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完善蒼南-龍灣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項目規劃,學習產業園共建機制,加快進推進產業園的啟動實施,7月24日至26日,我縣組織縣府辦、縣招商局、縣發改局、縣旅遊局、縣文廣新局、馬站鎮,並特邀溫州市招商局、龍灣區招商局、溫州市經規院等單位負責人,赴雲和、開化、三門等地學習考察。通過考察學習,考察組認為三地在產業園規劃、項目謀劃以及共建機制等方面,對蒼南、龍灣兩地政府在馬站鎮共建省級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很有借鑑意義。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雲和、開化、三門等地產業園的基本情況
1.雲和產業園情況。雲和縣與寧波市北侖區共建省級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總體定位為「1+3+8+20」,即以「木玩+」為核心發展理念,重點培育「文化創意、幼教培訓、休閒度假」3大主導產業,發展「木玩+」智創、網際網路、幼教、體驗、服務、文化、生態、休閒等8大核心要素,建設木玩童話旅遊集散中心、木玩童話城堡等20個項目。其核心區規劃面積0.95平方公裡,規劃政府性投資項目有東方童話城堡、童話體驗公園等4個項目;社會性投資項目有木玩智造空間、童玩樂園、中國幼教創意園、木玩總部經濟大廈等。
2.開化產業園情況。開化,是我省26個山區縣中最早創建省級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的縣域。開化縣與桐鄉市共建的省級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其「一園」核心區規劃面積2.61平方公裡,主要規劃有文化博覽區、山地休閒區、健康養生區等功能片區,重點項目有公共文化廣場、度假酒店、文化休閒商業街等。「多點」意向建設項目包括龍門村外山古村落、大黃山村茶葉觀光園、音坑鄉下淤村3A景區綜合提升工程等。
3.三門產業園情況。三門縣與溫嶺市共建產業園,屬於台州市內結對,其核心區規劃約1平方公裡,主要分為產業休閒服務區、影視文化演繹區、生態企業孵化區、歷史文化展覽區、漁家風情生活區、海港休閒運動區等功能區塊。「一園」項目規劃有輕奢主題酒店、遊客集散中心、青蟹總部中心、影視文化培訓基地、企業家集中培訓中心、海島人家生活藝術館、黃泥洞民宿群等26個項目。
二、開化、雲和、三門等地主要做法和經驗
1.融合資源,項目規劃有特色。雲和縣目前共有700多家木製玩具廠,所生產的木製玩具佔浙江省70%,全國50%,全世界4%。考察組當天走進和信集團,就好比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該縣產業園規劃的東方童話城堡、童話體驗公園等20個項目,便是以雲和木玩、雲和梯田和雲和湖為依託,突出「木玩+」的核心發展理念,做足了「木玩」文章。開化縣是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縣、國家全域景區示範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該縣產業園核心區規劃的項目主要還是為「根宮佛國」5A級景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作配套服務,其「多點」謀劃的項目也都是緊緊圍繞「源頭、根藝、龍頂茶」現實背景資源,在「國家公園」上下工夫。三門縣產業園核心區設在國家4A級景區蛇蟠島上,規劃產業休閒服務區、影視文化演繹區、漁家風情生活區、海港休閒運動區等六大功能區塊,充分融合「海島+石窟」元素,打造「創客基地」「匯智博園」「世界浙灣」。
2.提前謀劃,項目用地有保障。近年來,雲和縣全力推動「老雲和、新童話、真山水」規劃理念,努力將雲和打造成全球木製玩具創製中心、國家全域旅遊先行區、全省美麗縣城建設樣板區。因此,該縣早在省裡啟動產業園創建工作之前,就已經在核心地塊開展土地利用修編工作,謀劃了一批項目,只不過此次產業園創建剛好為這些項目的實施提供了一個平臺。目前該縣產業園除了政府類投資4個大項目之外,核心區中一些條件成熟的項目也都在積極招商洽談中。而開化縣從2015年開始謀劃,經過兩年多的前期工作努力,一期規劃用地540畝政策處理全部完成,一期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並通過審批,文化公園項目已於今年4月開工建設,核心區其他項目設計方案編制業已完成,「點」上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或洽談中。
3.不斷探索,項目共建有機制。經過兩年時間的共同探索,開化縣與桐鄉市在產業園共建體制機制上已經走出了一條可行的路子。一是資金到位。2015年,在雙方籤訂產業園共建補充協議的第三天,作為雙方合作基本保障的開發公司首期註冊資金各1億元,便都及時到帳;二是人員到位。在雙方協議籤訂之後的短短2個月之內,由桐鄉市選派的產業園管委會主任以及其他方面人才,按要求及時到位,開化縣選配的領導幹部和其他人員也同時到崗;三是制度到位。出臺了《產業園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產業園管理辦法》《開發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產業園建設專項資金使用辦法》等一系列文件。此外,雙方還在產業園利益共享機制上面進行有益探索。
