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老年人之家」向幸福前進

2020-12-15 中國體育報

2017年底,西寧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堅持服務型居家養老和託底性機構養老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發展服務業相結合,不斷推動政府購買服務,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加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具有西寧特色的 「9064」(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社區養老,4%的老年人機構養老)養老服務格局已初見成效。

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到農村老年之家,西寧市正在摸索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經驗模式,滿足絕大多數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區享受養老服務的願望,為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幸福西寧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村裡有個幸福老人農家樂

距離西寧市區40公裡左右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甘樹灣村的老年之家裡充滿活力。拱門上的「向幸福前進」字眼讓人讀罷心裡一暖。去年夏天,當地媒體走進這個幸福港灣時,老人們正在觀看電視上的「花兒」演唱節目。明媚的陽光下,幾個老人正在下著象棋。

71歲的王應臣就是其中的一位,「車馬炮」在他手裡如同有了生命,在棋盤上「殺」得對手措手不及。「只要天氣好,每天都來,中午飯只交一塊錢,吃完飯和棋友們下棋,開心得很哪!」剛吃完涼麵的王應臣告訴記者。

甘樹灣村黨支部書記崔發俊介紹,目前村裡有121名老人,每天大概有五六十名老人來老年之家吃午飯、消遣。

「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們在家裡閒著寂寞無聊。現在生活條件都不差,老人們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每天早上六點到晚上九點,大家聚在一起,嘮嘮家常,共同吃飯,精神狀態都比以前好多了。」崔發俊說道。

70歲的薛小珍身板還比較硬朗,負責給大家做飯,「體力好的都來幫廚,每天都是大家一起商量吃點啥,吃的都是跟前菜地裡自己種的菜。」薛小珍說。

跟前的露地菜地和大棚裡種有大蔥、小蔥、大白菜、洋芋、蘿蔔、油白菜等蔬菜,要買肉和其他的菜就用大家每天湊的一元錢。

「我們健身保健室裡還有按摩椅呢,孫子來了也有兒童之家可以玩耍,連放碗筷都是一人一櫃。人老了,就希望能和大家熱熱鬧鬧地湊一起,你說這樣的日子好不好?」76歲的張桂反問記者。

文娛活動充實老人精神世界

西寧市城東區福康頤養中心是帶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化養老生活區,營養廚房、餐廳、親情會客室、文娛活動室、安逸書屋、醫務室、健康理療室等一應俱全。

這是西寧市城東區民政局結合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於2017年8月建成的全市第一家以「租房入院養老」為主的頤養中心,以適老性、舒適性為建設原則,面積達到800餘平方米。

王保衛和王志紅夫妻倆家住八一路瑞景園小區,二人子女在昆明,身邊無人照顧,今年3月份入住福康頤養中心,自家房屋出租月租金為1600元,加上退休工資完全能彌補其它費用。

「人老了,就圖個熱鬧開心。這個地方住著很舒服,飯菜也合老年人的口味,衛生有專人打掃。沒事按摩一下,跳個舞,看個電影,打個麻將,我們都過得很開心。」剛按摩回來的王志紅告訴記者。

福康頤養老中心自運營以來,在做好入住老人基本生活照料的前提下,每天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來充實老人的精神世界。每天早晨,以健康檢查及老年適宜性運動為主,每周一、周三下午開展老年舞蹈、合唱活動,每周二、周四開展樂器培訓活動,周五及周六主要以棋牌娛樂及手工製作為主。豐富的活動有效地帶動了老年文娛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質量。

85歲的楊月桂和79歲的陳冬榮,做了一輩子的閨蜜。楊月桂入住福康頤養中心後,陳冬榮隔三差五要前來看看,或者楊月桂請假去看陳冬榮,兩人的生活總感覺缺點什麼。後來陳冬榮說服了子女讓她也住進來,感情深厚的老姐妹倆從此生活形影不離。連楊月桂去西安看病,陳冬榮都是陪著一起去。

「當時孩子不太同意我住進來,認為別人會說他們不孝順。現在看我狀態這麼好,看到各種設施,尤其是房間鋪有地毯,還有安全扶手等,都對我的生活很放心。我們老人的養老觀念在變化,子女們的想法也在變化。」陳冬榮說。(豐佳佳)

