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好這碗飯——聚焦西寧愛老幸福食堂系列報導之八

2020-12-20 青海省人民政府

  77歲的王改英在城中區香格裡拉社區的幸福食堂高興地吃著飯的照片頻繁在各大媒體亮相,成了幸福食堂的「網紅」老人。

  雖然是「網紅」,但王改英來這裡吃飯的原因和來就餐老人都一樣:年齡在80歲左右,多是獨居或是身體狀況欠佳,做飯有困難的老人。在王改英看來,幸福食堂的飯菜不僅經濟實惠,而且種類豐富、乾淨衛生,比在家裡吃飯還要好。

  從今年6月我市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投入運營以來,這項民生工程可以說是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最初承接的2家社會組織發展到28家,11.9萬名老年人享受到了愛老幸福食堂助餐服務……時隔半年,我市又致力「從有到好」,徹底破解「一飯難做」「一飯難求」的困境,讓愛老幸福食堂實現配套完善、持續發展、群眾滿意,真正把愛老「這碗飯」做大、做好、做走心。

  各級黨委政府聯合發力

  老人吃飯由湊合到吃飽吃好

  在城西區古城臺街道昆西社區愛老幸福食堂,藏族老阿媽拉毛每天11時都會來這裡打飯。她說:「如果早起去市場買菜,然後洗菜、切菜,炒菜,吃完還要刷鍋,很麻煩。來這裡吃,有人給換著花樣做飯,最貴的兩葷兩素套餐也只花10元錢,方便又實惠。」如今,愛老幸福食堂在我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成為許多老人吃午飯的首選,老人上頓煮點粥,下頓熱剩飯的情況已成為過去。

  近年來,市委高度重視關心老年人生活問題,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全力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重點做好老年人的服務工作,把黨和政府對廣大老年人的關心、關愛和關懷落在了實處。今年年初,針對西寧老年人在吃飯上普遍遇到的難題,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市委主要領導多次點題,親抓進度,《西寧市深化城鄉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推進「愛老幸福食堂」建設實施方案》出臺,西寧市啟動實施「愛老幸福食堂」建設,以進一步提高全市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中央廚房」24個,「愛老幸福食堂」62個,助餐點53個。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蘇磊紅向記者介紹:「目前,愛老幸福食堂仍處於起步階段,能夠健康有序良性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愛老幸福食堂能夠取得現在的成效,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將此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對待。下一步,愛老幸福食堂將從現在的城市覆蓋到三縣城鎮一級,真正做到全覆蓋。相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愛老幸福食堂這項民生工程必將會做大、做好。」

  加大資金跟進力度

  老人餐盒裡的肉只會多不會少

  為保障資金高效使用不「穿底」,我市探索通過「購買服務、場地免費、稅費減免、多方監管」的方式解決政府唱「獨角戲」、資金嚴重匱乏等難題。按照「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掏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

  城西區就引進4家企業負責4個中央廚房,採取無償用房和每年8萬元以上的財政補貼有效減輕了企業成本。

  每到午飯飯點,在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內就餐的老年人絡繹不絕……工作人員按照6元、8元、10元三檔為老年人提供午餐,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和困難老人每天還分別補貼2-3元。

  「你看,這就是就餐卡,一頓最多只需要8塊錢,太划算了。」85歲的李奶奶向記者展示著自己的愛老幸福卡。她說,一會兒自己吃完,再給老伴兒帶幾個包子回去讓他嘗嘗。

  與餐桌間老人們輕鬆的歡笑聲不同,僅有一牆之隔的「中央廚房」內,大廚們身著圍裙、頭戴高帽,正在對配送來的半成品飯菜進行精加工。「今天我們給老人準備的有菜花炒肉、紅燒豆腐、木耳油菜、雞蛋醪糟湯……葷素搭配,想吃什麼可以自己選擇。」

