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9月開學不到1個月,家長卻收到了學校不能開學的簡訊。
市民陳先生向溫都新聞熱線88868886反映,因為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知行」)的開學承諾落空,有十幾個孩子面臨就學難的困境。
家長:學校開學承諾落空,孩子沒書讀
陳先生的孩子9月份即將升入初中。因在外地工作,就想著給孩子找一所私立寄宿學校。
6月中旬,看到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的招生信息後,陳先生報了名,並於6月24日收到了學校的繳費簡訊,要求在6月25日至6月27日前往永嘉縣三江商務區環江大道大誠甌江印象售樓處繳費。繳費金額為每學期學費16800元,食宿6000元。
第二天早上,前往繳費路上的陳先生再次接到學校的兩條簡訊。
第一條簡訊說,「因公司特殊原因,暫停收費」。
第二條簡訊強調「學校會按時開學」,繳費暫停是公司收費帳號的原因,讓家長不必擔心。
但是隨後打聽到的消息,卻讓家長們憂心不已:原定8個班320人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只有幾十個人報名。學校今年開不了學。
永嘉縣教育局為此組織召開了協調會。協調會上,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的投資方、大誠置業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姜文彬向家長作出4點承諾:
1、繳費時間延遲到6月30日;
2、不管多少人繳費都保證按時開學;
3、最遲在7月底前落實新校長人選並向家長公布;
4、無論前期報名的家長有沒有繳費,只要政策允許,隨時可以去知行就讀。
協調會召開後的當晚,家長們又收到了校方的繳費簡訊。包括陳先生在內的不少家長成功繳費。本以為繳費之後,孩子按期讀書應該沒問題了,但隨後,家長們還是不斷收到校方「不能開學」的消息,「投訴政務網後,教育局的意見是學校必須要保障9月1日正常開學。」
陳先生說,其間,學校多次稱不能開學,隨後又數次承諾按期開學。
「一直等到7月底,學校通知已經繳費的家長退費,說學校開不起來,可以安排孩子去公立學校。」
「去私立學校就讀,是因為家裡人沒法照顧,去公立學校讀書,孩子誰帶?」
在採訪中,家長陳女士對這個方案表示了反對,希望能安排孩子去別的私立學校就讀,「但學校表示沒辦法解決,只願意經濟賠償。」
校方:錯在我們,願意退費賠償
為什麼學校按期開學的承諾不能兌現?
姜文彬向記者承認,確實錯在校方,但是學校也沒有辦法,辦學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由於疫情,原計劃5月份竣工的校舍一直到第一批招生時都沒有完工。後來經過教育部門的評估,最終同意知行列入第二批招生計劃。
姜文彬說,由於錯過了第一批招生,加上前期沒有做相關宣傳,知行的招生現狀很不理想:「我們原先計劃招320人,但只有80多個孩子報名,繳費的只有15個,沒有達到投資方的預期。」
而這時,原本去年就已經籤約的師資也發生了變動:包括校長在內的不少教師跟學校解除了合同。6月份跟家長承諾7月底前落實新校長人選,最後也因沒有合適人選而導致承諾再次落空。
姜文彬稱,孩子少(目前只剩下9個孩子要求在知行就讀)、沒有師資,是學校無法開學的主要原因。「但是確實沒辦法,該校方負的責任我們不逃避,校方願意按相關規定退費賠償。」
教育局:可安排去公立學校就讀
就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不能按期開學的情況,永嘉縣教育局教育一科相關工作人員稱,目前永嘉縣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意見是,即使只有一個生源,學校也要按承諾按期開學。
該工作人員稱,當時教育部門曾建議知行等明年條件具備了再招生,但是校方稱有信心將工期趕出,在9月份如期開學。
「今年小升初的招生時間為5月底,知行的招生在6月中下旬,錯過了第一批招生,導致最後招生情況不理想。校方也向教育部門求援,希望能解決這幾個孩子的就學問題。」這名工作人員稱,家長要求去其他民辦學校,但民辦學校的招生工作已經結束,名單也公示了。
不過他表示,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沒書讀,教育部門會儘量協調,在政策範圍內,安排這幾名孩子去施教區的公立學校就讀。
截至昨天下午發稿時,記者發現知行的微信公眾號上還有「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2020學年9月準時開學」的信息。
永嘉知行外國語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坐落於永嘉縣三江商務區C013-18地塊(梅園路以西,中心大道以北,中村路以東,104國道以南),佔地面積約3.9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2萬平方米。學校總規模36個班,其中小學12個班,初中24個班,可容納1620名學生(全寄宿)。
本文來源:溫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