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生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和食五穀雜糧,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吃飽肚子,免於飢餓」,一直都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需求,飲食吃喝,是我們生命與生活的保障,也是我們從事一切社會生產和活動的目的。因此,保護食品的衛生是尤為重要的。
水產食物,味道非常鮮美,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飲食佳品,水產類包括各種海魚、河魚和其他各種水產動植物,它們是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尤其蛋白質含量豐富,比如1斤大黃魚中蛋白質含量約等於1.2斤雞蛋或7斤豬肉中的含量。魚類蛋白質的利用率高達85%~90%,魚類蛋白質屬優質蛋白,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比較適合病人、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回顧一下,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這一發現,使人們對於凍品水產的食品產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也給喜歡吃海鮮食品的人們和買賣海鮮的人們帶來一定的困擾和損失。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也不用過度驚慌,買回海鮮後儘量不要生吃,煮熟吃為好。
不過,不管新冠病毒有沒有出現,對於生吃海鮮和水鮮都是有風險的吃法,因為這些食物很容易被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還有沙門氏菌汙染。在水產品中最為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類別有:
1、副溶血弧菌,廣泛存在於海水和海產品中,是我國沿海地區常見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國內食源性疾病檢測網發布的關於1992年至2011年間的通報數據結果表明,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數量居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數量的首位。
2、單增李斯特菌容易在食物中滋生,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製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經過多項食品普查結果顯示,近20%食品具有可能被單增李斯特菌汙染的情況,對我國的公共健康而言,也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次氯酸水因其具有高效性、廣譜性和環保性的特性,操作方便簡單且製備成本低。作為一種新型的殺菌保鮮劑,次氯酸水在保障水產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在2002年,美國FDA將次氯酸認定為「Inventory of Effective Contact Substance(FCS)」,即可有效接觸食品認定。
在水產品行業中,次氯酸水去除水產食品中致病菌研究結果顯示,次氯酸水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殺菌效果。71.4ppm的次氯酸水可以將埃希氏大腸桿菌(6.73log10cfu/mL)在30s之內徹底殺滅,單核增生李斯特菌(6.52log10cfu/mL)需要2min,副溶血弧菌(6.15log10cfu/mL)需要5min,摩氏摩根菌(6.03log10cfu/mL)和沙門氏菌(6.15log10cfu/mL)需要10min。
在次氯酸水對水產品加工器具的消毒研究中,通過模擬加工環境,人為在瓷磚、地板磚、不鏽鋼磚、抹布及手套進行染菌,利用次氯酸水進行處理。實驗結果表明,次氯酸水可將地板磚、不鏽鋼板、瓷磚等3種食品加工材料的摩化摩根菌(9.11log10cfu/mL)、副溶血性弧菌(7.92log10cfu/mL)、沙門氏菌(7.12log10cfu/mL)、和單核增生李斯特菌(7.56log10cfu/mL)4種菌及瓷磚表面的大腸桿菌(7.99log10cfu/mL)在5min內全部殺滅。
由上看出,次氯酸水能夠抑制水產品微生物繁殖,減緩水產品纖維分解,與冰溫貯藏結合可以增強對水產品的保鮮效果。因此次氯酸水處理是水產品加工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很多的食品加工企業的原材料預處理、生產線與人員衛生,因常規消毒液的購買、存儲、調配、使用的過程中有效氯的不穩定,導致食品微生物超標或氯超標。
次氯酸水可完美解決以上食品加工問題,低濃度就能有很好的消毒殺菌效果,無殘留,還不影響外觀與口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添加進食品中,實際無毒。用於生鮮果蔬,殺菌保鮮,去除農藥殘留。
因此,次氯酸水不僅能有效殺滅食品中的微生物,保障食品安全,而且可用於食品加工原料、加工機械及容器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在生鮮產品的加工過程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滅菌作用,保障食品的安全。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