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健美女王濃縮十年經驗「肌力訓練瘦身法」,讓你身型小一號!

2020-12-20 健身Girl

在韓國擁有「最強腹肌歐巴桑」封號的李弦娥,看到她凹凸有致的緊實身材,你可能無法相信:她一個兒子37歲、一個兒子29歲!

許多人問她秘訣是什麼?而答案就是:「做肌肉力量運動!」她自己設計了一套「在家就能做的肌肉鍛鍊計劃」,陪她走過人生低潮期,在年近半百重拾美貌、達成「健美女王」的夢想,更因此擺脫憂鬱症、擁有健康與青春

看她分享雕塑【上半身】的運動,收藏起來一起做,2周時間就能見證"鎖骨直角肩"的驚人養成奇蹟。

雙腳交叉做伏地挺身/ 次數:12次

手肘身直將身體往上推,就可以打造出漂亮的鎖骨曲線,並可以強化胸部、肩膀、小手臂、腹部的肌肉。

身體趴下,膝蓋貼地,雙手打開與肩同寬,並將小腿交叉、往上抬高。若想提高運動強度,做此運動時,雙手握著啞鈴。手肘往外彎曲,儘量降低身體高度。注意手肘伸直、將身體抬起時,不可以先抬起臀部。將手臂慢慢伸直,回到第1個動作。重複第2~3個動作。

手握啞鈴往前和兩側舉高/ 次數:12次

啞鈴往前抬高時,前側肩膀往兩側抬高,可以刺激兩側的肩膀,打造出美麗的肩膀線條。

雙腳打開, 與肩同寬,雙手握著啞鈴。將啞鈴往前抬高到與肩膀同高。將啞鈴放下,回到第1個動作。將啞鈴往兩側舉至與肩膀同高。將啞鈴放下,回到第1個動作。第2~5個動作重複做。

手握啞鈴往後伸直/ 次數:15次

手臂後側的肌肉是最容易變成軟趴趴的部位,即使運動,也不易變成緊實狀態。最有效的運動是將手臂往後伸直動作,能消除鬆弛的蝴蝶袖。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臀部往後側拉,身體往前低,雙手握住啞鈴擺放在身體兩側,手肘呈直角彎曲。注意腰部和背部不可彎曲。將手肘往後伸直。將手肘往前彎曲,回到第1個動作。第2~3個動作重複做。

雙手臂張開,手掌往後旋轉/ 次數:15次

腋窩常常因血液循環不順暢而造成廢物累積,並生成贅肉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慢慢將雙手臂往兩側舉高至與肩同高。手掌慢慢往上後翻。再次將雙手往下翻轉,回到第1個動作。第2~3個動作重複做。

手臂抬高,並舉高身體 / 次數:12次

強化背部肌肉的同時,可以將肩膀和手臂打造成光滑的曲線。並具有強化僵硬的肩膀、背部、手臂肌肉的效果。

趴在地上,手臂和腿呈一直線伸直。若想提高運動強度,請握住啞鈴。雙手握拳後慢慢將手肘拉往胸部側,並將身體抬高。注意若沒有辦法將身體舉高,效果就會降低。讓背部肌肉緊縮後,慢慢將身體放下,回到第1個準備動作。第2~3個動作重複做。

