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崛起,3大應用領域,11種儲能方式,25家儲能上市公司業績,你了解...

2020-12-11 國際能源網

從廣義上講,儲能即能量存儲,是指通過一種介質或者設備,把一種能量形式用同一種或者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形式存儲起來,基於未來應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釋放出來的循環過程。從狹義上講,針對電能的存儲,儲能是指利用化學或者物理的方法將產生的能量存儲起來並在需要時釋放的一系列技術和措施。

那麼,儲能目前在哪些領域應用較多?有多少種儲能方式?儲能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今天,國際能源網小編對儲能進行了詳細梳理,以饗讀者。

看點1

三大儲能領域:電力系統、汽車與家用

在電力系統能源管理領域,儲能首選技術為抽水蓄能,化學電池中液流可能最先具有商業化條件,其次是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還需在技術上進一步提高性能,而鈉硫電池長期被日本壟斷,在我國的商業化應用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從國外示範研究來看,為穩定電力供給提供均勻的功率輸出,需要配套大約新能源發電容量的20%,並有6-8小時存儲時間的電池儲能系統。預計到2020年,發電側和用電側合計需要7.58億千瓦的儲能設備。

據預測,到2024年,全球儲能系統的安裝容量大約將達到45 GW/81GWh。雖然與全球發電總裝機容量相比,這部分儲能容量的規模顯得十分微不足道,但電力系統已經因為儲能系統的出現而發生了質的變化。目前來看,電廠級儲能容量主要用於置換效率較低的發電容量。與此同時,快速增長的離網型儲能容量,也勢必將改變消費者與電廠之間的關係。

在電動車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的儲能技術,以鋰離子電池為主,鉛酸電池也有一定市場。電動車領域需要4.53億千瓦的儲能設備。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從 2011 年僅 6.80 萬輛,增長至 2015 年的 64.30 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75.36%。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近80萬輛,累計保有量達180萬輛,佔全球市場50%以上。

家庭儲能領域,也可以理解為一組為家庭儲存電能的大電池。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這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家電產品。目前,全球主要的家庭儲能系統市場在美國和日本。美國人居所的面積通常比較大,家庭用電較多,擁有風、光等新能源發電系統的家庭數量也多。由於用電量比較大,且峰谷電費存在比較大價格差異,儲能系統通常被美國家庭用來在電價低的時段儲存電能並在高電價的時段使用,以達到節省電費的目的。另外,在邊遠地區,以及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高發的地區,家庭儲能系統被當作應急電源使用,免除由於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頻繁斷電帶來的不便。

看點2

5大類、11種儲能技術

一、機械類儲能

機械類儲能的應用形式只要有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

1、抽水蓄能

電網低谷時利用過剩電力將作為液態能量媒體的水從低標高的水庫抽到高標高的水庫,電網峰荷時高標高水庫中的水回流到下水庫推動水輪機發電機發電。

目前,抽水蓄能機組在一個國家總裝機容量中所佔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為3%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世界儲能裝置總容量為128GW,其中抽水蓄能為127GW,佔99%。截至2017年底,中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已居世界第一,在運規模2849萬千瓦,在建規模達3871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運行總容量將達4000萬千瓦。

2、飛輪儲能

在一個飛輪儲能系統中,電能用於將一個放在真空外殼內的轉子即一個大質量的由固體材料製成的圓柱體加速(達幾萬轉/分鐘),從而將電能以動能形式儲存起來(利用大轉輪所儲存的慣性能量)。

飛輪儲能多用於工業和UPS中,適用於配電系統運行,以進行頻率調節, 可用作一個不帶蓄電池的 UPS,當供電電源故障時,快速轉移電源,維持小系統的短時間頻率穩定,以保證電能質量 (供電中斷、電壓波動等)。

在我國剛剛開始在配電系統中安裝使用。電科院電力電子研究所曾為北京306醫院安裝了一套容量為250kVA, 磁懸浮軸承的飛輪儲能系統,能運行15秒,2008年投運。

