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我最討厭的周五。
我不喜歡周五,因為每到周五,我就要出醜,我不想出醜!
周五是班級一周總結日,老師會組織我們開班會,在班會上我們每個人都要上臺分享自己這一周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我很討厭這個環節。
看到別的同學上臺分享的時候都很自信,講得也很流暢,底下的同學們還會鼓掌應和,老師也特別喜歡他們。
可是一到我,我就很緊張,在下面就開始腦子一片混亂,扭扭捏捏地不想要上去,可是其他男生就會起鬨,說我是「膽小鬼」……
顫顫巍巍地走上講臺,還沒說幾句,老師就會說,「童*,聲音大一點!後面同學都聽不到!」
然後我總是滿臉漲紅,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三兩句就下來了。底下的同學還都在笑。
現在我越來越不願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對生活和學習也沒有什麼熱情,我也不太喜歡去學校,因為那些糟糕的經歷總是伴隨著我。
如果每周都沒有星期五,那該多好啊……
我們經常告訴家長,在青少年時期培養孩子的口才表達能力很重要。
但是,很多家長都不以為意,因為對於大環境來說,這類培訓並不多,也不算普及。
別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興趣班,學各種樂器、舞蹈,象棋、編程,我們家孩子也不需要;
學校老師也沒說孩子要上這樣的課啊,而且我孩子會說話啊,要上什麼演講口才班,不需要;
但我們想要強調的是,當大環境告訴你的孩子,「你的口才表達太差了」的時候,再培養就比別人落後很多步了。
而且現實生活中,很少會有人直白的告訴你,「你的口才表達太差了」,更多的是什麼?
更多的是當你一次次因為開會發言、工作匯報做不好,同事、領導投來質疑眼光的時候;是領導總是委派那些口才好的同事接替你的項目去跟合作單位提案的時候;是面對你喜歡的女孩子時,你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和她表明心意的時候;是你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不和你交流的時候;是你發現生活和工作都停滯不前,進入瓶頸的時候……
是無數個這些無助、自我懷疑、不自信的時刻,你開始問自己,「我的口才表達是不是太差了」。
而等到這個時候,你才意識到,「如果早點提升口才表達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了?」
沃倫·巴菲特說:「有一種能力你必須具備,不管你喜歡與否,那就是輕鬆自如地進行當眾演講,這是一種財富,將伴隨你五十到六十年,如果你不喜歡,你的損失同樣是五十到六十年。」
同樣的,如果你的孩子比別人早一點提升口才表達能力,那麼它所帶來的「財富」也會比別人多很多。
演講口才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軟實力!
不會演講溝通,您的孩子將會怎樣?
缺乏自信。不敢當眾講話,讓孩子缺乏自信,而自信是一個孩子的隱形財富。
缺失機會。在班級或學校的公共活動中,孩子總是當觀眾、旁觀者,缺失嶄露頭角的機會。
缺少溝通。在家不和家長溝通,在學校不和老師同學溝通,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自我封閉的情感。
影響成績。現在越來越多的考試「面談」,不會當眾演講的孩子面對老師的提問,因緊張而影響成績。
曾經有一個《青少年演講》班的小學員在結業總結的時候分享道:「從小學到現在,我從來沒有也不敢站在講臺上講話,老師也很少提問我,通過幾分鐘演講使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做到!」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演講溝通很重要!
口才能力的提高都應經歷這樣三個階段——「敢說話」「會說話」和「說好話」。「敢說話」是心理問題,「會說話」是能力問題,「說好話」是修養問題。
敢說話
解決「敢說話」就是必須克服心理障礙,消除恐懼心理。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不願意在公眾場合說話,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性格內向,其實不然,孩子們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恐懼,因為沒人告訴他們可不可以說,該怎麼說。
實際上,人人都具有說話的潛能,關鍵就是你敢不敢開口說話,把你的這種潛能開發出來。只要具備足夠的膽量,你就敢說話。
無數事實證明,即使害怕說話的人也能成為一代「說話大師」,比如美國總統林肯、英國著名作家肖伯納、美國口才大師卡耐基等,都曾經是害怕說話的人。
因此,告訴孩子完全沒有必要害怕說話,只要敢說多練,你的孩子也能夠成為一個說話高手。
會說話
「會說話」就必須樹雄心立壯志,潛心練習,不斷提高說話的技巧。
首先要樹立遠大理想,堅信自己可以侃侃而談,成為一個樂觀自信、會說話的孩子;理想是自信的來源,是生活目標的具體嚮往。
人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學到說話的技巧,關鍵就是你願不願努力練習。
從某種角度來說,藝術是很難模仿得惟妙惟肖的,而技巧則可以學得出神入化。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希望一蹴而就,急於求成,只要刻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而且豆瓜訓練的《青少年演講》課程會填補學校和家長的教育空缺,在口才表達知識上給孩子一套完整有效的學習方法,教授孩子不同場合的說話技巧,同時幫助孩子實踐運用。
說好話
「說好話」則必須從根本上認識說話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說話的作用。
話是不是說得好,說得妙,關鍵不在於說得多麼優美動聽,關鍵在於適用。適用於說話的對象、說話的場合、說話的背景等。
說好話就涉及到豆瓜訓練的《青少年情商》課程。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孩子才上小學初中,沒有必要這麼早培養情商,大錯特錯!
我們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並不是說教他世故圓滑,而是教會他學會尊重、理解和感恩,能夠融洽與同學、師長的關係,做一個讓周圍人接受和喜愛的孩子。
那怎麼讓孩子逐步達到「敢說話」→「會說話」→「說好話」的三個階段呢?
走進豆瓜訓練的青少年課堂,在實踐演練中讓孩子得到提升和成長吧!
去年寒假集訓班仿佛還歷歷在目,孩子們通過豆瓜的課程不斷地提升和成長,家長們對我們也十分信任。
孩子肯學,家長支持,我們來教,何愁孩子得不到提升呢?
雖然冬日寒風凌凌,但不少懂得規劃的家長還是放棄了孩子在家的舒適而選擇為孩子充電,提前為孩子安排好了寒假演講情商班的提升。
【學習青少年口才,去豆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