  「豬肉價格雖然在上漲,但是老人餐盒裡的肉只會多不會少。」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經理劉朝霞堅定地說,從起初的30人就餐,到現在高峰時的1281人,人數雖越來越多,可僅僅只能營收平衡。城中區委、區政府一直緊盯中央廚房運營的每一環節,為保證廚房的持續運轉,不斷加大對資金的投入力度,不僅讓社會企業不為資金犯難,更要讓老人保質保量地吃好這頓飯。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高波介紹,我市建立的三項補貼制度,第一項是建設補貼,按照中央廚房最高不超過30萬元,愛老幸福食堂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標準,給予建設性的一次性補貼;第二項是運營補貼,給予中央廚房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愛老幸福食堂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為服務得好的愛老幸福食堂給予運營補貼;第三項是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助餐補貼,60歲以上困難老人每人每天補助3元,80歲以上的所有老人每人每天補助2元,據測算今年我市有5.8萬老人,補助要達到5000萬元。

  為確保愛老幸福食堂的順利運營,民政、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手加強老年人幸福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等四個文件,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同時,通過建立覆蓋食品生產、配送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監管機制,確保老年人吃上了放心飯。

  蘇磊紅說,想要繼續做好愛老幸福食堂,就要「軟硬兼施」,結合「十四五」規劃,對相關配套政策進行接續性的出臺,進一步加大資金跟進力度,保證老人吃飽吃好,還能感受到貼心、用心。

  從「吃飽吃好」到「個性化定製」

  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用餐滿意度

  貼心的愛老幸福食堂針對老年人身體特點和時令季節變化,充分考慮老年人飲食習慣和特點,為其提供個性化流食、素餐、無糖餐等,做到低油、低鹽、低糖清淡飲食。

  今年71歲的董華玲老人一直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我自己一個人做飯特別麻煩,不知道怎麼搭配,『愛老幸福食堂』啟動的第一天我就趕了過去。這半年來,我天天都去吃,一點兒也不膩。」

  目前,依託城西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形成「區、鎮辦、社區、小區」四級助餐送餐配餐網絡體系。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通過手機微信點餐、熱線電話點餐(4912349)、預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三種方式實現點餐到家。助餐配餐點根據老人訂餐計劃統籌採購食材,按老人口味加工烹製,並將用餐預約情況錄入信息平臺。

  為保證用餐老人飲食品質及選擇性訂餐,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聘請專業營養師每周為轄區老年人研究制定軟硬合適、葷素搭配、營養豐富的一周食譜,並提前一周進行公示。同時,及時收集老年人用餐反饋的意見建議,通過例會、試菜等方式不斷改進,適應老年人用餐習慣和喜好,贏得了用餐老人的好評。

  據了解,我市不僅制定了《西寧市養老服務評估工作實施方案》,還組建了「愛老幸福食堂」微信工作群,群內成員由市區民政、各鎮辦、各社區、運營商等人員組成,通過第一時間發送餐食照片、就餐統計等,實現老人用餐情況第一時間了解,統計數據第一時間掌握,遇到困難第一時間解決。通過信息化手段,對「中央廚房」「幸福食堂」的餐食及助餐點加工製作配餐就餐全過程和老年人預約及刷卡用餐過程,進行實時視頻監控,保障食堂飯菜質量,確保政府補貼資金真正服務於老人,同時不定期對「愛老幸福食堂」運營情況進行實地督查,了解老人的所想所需,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用餐滿意度。

  高波坦言,目前,老人們都能完全解決吃飽的問題,但從「吃飽到吃好」的初衷來而言,我們還要從共性餐外研究制定真正的個性化配餐,如讓糖尿病老人的餐食中做到低糖、低脂、低碳水,讓高血壓、高血脂老人低油、低鹽、多優質蛋白等,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

  愛老幸福食堂正在變好變大

  由西寧鳳凰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承接的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運營以來,得到了轄區用餐老人的廣泛支持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截至目前,已收到轄區老年人表揚信100餘封……從最初承接的2家社會組織到現在的28家,我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了西寧愛老幸福食堂中。

  為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人配餐助餐送餐服務,我市採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掏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原則,按照每餐不高於10元的標準只向老人收取必要的成本費,並分別為60周歲以上的困難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每天進行補助。同時,給予承接企業最高30萬元的建設補貼和每年最高10萬元的運營補貼,從而激發社會企業的熱情。