3、壓縮空氣儲能

壓縮空氣儲能採用空氣作為能量的載體,大型的壓縮空氣儲能利用過剩電力將空氣壓縮並儲存在一個地下的結構(如地下洞穴),當需要時再將壓縮空氣與天然氣混合,燃燒膨脹以推動燃氣輪機發電。

至今, 只有德國和美國有投運的壓縮空氣儲能站。德國 Hundorf 站於1978年投運, 壓縮功率60MW,發電功率290MW(後經改造提高到321MW), 壓縮時間/發電時間=4,2小時連續運行,啟動過上萬次,啟動可靠率達97%。此外,德國正在建造絕熱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尚未投運美國Mcintosh, Alabama阿拉巴馬州, 1991年投運, 110MW,壓縮時間/發電時間=1.6,如連續輸出 100MW 可維持26小時,曾因地質不穩定而發生過坍塌事故。此外,美國正在建設幾座大型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尚未投運。

近來壓縮空氣儲能的研究和開發熱度在不斷上升,國家電網公司已立項研究10MW壓縮空氣儲能。

二、電氣類儲能

電氣類儲能的應用形式只有超級電容器儲能和超導儲能。

1、超級電容器儲能

根據電化學雙電層理論研製而成的,又稱雙電層電容器,兩電荷層的距離非常小(一般0.5mm以下),採用特殊電極結構,使電極表面積成萬倍的增加,從而產生極大的電容量。

超級電容器儲能開發已有50多年的歷史,近二十年來技術進步很快,使它的電容量與傳統電容相比大大增加,達到幾千法拉的量級,而且比功率密度可達到傳統電容的十倍。超級電容器儲能將電能直接儲存在電場中,無能量形式轉換,充放電時間快,適合用於改善電能質量。由於能量密度較低,適合與其他儲能手段聯合使用。

2、超導儲能

超導儲能系統是由一個用超導材料製成的、放在一個低溫容器(cryogenic vessel) (杜瓦Dewar )中的線圈、功率調節系統(PCS)和低溫製冷系統等組成。能量以超導線圈中循環流動的直流電流方式儲存在磁場中。

超導儲能適合用於提高電能質量,增加系統阻尼,改善系統穩定性能,特別是用於抑制低頻功率振蕩。但是由於其格昂貴和維護複雜,雖然已有商業性的低溫和高溫超導儲能產品可用,在電網中應用很少,大多是試驗性的。SMES 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取決於超導技術的發展 (特別是材料、低成本、製冷、電力電子等方面技術的發展)。

三、電化學類儲能

電化學類儲能主要包括各種二次電池,有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和液流電池等,這些電池多數技術上比較成熟,近年來成為關注的重點,並且還獲得許多實際應用。

1、鉛酸電池

鉛酸電池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電池之一。鉛酸電池內的陽極(PbO2)及陰極(Pb)浸到電解液(稀硫酸)中,兩極間會產生2V的電勢,這就是鉛酸電池的原理。

鉛酸電池常常用於電力系統的事故電源或備用電源,以往大多數獨立型光伏發電系統配備此類電池。目前有逐漸被其他電池(如鋰離子電池)替代的趨勢。

2、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實際上是一個鋰離子濃差電池,正負電極由兩種不同的鋰離子嵌入化合物構。充電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此時負極處於富鋰態,正極處於貧鋰態;放電時則相反,Li+從負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正極,正極處於富鋰態,負極處於貧鋰態。

由於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計算機、手機等可攜式和行動裝置上的應用,所以它目前幾乎已成為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電池。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較高,這是它能得到廣泛應用和關注的主要原因。它的技術發展很快,近年來,大規模生產和多場合應用使其價格急速下降,因而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鋰離子電池技術仍然在不斷地開發中,目前的研究集中在進一步提高它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降低成本、以及新的正、負極材料的開發上。

