法和原則中確蘊藏著大智慧。
  • 「大器者」需要知曉的17條營銷之道!(李金平)
      【「大器者」需要知曉的17條營銷之道(李金平總結)】01、營銷營銷,「營」者,經營也,手段也!「銷」者,銷售也,目的也!02、營而不銷,竹籃打水一場空、銷而不營,舉步維艱處處難!03、千萬不要去推銷自己都不認可的商品,才華亦是如此!
  • 25條實用的為人處世小技巧(建議收藏)
    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僅做事能力要強,也要能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這篇文章2500字,預計花7分鐘認真閱讀,與你分享25個超實用的為人處世小技巧,真誠推薦給你。對於涉世未深的人來說,懂得如何為人處世,真的太重要了。
  • 《論語》中蘊藏的為人處世之道,細細品味,獲益終生!
    《論語》教了我們許多處世的方法和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樸素,實則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分寸。一、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訒、訥均為言語遲鈍之意。「訥言」就是主張言語要遲鈍、簡約,說話越少越好。
  • 小公司的13條生存之道!(李金平)
     【小公司的13條生存之道!(李金平)】01、既然選擇出來開公司,就要學會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職場那種指手畫腳的官僚作風必須改掉,你開公司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而是為了能夠很好的活下去並且開始盈利!02、剛開始沒有業務對吧?
  • 二十九句李金平語錄【為人處世篇】
    2、多看二看可憐之人的日常行為,你就不會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了!3、所謂以德報怨?大部分人無非是在為自己的懦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4、我是「我」一切的根源,我不改變,永遠都是現在的「我」!5、說話是否擲地有聲、底氣十足,和一個人說話的氣場有關,更取決於自己所說的,是否已經切切實實的做到了!
  • 「兩靜兩動」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這個充滿現實與喧囂的社會上,學會為人處世能讓一個人在生活中避開很多麻煩,在職場上混的如魚得水,同時也能讓自己跳脫出紛繁喧囂的世故,不在庸人自擾。然而方圓之道太過籠統,也太龐大,想要理解又豈是那麼容易,所以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為人處世最小的細節「兩靜兩動」。
  • 動物世界中的二十大生存之道!(李金平)
    (李金平)】01、森林之王老虎告訴我們,作為團隊的一把手,就不要輕易的發怒,頻繁的發怒,只會降低自己在團隊中的威嚴!02、二把手獅子告訴我們,無論自己的實力多麼強悍,但在比自己優秀的人面前,該低頭就要低頭,千萬別逞強!
  • 營銷者需要深入的14道謀略術!(李金平)
     【營銷者需要深入的14道謀略術!(李金平)】01、營銷高手不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而是恰到好處的把現有產品的價值,幫助顧客最大限度的放大化,而且是真真切切的站在客戶的角度!02、營銷不等於銷售,營銷是戰略、是方向、是上升到道的高度,而銷售是方法、是手段、是扮演著術的角色。
  • 增廣賢文:牢記這7條醒世格言,幫助我們輕鬆掌握為人處世之道
    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對社會與人性的洞察,學習、積累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和經驗,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自我命運。而這個道理,早在數百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明了,並且為了讓後代子孫從小就能正確看待人世、學會如何為人處世,還專門編撰了一本啟蒙讀物——《增廣賢文》。
  • 《論語》多讀細品 學修身處世之道
    第三句與第四句講處世十字訣。孝悌忠信義是處理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君臣關係、朋友關係和社會成員之間關係的具體原則,而仁恕禮惠樂則是處理所有人際關係的一般原則,也可以稱之為最高原則。 第五句至第八句講的是為政二十字訣。為政有為政之道、為政之術、為政修養、為政忌諱四個部分組成。
  • 決策者應該「精度把控」的37條計謀學!(李金平·下篇)
     【決策者應該「精度把控」的37條計謀學(李金平·下篇)】 21、以結果為導向、以結果為目的、以結果為要害,在結果面前,一切的過程都是為結果做鋪墊!22、重視現有的權力,明白權力一旦落空,就很難有所作為的道理!
  • 君子為人處世之道
    芬蘭總理或許認為是蘋果毀了他,但蘋果絕對沒有想過「我們要幹掉芬蘭」,它只是要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生活罷了,真的和芬蘭沒關係。老子《道德經》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君子天下無敵,不是誰都打得過,是跟誰都不打,埋頭做自己的事,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誰跟誰爭呢?根本就不在一條賽道上。
  • 重溫48句《論語》名言,學會為人、處世,受益一生
    本文已獲授權 來源 | 詩詞世界(shicishijie)圖片來源 | 網絡◆◆◆回 復 約 嗎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俗話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3.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裡仁》【注釋】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仁德了。談處世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論語的10大識人鐵律,十拿九穩,為人處世不可不讀
    孔子的《論語》,對後世治國安邦、經學致用、與人相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今天,孔子的儒家思想,依然生機勃勃,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論語》對於我們現在的普通人,也影響深刻;它的許多話語,依然閃耀著智慧和人性的光輝。《論語》在我們識人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經典的言論。
  • 厚黑學心計最警醒的20條為人處世之道!不叫的狗,咬人最兇
    俗話說,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看看現在社會上但凡是混的比較好的人,他們身上的運氣,努力遠不及懂得人情世故來的重要。生活上,工作上皆是如此,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的能力不夠,也不是你做的事情不夠好,而是你沒有把人情世故做到位。
  • 企業應該明白的15條廣告原理!(李金平)
    02、在公司財務實力不是特別雄厚的情況下,與其每種廣告模式都嘗試一下,還不如把精力投在一種效果之上,既然我們做不到遍地開花,那就要去嘗試一鳴驚人!03、好的廣告能夠改變一個群體的消費模式,次一點的廣告是在告訴別人我們在做什麼,再次一點的廣告是在赤裸裸的自吹自擂,最差的廣告是通過詆毀別人來褒揚自己!
  • 餐桌上常用的16條識人術!(李金平)
    【餐桌上常用的16條識人術!(李金平)】01、喜歡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挑菜,雖然說這類人真誠熱情,生活中也不會有什麼仇人,但大部分都不是很受人待見!02、吃飯主動轉餐桌,而且習慣去招呼旁邊人用餐,這類人做事有大局意識,而且在人群裡面,一般也有一定的威望!03、習慣自己悶頭吃飯,而且只吃自己面前的菜,這類人性格比較內向,雖然沒什麼大的志向,但交代些實事還算放心!
  • 【薦讀】《論語》中的修身哲學:能近取譬,吃緊為人!
    《論語》不是一整套思想體系或倫理教條,多半是師生共同討論、體驗天道人事的真實記錄,其思想義理,都扣緊人事。梁啓超譽之為「人類千古不磨之寶典」「表現孔子人格惟一之良書」。故讀《論語》,應抓住其「能近取譬,吃緊為人」之精髓,緊扣做人之義理。  自省:遠怨、祛憂  內省養德,是儒家為人處世根本態度,也是儒家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