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各位家長,你們以破釜沉舟,捨身忘我的大無畏精神,通過了神獸看護訓練營(地獄難度級別)的考核,如今神獸即將重歸師門,各位是不是都準備好了?
肯定有的讀者說了,那還用問嗎?早都準備齊了,書包 水壺 文具 報到證 校服…………
在這裡,我說的可不是這些外在因素。這些有形的東西都很好準備,估計各位家長都會準備的很仔細。生怕遺漏了給孩子上學帶來不方便。
只要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都好準備。但是這些在一個心理諮詢師眼裡,遠遠不如無形的東西重要。也就是孩子上學的心理狀態分析。
別看這是無形的,但是真的太重要了,尤其是剛剛開學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就專業角度來看的話,我認為是重中之重,
有的讀者說了,孩子這麼小需要啥心理分析,他能知道什麼?那小腦袋瓜能想點什麼?只要按照我說的做不就行啦?在家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不就完事了嗎?
不聽話?不聽話打一頓,準好使!!!
有這樣想法的讀者,你就不用往下看了!因為我下面說的話,特別難聽。就是針對有這樣想法的家長的!
我怕這種家長聽了下面的話罵我!所以啊,我就勸有這種想法的就此打住!就別往下看了,省的您生氣不開心!
但是這難聽的話,我還是得說!不說出來,我感覺就對不起那些孩子了!
凡是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我覺得您那不是養孩子呢,您那是養個貓啊,狗啊,養個小寵物啥的,你看養寵物不就這樣嗎?坐下!別亂叫啊!!別亂跑啊!聽話!!
不聽話?打兩下,就好了!
要不就是自己家養了個小機器人,往東,於是往東!往西,於是往西!是真有這樣的機器人孩子一折不扣的執行著指令,父母省心了,甚至有的時候這種孩子學習成績還 挺好的,但是您這小機器娃娃是24小時都跟您在一起嗎?您的指令是不是隨時都能讓他接收到?有一天這家長不在身邊的時候,沒有指令了?孩子會不會宕機了?這個時候,如果有其他人填補了這個空缺,發出了很不好的指令,你猜這個機器娃會不會也去執行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開學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為什麼這麼重要?這就要回到前面文章咱們說的,這個年齡段太特殊了!
小學一年級開學,大多孩子普遍在6歲左右,
這個年齡段,可以說是剛剛度過了幼兒期,來到了兒童期的階段。
而且剛剛從幼兒園來到了小學,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所在的環境實際上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首先是時間觀念有變化了,原來幼兒園的時間觀念比較弱,而現在上小學了,每一節課都會有非常嚴格的時間管理。而且,上小學以後就要守規矩。有一定的紀律約束性,比如說在課堂上肯定要保持課堂紀律。包括自理能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整理自己的書包。
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是角色的轉換,他已經從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個一年級的新同學了。這種角色的轉換之間會有非常非常多的不同,遠遠不止我說的這些。
所以這角色轉換的時候就容易發生一些問題,剛發生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正確的解決,那麼兒童的心理狀態就會發生一些改變。這個時候家長尤其要注意。
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一些行為發生改變的時候,恰恰可能是他碰到了問題,千萬不要犯一些基本常識性的錯誤。
這些錯誤如下。大家看看你有沒有說過這些話。
你為什麼不想去上學?
為什麼別人能夠做到你做不到?
我看其他的小朋友都挺好的,唯獨你不一樣。
上學都是這樣的,你沒有什麼特殊的,大家都不是在上學嗎?
等等等等這些,還有太多太多。對孩子的心裡有傷害的話,我不能夠一一列舉了。
這些話其實都是我親耳聽到過的。我感覺這些話都像拿著一把把小刀這孩子又弱的心靈上劃了一下,又一下。
其實,當孩子出現一些異常情況的時候,恰恰是他產生了問題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要做的僅僅是。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然後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去改善這些問題。
那麼,是不是那些又聰明又聽話的孩子,也從來不跟父母吵架頂嘴,那就是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好孩子呢?
