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果唯伊」月掙8萬?店長對加盟者卻說不想「害你」

2020-12-23 魯網

  對於絕大多企業而言,邀請明星助陣參加周年慶典,一定會翻江倒海利用各種平臺,將自己慶典與品牌無限極地推廣出去,在南昌這一現象更是被不少商家發揮得極致。

  但對弔詭的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將生鮮水果無限擴散的——果唯伊,卻在今年4月8日的5周年慶典活動鮮得出奇地低調,愛追星的南昌人、也包括南昌娛樂界,鮮有獲悉著名歌星屠洪剛助陣果唯伊5周年慶典活動。這一現象,引發了南昌不少業界人士競猜。

  「在外省頻頻祭出高舉高打的果唯伊,為何在起家的大本營選擇異常的淡定?此舉,或許只有果唯伊才能做出最好的解釋。」業內人士認為果唯伊打出的這張牌讓常人看不懂。

   

  巨星助陣周年慶典 為何異常低調?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果唯伊」後,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發現,除了一些網友問答、帖子與加盟官網外,關於果唯伊公司的公開資料,幾乎看不到。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果唯伊店鋪高音喇叭賣力宣傳不同的是,公司對於外界的推廣,甚至不排除有種刻意躲避公眾目光的『嫌疑』,九成以上的宣傳都集中在微信朋友圈進行。」

  也是因為果唯伊經銷商在微信朋友圈傳播的「4月8日,著名歌星屠洪剛助陣果唯伊5周年慶典活動」一則消息,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才獲悉到屠洪剛要來南昌的資訊。對於這一消息,熟悉南昌娛樂界的多位資深人很驚訝地說,「壓根不知道屠洪剛要來南昌。」

  「實際上,水果生鮮領域一直在力推明星助陣+周年慶典活動,通過海量的傳播與人氣,進來達到更好的招商效果。」一位熟悉水果生鮮領域的業內人士指出,近兩年,號稱水果生鮮第一品牌「水果營行」,以誇張的宣傳及典型的違法模式,套取了數億消費者現金,最終法人鋃鐺入獄。果唯伊低調請明星在發家的大本營助陣周年慶典,這種做法可能就有其用意。

  4月10日,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就此事致電果唯伊江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待記者表明來意後對方婉拒了進一步採訪,並快速掛斷了電話。

  網友發帖「果唯伊騙局揭秘」 公司未作解釋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發現,貼吧、微博都有不少網友質疑果唯伊加盟是否為一場騙局。

  「給我說一年能掙多少萬多少萬……水果送過來就比外面進貨要貴,還很多是爛了,這樣怎麼可能會有生意?怎麼可能會有錢賺?」「2015年,聽說南昌關掉了一半的店,當時南昌有兩百家加盟店」「公司天天打著水果人生,十萬夢想的幌子,給所有加盟商描繪一幅美好的未來。」「教你算帳,開一個店三十萬……月收入五萬,年收入六十萬,且多發展下線就可以進去子公司,實現財富自由。」有網友在微博與貼吧如此描述。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迄今仍能搜索到的貼吧、微博,果唯伊公司未就此「果唯伊騙局揭秘」一事做出官方解釋。

  不過,以上說法都並未得到果唯伊公司的證實與回應。

  5年開出1600餘家店 市場擴張方式引質疑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市場走訪發現,「果唯伊基本都是加盟店,目前江西400餘家,南昌有100多家。」據果唯伊江西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幾年,南昌的果唯伊水果店關了很多,也開了很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生意難做。」果唯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店長如是說。

  果唯伊對外宣稱,從創始至今,5年時間已經在全國擁有1600餘家加盟店。「這種帶有明顯資本痕跡的市場運作手法,使得果唯伊公司花得很少的成本,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在全國開花,達到迅速加盟、擴張的目的。」長期關注生鮮市場的王志告訴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前期一定有果唯伊自己布局的店,否則一個沒有品牌影響力的店,僅通過外宣就能吸引投資者投入近百萬的資金,是不太可能的。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個別商家為了快速資金回籠,在進駐一個城市市場時,一定會同時布局多家門店,再通過各種渠道營造出一個有市場前景的亂象,從而達到快速招商的目的。「一旦達到預期目的,再將自營門店高價出售給不明真相的投資者。」

