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家親三代,宗親萬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2020-12-27 灼見同桌會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老人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這些話語都是經過老一代的經驗總結下來的,聽起來十分有趣,但仔細品來,卻發現十分有道理。這些有趣的言語,便是農村俗語。有些是關於生活經驗總結的,例如「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體現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有關於天氣預測的,例如「天上魚鱗斑點,曬穀不用翻」,對農民安排農業十分有幫助。還有關於建房禁忌的教誨,例如「不怕青龍萬丈高,就怕白龍抬頭望」。

小時候在農村就能經常聽到老人用這些諺語比喻生活中的事和物,那時候不太懂得其中的寓意,如今回想過來,不得不感嘆老祖宗智慧之深。而今已經離開農村生活,但總對農村有一種不舍的情懷。有對鄉村父老的不舍,也有對農村風土人情的珍重,更有對農村文化的不念不忘。農村俗語以幽默風趣的特點吸引著我們,值得我們去仔細學習和揣摩。那麼,小時候在農村就經常能聽到老人說「家親三代,宗親萬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家親三代

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要清楚「家親」代表的含義。農村的親戚關係鏈比較「複雜」,家親代表的是姨,舅舅,姑親等等。可以看出,家親大多數都是母親家族一方的親戚。在大多數農村人的潛意識裡,親戚間的關係也分「等級」,平時來往得比較頻繁的親戚,關係會比較密切。反之,如果平時來往交流得比較少,關係會相對疏遠。而家親的親戚大多數屬於第二種情況,由於親戚間平時相處的機會比較少,來往也不頻繁,久而久之,感情會變得越來越疏遠。經過三代時間的衝擊,原本就不深厚的感情,愈發淡薄,甚至會出現不相來往的情況。

宗親萬代

此處說的宗親,最主要是指父親這邊的親人,比如自己的叔叔,大伯,姥姥姥爺等,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直系親屬。一般而言,宗親和我們相處的機會比較多,有的人是同住一個屋簷下,接觸的機會比較多,感情也比較深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感情不但不會被衝淡,反而會更加深厚。所以平時有什麼事情,大家都能把勁兒往一處使。但凡哪家人有什麼困難,大家都能坐下來商議解決方案,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實生活中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似乎和「家親三代」更相似。大家平時都各忙各的,彼此間的交流和往來變得越來越少,那份原本厚重的感情和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久而久之,大家的際遇變得越來越不同,由於處於不同的生活圈子,興趣點也不在同一條線上,大家坐下來也不一定能聊到一塊兒去。