相關焦點

  • 「鍛鍊肌力的女人更迷人」別怕變成肌肉女,健身狂分享教程
    針對女性上班族要做肌力訓練的建議,首先,我要分享健身帶給我的好處:過去我曾經做過很多工作,在音樂公司做行銷企劃,舞臺表演及主持,也做過銀行的催帳員,還開過一間餐廳,最後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健身。過去因為是個工作狂,我總是喜歡埋頭苦幹,這讓我增加很多社會上的經驗,相對的,也讓我增加了健康的風險。
  • 「韓國最辣女星」!宋智孝的懶人瘦身法,你絕對做得到
    說起韓國的素顏美女,大家一定會不約而同想到宋智孝,年近40歲卻還是擁有Q彈肌膚,宛若新生兒一般,加上超完美S曲線,更曾在2015年擠下秀智、全智賢等美女,被選為「韓國最火辣女星」。歐膩的好身材,全都靠「睡覺瘦身法」,超適合懶惰的水水!
  • 跑得好是全身的事 不可忽略的肌力訓練
    跑步不只「動手動腳」 全身都要動起來對需要長距離、長時間跑步的跑者來說,除了強勁的「健腳」外,包括手臂、上半身、髖關節、核心肌群都很重要。若跑者能正確善用這些肌群,才能維持正確的跑姿,達到全身的平衡與穩定。例如股四頭肌就牽涉到膝蓋的穩定;小腿、足踝的穩定性,則有助於穩定落地、支撐與彈跳;臀部肌群、大腿腿後肌群與髖關節的強韌,也可提升推蹬力。
  • 必學10大「佛系瘦身法」:不用節食也能瘦下來
    最近網路上「佛系瘦身法」大受歡迎,居然可以不用節食、運動也能達到瘦身效果!「佛系瘦身法」是透過「欺騙大腦」的科學性減肥和改變生活小習慣來令身體瘦下來,超過十個小方法就由今天開始實行吧!即時說,下次當你想吃漢堡包和薯條時,只要去快餐廳聞一聞,食慾可能就會立即大減,轉向吃其他比較健康的東西。佛系瘦身法二:「欺騙大腦」瘦身原則雖然這種「佛系瘦身法」聽上去仿似很荒唐,但確實有用!
  • 你知道肌力訓練跟伸展的弓箭步是不一樣的嗎?
    我當然不會這麼無聊的說是正確的弓箭步跟錯誤的弓箭步,要告訴大家的是弓箭步分成:「肌力訓練的弓箭步」跟「伸展的弓箭步」兩種。所以在問弓箭步怎麼作的時候,請先搞清楚我們現在要作的是哪種弓箭步,兩種弓箭步的概念是不同的!!動作之前,請先搞清楚自己到底目的為何。(當然也可以一邊肌力訓練一邊伸展,這個可以後面再說。)
  • 95後「臀王」劉太陽重量訓練,養成「躺著瘦」體質「附重訓攻略」
    而訓練內容大部分為重訓:這樣的身材,你想要嗎?不過,我們普通人是絕難練就這樣的身材的。不管是時間、精力、還是專業知識儲備,以及經濟實力都會制約我們。何況我們普通人也不需要練就這樣的健美身材,但是完全可以像她一樣,進行重訓,讓身材更健美,體態更好。
  • 【運動科學】比較肌力、爆發力、肌耐力的區別
    ,有助於競技的成績  「最大肌力」是指在進行肌力訓練時 (例如使用槓鈴)只能舉起一次的重量。,或是朝對手出拳等,很多時候都必須在瞬間發揮出強大的力量,這種能力就是肌肉的「爆發力」。  換句話說,當肌力輸出越少,相當於物體阻力越小的時候,速度會越快。而當肌力輸出到最大肌力,相當於物體阻力最大的時候,速度也就會降很低,請參考圖1棕色的「力量-速度曲線」。「肌力×速度」=爆發力。若以此來計算爆發力,就會得到如圖1藍色的「力量-爆發力曲線」,在最大肌力輸出大約30%時,達到爆發力的峰值,就叫做「最大肌爆發力」。
  • 聽過「周期化訓練」嗎?把訓練與恢復運用得更科學
    在訓練壓力和適當恢復的交替刺激之下,對任何水平的運動員都是有利的,周期化訓練以最大限度來進步,同時限制訓練壓力對身體的過度損傷。周期化編排通常用時間區分為大周期為「年」、中周期為「月」和小周期「周」,每個周期中安排的恢復是有目的。
  • 單純的肌力訓練已經不能解決臨床很多的問題
    常常會聽到一些聲音,你某某肌肉肌力不夠,把力量練起來就好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單單是從事骨科康復,從事神經康復的同道應該也是深有體會。更多的是神經對這塊肌肉的控制問題,單純強化肌力是沒有辦法解決神經控制的問題。強化了肌力,該出現異常步態還是會出現,該代償還是代償,該疼痛還是疼痛,這時候就需要考慮不單單是肌力問題了。
  • 肌力訓練是預防退行性關節炎的最佳方法
    除了依靠飲食、針藥來延緩退行性關節炎外,專家指出:肌力訓練更能延長關節退化。肥胖、過度使用者關節容易衰退隨著飲食西化、運動風盛行,以前只有老年人才會出現的退行性關節炎,近年來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不少人年紀不到40歲,膝關節就已經出現退化症狀。
  • 力量訓練四大類全攻略
    近年健身風潮席捲全世界,但別一窩蜂跟著買健身房、跟教練跳有氧…那就讓SuperFIT用一篇文章的時間,帶你好好了解「重量訓練」目的是什麼?你適合練哪些項目?為什麼?重量訓練分成哪幾項?「重量訓練」我們可分為四大專項:健美、健力、舉重、CrossFit先來看看這四大項目的差異,才能幫助你開啟健身訓練時,選擇適合項目、找到專屬教練,也離夢想體態更近了!
  • 健美掃盲101: IFBB 職業卡,到底意味著什麼?