  「若想要愛老幸福食堂變大變好,就要培育更多社會組織茁壯發展,有了市場競爭,才有活力,就能夠優勝劣汰,形成良性發展的局面。」高波說著下一步的打算。

  對於西寧鳳凰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來說,他們準備擴展外部消費人群,並引入外賣平臺,在服務好老人的基礎上達到自己「造血」。「以養老事業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才是愛老幸福食堂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公司經理劉朝霞說。(張弘靚)

相關焦點

  • 「敬老愛老」從「幸福食堂」開始
    幸福食堂老人吃飯有了專屬「小食堂」「做一次飯要弄半天,還要經常吃剩菜,有這樣實惠的營養餐就方便多了。」「愛老幸福食堂」西寧鳳凰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據了解,這家「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建設和運營工作是由西寧鳳凰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全面負責的。該「中央廚房」共設置了分揀區、切配區、烹飪區、麵點區等10大功能區,配備了35名廚房工作人員,以及熱風循環高溫消毒櫃、餐具清洗烘乾線、立式電炸爐等37種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餐廚設備。
  • 西寧城北區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投運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7月4日11時30分,伴隨著回鍋肉、肉沫豆腐、素炒菜瓜、素炒青菜、紫菜蛋花湯與米飯的香味,西寧市城北區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投運。當天,位於夏都名邸的城北區老年養護中心、城北區馬坊街道辦事處馬坊東社區和光明社區三個愛老幸福食堂同時供餐。
  • 西寧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正式營業
    6月6日一早,得知景林佳苑小區樓下的愛老幸福食堂開張了,在附近居住的老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吃午飯。80餘歲的趙培貞和安青聯老人早早坐在了店裡等著享用第一頓愛心午餐,每位老人手裡都拿著一張愛老幸福用餐卡。「這個食堂開得好,老年人的體質弱,各方面都要小心,尤其在吃飯這件事上,外面的飯我們又吃不慣,現在好了,在這裡我們吃得安心,孩子們也放心。」趙培貞說。到底愛老幸福食堂是不是像老人們說的那樣好呢?記者前往現場瞧一瞧。第一站首先前往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
  • 西寧愛老幸福食堂7月1日恢復供餐,再次提高補貼標準
    6月28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因春節來臨和疫情發生,我市愛老幸福食堂於1月22日暫停供餐,時隔160天後,我市愛老幸福食堂將於7月1日全面恢復供餐,恢復供餐的愛老幸福食堂將以嶄新的面貌給老人們帶來新的亮點。
  • 青海西寧「幸福食堂」「烹調」愛老「味道」
    市場價每碗9元的牛肉麵,關愛價僅需1元,高齡價、幸福價分別為3元、5元。這是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本月剛運營的「幸福食堂」「舌尖上的牛肉麵」西山二巷店裡的價格。所謂「關愛價」,即辦理了愛老幸福卡的60周歲以上的四類老人(城鄉低保老人、城鄉特困老人、重點優撫老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老人)的就餐價格。而辦理了愛老幸福卡的所有60周歲以上老人,都可享受「幸福價」,80周歲以上的,可以享受「高齡價」。
  • 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全國推廣
    自2019年6月首批「愛老幸福食堂」運行開始,截至目前,西寧市已有三十餘萬人次享受這一服務。12月7日,來自西寧市民政局的消息,通過打造五級助餐送餐配餐網絡體系、為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建設已作為「範本」開始在全國推廣。
  • 幸福食堂,十元吃飽又吃好
    6月初,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試點運營,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就餐服務。午餐標準不超過10元,全市戶籍老人中6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特困、重點優撫等困難老人每人每天補助3元,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補助2元。飯菜來自城中區逯家寨的「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
  • 今天西寧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城西區古城臺街道昆東社區,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點都會準時來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打飯,「飯菜葷素搭配,最貴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實惠。」1個市級指導中心,30多個街道中央廚房,超100個社區幸福食堂,1000張幸福餐桌……愛老幸福食堂的「個十百千」工程,為老人打造出15分鐘助餐送餐配餐服務圈。
