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1-01-08 歷史面面觀短視頻

生活在農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農村環境清新優美,鄉土風情樸實無華,而三姑六婆更喜歡的是挺農村裡的老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農村裡的老人告訴三姑六婆,別小瞧了農村的俗語嘞,農村裡的俗語大多數是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有長久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對後人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呢。

給舅舅敬酒

小的時候,農村老人嘴邊經常掛著"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老話,特別是外甥結婚的時候,這句話的分量就更重了。農村老人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老話切切實實體現出了舅舅在親戚之中的地位以及和外甥之間的關係。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親戚關係幾乎圍繞著每個人,農村老人說,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有遠近親疏的,一般來說,親戚關係如果要按照親近程度來排序的話,依次為:舅舅、姑媽,姨媽、姑父、舅媽、姨父,叔叔,嬸嬸... ...從排序中可以看出,舅舅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麼,為什么舅舅對每個人來說那麼重要呢?農村老人以下說的這番話令人茅塞頓開:

在農村,除了"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老話,還有"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親"。在血緣關係中,舅舅毋庸置疑排在前面,如:姑父、舅媽因為其有了配偶,才與你發生親緣關係,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因為雙方之間配偶的關係,自己和他們不會有一點聯繫,和自己更是沒有一點血緣關係、而舅舅早在你出生時就見過你,從小看著你長大,並且常常來串門,感情當然深一些。

給舅舅拜年

另外,別的親戚如舅媽可以成為別人的姑媽,姑父也可以當別人的舅舅,但是你舅舅卻成為不了別人的舅舅,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就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外甥來說,舅舅在一個家庭裡的地位不僅是至高的,更是關係最近的。

平常的生活瑣事基本上都有舅舅的"摻和",在農村老家幾乎都有這樣一種風俗,家庭裡出現一些糾紛矛盾時,舅舅就會前來主持公道,有時手裡會拿上一根棍子,如果外甥不聽話,可以一棍子打過去,外甥也不敢更不能反抗。

舅舅的重要性,不僅要操心家庭生活瑣事,一些婚喪嫁娶的大事更是離不開舅舅的操辦,比如在結婚時,從新娘出門之時起,就必須由舅舅抱著出門,一直抱上婚車為止,並且在舅舅的陪同下進入男方家中,隨後開始舉辦婚禮,在婚宴的敬酒上,也要首先敬舅舅等等,這是最起碼的禮數。

