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老話「外甥隨舅舅」,如今看還準確嗎?具體哪些方面呢?
在我們農村,誰家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去人家看看,一是為了隨喜錢,二者就是為了看孩子長啥樣。而且每年討論孩子長相的問題都一成不變,即這孩子長得到底是像父親還是母親?而我們民間對於孩子長相的說法也是有很多說法,例如「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外甥像舅舅,侄女像姑姑」等。
說到這個問題,我一個朋友家的情況就是這樣。
我有一個發小,從小玩到大的。他小的時候長得不高,那個時候我是比他高的,每次去他家玩的時候,他媽媽就說他怎麼長得,都快上初中了,還這麼矮,也不多吃點。而我朋友總是推卸責任說這是因為他父母不高,所以長不高。但是他有一個舅舅,卻是個大高個,一米八左右,小的時候住在一起的時候天天遇到,還帶我們打球。一連上了高中,他還是沒我高。等高中我們就分開上學了,那三年可真是奇蹟一樣,一年一個樣,高考完了之後,整整高了我一個頭,直奔一米九了,他舅都矮他一些。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弄不明白,他父母都才一米七左右,他怎麼就一米八幾了!確實應了那句老話,「外甥像舅舅,高個都一樣」。
那這「外甥隨舅舅」到底會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筆者認為:
1.身高和外貌。從我們農村的經驗來看,都說女孩的長相更像父親一方,而男孩的長相更像是母親一方。舅舅作為母親一方的人,自然血緣關係和你母親聯繫更大。按照農村的說法,男孩子長得像母親,所以外甥長得像舅舅,這個說得過去,樣貌和身高有些相似也比較正常。
2.性格方面。這個應該針對於嫁的近或者招親的情況,因為這個情況,舅舅和外甥接觸的多,我上面的朋友就是那樣,一天到晚都攪在一起,當然,他舅舅年齡也不大。因為性格受環境的影響很大,舅舅接觸的多,外甥也會耳濡目染,兩個人的性格也就比較接近。
為什麼會有「外甥像舅舅」的說法存在呢?
其實不少人對這個說法存在偏見,可能會認為這個家庭倫理關係不當,容易惹閒話,有些朋友家裡也經常鬧出這個笑話。但是從科學依據上來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書面上的說法稱這個為「隔代遺傳」。因為孩子的基因一半來自於父親,一半來自於母親,而母親和舅舅的一部分基因相似,都是來自於姥姥姥爺。所以如果母親那一半基因中有比較佔優勢的方面,在孩子身上體現,那麼孩子就和舅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是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外甥像舅舅」了。
對此,你們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