3、鈉硫電池

鈉硫電池的陽極由液態的硫組成,陰極由液態的鈉組成,中間隔有陶瓷材料的貝塔鋁管。電池的運行溫度需保持在300℃以上,以使電極處於熔融狀態。

日本的NGK公司是世界上唯一能製造出高性能的鈉硫電池的廠家。目前採用50kW的模塊,可由多個50kW的模塊組成MW級的大容量的電池組件。在日本、德國、法國、美國等地已建有約200多處此類儲能電站,主要用於負荷調平、移峰、改善電能質量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電池價格仍然較高。

4、全釩液流電池

在液流電池中,能量儲存在溶解於液態電解質的電活性物種中,而液態電解質儲存在電池外部的罐中,用泵將儲存在罐中的電解質打入電池堆棧,並通過電極和薄膜,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或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液流電池有多個體系,其中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VRFB)最受關注。這種電池技術最早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發明,後技術轉讓給加拿大的VRB公司。在2010年以後被中國的普能公司收購,中國的普能公司的產品在國內外一些試點工程項目中獲得了應用。電池的功率和能量是不相關的,儲存的能量取決於儲存罐的大小,因而可以儲存長達數小時至數天的能量,容量也可達MW級,適合於應用在電力系統中。

四、熱儲能

在一個熱儲能系統中,熱能被儲存在隔熱容器的媒質中,以後需要時可以被轉化回電能,也可直接利用而不再轉化回電能。

熱儲能有許多不同的技術,可進一步分為顯熱儲存(sensible heat storage)和潛熱儲存(latent heat storage)等。顯熱儲存方式中,用於儲熱的媒質可以是液態的水,熱水可直接使用,也可用於房間的取暖等,運行中熱水的溫度是有變化的。而潛熱儲存是通過相變材料(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來完成的,該相變材料即為儲存熱能的媒質。

由於熱儲能儲存的熱量可以很大,所以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利用上會有一定的作用。熔融鹽常常作為一種相變材料,用於集熱式太陽能熱發電站中。此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儲熱技術正在開發中,它們有許多不同的作用。

五、化學類儲能

化學類儲能主要是指利用氫或合成天然氣作為二次能源的載體。

利用待棄掉的風電制氫,通過電解水,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從而獲得氫。以後可直接用氫作為能量的載體,再將氫與二氧化碳反應成為合成天然氣(甲烷),以合成天然氣作為另一種二次能量載體。

將氫與二氧化碳合成為甲烷的過程也被稱作為P2G技術(power to gas)。 德國熱衷於推動此項技術,已有示範項目在德國投入運行。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或冷、熱、電聯產系統已成為分布式發電和微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智能配電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氫和合成天然氣為分布式發電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看點3

多家儲能上市企業,2017年業績如何?

截止目前,各儲能領域基本都有企業登陸股市,這其中鋰離子電池企業數量居多,在2017年,多數企業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目前有25家儲能企業發布業績快報,有7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了50億元,其中比亞迪、江蘇國泰、欣旺達、格林美均已超過百億,比亞迪更是以1058.95億元的成績位居榜首。

