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這麼多年,幡然醒悟:不能再圍著孩子過生活

2020-08-28 秋媽秋意濃JJL

01

曾經聽過,有一位媽媽為了讓孩子學好英語,給孩子報了培訓班,為了讓孩子學得更好,跟著孩子一起去上課,做筆記。本來不怎麼會英語的媽媽,學得比孩子還好,完全可以輔導孩子學習了。

我第一次聽時,覺得特別驚訝,一位媽媽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毅力和耐心去陪孩子上課,做自己的事情不好嗎?

後來知道越來越多的關於媽媽為了孩子陪讀、陪學的事情,原來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生活中卻可以司空見慣。毫不誇張的講,媽媽為孩子做的可以沒有底線沒有上限。

原來,在很多媽媽心裡: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把孩子的成就當作是自己的成就,把孩子的幸福當成是自己的幸福,把孩子的生活當作自己的生活。

02

從2010年到今天,我在當媽的這個角色上已經有十年了。在孩子與工作的抉擇中,最開始我選擇了工作,後來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到二胎時多了一些選擇的空間,聽從了自己內心,暫時放下工作,自己帶孩子,最大的理由就是;為了心安和不留遺憾,孩子三歲前儘量帶在身邊。

努力工作,是為了孩子;放下工作,是為了更好的陪孩子。

跟我同樣處境的,是我的一個同事朋友,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也是自己帶孩子,她說感覺帶孩子還比較輕鬆,特別享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同時可以把生活過得井井有條。

我特別佩服她,因為我到現在為止都做不到。

從早上睜眼到晚上睡覺,幾乎都在圍著兩個孩子轉。老大早上要上學,做飯、準備 、量體溫。晚上作業、洗漱、睡覺。老二要喝奶、吃飯、午覺、出去玩。晚上老大回來了,老大和老二經常亂作一團。

於孩子而言,除了媽媽這個身份以外,還身兼數職:

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自己像個巡邏員一樣,生怕孩子磕到碰到,擔心孩子之間動手;

孩子已經不小了,自己還像個生活保育員,照料他的吃喝拉撒;

孩子做作業時,自己又是個輔導老師,提供解決方案,甚至幫他做作業;

孩子忘了帶作業、書本,自己成了私人助理,趕緊跑到學校,生怕孩子被老師批評了。

在雞飛狗跳一片忙亂的生活中,不知道自己一天天都做了什麼?看不清自己到底是誰?

當「過度養育」這個詞出現在面前時,我才覺悟:因為過度養育,父母放不開手,自己圍著孩子團團轉。「過度養育」這個繩索牽住了孩子,也絆住了自己。

孩子要學著長大,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學習生活自理,不好嗎?

如果我想讓孩子知道鍛鍊身體很重要,那我就應該去跑步。如果我想告訴孩子閱讀非常有價值,那我就應該拿起一本書來讀。如果我想讓孩子明白人際交往必不可少,那我就應該去跟朋友聚一聚,聊一聊。

而不是抱怨:為了孩子,我什麼時間都沒有,什麼都做不了。

我有我的生活,不是圍著孩子過生活。

每個人都應該走在由自己的選擇構築的生活道路上,我們的道路上包括孩子,但他們遲早會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們的路還在延伸。

03

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去乘飛機時,航空公司是要求乘客先把自己的氧氣面罩戴好,然後再去幫助別人?這個指示就是在告誡我們: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最有能力照顧好別人,才對別人最有助益。

所以,無論如何,「先照顧好自己」。「對自己好點」絕不是矯情,是務實,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別人。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臺灣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自己的情緒穩定了,利於孩子和整個家庭。

關注自己的飲食、睡眠、運動

平時太注重孩子的飲食、睡眠和運動,而忽視了自己。別忘了,自己的健康至關重要,當精神恍惚、無精打採的時候,已經提醒自己該注意,得採取措施了。

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再幸福的全職媽媽也是個臨時工,即便是現在不得不放下了工作,早晚要回歸工作崗位、做一份事業,做自己的事最重要,所以不能放棄職業發展的探索和選擇。

關於人生的思考

我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什麼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最終,需要在這些思考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個人價值觀,這樣才不會在生活中時常感到迷失和困惑。

04

還記得曾經那個女孩嗎?

沐浴在陽光裡的、走在花叢中的、躺在草地上的,對未來有憧憬、有嚮往、臉上帶著笑容、眼裡有光的孩子。


那個好久不見的曾經的自己!

願你當媽多年,心中永遠珍藏那個笑顏!

