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

2020-12-14 科學探一探

文/濤聲依舊

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記憶生命體,準確的來說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具有記憶的,但是人類卻是少有的具有長時間記憶的能力,大腦可以決定有些事會被銘記,有些事應該被忘記,科學家一直對人類的大腦在探索著,同時也對記憶進行這相關的研究,然而很早的一次實驗,可能證明了人類的記憶具有欺騙性?

人類自己騙自己?是這個意思嗎?我們無法下定論,不過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是個在高中的時候就會接觸的實驗,起初著名的物理學家託馬斯-楊做這個實驗只是為了證明光的波動性,並且在之後得到了一個證據「自我幹涉條紋」。這個實驗讓科學家們關注到一個問題「光子到底通過那條縫隙?」

將一塊有兩條長方形空隙的木板豎起來,木板的前方是屏幕,光通過木板射在這個屏幕上,那麼是通過左邊的縫隙的呢?還是右邊的縫隙的呢?哥本哈根解釋為同時通過兩條縫隙,但是愛因斯坦卻表示了反對態度。

在1979年的時候,約翰-惠勒在銘記愛因斯坦誕生100年的研討會上提出了延遲實驗的概念,這個概念改良於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結果得出,如果光從一點射出,量子的隨機性讓它可能從左縫隙和右縫隙中通過,如果在終點的地方沒有設置45°角的半透鏡的話,那麼光子只能從左縫隙和右縫隙當中通過。

但是如果插入了這個半透鏡的話,自我幹涉條紋就產生了,光子就會同時的經過兩條縫隙,即便是在半途當中插入半透鏡的話,依然還會產生自我幹涉條紋,也就是說即便過去的現象已經產生,但是半透鏡的假日會讓過程發生了改變,這就意味著未來改變了過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地球人類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去觀測宇宙,去幹涉地球,這是否預示著我們的行為幹涉了宇宙的過去,我們無法知曉。