  傳果唯伊創始人做直銷出身 並借鑑其運作模式

  4月9日,東湖區一果唯伊店長葉鑫接受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老闆季總在創立果唯伊之前,曾在著名直銷企業工作過,現在公司的發展模式不知道是否借鑑了直銷企業的運作模式。」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從多名知情人士處打聽到,果唯伊老總之前的確是做直銷出身,「有聽說過,你不覺得嘛,果唯伊公司的許多做法,比如培訓、開會、營銷模式及發展下線等都很契合直銷的運作模式。」一位此前曾從事某直銷企業有5年時間、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直言。

  4月10日,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就此事試圖通過多渠道聯繫果唯伊公司老闆季總,都被公司相關負責人婉拒謝絕了採訪。

  實際上,在國人眼中的直銷企業,人們對其的評價不一,直銷企業運用「人員直銷+多層次獎金制度」模式,讓不少高層掙得缽滿盆滿;但由於多在親戚朋友等熟人中間展開,極具人際關係風險而富有爭議,社會成本較為昂貴,從而常受到爭議。

  

                          果唯伊微信群截圖

  「一天3萬+業績、每月純利潤8萬、兩家店年收入60萬以上、年純利潤45萬、從一無所有變成有車有房富婆、一年半時間買上寶馬5系……」這些描述都是來自於果唯伊群聊中的微信截圖,也常被用來作為加盟的用力宣傳廣告。

  與果唯伊一些高調微信宣傳廣告相比,中國零售業生鮮研究中心委員李長明則顯得憂心忡忡。「99%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生活中的果唯伊門店的真實運營情況究竟如何?真如描述中那般掙錢嗎?市民對這些水果店又有著怎麼評價?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市場走訪:果唯伊在南昌迅猛擴張

  四五年前開始,一種敞開式的、近40平方米的果唯伊水果超市在南昌的大街小巷興起。

  從東湖區的步行街,沿著東北方向一直到象山北路,短短幾公裡的主幹道上,這樣的店就有5家。那些開在次幹道上的店就更多。

  果唯伊近幾年發展加盟商非常高調,迄今為止,他們在全國開出1600餘家加盟店,其中江西400多家,南昌100餘家,甚至已有十萬店計劃。

  據了解,果唯伊加盟費用因地域、時間而不同,加盟商可以選擇自己經營,或承包給他人退居「二房東」,如果投資加盟店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且運營狀況良好,還可成為當地區域的開發經理甚至公司法人,從而進軍子公司實現財務自由。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了解到,果唯伊的前期投資大概在三四十萬元,談及回本周期,果唯伊南昌區相關負責人顯得信心滿滿,「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掙錢的都是些老店,新開的店很難(生存下來)。前幾年開(店)確實掙錢,大多數都已經進入子公司成為高管了。」果唯伊在南昌的迅猛擴張之勢讓人有點看不懂他的「玩法」。

  面對加盟 店長表示「我不想害你」

  「我不會帶你進來,我不想害你。」這是4月8日傍晚,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來到南昌東湖區的一家果唯伊門店,當提出想加盟果唯伊品牌時,店主邱碌(化名)對記者說的話。

  據邱碌說,他在這個行業已經從業十餘年,「在此之前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了15年,待遇很好。但隨著家庭壓力越來越大,我希望能夠快速致富,當時聽信一個多年朋友的話,他告訴我這很掙錢,但進來之後我發現跟想像中不太一樣,後來我慢慢領悟到人生沒有捷徑可走。」

  「當然我通過自己一些經驗的積累,比別人可能要好一點點。」邱碌說,「刨去租金、電費、人工外,我一月還能掙一點,實話跟你講,我現在每天的壓力都很大。」

  關於果唯伊微信群截圖中提到的高利潤,他表示,「那些說每天掙兩三萬的,最起碼在我身上沒有發生這種奇蹟。據我了解,在南昌日營業額能達到萬元的都微乎其微。」

  兄弟四人的店全部關門歇業

  邱碌告訴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2014年之後,各種品牌水果店在南昌遍地開花。這幾年果唯伊在南昌新開了很多門店,當然也關了很多。我四個兄弟的店都直接關門了,分別在南昌老城區、新餘、鉛山等地,還有孺子路附近有一家,也關門了。」

  在採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邱碌始終面露倦意。他說,經營水果行業其實非常辛苦,一點都不輕鬆,「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關門,一年365天無休。」

