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一早,得知景林佳苑小區樓下的愛老幸福食堂開張了,在附近居住的老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吃午飯。80餘歲的趙培貞和安青聯老人早早坐在了店裡等著享用第一頓愛心午餐,每位老人手裡都拿著一張愛老幸福用餐卡。
「這個食堂開得好,老年人的體質弱,各方面都要小心,尤其在吃飯這件事上,外面的飯我們又吃不慣,現在好了,在這裡我們吃得安心,孩子們也放心。」趙培貞說。
到底愛老幸福食堂是不是像老人們說的那樣好呢?記者前往現場瞧一瞧。
第一站首先前往城西區勝利路街道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食堂門口的公示欄上寫有為老人們準備的幸福食堂菜譜,分別是土豆紅燒肉、菜花炒肉、木耳油菜、紅燒豆腐、雞蛋醪糟湯。
在愛老幸福食堂第三方餐飲企業相關負責人李女士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中央廚房,此時距離中午開飯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廚房工作人員正在為老人們熬製雞湯。另一側,有專門烹製愛老幸福食堂飯菜的灶臺。每天由這裡的中央廚房負責做飯,然後配送到相應的愛老幸福食堂和助餐服務點上。
隨後,記者前往勝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服務點。「啥時候有飯?老年人怎麼吃呢?可以吃幾頓?現在可以吃嗎?」看著助餐點門口張貼的愛老幸福食堂海報,聚集的老人們圍住工作人員問個不停。
「勝利路街道管轄內的老人,去辦事處辦理一張就餐卡,老人享受的餐費已經打到了卡裡面,每天只提供一餐,接下來我們會根據老人們的口味進行相應調整,讓老人更滿意。」勝利路街道辦事處民政專幹和李女士解釋,如果老人消費的是10元的套餐,其實套餐的實際價格為16元,在此基礎上企業優惠6元,政府補貼3元,個人只需支付7元夥食費。
通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區愛老幸福食堂位於海湖體育中心內。中午,食堂裡有很多居民排隊打飯。素炒西藍花、清炒豆腐、蘿蔔炒肉、紫菜蛋花湯……健康美味的愛心午餐受到了居民們的好評。
其中一張飯桌旁坐著五位老年人,他們都是桃李路社區的居民,早晨在體育中心鍛鍊完身體後一起到這裡吃飯的,老人們享用的是10元的套餐。「飯菜的味道挺好的,人老了子女也都成家了,有的時候在家不想做飯,到這裡吃飯很方便。」四菜一湯還有一個粽子,老人們邊吃邊聊。
最後一站,記者前往位於通海路街道依林佳苑小區的助餐服務點。同樣是中午,老人們拿著餐盤排隊打飯,刷卡機旁擺放著愛老幸福餐桌意見本,本子第一頁記錄著一名老人對助餐點飯菜提出的幾點要求。
張老漢就住在依林佳苑小區12號樓裡,他說走路到小區助餐服務點只需幾分鐘。小區6號樓25樓住著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患有帕金森病,常年由老伴照顧。這時,兩名社區工作人員端著打包好的兩個餐盤,匆匆向老人家走去。「今天幸福餐桌正式營業了,給您倆也送個餐,阿姨拿個筷子。」「謝謝謝謝,4個菜我都嘗了味道挺好的,老年人吃飯就要清淡一點軟一點,這飯不鹹不淡正好。」老兩口一邊吃一邊稱讚。
據了解,西寧市城西區啟動運營青海省首批愛老幸福食堂。愛老幸福食堂是由「中央廚房」「幸福食堂」「幸福餐桌」三個層級組成。城西區將根據區域情況建設鎮辦級的中央廚房,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立社區級的「幸福食堂」,在居民小區內根據實際情況設立樓宇級的「幸福餐桌」助餐點。首批3個「中央廚房」、4個「幸福餐桌」、11個助餐點於6月6日起開始運營。
愛老幸福食堂按照「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掏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原則,在充分考慮老年人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提供10元、8元、6元套餐,收費較同等標準市場價格低5元至8元,實現老年人每頓飯不超過10元就能吃飽吃好的服務目標。
其中,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按照每人每天補助2元的標準提供就餐補貼,補貼後高齡老人最高8元就可享受食堂餐食;對60周歲以上低保、特困、低收入、重點優撫對象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的困難老人每人每天補助3元的標準提供就餐補貼,補貼後特殊困難老人最低僅需花費3元即可吃飽吃好。
此外,依託城西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形成「區、鎮辦、社區、小區」四級助餐送餐配餐網絡體系。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通過手機微信點餐、熱線電話點餐(4912349)、預約工作人員上門服務三種方式實現點餐到家。助餐配餐點根據老人訂餐計劃統籌採購食材,按老人口味加工烹製,並將用餐預約情況錄入信息平臺。
試點期間,需要就餐的老年人持有效身份證明到就近的街道、社區、幸福餐桌登記,通過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發放就餐卡,並由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派送就餐卡,方便老年人就餐。運營企業提前一周公布菜譜,每位老人需提前一周預約下周就餐。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送飯。
老人在食堂打飯。
老人們一起在愛老幸福食堂吃飯。
作者:季蓉 文/圖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