相關焦點

  • 做大做好這碗飯——聚焦西寧愛老幸福食堂系列報導之八
    從今年6月我市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投入運營以來,這項民生工程可以說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最初承接的2家社會組織發展到28家,11.9萬名老年人享受到了愛老幸福食堂助餐服務……時隔半年,我市又致力「從有到好」,徹底破解「一飯難做」「一飯難求」的困境,讓愛老幸福食堂實現配套完善、持續發展、群眾滿意,真正把愛老「這碗飯」做大、做好、做走心。
  • 《向幸福前進》高父離世,高母深受打擊
    此次,在《向幸福前進》中,吳超演秦海璐的弟弟高國強,一個有點小聰明,又有點不安分的搖滾青年。高國強天性善良,頭腦聰明,是家中寵愛於一身的獨子,只因好高騖遠,難免受到家人的擠兌,不過他總能以賣萌討喜的方式「糊弄」過去,讓父母、姐姐甚是無奈。
  • 西寧9萬人(次)老年人享多元康護服務
    11月23日,記者從西寧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以來,西寧市打通社區醫養結合「最後一公裡」,21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雙證雙營,累計為9萬多人(次)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康護服務。西寧市還投資1.59億元建設286個農村「老年之家」,通過設置用餐室、健身保健室等「一場七室」,推行「專人+自助+互助+志願服務」等有效舉措,打造了具有西寧農村特色的「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模式,破解了二元結構中不平衡的瓶頸,代養服務有效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長期無人照料的現狀。
  • 首屆「大美青海·幸福西寧」網絡圖片展開展
    青羚網訊(記者 喬文俊)七月盛夏,高原古城西寧綠滿全城,「夏都」西寧用一股清涼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候。7月14日,由中共西寧市委宣傳部、西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首屆「大美青海·幸福西寧」網絡圖片展開展儀式在西寧市唐道·637舉行。
  • 《向幸福前進》熱播 黃楊賦予角色正能量
    黃楊  搜狐娛樂訊 電視劇《向幸福前進》目前正在遼寧熱拍,這部由知名導演周小剛執導的講述工人生活的電視劇,由周小斌、秦海璐、王大治、黃楊等實力演員加盟。  《向幸福前進》以向前進(周小斌飾)、高麗華(秦海璐飾)這對夫妻為主線,講述了遼寧一戶普通工人家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歷史進程中所經歷的命運沉浮。劇中黃楊飾演的是一位在餐廳打工的「川妹子」戴夢夢,一個心地善良、為人老實、勤勞勇敢的女孩。
  • 今天,西寧再登《人民日報》頭版
    西寧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盤活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優質資源,推動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向薄弱窪地傾斜,讓基層群眾共享。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周小斌劉敏濤《向幸福前進》開拍 演繹兄妹情
    劉敏濤周小斌合影  搜狐娛樂訊 近日,以上世紀90年代末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為背景,描寫在這一過程中幾個家庭跌宕起伏的電視劇《向幸福前進》在錦州凌海舉辦發布會。在店裡,她是幹練的老闆娘;在家裡,她對丈夫和兒子溫柔體貼,特別是相依為命的哥哥「向前進」,她十分維護,每當哥哥遇到困難的時候,「向前芳」都會站出來為哥哥排憂解難。  值得一提的是,在劇中飾演哥哥「向前進」的演員周小斌,同劉敏濤都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校友,而劉敏濤也表示,多年未見的兩人能通過該劇相見,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 西寧愛老幸福食堂7月1日恢復供餐,再次提高補貼標準
    6月28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因春節來臨和疫情發生,我市愛老幸福食堂於1月22日暫停供餐,時隔160天後,我市愛老幸福食堂將於7月1日全面恢復供餐,恢復供餐的愛老幸福食堂將以嶄新的面貌給老人們帶來新的亮點。
  • 今天西寧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西寧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盤活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優質資源,推動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向薄弱窪地傾斜,讓基層群眾共享。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今天西寧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西寧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盤活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優質資源,推動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向薄弱窪地傾斜,讓基層群眾共享。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無論生活怎樣,我們都要向幸福前進
