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得知自己懷孕,我就開始買買的生活,各種各樣孕產用品、玩具、育兒工具等,現在大寶四歲、二寶也快2歲了,現在仍是忍不住買買各種繪本、育兒書籍等。這其中,很多覺得蠻有用的,但也很多很雞肋。讓我覺得後悔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看朋友圈曬寶寶在圍欄自己玩,解放自己,做些家務或自己喜歡的,就狠心買了一個接近600元的可摺疊的。哈哈,用了一個月,寶寶進去自己玩次數屈指可數,還佔了本來小的客廳空間。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個人覺得這東西只有在寶寶會坐到學爬前這段時間有用,當學會爬行,是關不住的,總是哭鬧要出來,加上粘媽媽,所以在裡面停留時間很少。
所以,一個好幾百塊的圍欄,娃不喜歡,又佔空間的時候,真的後悔不迭,但又不捨得丟掉,真的很壞心情。
嬰兒車還是作用很大的,不過真的要買輕便的、方便摺疊的,這是我買了3輛嬰兒車得出最大感悟。。……
本著嬰兒車充氣的輪子越大、體積越大,嬰兒車遇到不平路面,震蕩對寶寶大腦影響小,因為小嬰兒頭顱正在發育,很軟弱。實際上好幾百的嬰兒幾乎不怎麼用,因為孩子小,自己要坐好月子,所以出去次數也不多。其次,每次出去出門禁、坐電梯等空間狹小地方,都會被好心人提車子太大,礙地方。最重要,儘管可以摺疊為座椅模式,但是真的很臃腫且不舒服。所以後面再買了輕便的。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當嬰兒8個月會坐的時候,他就不喜歡躺著,當嬰兒剛學會走路就不喜歡坐著,所以購買嬰兒車還是要購買輕便的。這種高景觀、體積大的、防震送別人都不要,因為小區很多媽媽出手都沒人要哈。
之前本著買了給寶寶練習把自己握住東西放到嘴巴,鍛鍊精細動作、以及便於添加水果輔食。
一口氣買了四個,現在還放在家裡,主要一咬水果汁全部出來,寶寶也分不清應該咬哪邊,所以就擱置了,一直沒有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其實,要鍛鍊精細動作,只要買些無籽葡萄、切小塊的蘋果等放輔食碗裡面,自己隨意拿來吃,就能很好鍛鍊他精細動作了。這個咬咬樂真的是多此一舉。
當初衝著文案:寶寶吃得慢、這碗可以保溫。後面發現,保溫原理碗中間有一個隔層,可以裝熱水,保溫更久。其實,保溫效果一般,再次,儘管裝水口塞好,總是洗碗時候,總是滲透積累很多水,如果不每次留意清洗,很容易積很多汙水,想想都不衛生。
可保溫的輔食碗價格真心不便宜,一套要上百塊,當你發現它其實被當做普通碗一樣用的時候,就覺得真心浪費錢。
基於怕壓著寶寶、便於以後分床等買了嬰兒床,發現要餵奶還是一起同睡一張床比較好,再大點,有分離焦慮,更不喜歡自己睡。
嬰兒床買可拼接在大人床比較好,畢竟把孩子放在獨一一張床不便於餵奶,也不放心。
總的來說,就我個人來說,主要這幾樣比較後悔的,想想養育孩子真是碎鈔機,疫情收入不升反降,還是把錢用在刀刃上比較好哈。
你們買過的嬰兒用品,有哪些是比較後悔的,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