相關焦點

  • 「喪偶以後,最親的不是孩子」,80歲老人幡然醒悟,子女多沒用
    」,80歲老人幡然醒悟,子女多沒用「你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別管她了」、「老了還這麼煩人」……聽著幾個孩子們對自己的抱怨,王阿姨忽然想起了老伴生前的話,「年紀大了,別只顧著孩子」。王阿姨今年80歲了,在70歲的時候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伴因病走了,走前還勸她,「你老了,別再操心孩子了,好好照顧自己」。
  • 「媽說什麼你就聽什麼,我弟也是我親人啊,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媽說什麼你就聽什麼,我弟也是我親人啊,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我和老公結婚八年了,婚後生活還算可以,有個聽話可愛的小女兒,可是最近卻和老公鬧不愉快,主要還是老公太聽婆婆的話了,換做以前我是能忍,可是現在真的是不行了,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跟著受罪
  • 一個孩子媽媽的悔悟:婆婆幫我帶孩子這麼多年,才發現我錯了
    我老是對婆婆說:「媽!他都多大了,你能不能讓他自己吃!」婆婆卻總是笑著說:「沒事,餵著吃得快,要不飯就涼了。」明明過了睡覺的時間,卻還由著孩子玩鬧。我不止一次的對婆婆說:「媽!咱不是說了要好好睡覺嗎?晚上睡前別讓孩子太亢奮!」明明和孩子約定好了晚上不許吃糖,可是我卻經常發現婆婆偷偷塞給他,還讓孩子保密。我更是不止一次的對婆婆說:「媽!
  • 年輕孕媽生下孩子,家人都圍著,醫生喊話「孩子還要不要了」
    生孩子之前,我在婆婆家真切感受到了「孕婦是塊寶」這句話的含義,家裡所有人都圍著我轉,生下孩子之後,我想婆婆一定會把重心就轉到了小寶寶身上,但是沒想到丈夫和婆婆依舊很關心我的身體恢復狀態。可能是婆婆更懂孕婦在生孩子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對於我的付出,她都懂。
  • 「我媽會給我安排工作、找對象」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作為一位高考分數這麼高的學生,自己的工作、婚姻竟然是被媽媽安排好的,而且她竟然並不認為有什麼大礙,這倒挺有意思。這時,兩個問題出現在我的大腦中,第一個是「上了這麼多年學,為什麼自己的人生還需要父母來決定?」第二個是「他們的父母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過世了,未來孩子的命運將由誰來安排呢?」
  • 總是圍著老公轉的女人有三大悲哀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見一些父母抱怨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也有男人抱怨:自從有了孩子,老婆就無視我的存在,她的心思全在孩子身上。這還不是最悲哀的,更悲哀的事情是,很多女人結婚之後,一天到晚圍著老公轉,忘記了自己是誰!
  • 靈隱寺的一副對聯,讓多少人在迷途中幡然醒悟
    原因就是人生上的不完美經常打擊到生活上的信心,而當迷茫的時候,看下這副來自靈隱寺的對聯,就會幡然醒悟對生活充滿信心。半稱心在今天浙江的杭州靈隱寺,掛著這麼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副對聯在靈隱寺掛了有1700多年,千古歲月見證著它所具有的世事哲理。
  • 最經典的「直男癌」語錄,跟你講過2句的男人,再愛也不能要
    這樣的男人,始終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和價值觀裡。最經典的「直男癌」語錄,跟你講過2句的男人,再愛也不能要!1「我媽養我這麼大,說你幾句怎麼了?」這樣的男人就是一個媽寶男,什麼都是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一旦離開了媽媽,就容易沒有自信,沒有責任心,就算和這樣的男人結婚了,以後不管是婚姻還是生活中所有的艱辛和困苦都要女人來承擔責任。2「你上班能掙多少錢,趕緊回家帶孩子,這才是重要的。」說這話的男人,明顯就是看不起女人的付出,不僅不體貼,甚至覺得自己賺錢養家,就比女人高人一等。
  • 一個媽寶男的頓悟
    最近幾年出現一個詞「媽寶男」,應該是指那些成年後思想上還沒從母親那裡斷奶的男性朋友。之所以稱男性朋友,是指在生理上是男性,而心理上還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那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男人?這個定義非常困難,但是媽寶男絕對不是真正的男人。為什麼會變成媽寶男?
  • 孕期老公出軌率這麼高?懷孕期間能不能過夫妻生活?這類孕媽注意
    而我最不能忍受和理解的是:孕期出軌。孕期可以夫妻生活,但是要看孕媽的身體,一切都以孕媽的意願為基本原則!如果產檢沒有高危因素,採取適度、正確、安全的方式,就可以進行性生活。孕期同房對寶寶造成的不良影響具體也沒有很明確的科學研究。
  • 爸,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有和你再深入交談了