其實前面我對這種看法已經做出了回應。完全不是這樣的。
包括我們自己在生活的觀察當中也可以看到很多這種情況,很多孩子是小的時候乖巧又可愛,但是,長大了以後突然就變得。不聽話了。
但是很多人都說,嗯,這是青春期叛逆導致的。這樣歸結是比較籠統的。
其實當這些小時候的乖孩子長大以後變得非常叛逆了,恰恰就是因為小的時候太乖巧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小的時候他一直在聽你的話呀。其實父母們都有這種普遍的心態。我希望少操些心。那麼怎麼樣才能少操心呢?肯定就是聽大人的主婦啊。按照。家長的吩咐去做事情。然後遵守紀律,在學校呢,也很聽老師的話。
這樣的孩子讓家長確實少操心,老師也少操心。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確實是省心省力了。我們都有這種心態,同樣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能夠花費更少的精力去完成,我們就比較開心。
那麼這個時候呢,有一些乖孩子就會得到獎賞。因為只要聽老師的話,只要聽家長的話,那麼就會把事情完成的很好就可以得到獎勵,所以我就要做一個乖孩子。
就像俗話說的過猶不及,完全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好孩子。
前面我也說過,當有一天我們不在他們身邊去指導的時候,那麼這些好孩子就會變得茫然失措,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反映在具體的行為上就會出現。他們是沒有主見的。沒有自己的立場,沒有獨立的見解。
所以其實有一點大家應該注意。
我們叮囑孩子的那些話未必都是正確的。
我舉個最最簡單我親身經歷過的例子。
因為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咱就是這個心理方面的專業選手。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我特別注重孩子的心理變化。
所以我給孩子的叮囑可能跟普通人也不太一樣。
比如說我們孩子上學的時候,我經常跟孩子提及的一句話。
我從來沒有說過在學校什麼都要聽老師的。
而且從我們孩子第一天上學開始,我就經常告訴孩子。
我給孩子是這樣講的,在學校裡老師說的大部分話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正確的。但是每個人都不可能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然後我這個時候會反問孩子,你想想是不是這樣,你還有爸爸媽媽,還有你認識的所有的人,他們會不會做錯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老師在學校有可能也會做錯事情。
我覺得這種叮囑是有必要的。
有的家長總是在說,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讓做什麼,咱們就做什麼。
有的時候真不是這樣,就像我叮囑過孩子的話。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包括老師這個職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發生一些錯誤。
那麼我說,給孩子做出的這種叮囑,在後來的日子裡面證明是非常正確的。
我們還在上學的時候呢,因為比較胖。那麼老師就不止一次,在學校裡面當著其他同學的面。給我們孩子叫胖妞這個稱號。不光是這個孩子,他還把一些比較。不愛乾淨的孩子叫邋遢鬼。還有那些班裡面成績比較靠後,考試成績都非常差的學生叫他們傻子傻瓜。
因為我是比較注意孩子情緒變化的,有一次孩子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就是因為在公開的場合,老師管孩子叫胖妞,然後同學們都笑了。還有幾個同學下課以後不停的向孩子叫胖妞,胖妞。
我相信其實這個問題,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碰到過,我們暫且不去談師德師風的問題,也不問最後的解決方案,我們先看看這個事一開始發生了,孩子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如果像前面的家長一直說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老師說讓做什麼就做什麼。那麼當老師錯了的時候,孩子的判斷就會發生模糊。
那麼給別人起外號到底是對的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麼老師給我起外號,同學們給我起外號,我是不是就要默認了,因為這是正確的事情?
如果這是不對的,那麼家長又讓我什麼事情都聽老師的話,那麼又是老師親自給我起了外號。不是老師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嗎?
