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寧市城中區南灘東社區活動服務中心,一到中午12點,一份菜品豐富、營養均衡的飯菜就會擺在81歲的老人黃金根面前。因為兒女不在身邊,吃飯曾一度是他最大的憂慮。而現在,「一餐10元,補貼2元,自己掏8元,下館子都吃不上這麼好的菜。」他說。
6月初,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試點運營,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就餐服務。午餐標準不超過10元,全市戶籍老人中6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特困、重點優撫等困難老人每人每天補助3元,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補助2元。
飯菜來自城中區逯家寨的「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該廚房佔地1500平方米,操作間分為分揀區、切配區、烹飪區、麵點區、餐具區等,由西寧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對菜品進行取樣化驗,保證菜品的安全衛生。進入政府雲數據服務平臺APP,西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可以直接視頻監控「中央廚房」的全部生產環節。
要讓這碗飯做得走心,還得直接聽老人們的要求。每周的菜譜都提前公布在社區活動中心和微信群,老人們的意見也在當日反饋給運營方,由區政府會同運營商一起協調解決。
西寧市民政局局長蘇磊紅說:「青海省有一半多的老年人在西寧,而其中大部分是居家養老。『愛老幸福食堂』回應的正是居家老人吃飯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