    爸,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有和你再深入交談了,每次回家的交談,都在不投機當中結束,你知道為什麼嗎?爸,你還記得嗎?小學一年級,有一個星期天,那天恰逢鎮上趕集,我死纏著母親,同意帶我一同去鎮上趕集。我記得,那天我媽摘了園子裡一點黃瓜去賣,在農貿市場擺了一上午,顧客不是說黃瓜小,就是說顏色不好,要麼看著老,呵呵,最後,賣了2元錢。
  • 你也圍著孩子團團轉嗎?
    你或許認為,把孩子作為生活的中心是有益無害的。但是,這樣做卻會讓孩子們認為,他們是整個宇宙的中心。以下幾點聽起來熟悉嗎?我喜歡不停地表揚和讚美孩子。我認為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特別。我很樂意放下手頭的任何事去回應孩子的要求。
  • 孕媽懷孕七個月,為了生活堅持搬磚!網友:這麼強悍小心孩子早產
    但是視頻裡的這位寶媽,雖說看著動作還是非常的快速和高效的,但是這懷孕七個月的時期還還在搬磚,似乎還是讓人看著放心不下。 不過這是孕媽為了生活生計的選擇,僱主也沒再好說什麼。倒是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的一些討論,很多人都覺得,即使是身體再好的女人,也禁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 產後抑鬱的女人:世間已經再無她,剩下的只是孩子媽
    出院回家後,她便知道,她所有的幻想,在孩子發出第一聲啼哭的那一刻就破滅了,她的生活一切都是在圍著孩子轉。「卸貨」後的小莫體重還是居高不下,肚子上的皮鬆懈的就像袋鼠育兒袋,還爬滿了紫紅色的妊娠紋,下垂的仿佛地心吸引力只針對她的肚皮。因為要起夜餵奶,睡眠嚴重不足,臉上的膠原蛋白正在明目張胆的流失,枕頭上掉落的頭髮甚至多過自己的劉海。每天穿的家居服都是最寬鬆的哺乳衣。
  • 暑假這麼過才最有意思
    安少君小時候只有一個夢想——暑假能不能多一個月?!(你想太多了!)快來看看有個叫「陳小水」的男生是怎麼過暑假的吧!陳小水是一個生活在江南水鄉的男孩,他的暑假簡直妙不可言!一家人圍著門板吃飯!躺門板上看星星!夏天啊,多美好!是不是很羨慕陳小水?
  • 孕媽懷孕七個月,為了生活堅持搬磚!網友:這麼強悍小心孩子早產
    但是視頻裡的這位寶媽,雖說看著動作還是非常的快速和高效的,但是這懷孕七個月的時期還還在搬磚,似乎還是讓人看著放心不下。不過這是孕媽為了生活生計的選擇,僱主也沒再好說什麼。倒是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的一些討論,很多人都覺得,即使是身體再好的女人,也禁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 「她是我媽,再怎麼無理取鬧,你就不能多包容」對不起,我不伺候
    #-01-婆媳問題是亙古難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式父母真的缺乏邊界感,再加上對兒子媽寶跟對媳婦的雙標真的很難讓人忍受。劃重點:我知道我老婆受委屈了,但我媽70歲,養大我不易,再怎麼無理取鬧,你作為人家的兒媳婦,就不能多包容包容?哎呀,男主雖然能明辨是非,到最後眼睛一閉依然選擇和稀泥了事。標準句式「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還有「我媽不容易,辛苦拉扯大我」之類的話。殊不知,婆媳關係中,男人的和稀泥,最傷妻子的心。
  • 「孩子上幼兒園還不去上班,就是偷懶」,寶媽的回懟讓婆婆沒臉
    文|文兒如果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幾個寶媽願意不上班,天天在家帶娃,過著手心向上的生活。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前三年的時候,離不開人全身心照顧,媽媽是最好的人選。等孩子上幼兒園後,不需要媽媽全天陪同,有大把的時間了,媽媽就應該去上班掙錢了,再賴在家裡就是偷懶。很多媽媽在家全職帶娃的時候,也幻想著等孩子上幼兒園後,自己就解放了,終於可以上班了,但等孩子真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媽媽發現被打臉了。為啥很多寶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後,還不去上班?
  • 全職媽媽帶娃6年,因女兒的一句話,幡然醒悟出門找工作
    文|秘籍君多數女人剛生完孩子,在家當全職媽媽都不是為了享受,只是想暫時委身於家庭和孩子,等孩子上學了,不那麼依賴自己了,就重新回去工作。可是,有的女人在當了全職媽媽以後,就慢慢放棄了努力,每天過著無所事事,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我有一位表姐,6年前懷孕生孩子辭去了工作,之後一直在家當全職媽媽。
  • 我這麼多年省吃儉用,不是為了讓你買花送給其他女人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當我遇到愛情的時候,我以為我抓住了幸福。這種感覺,在孩子生下來之後更加的明顯了。孩子生下來後,是我媽來到我這邊,幫著我照顧的。劉尚是一點沒插手,甚至還責怪我們給孩子用的紙尿布貴了,讓我們換便宜的。當時我就跟他大吵了一架,最後以劉尚說我不懂得持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