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會說:「我口才不好,表達能力不行,很難改進。」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怎麼樣去界定一個人口才好不好?試想想,一個人出口成章就是口才好嗎?還是一個人能清晰表達信息,就是口才好?其實我們未必有一個明確指標去衡量的。
在我個人看來,口才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口齒伶俐,透過淺白簡單的詞句可以清楚表達訊息,就已經是口才OK。所以要多多鼓勵自己,欣賞自己,你口才也許是很不錯的。
第二:在清楚表達訊息的基礎上,還能用不同方式去表述同樣的意思。甚至運用不同手法去表達訊息,例如很多出色的講師,可以特別幽默地解釋一些嚴肅的話題;把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清晰有組織。
第三:就是個人經驗和知識充足的情況下,還能傳遞甚至啟發身邊的人,這可不簡單。生活裡、工作崗位裡有很多個人業務做得很好的人,他們也願意分享,但未必能夠把自己懂得的成功傳遞給身邊的人;也有一些業務能力強,還能總結出一套理論,通過清晰的表達,準確地傳遞給身邊的人。
以上的三點聽起來很簡單,但學起來一點都不簡單。那怎麼開始鍛鍊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先鍛鍊一些基本功吧。
1.我常常提議給夥伴和朋友們的方法,大家可以試試,練習口才和學語言有相似之處,一開始你可以選一篇你感興趣的文章。朗讀多遍,速度由慢到快,不用著急,要打好基本功。不然就好像以前學英文一樣,老以為說得快就是流利。其實說得快,沒說清楚,根本就是信息傳遞失敗。所以要慢慢練習,過程難免是苦悶的,但是這就是你口才揮灑自如的第一步了。
2.你在持續練習過程中,會漸漸有滿足感,感覺自己口齒伶俐了。但事實上是不是呢?我建議你找朋友聽聽你的朗讀,如果害羞,我懂你!你可以用手機錄下,自己聽聽自己的表現。這也是一個作為自己成長的記錄。
3.當你覺得有很多文章都能讀得流暢了,但突然發現讀的不動聽。你對了,這時候可以去嘗試在讀文章的過程裡面加上情緒、語氣、力度。那你讀出來的段落,就會多了層次和感染力。我個人特別喜歡在網上搜看一些演講的比賽,學習一下演講者的表達。
4.演講的時候,需要面對觀眾,這裡就不是單靠聲音表達。大家能看到你,那你的表情管理和肢體動作都會變得重要。你可以開始拍視頻,嘗試對著鏡頭說完一個段落,看看自己的表現。你會發現好多你想不到的小動作,小瑕疵,可以改善。
練習口才、演講是能幫助到我們的工作和與身邊的人的溝通。
要練習的細節還是很多的,大家可以在家先練習基本功。有機會還是需要導師陪你訓練尋找你的盲點加以指導,這也是另一個提升口才和演講能力的方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站上大大的舞臺,依然能拿出最好的表現,一定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和有正確的指導。
【學習演講口才,去豆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