    前幾天複習了《情滿四合院》,緊接著又找出《向幸福前進》,如果說《情》劇裡的何冰把老北京的「胡同串子」演繹得活靈活現,那麼《向》劇中的周小斌就把一個典型的東北漢紙給演活了。《向幸福前進》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遼寧一戶普通居民家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歷史進程中所經歷的故事 ,而周小斌也是齊齊哈爾人,可謂是本色出演了,很多人熟悉周小斌還是從《炊事班故事》開始的,「大周」給觀眾的印象老深刻了。
  • 西寧盤活優質資源促進民生改善
    西寧作為青海省會城市,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需求十分突出;然而,地處欠發達地區,西寧的經濟體量小、資源不均衡,與民生需求之間存在著矛盾。西寧拿出擔當和勇氣,抓住發展機遇,用改革作槓桿,撬動民生發展。改革不避難點均衡優質資源,村裡的孩子回來了又是一年開學季。
  • 西寧商圈:從「單核」向「多核」的蝶變
    目前,西寧市已經成熟並形成規模的主要聚集街區為城東區湟光、火車站和建國路商業區,城中區的西門—大十字—莫家街、南川商業區,城西區的力盟步行街、以唐道637為中心的萬達廣場、新華聯購物中心商業區,城北區的小橋大街、民惠城商業區等。
  • 西寧:文旅力量助力市民幸福迎新年
    數千家庭在西寧遇見幸福由西寧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城西區人民政府主辦,西寧文旅公司承辦的西寧親子生活節自2020年12月12日啟動以來,有數千組家庭參與到西寧親子生活節的系列活動中,他們通過體育健身、文化傳承、研學教育等一系列的親子互動,觸摸了西寧溫度,感知了生活在西寧的幸福,使這個新年變得有學、有玩、有意思。
  • 「精細之筆」書寫老年人「幸福經」
    原標題:「精細之筆」書寫老年人「幸福經」   新改造的小區乾淨清爽,車庫內電線被重新規整,並安裝了煙感報警器,走幾步就可以去剛開不久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姐妹們嘮嘮嗑
  • 來自創業者的西寧幸福感
    我們看到了各條戰線上無數張奮鬥的面孔,他們是守著小店誠信經營的個體商戶、是打造幸福鄉村遊的產業群、是不遠萬裡來西寧投資創業的創客,他們守正創新、不斷突破,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為西寧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出巨大能量。他們是幸福西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實習記者嚴進芳)
  • 《向著幸福前進》上海開播 吳奇隆解密幸福法則
    《向著幸福前進》將於今晚在上海電視劇頻道幸福開播。吳奇隆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堅定地向著幸福前進,為觀眾帶來解密生活的幸福法則。而吳奇隆則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克服種種困難,化解重重矛盾,堅定地向著幸福前進,為觀眾帶來解密生活的幸福法則。吳奇隆遭慘虐,為愛說謊傳遞幸福正能量《向著幸福前進》今晚將在上海電視劇頻道正式開播,該劇與熱播劇《向著炮火前進》和《向著勝利前進同》同為「前進系列」三部曲之一,更是收官之作。吳奇隆也從「前進」系列前兩部中的英勇戰士搖身一變成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妯娌聯手」 共同向幸福前進
    新年到 歡樂到廈門衛視 推出跨年大劇《向幸福前進》秦海璐 劉敏濤「妯娌聯手」 共同向幸福前進!在《向幸福前進》中,劉敏濤扮演的餐館老闆娘「向前芳」開了一家東北燉菜館,在劇中她幹練又直爽,把東北女人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在餐館裡,在丈夫和嫂子家人面前,她有著既好強又溫柔的特質;對待自己的哥哥「向前進」,她又十分地照顧。可以說向前芳經營的不僅是一家東北菜館,更是撐起了一家人的營生。
  • 構建「網際網路+老年人關懷之家」
    本報訊 針對我省人口老齡化的實際,張福傑委員提出,我省應以「政府主導、社區為主、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為原則,構建「網際網路+老年人關懷之家」,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化服務,最大限度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西寧盤活優質資源促進民生改善
    西寧不等不靠,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盤活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優質資源,推動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流動,向薄弱窪地傾斜,讓基層群眾共享。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