4.高度重視,山海協作有成效。兩年多來,「開化一桐鄉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之所以能順利實施,明顯見效,走出一條有別於工業協作的山海協作新路徑,打造了全省「山海協作」升級版的樣板,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一是雙方高層交流常態化。產業園共建協議籤約之後,兩地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定期互訪考察,都把產業園推進實施列為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加以研究協調,加以督查推進;二是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合作。比如桐鄉組織新聞媒體到開化採訪,向桐鄉市民全面展示了產業園目標定位和發展模式,以及開化良好資源環境,比如桐鄉幫助開化,連續兩屆將龍頂茶及錢江源水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指定用茶、用水,又比如說兩地旅委輪流舉辦旅遊、招商推介會,還有32所學校教育結對、扶貧捐贈等等。
三、我縣產業園建設的思考及建議
借鑑三地經驗,結合我縣實際,考察組認為,要推動蒼南-龍灣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建設,打造兩地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加強組織領導,組建管理機構。目前,全省14個縣申報省級山海協作產業園工作已告一段落,省發改委已將《關於深化山海協作推進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建設的實施意見》網上發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估計9月中上旬省政府會正式出臺文件,公布產業園名單,全面部署工作。我縣當務之急,就是應該學習三地的做法,成立以縣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山海協作工程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經合辦,負責山海協作工程實施的日常工作,負責產業園創建的前期工作的開展,以及與龍灣區之間的聯絡。待省裡文件下達之後,首先要開展的工作則應該是組建管理機構。《實施意見》規定產業園執行浙委辦〔2012〕83號文件明確的共建共管共享共招機制,這也就是開化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模式。根據這一模式,我縣即將組建產業園管委會,管委會主任應由龍灣區選派,併兼任蒼南縣委常委,同時,龍灣區還須選派1至3名人才到產業園掛職;鑑於產業園所在地在蒼南,蒼南可選派1名副縣級領導到龍灣區掛職任副區長,同時可平調或提拔1名副縣級領導任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具體負責產業園建設工作。此外,在管委會其他人員的選配時,我們建議根據業務熟悉程度要求,縣經合辦、馬站鎮相關業務科室人員應該優先考慮選用,以便管委會業務工作的銜接和順利開展。
2.科學規劃設計,明確功能定位。共建產業園,規劃要先行。之前委託市經規院所做的初步設計方案僅僅停留在產業園申報階段,此次外出考察學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學習雲和、開化、三門等地在產業園項目謀劃上好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調整完善設計方案。我們認為,我縣產業園必須充分體現地域特色,必須依託大漁寮景區、蒲城抗倭文化、馬站生態農業等主要資源,並做好與這些資源之間的銜接,進一步明確產業園功能定位。下一步,要繼續加強產業園土地利用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的對接和統籌,做到相互協調、相互支撐,切實做好核心區及「多點」項目的調整工作,一是根據項目的投資主體考慮,將原方案中個別項目在政府類、招商引資類上進行類別調整;二是根據項目成熟度,個別項目在實施類、前期類、謀劃類上面作些調整;三是根據項目結合度,緊緊結合區域旅遊文化資源,增加一些特色項目,完善項目建設內容,認真測算用地規模等。產業園總體規劃完成之後,需呈報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研究討論,通過後應馬上著手編制控規和詳規,把規劃路徑化、項目化,加快啟動實施。