  此外,邱碌還在自己朋友圈開展了水果業務。當凌晨店裡的工作全部收尾後,他會再處理網上的訂單,等對完帳才能回家休息,「光靠這點店,根本養不活家人。」

  4月8日,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走訪發現,東湖區建德觀附近的一家果唯伊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竟換了三個老闆,現任店長謝女士也決定在9月中旬將店面盤出去,「我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租金太貴。」

  而這種情況,在大多數水果店老闆眼中看來,「非常正常。」

  目前謝女士店面的轉讓已經談妥,不過果唯伊的品牌暫時還沒有下家接洽,「如果你想要的話,我可以便宜一點轉給你。」

  對於果唯伊宣傳的快速、高盈利模式,謝女士表示,「每一天都賣得好的肯定有,但並不能代表所有。」

  南昌總代理:只有8%-10%的門店會虧損

  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根據果唯伊工作人員的指引,來到疊山路附近的一家果唯伊門店。據介紹,該店老闆熊女士為南昌區域的總代理,記者嘗試詢問店鋪的相關運營情況,她表示,「肯定掙錢啊,只有8%-10%的門店會虧損。」

  關於開店的流程,熊女士說,「先交3.8萬元的加盟費,果唯伊公司會提供相應的指導、培訓與後期跟蹤,培訓時間大概在一個禮拜到半個月,如果之前在店裡實習過,熟悉這些業務的話就可以不用培訓。」

  對於果唯伊門店的選址,公司有一定要求,須經過區域開發經理的認可。「附近要有商圈、密集居民區,或者是旅遊景點。要是店鋪的效益不好,對我們也是有損害的。」

  據果唯伊相關負責人介紹,「果唯伊的盈利比率很高,南昌門店的成功率為80%,全國為95%以上,武漢近兩年開出180家門店,只有5家關門了。」

  對此,長期關注該行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好,他們店面變更非常頻繁,拿南昌來說,雖然經歷『爆發式』的擴張,開出很多門店,但其中不乏一時興起、過於急躁及經營不善的,而且開在旺區,租金很高,關門、轉讓的也不在少數。」