相關焦點

  • 了解儲能背後的故事
    儲能的目的主要是實現電力在供應端、輸送端以及用戶端的穩定運行,具體應用場景包括:1)應用於電網的削峰填谷、平滑負荷、快速調整電網頻率等領域,提高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應用於新能源發電領域降低光伏和風力等發電系統瞬時變化大對電網的衝擊,減少「棄光、棄風」 的現象;3)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降低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瞬時充電對電網的衝擊,還可以享受波峰波谷的電價差。
  • 電化學類儲能應用最為廣泛,一文了解儲能技術分類及優缺點
    編輯 | 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 瑤瑤儲能是近幾年能源發展領域的大熱門,為促進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後多次發文鼓勵發展儲能。那麼儲能技術有哪些呢?不同類型的儲能技術優缺點是什麼?編者整理了常用的儲能技術。
  • 儲能龍頭南都電源
    :儲能產業鏈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一下南都電源,公司業務主要面向通信及數據、智慧儲能、綠色出行、資源再生四大應用領域。公司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通信及IDC數據中心、新能源儲能、電力、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等行業領域的客戶,提供相應的電源及系統集成產品的應用與技術、運維服務;再生資源產品包括再生鉛及鋰電池材料等,主要提供給國內各大鋰離子及鉛蓄電池生產企業。
  • 群雄逐鹿,21家頭部企業爭鋒儲能戰場
    在北美,陽光電源僅工商業儲能市場份額就超過了20%;在澳洲,通過與分銷商的深度合作,陽光電源戶用光儲系統市佔率超20%。今年中國市場開始颳起1500V儲能之風,據了解從2017年開始,陽光電源1500V儲能技術就應用到美國、德國、英國等全球主儲能市場,參與的大型儲能項目80%以上為1500V。
  • 光伏、風電、火電等領域儲能成本均大降得益於技術發展儲能行業...
    然而此次參與青海光伏競價儲能項目投標的四家企業給出的價格,最高僅為1.23元/Wh。不少業內人士稱,「儲能降價速度高於預期」,尤其是1.06元/Wh的報價,更是震撼了整個行業。各領域儲能成本均大幅下降但據記者了解,此次青海光儲價格的快速下降,只是儲能降本大趨勢中的最新案例。事實上,各領域的儲能成本都在快速下降。
  • 2020年中國新增投運儲能裝機2586.1MW 海內外儲能蓄勢待發
    財聯社1月5日訊,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CESA)的統計,2020年1~12月份,我國新增投運儲能裝機容量總計2586.1MW。抽水蓄能新增裝機容量為1800MW,佔比為69.5%,排名第一;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容量為785.1MW,佔比30.4%,排名第二。
  • 儲能產業資訊:江蘇啟動首例風電儲能招標;佔歐洲31.4%!2019年德國...
    GIGA Storage荷蘭儲能開發商GIGA Storage公司日前宣布,計劃部署一個裝機容量為12MW電池儲能項目,公司成功通過眾籌360萬歐元投資該儲能系統。道達爾道達爾在法國敦克爾克港區馬爾戴克建設25MW/25MWh儲能項目。項目投資約1500萬歐元,將基於Saft的enhanced Max 20高能量解決方案,包括11個集成的2.3 MWh貨櫃,由帥福得在波爾多的生產基地設計和製造,預計在2020年後期投入使用。
  • 韓國光伏儲能市場剖析 儲能裝機量佔據全球儲能增量的1/2
    2017年,18家發電公司(裝機量超過500MW)被要求到2023年需提供其發電量10%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RPS方案被寄予厚望在未來數年將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RPS方案的目標每三年更新一次。參與RPS方案的企業能夠獲得綠證(RECs)。
  • 派能科技:ROE領跑業績爆發式增長 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同期,上述5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2.54%、10.21%、9.92%。在國內市場,派能科技同時關注長期戰略客戶和發展型客戶,向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提供通信基站後備鋰電池;同時,派能科技的大容量儲能電池系統已在中國工商業儲能、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微電網儲能等場景實現商用,積累了豐富的產品應用經驗和優質客戶資源。
  • CESE2019 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滲透率越來越高,以及調峰、調頻、備用容量、需求側響應支撐、微電網等現實需求越來越強烈,能源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綜合能源服務的全面發展前提下,儲能應用已成為上述能源發展的基本條件,其作用已不可取代。儲能在中國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尤其是電網側、電源測、用戶側、UPS等領域的剛性需求逐步顯現。
  • Broad Reach Power公司通過收購100MWh儲能項目進軍加州儲能市場
    中國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美國獨立電力生產商(IPP)Broad Reach Power公司日前宣布收購在加州運營25MW/100MWh的Cascade電池儲能系統項目,這是該公司首次進入加利福尼亞州儲能市場。
