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5」溢出效應持續釋放 已有300多家企業報名參展第三屆進博會

2020-12-15 東方網

原標題:「進博象鼻子」成功「展品變商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昨天表示,已有300多家企業報名參展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

  第三屆進博會籌備正在有序推進,第二屆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也在不斷顯現。第二屆進博會上的網紅展品——一臺長著「象鼻子」的德國挖掘車,在進博會後暫住漕河涇綜合保稅區,但不到2個月即覓到中國買家。今天,它將正式出區,投奔新主人。進區時是展品,出區時已是商品,「象鼻子」到底經歷了什麼?

  「象鼻子」來了「不想走」

  「象鼻子」名為無損抽吸挖掘車,是一臺應急特種車輛,來自德國RSP公司,重達67噸。第二屆進博會首設室外展區,「象鼻子」得以在現場動態展示,由此吸睛無數——它的水平施工半徑最大可達120米,深度可達45米,但它的前段沒有鏟鬥,而是一根圓柱體吸管,能吸走沙石、泥漿、水等,且因其風機專利,可有效避免挖斷管網甚至擦出火花、引發爆炸等事故,適用於地下各類管道和供電電纜搶修任務。

  今年8月,「象鼻子」通過「暫時進出境」監管方式申報入境,並按規定進行「單車認證」。所謂單車認證,主要適用於因搶災救險、應急指揮、體育競技、道路試驗、國家重點生產建設項目等特殊用途而進口的車輛,它們大多數量稀少、價格昂貴,但往往無法正常獲得我國強制性認證CCC證書。為滿足我國對這類特殊車輛的實際需求,國家認監委專門於2017年推出「單車認證」模式,以臺臺檢測、臺臺發證的特殊模式為這些車輛申請CCC證書。不過,由於特種車輛認證過程複雜,往往需要3個月甚至更長的認證時間。在等待認證期間,「象鼻子」參展了第二屆進博會並俘獲大量採購意向,待進博會結束時,「象鼻子」已不想再回家。

  海關支招「入區」等同「出境」

  然而,這輛挖掘車「護照」上的擔保有效期為6個月,此期限過後,它即便已敲定買家,若仍未完成單車認證,就必須復運出境,辦理新「護照」後方可再次入境。「象鼻子」物流方負責人邵元寧告訴記者,此臺挖掘車經海運進境、內陸運輸,物流費用已不菲,若按規定復運出境,挖掘車最近也必須去東南亞轉一圈再回來,用時多為2至4周,運輸、裝卸、碼頭、倉儲等費用加起來,成本可想而知。

  彷徨之際,海關支招。根據今年年初《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第12條,「允許在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的綜合保稅區內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展示等業務」,再結合海關總署今年第13號公告,進境貨物進入綜保區即等同於「出境」,上海海關隸屬龍吳海關尋得依據,實施政策「組合拳」,在進博會一結束便將「象鼻子」引入今年1月升格的漕河涇綜保區(原為漕河涇出口加工區)。如此一來,「象鼻子」進區即被視為「出境」,不用真去東南亞,便在區內獲得了保稅存儲的庇蔭。

  期間,福建僑龍應急裝備公司正式敲定購入此臺挖掘車。該公司負責人丁仰根透露,未來2至3年內,僑龍公司已為「象鼻子」安排了15臺以上訂單,進博會的巨大商機和展品各項政策紅利讓德國RSP公司信心倍增,已同中方成立合資公司。今後,「象鼻子」的底盤等部件有望在中國生產。

  還有6輛車等著「入區」

  昨天,歷經4個多月,「象鼻子」終於等來單車認證強制性認證證書。龍吳海關一刻不耽誤,加速為「象鼻子」辦理出區手續,完成其從展品變商品的最後一環。

  龍吳海關副關長杜海華告訴記者,這是用足政策紅利、充分釋放進博會「6+365」效應、營造上海卓越營商環境的又一典型,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內銷業務有望在上海的綜保區內形成集聚效應。事實上,「象鼻子」已是上海關區第二票全流程保稅存儲汽車內銷業務。今年8月,一輛來自美國馬尼託瓦克集團的全路面起重機,同樣按此方法在區內完成全套進口流程並實現內銷,得以去執行中石化山東重大項目任務。接下來,還有6輛在廣州參加完展會的義大利阿爾法羅密歐車,也即將被運入漕河涇綜保區。這些車輛均已在中國找到潛在買家,它們都是在其「護照」有效期即將到期之前,選擇來上海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出境」和保稅存儲,以定定心心走完它們內銷的各項流程。