相關焦點

  • 果唯伊一天能掙3萬?南昌一店主卻說「我不想害你」
    果唯伊微信群截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鄭周贇報導:「一天3萬+業績、每月純利潤8萬、兩家店年收入60萬以上、年純利潤45萬、從一無所有變成有車有房富婆、一年半時間買上寶馬5系  與果唯伊一些高調微信宣傳廣告相比,中國零售業生鮮研究中心委員李長明則顯得憂心忡忡。「99%的生鮮電商都在虧損」。  生活中的果唯伊門店的真實運營情況究竟如何?真如描述中那般掙錢嗎?市民對這些水果店又有著怎麼評價?中國江西網財經記者近日展開調查。
  • 3.8元一兩的榴槤實際價格12.8元?果唯伊:顧客聽錯了
    近日,青島的葉女士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她在李滄區京口路與濱河路路口的果唯伊22店買了兩塊榴槤肉,在購買前店員告訴她價格為3.8元一兩,可葉女士稱重算出這兩塊榴槤肉加上包裝為1.4斤,共花了125.8元,「實際是12.8元一兩。」葉女士認為自己被「坑」了。
  • 果唯伊加盟商虧本難討管理押金
    公司連鎖加盟廣告語是:「產地直銷」、「拒絕中間環節」、「水果人生,十萬夢想」……投訴者陳女士原是外地的失業人員,偶然在網上看到「果唯伊」有關「水果人生,十萬夢想」、「輕鬆當老闆」的廣告後,不覺心動。記者查詢發現,「果唯伊」商標註冊於2014年10月14日,有效期至2024年10月13日,其註冊人為南昌市三為果業有限公司。
  • 連續閉店 總部被圍堵 果唯伊 想說愛你不容易
    消失的「網紅店」  10月中旬,秋日暖陽,家住天津和平的小屈卻再也找不到街角的那家果唯伊店鋪了。作為忙碌的都市白領,回家路上去果唯伊買些水果曾是其這兩年的習慣之一。  「他家店裡環境好,東西檔次高,一進店就有股水果的香味。」
  • 38元大蝦已成過去 現在青島旅遊騙局是果唯伊
    果唯伊中山路店外部和標識   「斤」「兩」混著標,兩小塊榴槤122元   青島火車站附近的切糕,曾經是遊客、也是當地居民心中永久的痛:看著香甜誘人的切糕,一刀下去一般會100到400元不等。  煙臺遊客購買的榴槤和發票   9月12日下午,煙臺遊客徐女士一行路過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曲阜路的果唯伊水果店,老大的門頭,裡面擺著一排排的榴槤。徐女士看著忍不住嘴饞,卻引來了驚險。
  • 果唯伊採用新鮮水果 進貨渠道正規 投資數目與回報差距巨大
    果唯伊創辦人季學剛先生用了13年時間在商場上摸爬滾打,用心研究沃爾瑪、人人樂、海爾、蒙牛、麥當勞、7-11便利店(seven-eleven)、芙蓉興盛等明星企業,終於研發出果唯伊模式。2012年4月15日季學剛先生用了11.3萬元起步:第1年完成20家門店,第2年完成100家門店,第3年完成400家門店,第4年完成700家門店,第5年完成1200家門店;預計2024年門店數量達到10萬家門店!
  • 果唯伊離「破產」不遠了,僅僅因為一個舉動,全國加盟店紛紛倒閉
    現在不單奶茶店搞起了「加盟」,就連大家平時都會吃的水果也跟著風似的在全國開起了加盟店,而它就是「果唯伊」,據說它就像是大型的水果超市,每天保持新鮮清新,而且種類繁多,可就是這樣一家店,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都不敢相信的事情,為什麼老闆們都紛紛撒手不做了呢?
  • 顧客說沒有魚肉,並說店長是個擦桌子的,店長:我一月一萬那
    現在吃飯最擔心的應該除了衛生的問題,大概擔心的就是不新鮮的食物了,尤其是吃魚還有螃蟹的時候,人們最擔心就是隔了好幾天的食物被做成食物在送到你面前,那麼針對於吃飯檢測食物,人們也都有不一樣的檢測方法,很多人的招式也都是千奇百怪的方法,下面哪些方法是你經常用到或者聽到奇特的方法那
  • 276塊錢一斤,果唯伊驚現「水果屆切糕」?!
    七夕佳節期間,我朋友想給男朋友買一塊榴槤嘗嘗,普通的水果店裡一般標價30塊錢一斤,轉來轉去卻發現一家叫做「果唯伊」的店裡竟然標著「榴槤13.8」的字樣。 我朋友十分開心,沒想到七夕期間大家都漲價,這一家水果榴槤竟然降價了。
  • 伊百麗屬於幾線品牌?伊百麗全屋定製加盟條件及加盟流程
    ☑海南儋州店,在拎包入住初期參與項目,3個月項目銷售額超400萬;☑內蒙古呼和浩特店參與兩期拎包項目,銷售額突破600萬;☑重慶北江店,店面還未籌建完,就操作項目,15天接單160萬;☑河南焦作店異地參與焦作恆大城拎包項目,交房當天收款超200萬;☑河南南陽店啟動拎包項目
  • 妻子家中遇害,嫌疑人已落網,丈夫卻說是自己害的
    「小紅(化名)你醒醒,都怪我,是我害了你啊。」 警察們拉開情緒激動的小武,大家都很懵:兇手明明已經抓住了,怎麼卻說是他害的呢? 時間倒回到兩個小時前,便衣警察們在街角的拐角處蹲點。 果不其然,一個布控當晚,凌晨兩點多,一可疑男子行色匆匆地在街道上小跑,民警立馬攔住了他。 隨後在他身上發現3000元的現金,還有幾塊女子玉佩。 這大晚上的,怎麼會隨身攜帶好幾塊女人的玉佩?這立馬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隨即帶回了警局盤問。