3.雙方高層推動,加強合作交流。產業園共建是山海協作的重頭戲,是雙方共同實施的一項工程,因此加強雙方之間的交流顯得尤為關鍵。一是雙方高層領導互訪常態化。開化縣與桐鄉市產業園共建能夠在全省走在前列,這與他們兩地幾任主要領導的持續重視是分不開。因此,我們建議,在下一次兩地籤訂更為詳細的共建協議之機,我縣應力爭邀請龍灣區主要領導來蒼座談交流,並以此為良好開端,定期開展雙方高層往來互訪活動,使之常態化。二是深入挖掘兩地優勢互補。蒼南在山海旅遊、生態農業、海洋漁業、鄉村文化等優勢,可以與龍灣的先進位造業、高新技術、空港口岸等優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建議可以利用龍灣國際機場的「窗口」優勢,搭建蒼南旅遊和農產品展銷平臺,並將蒼南打造成為龍灣優質農產品直供基地,成為龍灣市民周末休閒的首選地。同時,應學習開化、桐鄉兩地在資源共享、教育結對、濟困扶貧上的成功做法,進一步拓寬共建領域,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合作。三是形成共建共贏共識。建議我縣與龍灣區共同舉辦幾場旅遊推介活動,或主動邀請龍灣區新聞媒體來蒼走一走看一看,宣傳蒼南-龍灣山海協作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模式,打消一些幹部群眾心中不必要的顧慮,達成「山海協作、共同發展」的共識,同時,面向龍灣市民全面展示了蒼南良好自然環境、優越地理位置和優質旅遊資源。
4.用足用活政策,破解用地制約。與雲和、開化相比較,我縣產業園創建主要問題還是在項目成熟度上,在項目用地保障上可能會遇到一些瓶頸制約問題。我縣產業園「一園」核心區中初步規劃的實施類項目有馬站旅遊集散中心、馬站文體中心、九九蒲江田園綜合體、馬站客運中心、文化創意園、生態農業觀光園(農科奇觀)、興業路建設工程、「一園」道路整治提升工程等9個項目,「多點」實施類項目有蒲壯所城歷史風情小鎮、濱海線美麗鄉村建設、天豐園酒店、柚香花海印象三魁、後槽海天別院(高端民宿)等5個項目。這14個項目,初步需要建設用地為700多畝,目前項目選址的土地現狀為建設用地有4個,其餘均為農保地,其中5個項目正在爭取土地局調和用地指標,2個項目可以實行生態化建設,不破壞土地現狀。因此,在項目用地保障工作開展上,我們認為宜早不宜遲,一是一些成熟的項目如馬站旅遊集散中心、馬站客運中心、農科奇觀等項目,應儘快制定建設計劃,啟動實施;二是做好產業園所在地馬站片區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儘快落實項目地塊調整工作,確保產業園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有效銜接;三是著手篩選一些項目,向上爭取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省重點建設項目、「411」全省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項目,用足用活省級項目用地政策,落實專項建設用地指標,保障產業園基礎設施和部分項目用地;四是建議縣政府在今後幾年內每年度研究用地指標上,予以產業園適當的傾斜,專門切塊部分指標用於落實產業園項目建設。
5.拓寬融資渠道,注重招商引資。一是融資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在於政府類投資項目方面。產業園共建主要的啟動資金來自於蒼南、龍灣雙方各出資1億元的註冊資金,還有可以看到的是每年省財政專項資金大約2000萬元的扶持,那麼在5年的建設期限內基本上有3億元資金的保障,但產業園建設中政府類投資項目的總投資估算卻遠遠大於這個數。因此如何以3億元資金撬動一定量的項目投資資金,滿足政府類項目投資規模,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在目前中央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的背景下,產業園建設要突破融資障礙,一方面可以嘗試設立產業園發展子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入股子基金;另一方面靈活運用貸款風險補償、貼息、擔保貼費和獎勵補助等綜合措施,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重點項目建設;還有就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的山海協作、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產業創新發展、智慧旅遊發展、中小企業扶持等產業扶持資金。二是招商問題。產業園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項目應由政府主導,而更多的項目需要多元化投資。2016年以來,開化、桐鄉山海協作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已組織40餘批次,約300名桐鄉、嘉興、杭州等地客商到開化進行投資考察,籤約了一批項目,落實了一批項目。雲和縣在產業園建設上與我縣處在同一起跑線,但由於該縣一些項目謀劃較早、條件成熟,因此這些項目也在加大對外推介力度,深入洽談中。因此,我們建議,在產業園總體規劃完成之後,要儘快精心包裝推出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創新開發建設模式,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民間資金參與產業園項目建設。
蒼南縣山海協作產業園考察組
(執筆人:曾瑞銘)2017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