相關焦點

  • 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顯現 這些三屆進博老友都有啥收穫?
    第三屆進博會雖已閉幕,但對於一些連續三年參展進博會的企業來說,這場國際盛會永不落幕,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正在不斷放大。通過進博會,這些三屆進博老友都取得了哪些成果與收穫呢?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富士膠片開放創新中心·中國上海分站,同時也是中國區首個分站於今年11月23日揭幕開放。據富士膠片(中國)創新中心所長徐瑞馥女士介紹,富士膠片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正是因為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才讓企業有機會接觸到各行各業。「今年進博會上,創新中心也接觸到一些潛在客戶。我們後續為客戶送去了樣品,供他們試用與評估。最終目標是希望拿出可以量產的產品來」,徐瑞馥女士說。
  • 綠地全方位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採購參展雙豐收溢出效應再放大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落幕。展會期間,綠地集團依託商貿全產業鏈配置及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以採購商、組展商身份全方位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擴大商品採購,助力展品變商品,促進參展商變投資商,推動進博會溢出效應輻射全國。
  • 第三屆進博會剛閉幕,想參與第四屆的臺企已經開始報名了
    【兩岸快評第1037期】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本屆進博會展會總面積近36萬平方米,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舉辦了101場配套活動,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 聚焦第三屆進博會五大亮點
    「第一屆不知道進博會是什麼,第二屆搶著報名參展,第三屆掏箱底也要把最好最新的產品送到進博會。」很多展商都有這樣的感慨。 只需5秒,一張廢紙變身嶄新再生紙。技術裝備展區,愛普生的無水再生紙系統一亮相,就吸引了眾多目光。 愛普生展區現場負責人介紹,這套「列印—再生—列印」的閉環解決方案,為全球首創,在進博會上進行亞洲首發。
  • 第三屆進博會首批參展商名單提前公布
    解放日報訊 繼半個月前首度嘗試網上簽約之後,進口博覽會再出實招,首次推行「邊招展,邊對接」,12日,第三屆進博會首批143家參展企業名單正式公布,並同步發送給全國各省市交易團,助力參展商與採購商儘早對接。
  • 上海第二屆進博會時間 2019年進口博覽會有哪些不一樣
    上證報記者獲悉,相較於首屆進博會,第二屆進博會的規模將更大,活動也將更為豐富,虹橋進口商品保稅物流倉庫等今年新建的配套項目有望將進博會的溢出效應進一步放大。  據介紹,去年首屆進博會展覽面積是30萬平方米,今年面積將增加到36萬平方米。即便如此,今年仍然「一攤難求」,參加的國家、地區、國際組織和企業數量都將超過首屆。已經有25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報名參展,比首屆明顯增加。今年也將有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全球首發、中國首展」。
  • 進口嬰幼兒奶粉參展進博會,有望「展品變商品」在境內銷售
    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屬於特殊食品,首次入境,不管是參展還是上市銷售,都需經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系統審批,總局派專員境外核查通過。首屆進口博覽會,這一食品首次在未審批通過的前提下,實施6天的臨時許可,準予實物參展。第二屆進博會,這樣的臨時參展許可,從6天延伸至90天。
  • 乳企大咖「看」進博會:品牌溢出效應大 產品落地收穫多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許潔隨著第三屆進博會的落幕,「展品」將會變成商品落地市場,為企業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的選擇。品牌溢出和帶動效應越來越明顯每年進博會的食品館都會迎來大批優秀企業參展,今年亦是如此。乳企的展臺個個都頗具國際範,高端、高品質的產品齊亮相。進博會給乳企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他們又是如何看待一年一度的進博會的?
  •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一批外資項目落戶上海寶山
    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一批外資項目落戶上海寶山 2020-11-0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放大溢出效應 第三屆進博會寶山區投資交易籤約儀式成功舉行
    11月6日上午,以「聚進博、享機遇、匯寶山」為主題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寶山投資交易籤約儀式在上海寶山德爾塔酒店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主辦,這是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的重要舉措,共同謀劃寶山的機遇和未來,為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建設提供新動能。