一旦孩子的判斷產生模糊,就會慢慢的發生兩種現象。他可能會對正確的事情產生深度的懷疑。或者是說即使是他明知道錯誤的事情也也不去堅持自己正確的看法,而是將錯就錯,讓錯誤一直延續下去。
就像咱們前面提過的,為什麼那些乖巧而聽話的孩子在青春期突然產生叛逆了?很有可能他們就是把那些正確的事情懷疑,懷疑,再懷疑。當你告訴他那些事情是正確的時候,他也不再相信了。
所以那些非常聽話的孩子。我們也千萬不要放鬆。
一定要跟孩子多溝通!因為聽話的孩子不等於是我們理想中的好孩子,他的內心心理狀態有可能潛藏著一些危機。
尤其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成為籠中鳥。
什麼是籠中鳥呢?就是家長和老師提了太多太多太多的規矩。這個不準去做,那個不可以去做。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忍受。因為他們還小嘛,沒有辦法。
但是隨著這種不要不行不可以。在他心裡積累的越來越多。他會慢慢的感覺到他的不自由。
這種不自由會轉化成一種緣分,最終在青春期完全爆發。比如說在青春期的時候情緒不穩定啊,網絡成癮吶,拒絕上學啊等等。好像還不如小時候產生了退化現象。
這些其實都是沒有注意那些所謂的乖孩子,好孩子的心理變化所導致的。
因為有一些好孩子並不是真的好。他們在聽話的背後有非常多的自我壓抑存在。
那怎麼樣避免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呢?
很簡單。咱作為家長來說,必須認真的充電學習,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分析,認真的學習跟孩子的溝通手段,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首先你得改變你的觀念。
別總覺得聽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沒有問題。我們要有危機意識,即使再聽話的孩子。也要經常。多溝通,多交流,如果完全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一定要多提起注意。
要給孩子足夠多的安全感。
我們應該能明白。不少孩子不明白哪些事情是錯的。哪些事情是對的?當你發現他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要先去斥責打罵。很多時候是因為你沒有說清楚那些事情是錯的,為什麼錯?錯了以後會有哪些危害?這些東西都沒有說過,那孩子做錯了事情,不應該只怪孩子,而是怪大人沒有把預防工作做好。要給孩子嘗試新東西的能力,讓他在有限的足以承受後果的範圍內去,犯一些錯誤是必須的。這樣孩子才能勇於嘗試克服困難。而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的基礎上的。
給孩子多做一些模擬性的訓練。
孩子在進入小學以後,一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他從來沒有碰到過的問題。那麼這些問題的順利解決就會給孩子增強他對新的學校生活的信心。他也會隨著這種。解決問題的過程產生足夠的興趣。從而對整個上學過程產生新的興趣。如果相反,在解決學校的各種問題時遇到各種困難,而且解決的做結果很糟糕。在這個時候又沒有得到良好指導,只是得到一些家長斥責或者同學嘲笑什麼的。這個時候他就會對學校的生活場景逐漸的失去信心。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惡感。
可能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呢,你已經在對號入座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在這裡只是重點介紹了聽話的孩子。很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應該去注意哪些問題?
那麼父母眼中不聽話的孩子呢?甚至已經開始有一些壞習慣的孩子怎麼辦?
我在這是沒法一一列舉的,因為好孩子只有一種。我介紹需要注意的篇幅都非常大了。
而孩子們的壞習慣確實是太多太多了,隨便說幾種,比如說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毛手毛腳,馬馬虎虎。比如電視癮,手機癮。比如人前不敢說話。比如小偷小摸。比如說謊。比如,虐待自己。比如好鬥,愛打架……
說實話,我在這兒如果把具體的壞習慣一一列舉的話,我覺得還能至少列舉上一兩千字。
如果擴充內容的話,就孩子上學可能會產生的壞習慣,寫上一大本書都沒問題。
所以在這兒我就不一一列舉啦。不過這些問題這對於我這個專業看孩子的心理諮詢師來說,這都不是事。所以如果您想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的話。您可以關注一下我的頭條號。然後在頭條號下面留言。或者私聊信息發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