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新娘才能坐「八抬大轎」,還有哪些人可以坐?

2020-12-17 侃侃道史

八抬大轎 十裡紅妝

你也許常常在古裝劇裡看到這樣的場景:新嫁娘拜別父母,喜婆將紅蓋頭給新娘蓋上,由新娘的兄弟背上坐到由八個身著紅服的轎夫抬起用紅綢裝飾的花轎上,在奏響喜樂裡緩緩地向新郎官家進發。

花轎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認為八抬大轎就是娶親用的,只能新娘才能坐。但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這裡講到的八抬大轎實際上是指八個人抬的娶親大花轎。

過去只能由明媒正娶的新娘使用,由夫家用轎迎娶象徵著身份、地位。並且只能使用在迎親這麼一個特殊的場合,而像平時使用的八抬大轎,那可不是有錢就能用的。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人什麼能坐呢?

牛車

在古代人們出行主要是靠走、騎馬、牛車、馬車、還有下面要說的轎子,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多數人還是以乘馬車為主,一直到宋朝之後轎子才得到了普及。

二人抬小轎

到了明清時期,轎子逐漸有了嚴格的規定。二人抬的小轎在民間比較流行,只要有錢都可以坐。但多人抬的轎那就要按等級分類了。

清朝時還明文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由此說明「八人大轎」不是新娘特有的。

八人抬

也許你會問那些王爺、娘娘、皇上、太后他們的轎子最多要多少人抬呢?