  • 第三屆中國進博會丹麥館盛大開幕 參展企業量創歷史新高
    11 月 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丹麥館舉行盛大開幕儀式。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馬磊先生(Mr.第三屆進 錯別字替換為 金 忽略 博會丹麥館開幕式剪彩 此次進博會丹麥館總面積300平方米,由丹麥貿易委員會和丹麥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匯聚了來自丹麥的23家企業和機構
  • 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放大打通政策堵點走通全流程 流落海外文物首次...
    第三屆進博會首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5件海外文物,今天將在上海完成銷售、清關、結算的全過程。這意味著,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首次經進博會平臺打通了政策堵點。
  • 商務部:已有60多個國家確認參展2019年中國進博會
    據央視新聞消息,9月26日下午,商務部召開9月第三次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高峰就近期熱點話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有記者提問:記者:11月5日,中國進博會在上海要開幕,請問目前有什麼進展?目前有多少個國家確認參加進博會?
  • 過去一周,進博會這樣打開「機遇之門」|進博會|中國市場|光明食品...
    歷峰集團中國執行長顧佳琳認為,參與第三屆進博會是歷峰集團在中國市場業務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參展商訂單不斷,採購商收穫滿滿首次參展進博會就拿下300平方米的展位,德國曼茨深感自己來對了。展會尚未過半的時候,曼茨展臺已接待數萬人次的參觀者,還與貴州、重慶、深圳、安徽交易團等客商現場籤約,採購總額已超3億元。
  • 綠地全方位參與第三屆進博會 採購34個國家12億美元商品
    來源:證券時報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落幕。展會期間,綠地集團依託商貿全產業鏈配置及進博會常年交易服務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以採購商、組展商身份全方位參與第三屆進博會。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第三屆進博會在今年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如約而至,如期在上海成功舉辦並圓滿落幕,充分顯示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信心與決心,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全球影響力。疫情背景下的進博會,吸引力絲毫沒有減弱,綠地更是作為連續三屆進博會的參與者,在場內場外促商貿對接,採購參展雙豐收,溢出效應持續放大。
  • ...這屆進博會「不簡單」|進博會|納琳威|中國市場|美時醫療|多特瑞
    與前兩屆相比,本屆進博會呈現更多特色和亮點,各國企業參展踴躍,展覽面積超過上屆規模,吸引了約40萬名專業觀眾報名註冊,展覽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參展參會更加便利,服務保障更加精細,城市環境更加優美。此外,上海搭建的「6+365天」交易服務平臺,今年又新增7個達到56個,為參展商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全方位交易促進服務,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更為顯著。
  • 全天候風控 全方位保障——上海保險業全面服務護航第三屆進博會
    從300億元到5000億元再到8848億元,三屆進博會保險保障金額連創新高,但上海保險業的進博會服務遠不止於此。從保險方案制定、園區人員派駐、風險查勘駐場,到應急救援演練、保險服務理賠、志願隊伍培訓,作為進博會核心支持服務行業之一,上海保險業在上海銀保監局的指導下,正以堅實有效的行動全力做好進博會服務保障工作。
  • 北歐國家和企業積極參展第三屆進博會 推崇「吃得健康」
    北歐國家和企業積極參展歷屆進博會,圖為北歐品牌積木搭建的「進寶」吉祥物。他還透露,保健品是另一個重要的參展領域。在益生菌、維生素等產品方面,丹麥有許多新的品牌渴望進入中國市場。2019年11月,在第二屆進博會上,中國參觀者與北歐食品代理商洽談。(新華社記者 許曉青 攝)為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丹麥企業也在努力探索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產品。
  • 都樂亞洲生鮮總裁:進博會帶來的機遇在全年365天裡
    Wiegele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我們此次嚴格按照進博會的防疫要求,對於產品外包裝進行消毒。在展臺也準備了消毒液,每天都會對展臺所有觀眾可接觸到的地方進行消毒殺菌。我們所有參展人員都做了核酸檢測,並持續對於自身體溫進行監測,相信在進博會的嚴格管理下,我們仍然能安全的完成此次參展。」
  • 「線上貿易港」平臺發布,全面預熱第三屆進博會
    人民網上海11月1日電 (龔莎)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到來之際,綠地圍繞助力進博會「越辦越好」的總要求,依託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平臺,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