相關焦點

  • 顛覆世界的電子雙縫試驗,是否真的存在造物主,在幹涉我們的人生
    而這個雙縫實驗衍生的另外一個實驗——電子雙縫實驗試驗,可以說直接顛覆了整個世界。我來和大家梳理一下背景,雙縫實驗是指光通過木板的狹縫從而射在屏幕上,而深入到微觀領域,那就變成了電子雙縫實驗,電子是以波的形式運動,由於存在幹涉,穿過雙縫後會出現一道道痕跡。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驗證了什麼?為什麼說它的結果很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應該算得上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科學實驗中遇到的「超自然現象」,正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普通人看這個詭異實驗大概只能用「玄乎」來形容,因為與實驗相關的每個字都認識,但又被繞的雲裡霧裡看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可靠嗎?
    量子延遲實驗提出來的時候只是一個思想實驗,並沒有經過實際驗證。但是隨後卻有部分科學家嘗試著進行實際的實驗,做出的結果也和理論預言一致。雙縫幹涉實驗量子延遲實驗是雙縫幹涉實驗的升級版,實驗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確信光子已經通過幹涉狹縫的時候,再選擇如何觀測光子。
  • ——從雙縫幹涉實驗說起
    我們就先從顛覆人類傳統認知的雙縫幹涉實驗談起。現在大家都聽說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在19世紀,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這一直是物理學界熱議的問題。儘管很多實驗證明光具有粒子性,但光的幹涉效應又是其波動說的有力證據。
  • 【探索】雙縫試驗為什麼恐怖?雙縫實驗證明世界虛假
    又變成人類最容易理解的粒子,只出現了兩條條紋。這才引出了超級可怕和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和後來石破天驚的的「延遲選擇實驗」,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現在有一種儀器,每次只發射出一個光子,這時如果遮板上仍然有兩個縫隙A和B(遮板與上述傳統實驗一樣)。依照傳統理論,該光子每次有且僅有以下三種情況中的一種:
  • 一個有趣的雙縫幹涉試驗,卻讓人們發現了無比神秘詭異的現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雙縫幹涉試驗,這個實驗在高中的物理課上都做過,但是很多人都是只知道這個實驗如何做,但卻不知道這個實驗背後卻有一個至今都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這個實驗很簡單,高中的時候很多人都做過,準備一個蠟燭,在蠟燭後面放置一塊只有一條長縫隙的擋板,這個擋板的作用是讓蠟燭發出的光先衍射,變成一束穩定的相干光源,這樣可以排除幹擾,能更清晰地觀察到試驗結果。
  • 人的觀察能夠影響結果,匪夷所思的雙縫幹涉實驗揭示了什麼奧秘?
    雙縫幹涉實驗最早由託馬斯·楊於18世紀初提出。一束單色光,穿過兩條平行的狹窄雙縫,會在光屏上投射出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這就是雙縫幹涉實驗。該實驗起初僅僅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可在之後卻顛覆了人們對世界的原有認知。
  • 人類最恐怖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意識決定你看到的是什麼
    可是,雙縫幹涉實驗,讓人類看到了恐怖的一面。先介紹一下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可能高中物理學過。就是一道光,在經過兩道平行的縫後,然後,會在幕布上,形成幹涉條縫。這也水波經過兩個孔後,然後幹涉,是一樣的。從而證明了光的波動性。但是,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以後。
  • 是否觀察實驗過程,竟會影響到實驗結果,有趣的雙縫幹涉實驗
    在最初人類試圖探尋光的奧秘的時候,曾將其歸結為一種粒子,所謂的光束就是大量粒子所組成的粒子束,對於光的粒子學說曾經主導了將近兩個世紀。而後,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實驗出現了,那就是雙縫幹涉實驗。對於光是波的認識同樣是不完善的,直到後來量子力學出現,人們才給了光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樣,也是因為量子力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此前的雙縫實驗其實是充滿奧秘的。
  • 為什麼當年雙縫幹涉延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雙縫幹涉實驗是個啥,為啥讓科學家麻頭皮雙縫幹涉實驗是為了證明光到底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這一物理學史詩之爭。無論光到最後被證明是由波組成的,還是由粒子組成的,都能幫助科學家更深刻地了解宇宙本源。
  • 雙縫幹涉延遲實驗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理論需要試驗來驗證。物理不是數學,總有不講理的地方。一個牛人跑得跟兔子一樣快,那你能說他就是一種兔子嗎?所以,證明牛人是不是兔子,還需要試驗,起碼你得證明他有四條腿、還有短尾巴。1803年的時候,英國人託馬斯•楊做了著名的雙縫實驗。當時的實驗工具非常粗糙。
  • 讀科幻小說《雙宇》解密雙縫幹涉試驗的本質
    此外,我們今天還將用雙宇論解密雙縫幹涉試驗,這個試驗一直屬於未解之謎。當然,今天也會有一個顛覆性的科學結論,做好心理準備吧。言歸正傳,我們先談談宇宙的構成。西方科學界認為,宇宙由三種東西構成,分別是物質、能量和空間。愛因斯坦認為宇宙由兩種東西構成,分別是能量和空間,因為他認為物質就是能量,或者說是能量的另外一種表現方式,他的質能方程公式也很好說明了這點。
  • 細思恐極的「雙縫幹涉實驗」?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現在眾人皆知的雙縫幹涉條紋。雙縫實驗證明了光有波動性,並有「泊松亮斑」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科學家們想在微觀層面上來觀察,架設高速攝像機,觀察光子(實際採用電子)是如何一個一個通過縫隙形成波幹涉的,這時候神奇的事情出現了,波的特性消失了!又變成人類最容易理解的粒子,只出現了兩條條紋。這才引出了超級可怕和詭異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和後來石破天驚的的「延遲選擇實驗」,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
  • 「可怕的」雙縫幹涉實驗:世界還是你看到的那樣嗎?
    什麼是雙縫幹涉實驗?在量子力學裡,雙縫實驗(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種演示光子或電子等等微觀物體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實驗。雙縫實驗是一種「雙路徑實驗」。這兩條路徑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觀物體物理行為的量子態發生相移,因此產生幹涉現象。「可怕的」雙縫幹涉實驗及其延伸雙縫幹涉實驗假若光束是由經典粒子組成,將光束照射於兩條相互平行的狹縫,則在探射屏應該會觀察到兩個單縫圖樣的總和。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通過不斷的重複射入電子,屏幕上居然也出現了同光一樣的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這讓很多科學家大為不解,要知道,電子可是真正的實體粒子,怎麼會出現幹涉現象呢?最後科學家得出結論,電子雙縫實驗說明了電子,包括其它粒子在內,都與光一樣具有雙縫幹涉現象,這表明粒子也具有波性,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這是量子物理的一次顛覆性認識。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與量子糾纏遐想
    光雙縫實驗雙縫幹涉並不陌生,光線通過兩條狹縫在屏幕上相互幹涉形成明暗相間條紋,佐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單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採用電子槍將電子逐個打出,最後屏幕上也形成了規律的明暗相間的條紋,就好像是後出發的電子知道先出發電子的落點位置,也就是說前面出發的電子對後面的電子會有影響。
  • 最神奇的物理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完美的揭示了波與粒子的統一性。
  • 顛覆三觀的雙縫幹涉實驗,最靈異的科學實驗
    為了找到真相大家決定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轟動一時的雙縫幹涉實驗。1807年,託馬斯.楊總結出版了《自然哲學講義》,裡面第一次描述了雙縫實驗,顧名思義,實驗就是在一塊隔板上開兩條縫,讓光從一側穿過,觀察另一側的光斑,他發現光會像水波紋一樣形成一道斑馬線,光從孔穿過之後互相影響,於是他得出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實驗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科學家們想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
  • 不可思議的雙縫幹涉實驗——未來可以改變過去
    楊氏雙縫實驗一開始使用水波來做實驗的,當水波經過兩條很細的縫隙時彼此之間的水波就會互相干涉和影響,波峰重疊的地方就互相疊加,波峰和波谷疊加的地方就相互抵消,在放在遠處的光屏上會出現亮暗的幹涉條紋,這個是波特有的性質。在牛頓時代大家就對光的本質進行研究,其中牛頓堅持微粒說,主張光是一種粒子,符合牛頓的定律。
  • 令人困惑的「雙縫幹涉實驗」,到底是什麼情況?
    很多人聽過雙縫幹涉實驗後會認為「玄之又玄」,於是有了「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實際上,量子力學是人類了解宇宙底層邏輯的敲門磚,而雙縫幹涉實驗則是量子力學核心的顯現。薛丁格的貓、上帝擲骰子、平行宇宙哪來的?故事先到這裡,看得懂看不懂沒關係,先說結果:波爾是對的!而平行宇宙證明不了,最多算假說。在這個故事中有幾點很重要:1.貓即死又活的狀態——疊加態2.打開盒子意味著觀測,觀測會讓疊加態隨機坍縮為單一狀態。(上帝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