  • 「新能源+儲能」將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回顧「十二五、十三五」時期,國內政策補貼方向主要為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風光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補貼的幫助下迅速崛起。 對於儲能領域,儘管國內也出臺了較多支持的政策,但補貼及指標性政策仍然不足。 對比海外,多個國家、地區或州政府出臺補貼政策,如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德國等,成效顯著。 2021年開啟「十四五」時代,我國風電/光伏將全面進入平價階段,新能源汽車補貼也將逐漸消失,儲能大概率會是下階段的政策窗口期,「新能源+儲能」將成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 儲能產業資訊:0.55元/度!10MW/20MWh以上儲能電站可參與新疆發電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企業篇1.雄韜股份4月2日,雄韜股份公告表示因公司發展需要,公司及相關子公司將向37家銀行及擔保公司申請授信額度總額達72.1億元人民幣,涉及的主營業務包含鉛酸電池、鋰電池、氫燃料電池及儲能系統等。
  • 儲能產業春天已來,今年電儲能增量或超1吉瓦
    3月16日,中國電力報記者來到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火炬園微網項目現場。該項目由250千瓦光伏系統、500千瓦/500千瓦時儲能系統、300千瓦油機系統、微網控制管理系統組成。項目已運行3年,完成了30餘項微網儲能實驗項目。
  • 相變儲能材料產業蓄勢待發
    近日,由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相變儲能材料生產基地在河北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成後有望成為國內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產品品種最全及應用領域最廣的相變儲能材料生產基地。由此技術拓展和衍生的相變儲能、相變調溫、相變熱管理技術在航天軍工、工業餘熱利用、清潔能源供熱、智能調溫家居、智能調溫穿戴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為體現相變材料的重要性,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儲能技術和儲能產業被單獨列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
  • 七大關鍵詞回顧2018全球儲能市場
    回顧2018年,全球儲能市場持續活躍,韓國、加拿大、中國等市場均在特定領域呈現爆發式增長,但全球範圍來看,儲能還面臨著火事故頻發、市場規則調整,規範與標準制定落後等各種障礙。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將立足於國際儲能產業市場動態,以項目、規則、市場、成本、資本、安全等為關鍵詞,引出2018年全球儲能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以饗讀者。
  • 「十四五」制約電化學儲能發展的難點在哪裡?
    兩大電網公司也相繼跟進,嚴格限制企業內部儲能投資,導致2019年電化學儲能增速大幅回落。可以看到,我國推動儲能發展的市場模式並未形成,儲能產業政策依賴性非常強烈。2020年,地方政府(電網)正在推動「新能源+儲能」的發展模式。
  • 國防等領域喜訊!中國超級電容儲能裝置問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南車株機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友梅介紹,通俗地講就是第三代儲能裝置,第一代為機械式儲能,如飛輪、發條等;第二代為化學式儲能,如鉛酸蓄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等;而第三代就是以超級電容為代表的物理式儲能裝置。
  • 國際釩巨頭Largo正式組建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公司
    我們很高興地歡迎這個新團隊加入我們的組織,在Largo清潔能源公司推出之後,我們期望推動全球採用新的VRFB儲能技術,並在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儲能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項前瞻性的舉措也為新的投資者和現有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從垂直整合的可再生能源儲能投資中獲得價值,並專注於減少全球的碳排放。」
  • 移動儲能電源車「走進」湖南市場
    我省移動儲能產業市場化進程加快移動儲能電源車「走進」湖南市場華聲在線8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雅惠 通訊員 王琴)今天,湖南方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光伏項目併網現場一臺嶄新的移動儲能電源車替代了傳統的柴油發電車,保障了長達5小時的併網過程中不停電作業,製藥廠生產用電和周邊居民生活用電未受絲毫影響。這是我省首次進行移動儲能電源車商業化應用,標誌著湖南移動儲能產業市場化進程加快。移動儲能電源車以特種機動車輛為載體,由特種底盤、儲能磷酸鐵鋰電池、能量轉換系統、智能監控系統、消防系統以及遠程監測平臺系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