    健美世界裡,最高的榮譽是「奧賽冠軍」,也就是獲得「奧林匹亞先生/小姐」桂冠。圖為去年的奧賽冠軍肖恩雷登,他以 43 歲的高齡擊敗了七次奧賽冠軍菲爾西斯,創造了奧賽歷史。比賽增多確實給運動員創造了機會,但對於「健美」這項運動來說,到不熟悉的地方參賽,不確定性太大了:旅行時間太長會增加身體儲水、增加疲勞;無法保證飲食、訓練與睡眠的質量;對一些級別來說,當地人氣也會影響裁判的判罰……因此,客觀來說:能在家門口參加全國賽的美國人,不僅比賽多拿卡機會多(美國全國賽只發卡給美國人),比賽的不確定也更少,進一步降低了比賽的難度
  • 健身教練,並不是「健美」教練
    根據美國體能協會的教科書——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定義,體能訓練是以抗阻力訓練是為核心,包括其它多種方式的整合訓練,比如衝刺訓練、靈敏訓練、爆發力訓練、柔韌性訓練、有氧和無氧耐力訓練等。運動訓練教科書對「體能」的定義目前國內大眾健身房,我們能見到的器材和課程,是以抗阻力(大器械、槓鈴啞鈴、自重等)訓練為核心,輔以體能小工具(訓練球、繩梯和戰繩等)、柔韌性訓練等為特色,其中,體能小工具訓練也被很多健身房稱為「功能性訓練」。(關於功能訓練的定義方面可閱讀:「功能性訓練」是騙人的嗎?)
  • 魏雲柔:健美讓我找回自信!——從害怕上臺到拿下健美冠軍
    網絡平臺擁有高達40萬4 千名粉絲的Alisa 魏雲柔,若要用一句話形容,大概沒有比「天使臉孔、魔鬼身材」還要來更貼切了。目前任職 健身訓練工作室的她,除了是名專業的健身教練,其實還是一個擁有WNBF(世界自然健美協會)職業卡的健美選手。
  • 彈力帶的肌力訓練真的無效嗎?研究證明與重量訓練一樣
    其實,你只需要買條阻力帶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訓練,阻力帶(resistance bands)又可稱為彈力帶或彈力繩;最早是由物理治療師運用於復健治療上使用,後來發現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強化肌肉並雕塑線條,非常適合用來進行日常訓練時使用,再加上一條簡單的阻力帶大約200元上下,因此,深受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喜愛。但這樣簡單又便宜的器材對我們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
  • 「 呼吸 」 一切訓練的基礎
    你了解呼吸嗎?還記得我每次教課時都要教授呼吸方式,剛開始帶學生練習呼吸時,他們也會提出一些疑問,似乎在說:「這真的那麼有效?一點訓練強度都沒有!是不是在混時間?」呼吸的訓練跟練肌肉、減肥、體能訓練沒有任何衝突。沒有規定說:「沒有練過呼吸練習,就一定不能做重量訓練!」但是……如果身體的活動度不足、穩定度不足,就必須在重量訓練之前先做調整,否則,一個關節、功能受限的身體,又如何通過訓練進步呢?
  • No pain No gain是健身的神話還是訓練的真相?
    有在健身的人一定都有看過「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沒有收穫這句話,但這句話對於訓練成效真的是這樣嗎?無數健身者都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在對於一些人來說,經歷越艱難的訓練過程,很明顯的可以在結果得到收益;然而,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沒有痛苦,沒有收穫」或「只有強大的生存」這些激勵式的格言並不具備真正重大的意義,你有想過訓練必須要傷害痛苦才能有效嗎?「NO PAIN, NO GAIN」這句話對於訓練成效真的是這樣嗎?
  • 公考行測「定義判斷」解題思路:「要素濃縮」法
    一、「要素濃縮」法「要素濃縮」法:對「定義判斷」題幹中和「定義詞」相關的句子描述濃縮為1~3個要素,並將要素與選項進行比對,從而確定其是否符合定義。「定義判斷」題的解題思路是唯一的,因為每次考試時,這道題的解題思路都被明明白白地寫在試卷上:每道題先給出定義,然後列出四種情況,要求你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注意:假設這個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 解密「力量訓練」什麼是健美式訓練?什麼是運動表現訓練?
    肌肥大過程包括(肌原纖維內肌動蛋白和肌凝蛋白)合成數增加,及肌纖維內肌原纖維數目增加,而這肌纖維增生(hyperplasia) 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高強度重量訓練的刺激。在我訓練經驗中,一般大眾初次會想接觸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大部份都是想改善體態、線條、增加基礎代謝率、增加身體力量這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