舅舅為外甥主持婚禮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外甥從小到大的一切事,舅舅幾乎都會去幫忙,這句"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農村老話,不僅體現了舅舅權威地位,更是能體現出舅舅和外甥那種"獨一無二"的親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農村老人常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你們農村老家有這種說話嗎?你們還知道哪些農村老話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三姑六婆將截取一兩個老話,在後期文章中解析哦。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說:「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要給大家講的這句話,就是其中一條很具代表性的農村俗語,趕緊來學習一下吧!前段時間公司的一個同事準備回鄉下老家幫別人辦點事兒,我也跟著他回去湊熱鬧,想趁此機會體驗一下村子裡依舊流傳著的風俗習慣。在這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句農村老話了。
  • 舅舅大似天,舅舅:整個正月就我最忙,還得看著外甥不能剪頭髮
    從這些上面看,都沒提到舅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民間有句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前一句「舅舅大似天」就說明了舅舅的地位有多高。舅舅,就是出嫁女兒的兄弟,代表的是出嫁女兒的娘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孩子要是有兩三個有出息的兄弟,嫁人後女兒生的孩子有兩三個有出息的舅舅,那心裡就有底氣,腰杆子硬。
  • 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在農村中,酒宴是最為常見的事情,每年都會喝上很多的喜酒,不是結婚就是老人過大壽、滿月酒,一旦誰家裡有什麼酒宴,大家馬上就會過去,畢竟都是鄰裡,每天都會見面的,如果不去的話,對方也會有所埋怨。當然在農村中講究著禮尚往來,你到別人家裡,其他人也會來到你的家裡。而在辦理酒宴時,需要親友們的共同幫忙,將酒宴舉辦起來。
  • 在農村,老人常說「舅父家的牛,外甥家的頭」,啥意思?
    在農村口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老話,這些老話是先輩們在長久的實踐生活中得來的,每句老話都有著它獨特意思,還有那妙不可言的魅力。這些老話的衍生和傳承,也有著其獨有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你若要透徹地領悟其妙境,必定得深入到它的根源。
  • 村裡老人常說,「娘親舅大」什麼意思?舅舅真的這麼重要嗎?
    在農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多以血緣關係的親疏來定!常聽人講「人窮斷六親」這六親其實就是指,父母、兄妹,子女,妻子,這都是至親之人。貧富之間的差異往往也影響到親戚間的親疏。在農村,我們常常聽到老人講過去農村的事,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這麼一句俗語,「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舅公在人們心中地位真的這麼大嗎?「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這句俗語的含義老農是這麼說的,「如果子女不孝,那麼會遭雷打;在親戚中舅舅會第一個去指責教訓!」
  • 農村俗語:「舅舅家的頭,外甥家的牛」,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都知道,農村的一些古語是我們的祖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精華,每一句都有不同的道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說法只在老一輩之間流傳。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重視他們了,真的很可惜。農村有什麼說法:「舅舅頭,外甥牛」?
  • 請對你們的舅舅都好點,因為他至高無上
    在一些習俗裡面,舅舅是最親的人,農村有句老話「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外甥跟舅舅的親密程度要遠遠超過自己的叔叔大大,尤其是離現在比較久遠的古代。在過去女性的地位比較低下,嫁到婆家去如果娘家不幫襯著點很容易就會受到婆家人的欺負。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老人常說的三大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爺爺活著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生三大寶:醜媳、薄地、爛棉襖。當時還小,也不懂什麼意思。回想爺爺的一生,一個目不認丁的山裡農民,卻在50多年前培養出了父親和小姑這樣的大學生。如今爺爺去世也有3、4年了,仔細的回想爺爺的這句話,也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
    導語:農村老人常說:「三教九流,七十二行」,是什麼意思?有知道的嗎農村俗語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濃縮精華,口口相傳的農村俗語雖然很大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更替出現了斷層,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一些俗語傳了下來,有些話有些事情哪怕到如今也是適用的。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指正月不理髮嗎?啥意思?
    在農村,我們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麼一些經歷,有時在家裡一句話,也會引起老人們對自己的批評。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心中會滿滿委屈及不解,或急不過時還嘴說老人思想落後,甚至是認為他們迷信。比如小單被老人們批評過的小事之一:孩子的衣物老人告訴不可在外過夜,但是由於記憶問題,被家裡老人批評過無數次。這不剛進臘月,在村裡又常聽到老人們對,年輕人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呢?是指正月不理髮嗎?對於,「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類農村俗語,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從小到大聽的。而且農村俗語千千萬,很多俗語我們年輕人認為無趣,但在老人看來甚為重要及大有來頭。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有什麼說法?
    而和農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聽到他們那個年代的許多稀奇事,同時也能在聊天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和農村的老人一起聊過天,那就會發現老人都很擅長把大道理用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語說出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長年累積,總結出的經驗。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你也聽說了不少「別樣」的俗語,那下面這些你聽過嗎?
  • 農村老話「外甥隨舅舅」,如今看還準確嗎?具體哪些方面呢?
    摘要:農村老話「外甥隨舅舅」,如今看還準確嗎?具體哪些方面呢?在我們農村,誰家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去人家看看,一是為了隨喜錢,二者就是為了看孩子長啥樣。而且每年討論孩子長相的問題都一成不變,即這孩子長得到底是像父親還是母親?
  • 農村老人常說兩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了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老人常說兩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了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有很多人都有一大堆的親戚,有些人在過年的時候就光拜年就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還花費了不少的錢,所以有很多人就是因為自己的親戚太多
  •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長大成精」是什麼意思?
    那麼,歡迎圍觀,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答案,意思是,農村老人常常會說,要是土狗被養了十年,那麼這隻土狗肯定是長成精了。而農村養的土狗,個人是特別喜歡的,在農村老家也一直都有養土狗。土狗的智商,可不比那些寵物狗笨哦。土狗會越養越聰明,也就會越來越成精。這所謂的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主要是說這土狗長年累月的和人類生活在一起,人類的一舉一動它都了如指掌了。
  • 揭秘:都說外甥像舅舅,原來是真的
    「媽,你瞧,這孩子,不像我,也不像他爸。」小葛在一旁說。「嗯,這孩子,像他舅舅,你瞧這眉毛,多像。」「怪不得老話說外甥像舅,還真有道理呢。」母女兩個正說著,白醫生進病房查房來了,聽到了他們說的話,白醫生說:「其實,很簡單,就是隔代遺傳起的作用。」
  • 農村俗語「家親三代,宗親萬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老人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這些話語都是經過老一代的經驗總結下來的,聽起來十分有趣,但仔細品來,卻發現十分有道理。這些有趣的言語,便是農村俗語。有些是關於生活經驗總結的,例如「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體現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 外甥和舅舅幼兒園同班,外甥從不喊舅舅,外甥可能不好意思
    除去那些比較私人的信息外,很多年輕人比較煩惱的一個事情,就是不知道如何稱呼人,家裡圍了一圈長輩,究竟是該喊大娘還是喊三舅媽,還是二姥姥,一年只見一次,喊不對輩分真的很尷尬。確實如此,有時候看上去年紀很小但人家輩分大,有的人年紀大了,你本來想彎腰點頭表示尊敬,誰知道人家先來和你問好,因為人家比你輩分還要小,喊對了是尊敬,喊錯了是尷尬,怎麼辦呢?
  • 農村老話說「爹親叔大,娘親舅大」,啥意思?覺得有道理嗎?
    外甥狗,吃了兩頭走;侄兒親,打斷牙齒連著筋這句俗語就是表達和外甥,侄兒的親疏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外甥真的比侄兒要疏遠很多嗎?農村本就很注重家族關係,外甥是外姓,有些會因為母親和娘家矛盾很容易就斷了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