  • 今天西寧登上人民日報頭版
    城西區古城臺街道昆東社區,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點都會準時來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打飯,「飯菜葷素搭配,最貴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實惠。」1個市級指導中心,30多個街道中央廚房,超100個社區幸福食堂,1000張幸福餐桌……愛老幸福食堂的「個十百千」工程,為老人打造出15分鐘助餐送餐配餐服務圈。
  • 今天,西寧再登《人民日報》頭版
    城西區古城臺街道昆東社區,藏族老人仁青拉毛每天11點都會準時來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打飯,「飯菜葷素搭配,最貴的也只要10元,方便又實惠。」1個市級指導中心,30多個街道中央廚房,超100個社區幸福食堂,1000張幸福餐桌……愛老幸福食堂的「個十百千」工程,為老人打造出15分鐘助餐送餐配餐服務圈。
  • 【視頻】西寧這個食堂每天四菜一湯還免費送餐,樂得老人直點讚!
    【視頻】西寧這個食堂每天四菜一湯還免費送餐,樂得老人直點讚! 2019年6月18日西北最大的「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
  • 西寧盤活優質資源促進民生改善
    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西寧盤活優質資源促進民生改善
    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西寧盤活優質資源促進民生改善 改革添動能 群眾得實惠
    統籌市縣健康資源,打破條塊限制,將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資源下沉、醫防互補;創新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考核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傾斜;全市722個家庭醫生團隊,進家庭15.08萬戶……一系列組合拳,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從「醫聯體」邁向「健共體」,西寧沒有停止改革腳步,而是「一錘接著一錘敲」,「敲」出了新格局。
  • 山東曲阜:幸福食堂的幸福之約
    隨著志願者孔令燕的一聲吆喝,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乍一停歇,繼而又在滿屋的飯香裡瀰漫開來,吃著白菜燉肉、土豆絲、小米粥……這些可口的「幸福套餐」,老人們喜笑顏開。  據了解,2019年10月,武家村建設了這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幸福食堂,除了每天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的餐廳之外,食堂裡還開設了棋牌室、健身活動室和書畫室,讓老人們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 幸福食堂的幸福之約 讓老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開飯了……」隨著志願者孔令燕的一聲吆喝,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乍一停歇,繼而又在滿屋的飯香裡瀰漫開來,吃著白菜燉肉、土豆絲、小米粥……這些可口的「幸福套餐」,老人們喜笑顏開。
  • 西寧:「老年人之家」向幸福前進
    從城市到農村,從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到農村老年之家,西寧市正在摸索可推廣、可複製、可持續的經驗模式,滿足絕大多數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區享受養老服務的願望,為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幸福西寧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 「愛老,防摔大作戰」——史家教育集團服務學習項目系列報導
    於是組員們迅速調整行動計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及宣傳,包括老年人防跌倒調查與分析總結、清明養生宣傳特輯、「幫扶老人,情暖夕陽」防摔小技巧展示以及「人之行,莫大於孝」防摔小視頻等線上活動;發起「學雷鋒,我先行」活動,對老人居家安全的溫馨提示製作和防摔漫畫繪製活動以及線上漫畫展示、老年人外出安全防跌倒注意事項等線上宣傳活動。
  • 暗訪湖北省直機關食堂:添半碗飯的人多了
    據「湖北發布」微信公眾號報導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湖北提出,省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走前頭作表率,8月24日中午,記者暗訪了三處省直機關單位食堂。記者來到省委大院機關食堂,一進門便看到了適量取餐、杜絕浪費的提示。
  • 木子的食堂-牛肉丼飯
    曾經我也是個美食博主.....寫著一篇之前我專門去數了一下,這是《木子的食堂》系列第75期帖子了,至少數量上遠超《木子去哪兒》《木子的模型》系列。想著這麼一碗丼飯用料不多,製作似乎比煲仔飯更簡便。挑一天去買來牛肉,認認真真照著菜譜復刻。 材料準備 牛肉丼飯的材料再簡單不過了:足夠一碗飯的米,半個洋蔥,一個雞蛋,一盤超市買來的牛肉,還有一根蔥。這就是一份牛肉丼飯基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