但其實,萬水千山總是情,千秋萬代宗親傳。大家本來就是一家人,何必在意是「宗親」還是「家親」,只要大家能積極維護,平時間多交流,多往來,這份原本就在的關係,始終走不了,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在農村,這句俗語「四十不比三,五十別親三」說的是什麼呢?
    導語:在農村,這句俗語「四十不比三,五十別親三」是什麼意思呢?裡面又有什麼道理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生活在農村的大家有聽過多少的俗語呢?很多人在自己家的爺爺奶奶的嘴裡是否都有聽過這樣那樣的俗話呢?這些話或許是老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或許是他們對某些生活現象的描述。
  • 農村老人常說的十大經典俗語,你真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家居住的位置是城鄉結合部,因為小的時候在城裡面上學,每次放假去我姥姥家都會聽到一些我不懂什麼意思的農村俗語,所以今天我收集了一下俗語解釋發出來讓大家看一下是否正確!農村俗語,俺老家的說法是老俗話,並不是哪一個人的原創,也尋不到是哪個年代創作的,但是代表的是謙和為上,勤勞智慧,和吃虧是福等等傳統文化,由於現在受的教育等問題農村俗話也正在慢慢消失,所以今天整理讓大家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都是農村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是一家人感情的寄託,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講究也會特別的多。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墳後山探頭,家敗損人丁」,什麼意思?
    在農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文化和傳承。而唯一貫穿始終的莫過於俗語的魅力!在長年累月的生活積澱中,先人靠著不斷的摸索,細緻的觀察,在生活中不斷的總結,形成了一套涉及社會現象,人情世事,農業種植,建築規範等簡短精煉的句子,這就是俗語!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瘦田,醜妻,破棉襖,你知道啥意思不?
    農村的俗語多種多樣,那是農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總結,雖然聽起來不怎麼好聽,但是當你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農村人民的智慧,是來源於對實踐生活的總結。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幾句俗語,就是來源於農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生活在農村,常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口頭禪,其實這就是大家常說的俗語,而民間的這些俗語,雖說聽起來比較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會有頗多的感受。記得多年前,回鄉下摸不到路了,就問到旁邊幹活的老伯怎麼走,當時由於著急,語氣稍微有點重,老伯直接說上了一句俗語,「問路不施禮,多走五十裡」,雖然是簡短的一句俗語,但是卻告訴了我一些道理,至此以後,但凡出門在外,我都以禮相待,語氣謙卑。其實俗語雖叫俗語,但是一點也不俗,只有我們細揣摩,深領悟才能深知之中的道理。比如下面的這則俗語,農村俗語:「舅家風,三代傳」,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宅子見四喜,家中出能人」什麼意思?農民說得有道理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和文化,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宅子見四喜,家中出能人」什麼意思?農民說得有道理嗎?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古代農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了很多道理,至今仍讓人受益匪淺。農耕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俗語也是中華文化中寶貴的財富。
  • 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大家知道,在農村生活著人們往往都有自己對於生活的經驗總結。所以就形成了農村文化的一種代表文化叫做俗語,這也是表達了農村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現在的我們知道的詞語大多是來自於農村老人的口中。讓我們對這些古老的村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兩句關於農村的所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男怕夜奔的意思就是說林衝在困境之中無法自救。面對著夜晚的黑漆漆。心中卻是迷茫一片的現象。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
  • 農村流傳的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有非常非常多的俗語,這是一種從古代,經歷了成百上千年流傳下來的一種口頭文化,這種文化,也是有過去很多老農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總結出來的一種口頭文化,這種口頭文化,一直從古流傳到如今,在到我們的下一輩,雖然過去的老農民沒有文化,沒有什麼水平,但是他們這些總結出來的俗語都是通過自身或身邊發生的事情總結出來的
  • 你知道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的下一句是什麼,說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什麼意思呢?最近喜歡上了農村俗語,很多都是在描述農村的風土人情,春耕秋收等,感覺俗語中說的很有意思。但是這些俗語本身有一些,已經不適應現代的生活了,而且每個人對俗語的理解不同,得出的看法也不一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又是什麼意思呢?「有錢不燒敞口鍋」的意思。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萬金重,好女無毛興3代」,這話啥意思呢?
    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大家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可幹,多數的人都會聚在一起聊天,往往大多數的時候,農民都會談論一下村裡的事情,比如張三李四家的事,這個也是咱們所說的八卦,畢竟在茶餘飯後的時候,談論的話題也可能多了起來,有的時候農民聊一些俗語也是常見的,就如就這句「好男有毛萬金重,好女無毛興
  •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綿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俗語,也是這燦爛華夏文化的一脈。俗語的種類有很多,它就像是一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有關於一年四季更替的俗語,有關於人生百態的俗語,有感嘆歲月無情的俗語。今天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和農諺是農民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可以說這些俗語和農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更何況有許多科學發現其實質就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而研究發明成功的,因此,農村俗語和農諺應該標註為通俗科學理論的標籤加以發揚光大,並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需要。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一、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在農村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堂親和表親的差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理解,意思是堂親關係非常持久,而表親卻關係非常疏遠。同樣都是具有血脈親戚,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首先來說一下堂親。
  • 「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你知道這句農村俗語什麼意思嗎
    不管是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還是老家在農村的小夥伴,我們回到村子裡的時候,就可以聽非常的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數是從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口說出來的,在農村其實流傳著非常多的的俗語。俗語也涉及著非常多的方面,各種各樣,各種說法,有說人生的俗語、有說小孩的俗語、有說做人的俗語等等,這些俗語也可以說是,農村的一種文化,其實文化也包含了很多中,但俗語就是農村的文化之一。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句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一個人,二十望妻,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社會的發展,農村的進步,很多的俗語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些俗語由於其局限性,慢慢的被時代所拋棄,而有些俗語,則一直伴隨在人們左右,比如說,以下農村的15句俗語,可供人們日常生活作為參考,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呢?說了你不一定信
    別看農村人普遍文化程度低,但其實農村也是充滿文化底蘊的,有很多古文化,至今都還在民間流傳著。最常見的就是俗語了,跟村裡人交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們經常會說一些簡短有趣味的話語。前幾天,就從朋友口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
  • 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過後不了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農村,宗族的觀念比較強,有的地方也說大房小房,單個姓氏有比較完整的族譜,同姓之間的宗親都有專門修建的祠堂來開展相關活動,如做紅白喜事,開宗親會議等,因此可以看出農村對宗親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如此重視宗親的農村,為什麼還流傳著一句「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過後不了了」這樣的俗語,這句話又當怎樣去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