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7年12月20日,韓國宣布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計劃,擬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如今的7%提高到2030年的20%,即目標是到2030年要達到63.8GW的可再生能源裝機,而目前這一數字僅為15.1GW。未來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63%是光伏,34%是風電。基於該計劃,未來10年韓國政府將投資110萬億韓元(約合6700億人民幣)用來發展可再生能源。為實現這一目標,韓國計劃到2030年新增30.8GW光伏(每年約2.5GW)發電裝機容量和16.5GW風電裝機容量。
在韓國,2011年就終止了FiT。2012年開始,RPS取代了原先的FiT。在RPS方案的推動下,韓國的光伏裝機實現了飛躍(基於RPS的裝機佔了總裝機量的73%)。截止2017年底,韓國累計光伏裝機量為5.623GW ,2017年新增裝機量為1.121GW。
主要政策
1.RPS方案-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RPS) Scheme
RPS方案就是強制發電公司在總的發電量中提供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於2012年在韓國開始實施。2017年,18家發電公司(裝機量超過500MW)被要求到2023年需提供其發電量10%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RPS方案被寄予厚望在未來數年將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
RPS方案的目標每三年更新一次。參與RPS方案的企業能夠獲得綠證(RECs)。分配給可再生能源發電的REC數量取決於所使用的技術:
為了使電力公司滿足其RPS目標,他們可以:
1) 自己投資可再生能源設施;
2) 在市場上購買REC
電力公司有義務每年向韓國可再生能源中心(KNERC)備案所獲得的REC。
2.家庭補貼方案
2004年開始實施該方案,屋頂光伏都可以從中受益。對於獨棟住宅或多戶合住的私人公寓樓,政府提供光伏初始安裝費用的60%,而對於公共的多戶租賃房屋,政府提供100%光伏安裝費用。該方案要求最大的光伏裝機量不能超過3KW。在2017年,基於該方案屋頂光伏裝機量就達到了23.3MW。
3.建築物(Building)補貼方案
除住宅屋頂外,政府對建築物的屋頂安裝光伏(<50KW)也提供一定比例的補貼(取決於建築物的類型)。大量的學校、公共設施、福利設施以及大學都在此方案的補貼下安裝了併網的光伏電站。2017年,共新增了6.5MW的光伏項目。
此外,韓國還有Regional Deployment補貼方案,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補貼方案,Public BuildingObligation 方案以及光伏租賃方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光伏行業的發展。
韓國光伏製造產業鏈情況
韓國擁有完整的晶矽製造產業鏈,包括從原材料生產到光伏系統的安裝。
矽料與矽片
韓國OCI矽料的產能為52000噸;Woongjin矽錠的產能為1.5GW,Nexolon則擁有1.75GW的矽片產能。
電池與組件
韓華建成了3.5GW電池和1.5GW組件的工廠;LG擁有1.5GW的晶矽電池與組件產能;現代晶矽電池與組件的產能為600MW。
Shinsung E&G則分別擁有600MW的晶矽電池與200MW的晶矽組件產能。
韓企VS中企
韓國在2017年成為光伏GW級別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的光伏利用能力上,排在十名左右,和國家實力排名大致相符。
在光伏的最上遊,即矽料領域,韓國的實力足以排上全球前三,中國每年從韓國進口大量的矽料。除此以外,在矽片、電池片、組件等各個環節,中國都已經是無可爭辯的老大哥。
韓國光伏面板市場中,國產比重從2014年的82.9%下降至今年9月的66.6%。同期內中國產光伏面板的比重從17.1%上升至33.4%。光伏生產企業為確保訂單、降低成本,多選用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流入韓國市場。
光伏首爾
雖然在2011年底,全國範圍內的FiT政策被廢除,但首爾市政府在2013年通過了城市級FiT。
長達10年的全國性FiT政策於2011年底被終止,並在2012年被RPS取代。政策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FiT帶來的財政負擔迫在眉睫,並且韓國政府意圖創建一個較少依賴補貼的市場環境。
然而,在2011年福島事故之後,首爾市政府(SMG)在2013年推出了自己的城市FiT計劃,同時啟動了「減少核電站」(OLNPP)的活動。OLNPP的目標是:
a.減少首爾200萬噸石油的能量消耗(即2014年核電廠的年產量);
b.將電力供應的自給率從2011年的3%提高到2014年的8%,並在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20%。
這一目標可以通過開發可再生新能源和從社區推廣減少能源消耗等舉措來實現。
用於光伏發電的FiT:2013年由首爾市政府推出的城市FiT計劃相當有針對性。對於容量為3-50kW的小型光伏系統發電的補貼為每千瓦時50韓元(約¥0.3)。相對於首爾的平均電費,FiT佔39%,持續5年,電力消費者也可從中獲益。隨後,FiT在2016年增加了一倍,達到每千瓦時100韓元(約¥0.61),相當於平均電費的82%。與此同時,首爾市政府還為市民的公寓窗戶或屋頂上安裝了260瓦的微型面板提供補貼,將這種電池板的成本降低了80%至約100,000韓元(¥610)。據報導,在2003 – 2017年的15年中,首爾約有34,000(約1%)的家庭安裝了光伏電池板。
近期項目規劃
韓國最大的光伏發電廠最近在South Jeolla省的Haenam完工。該系統的裝機容量為57MW,可為超過20,000個家庭供電。此外,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光伏電站的建設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該電站將能產生100MW的電力,足以為大約140,000名市民供電。
投資公司Macquarie集團的子公司Macquarie Capital Korea與韓國槐山縣政府籤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為一個16MW/35MWh的光伏儲能項目提供資金。該項目位於韓國中部Goesan,預計每年將為約7,700個家庭供電。
另外,Macquarie還在鋼鐵製造商SeAH集團在韓國的5家工廠投資了儲能項目。該公司聲稱,這個175MWh的綜合項目基數將是韓國最大的項目。
儲能韓國
2016年全球鋰電池裝機2.63Gwh,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球儲能規模2.37Gwh,其中LG儲能裝機710Mwh,同比增速127%,佔比30%;三星儲能裝機695Mwh,增速216%,佔比29%;SNE統計17年全球鋰電池儲能裝機規模4.8Gwh,2018年儲能規模達到8.2Gwh,增速較快。
2016年韓國儲能裝機規模265Mwh,2017年快速提升到1.2Gwh,預計2018年提升到4.7Gwh,佔全球規模的一半左右。根據未來資產的統計,儲能裝機中60%左右是用於工商業的削峰填谷,35%是用於光伏/風電配套,5%為家庭以及UPS等。
無論從韓國政府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目標和對光伏+儲能結合應用的推動政策,還是從韓國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資源來看,毋庸置疑韓國市場將成為2019年全球光伏儲能市場的重頭戲:
1)在RPS方案和綠證的鼓勵下,韓國的儲能裝機量將佔據全球儲能市場增量的1/2,甚至更多。應用領域涵蓋工商業削峰填谷,光伏/風電配套,和小型戶用系統。
2)三面環海的地形,為開發大型水上漂浮光儲電站提供了天然的優勢。
3)小型家庭光伏+儲能的應用還有99% 的市場空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