  • 新員工上班無精打採,店長找他談話,新員工說的話讓店長無語了!
    新員工上班無精打採,店長找他談話,新員工說的話讓店長無語了!有的人上班是指望能夠在工作中得到足夠的報酬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有的人上班,主要就是為了混日子。曾經有同事調侃小劉說,你每天在KFC上六個小時班,賺的錢還不夠你的油費呢,小劉也笑笑說:沒什麼,反正就是為了混日子。但是,店長看在眼裡就覺得不一樣了,她覺得小劉每天上班,無精打採,而且做事不認真,經常出錯,還把其他幾個同事帶成這樣,對平時的管理也有了一定的影響,甚至有顧客還投訴小劉,說他上班的時候服務不周到。
  • 幹裝修一年能掙50萬嗎 裝修常識
    現在裝修這個行業相對來說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因為買房子的人比較多,一旦買了房子的話必須要裝修,這樣的話才能住人,所以,有很多年輕人就看準了這個行業想幹裝修,那麼我們大家就要看一下,幹裝修一年能掙50萬嗎,然後還要看一下裝修的常識有什麼,幹裝修必須要必備常識。
  • 充錢就有女朋友,男子充8萬後懵了,店長:充的還是少!
    而之後的店長也和姜先生不斷套近乎,經過了解得知了姜先生今年已經38了,但是還是沒有女朋友,所以就起了異樣的心思,而姜先生也表達了自己最近想要結交一個女朋友的想法,而店長也十分善解人意的表示現在找女朋友很難,不如充錢找一個女朋友?而姜先生也是趕緊詢問。
  • 初中老師曬7月工資,到手3000多,再也不想幹了!網友回復亮了!
    初中老師曬7月工資,到手3000多,再也不想幹了!網友回復亮了!老師這個職業,和很多工作不一樣,看上去外表光鮮,實則怎麼樣?沒有當過老師的還真不知道!前幾天,一位初中老師在網上留言,說自己7月份的工資到手只有3000多,而且當老師也有五六年了,還比不上人家初中畢業的打工仔在工廠一個月的工資,那些農民工半個月也不止這個工資,還抱怨著再也不想幹了,她認為像自己這樣重點大學畢業的,稅後就算沒有1萬也得8千吧,否則就是不達標的。
  • 蘇寧小店50多家、果唯伊近60家……三五天一家店,新零售擴張兇猛
    記者算了一下,以10個月來算,蘇寧小店50家店,一個月開5家,以一個月30天來算,平均6天開一家。以此來算,果唯伊平均5天開一家、倍全是6天一家店、瑞幸咖啡是5天一家店。也就是說,平均每三五天就能誕生一家新零售店。據介紹,對連鎖品牌來說,他們可能同時籌備多家店面,即便是單店開店周期不變,但是數量多,所以平均下來的開店速度就快。
  • 「承包果園一季掙了5萬多元」
    於是,我承包了23畝梨園,目前還是幼樹撫育階段,主要靠果園套種和我們夫妻倆在別的園子打工掙錢,掐指算算這一季也掙了5萬多元,算是果園送我的大禮包呢,我很知足!」  王生虎快人快語,性格很是開朗,電話裡時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他告訴筆者他是甘肅天祝縣張義鄉大洪溝農民,今年48歲的他2010年就來農場打工了。
  • 開一家理髮店一年能掙多少錢?
    今天又來這個小哥理髮店來理髮了,因疫情影響,店裡人不多,我下午三點多過來時有一個男的在,給他理完髮,就是我了,現在是六點多,還是我一個,我的頭髮很難上色,所以就在這乾耗著慢慢上色。頭髮在上色的過程中,就跟小夥聊了起來,小夥從2006年開始涉足美髮業,因為家族都是坐這個的,自己又不想上學,就在親戚的店裡幫忙,久而久之,就愛上了這行,掌握了基本的技術,以後每年固定2次去進修學習,這樣理髮技術也越來越好,也靠自己這些年打工攢了一些錢,2013年去佛山開店了,因選的位置好,技術也好,一天有4000左右的收入,這麼好掙錢小夥就有點飄了,去澳門賭錢去了
  • 我送美團外賣一個月掙1萬,但卻猶豫還要不要做下去?你覺得呢?
    「簡直不是人幹的事」! 從早上十點多開始,一直送到晚上一兩點!很辛苦! 有時候送到門口了,打爆電話都不接,又不敢離開怕投訴,結果拿到餐了還說冷了,給差評!耽誤了下家的時間,也要給差評!天氣不好,堵車了。也要給差評! 給了差評,幾百塊就沒了!要一百多單才能掙回來啊!關鍵投訴多了還可能被封號!
  • 中國小夥義大利打工請人喝酒學外語 如今當上店長
    在浙江,他經歷了最艱苦的打工生涯,幹過製衣工、工地水泥工、擺過地攤,每天只能掙40元左右。  那時候,青田當地幾乎每家都有人出國打工,那些帶著大把外幣回來的打工仔深深吸引了任永洪,他也悄悄做起了出國打工夢。任永洪了解到,房東鄰居的兒子在義大利打工,他主動聯繫對方,希望能把自己也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