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臨近,回家過年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留在大城市還是回老家」的話題都會被拎出來。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討論要不要離開深圳。
「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不然回家算了。」
「大城市那麼難,為什麼你還捨不得離開?」
逃離其實很容易,但留下的人更勇敢。
每一位還留在深圳的人,都比我們想像得更優秀。如果你還在質疑自己,那我告訴你,你錯了。
2020年,選擇繼續留在深圳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足夠勇敢。這一群堅持深漂,還仍未妥協的人,很厲害。
深圳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從年薪4萬到擁有公司股權
@艾莉,28歲,新媒體大號主編
「我已經4年沒有休息了,連續工作了1589天...」
我是一個新媒體從業者,工作場所不局限。地鐵、機場、咖啡廳、高鐵站……打開手提電腦就能工作。
記得剛參加工作那會,家住沙井,公司在科技園。
沒有現在的人幸福,那是地鐵11號線還沒通車。我每天6點多起床,就為了能搭上接駁1號線的首班車。
9點正好趕到公司,周而復始。
大概回想了一下,我的第一篇稿子,只有150塊錢。
接下來,是凌晨3點追明星熱點,20小時的手機待命,邊吃年夜飯邊對接客戶……
晉升為帳號主編,是我工作的第753天。
你想選擇過怎樣的生活,就得付出怎樣的努力。
每個深漂都是超人
從自學專升本到拿到大廠offer
@Jack 來深圳5年 28歲
比起其他城市,深圳很包容。不管你來自哪裡,都沒有人會說你是「外省人」。
在這裡,不看背景不比家世,每個人相同的起跑線,能成為怎樣的自己,全憑個人實力。
我是差不多畢業後就來到深圳,找了家在龍崗的公司。
深知大專學歷帶給自己的弊端,於是剛來深圳就報了自學專升本。工作日上班,周末上網課繼續學習,用了1年多拿到學位證書。。
因為參與過幾個深圳大型項目經驗,本科自修學設計專業,我才跳槽到南山一家五百強企業。
從龍崗到南山,從大專到自學本科,直到今年拿到大廠的offer。
如今大廠的工作,每天也加班也很晚,但一切都很充實有意義。我在想等明年有時間再讀個研究生,繼續往人生的一個目標前進。
咬牙堅持的深漂,很勇敢
從深漂裸辭到賺到第一個一百萬
@大可 來深圳7年 32歲
我是湖南人,不甘心在小地方渾渾噩噩過日子,嚮往大城市的繁華生活。2013年初,孤身一人來到深圳。
為了省錢住過關外城中村的小單間,也住過深圳北站附近10平米的房子,緊湊到只剩床鋪。
可能因為窮過,所以不甘心。
到2018年,當時公司部門整合,我被劃分到邊緣部門,也就是這樣的契機,讓我鼓足勇氣裸辭創業,做起閒置經濟的二手電商平臺。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了很多普通人機會,每一次風口來臨,都會帶著很多的財富機遇。
深漂裸辭到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我抓住了一次小風口,完成了人生階段的逆襲。
2020很難,但咬牙挺住的深漂卻很勇敢。這一年不論多少願望沒有實現,我們依然可以對生活抱有期待,生活再難也會迎來新的曙光,深漂依然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既然選擇深漂,就要乘風破浪。在深圳,沒有家鄉的寧靜悠閒,但會推著你不斷往前。沒有過多的人情世故,但有一個承載夢想的平臺。
深漂不值得驕傲,也不必自嘲
深圳有1343.88萬人,便有一千多萬種可能,一千多萬種故事。
別人的故事無法複製,但或許能從別人的人生裡,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不難發現,每個深漂族都會經歷四個階段:新鮮興奮期、熱烈追求期、沮喪疲倦期、平淡生活期。
在新鮮期時,我們對深圳的一切充滿嚮往和好奇。
渾身使不完的勁,腦袋裡也有各種幻想,制定了很多目標。work hard,play hard!拼了命折騰,可著勁兒工作。
可當我們在不斷經歷現實的打擊之後,就進入到了第三階段:沮喪疲憊。
也許哪天,沮喪、失望、迷茫、頹廢、疲憊,所有的負面情緒洶湧而至。於是自己,開始既心有不甘,又不得已審時度勢。
深漂的日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美好,卻也沒有那麼糟糕。
等到某一天,突然醍醐灌頂,人生原來也不是只有一種活法。深漂的身份,不值得驕傲,卻也不必憂心,它只是我們的一種生活狀態。
比起離開的深漂,留下的深圳人身上背負的故事可能會更多。
因為在深圳生存這件事本身,就註定他們超越了很多人。
#今日話題#
2021你選擇繼續留在深圳
還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