年貴妃八人抬轎

我可以告訴你皇室貴戚所乘的轎子,最多可到16人乃至32人抬的。這裡還要提一下官員貴人所乘的,叫作官轎,而皇室王公所用的,稱為輿轎。另外還有叫做輦

此外關於乘轎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規定處處顯示著轎子在等級制度嚴禁的封建社會象徵著一種權利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古代社會,官員達到什麼級別,才有資格坐八抬大轎?
    在中國古代社會,除了車、馬、船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那就是「轎子」。雖然這種交通工具不常見,但老百姓卻很熟悉。後來娶親時,人們也常用「花轎」來接新娘。在一些影視劇中,也常常出現女子要求男方用「八抬大轎」來娶她的場景。
  • 在古代,誰才有資格乘坐「八抬大轎」?估計很多人不知道!
    前面有差役鳴鑼開道,後面是八抬大轎。一時間行人急著閃避,當官的耀武揚威而去。「轎子」是中國古代官員或貴族必備的交通工具,產生的年代非常早。古代的轎子,大致有兩種形制或類型,一種是不上帷子的涼轎,也叫亮轎或顯轎,一種是上帷子的暖轎,又稱暗轎。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類型、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
  • 城隍爺半夜三更巡城,「城隍像」坐八抬大轎,信眾人手一柱香緊跟
    城隍廟內,還有安陽縣、臨漳縣、內黃縣、湯陰縣、林縣、涉縣、武安縣等7縣城隍。彰德府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指現在的安陽。清朝乾隆時期,臨漳、涉縣、武安(現武安市)、安陽、內黃、湯陰、林縣(現林州市)等7縣屬彰德府管轄。民國十七年(1928年)馮玉祥主政河南,推行「廢廟興學」、「廢廟興市」,將府城隍廟一帶改建為中山市場,城隍出巡的信活動也隨之停止。
  • 知否:顧二叔八抬大轎娶明蘭,曼娘半路攔截,石頭一舉動驚呆眾人
    這可以說明,曼娘即將再次作妖了,因為她手上還有昌哥兒可以要挾,隨著劇情的發展,顧二叔在很短時間內,就憑藉自己的勇氣和膽量擁護著趙宗權奪下了皇位,皇上自然也不會虧待他,讓他加官進爵,成為了汴京的風雨人物,只不過這次的風流和幾年前的風流是兩個話題,也成了整個汴京想要巴結的重要對象
  • 一分錢不用花,弄來八抬大轎,娶了心儀的女神
    子陽真是機智如我呀,女生要八抬大轎,子陽聰明的想到去吧檯大叫,並讓吧檯的服務員去跟楚楚說,有個人在吧檯大叫說喜歡你。你們覺得子陽是不是真的很聰明,不僅沒有讓女生難堪,還達到了想要的效果。不過我曾經聽說過,一些可以在廣場,在很多人面前表白的人,是那種可以放下尊嚴的男生,越是追求猛烈的男生,在婚姻離開的時候,越是心狠。老張就是這麼的一個人,他在外地打工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生,女生很漂亮,老張也是瘋狂的追求,天天送花,送禮物,沒幾天,女生就答應了老張的追求,當晚就魚水之歡了。
  • 張居正返鄉:乘32人抬「巨無霸」轎子
    明、清以來,官員的交通工具為轎,二人抬者曰「肩輿」,四人抬者曰「軟轎」,通常所謂的「八抬大轎」。尤其明朝,對公車使用有極其明確的限制。內分臥室和客室,還有小僮兩名在內伺候。」明人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也不得不感嘆這臺巨無霸之壯觀:「又造步輦如齋閣,可以 童奴,設屏榻者。」坐在這臺明朝的「勞斯萊斯」或「賓利」級別的高級轎車裡,身份有了,氣派有了,權威有了,牛氣沖天自是更不必說的了。   明、清以來,官員的交通工具為轎,二人抬者曰「肩輿」,四人抬者曰「軟轎」,通常所謂的「八抬大轎」。
  • 古時候富人坐什麼出行?轎子是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
    在古時候,轎子是由一個凳子和兩個長棍子組合而成的,人坐在上面,坐的地方是圓的,背後依靠的是直的;抬的人在兩根木棍放在肩上。為了方便人們坐的時候舒適,所以在人們腳踩的地方做了一個扇形的東西讓人們踩著,在最低面,還有可以滑著的輪子;而且在兩個棍子的前面和後面都有一個繩子把兩個棍子栓起來。
  • 古代新娘出嫁當天,要先進行開臉儀式,折騰的新娘淚流滿面
    古代男人雖然在婚姻方面三妻四妾,但是妻子和小妾的地位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光從婚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妻子是要用八抬大轎接到家裡來的,小妾則隨意用一頂小轎從後門抬進家中,在娶妻子的時候是要經過很多繁瑣的儀式,家裡還要宴請親朋好友來吃飯,而那切就比較的簡單了,甚至連宴席都沒有,直接叫人來開臉,然後成為小妾。古代女子在嫁人之前都是要進行開臉的,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的納悶,什麼叫做開臉呢?
  • 「交友不善,人生慘澹」:這四種人請我們吃飯,八抬大轎請也別去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往往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要往往一時難以辨別自己所認識的人,是否值得交往。其實,要想真正的交往一個人,是要通過一定的時間去認識的。所以,老百姓常常說:「交友不善,人生慘澹」。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卻可以一看便知的,特別是這四種人,就是八抬大橋請我們吃飯,我也不要去啊。
  • 今天這位廈門新娘火了,她親自開車180公裡把自己給嫁出去了
    《廈門新娘》曾經是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劇,而今天的這位姑娘早已不是那個嫁給臺灣智障兒子的舊時代廈門新娘了,她是追求自由幸福的廈門新娘。這位美貌如花的新娘叫李卓,眼看著婚期將近,疫情還沒有完全褪去,家人們都非常為她擔心。終於等來了出嫁的日子,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等來迎親的隊伍。
  • 張居正乘32抬大轎回鄉,轎子自帶廚房衛生間,堪稱「行走的房車」
    之後更是輔佐萬曆皇帝,實行革新運動,地位僅在皇帝之下,不過張居正最讓人熟知的還是他乘坐32抬大轎的故事。其父病逝,他奉旨歸葬,坐著32人抬的豪華大轎,內附有清洗排洩等設備,吃飯時菜餚過百品,「居正猶以為無下箸處。」張居正這次返鄉之行,那真是壯觀得不得了:元輔的坐轎要三十二個轎夫扛抬,內分臥室及客室,還有小僮兩名在內侍候。
  • 貴州81歲老人坐輪椅迎娶年輕新娘,多人抬轎場面壯觀,儀式感滿滿
    老少戀通常都會讓人議論紛紛,而議論的點都是錢,覺得女的嫁給比自己大一輪都是貪圖錢財,近日1月7日貴州遵義就有這麼一對老少戀結婚,現場老人穿著旗袍坐在輪椅上被人推著,身後的人抬著花橋敲鑼打鼓,場面十分喜慶壯觀。
  • 只因坐了新人床,新娘怒扇孕婦耳光
    當時大家都呆住了,感到無法理解,不論再怎麼樣,新娘也不可以這樣對待親戚,更何況還是一位孕婦。出於好奇去查了下資料才知道,原來民間對於孕婦還是有很多禁忌的,雖然很多都是謠言成分居多,但是還是有人多人都是深信不疑。
  • 新娘新郎亂坐婚車,小心婚後生活不如意!
    中國歷來是一個尊重結婚習俗的國家,因此主婚車的座位就不能隨便坐了。主婚車的座位是會有一定的安排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主婚車坐哪些人,婚車的座位應該怎麼去安排更加合理。一、主婚車坐哪些人主婚車的安排有多種多樣,但是一定要遵守一條原則:新浪和新娘一定要坐在主婚車上。主婚車座位安排一:副駕駛座空位,後排新郎和新娘坐兩邊,遵循男左女右的坐法。
  • 史載張居正坐轎三十二人抬 得罪皇帝遭秋後算帳
    直到後來,人們才知道元輔的坐轎要三十二個轎夫扛抬。內分臥室和客室,還有小僮兩名在內伺候。」明人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也感嘆這臺「巨無霸」之壯觀:「又造步輦如齋閣,可以貯童奴,設屏榻者。」  明、清以來,官員的交通工具為轎,二人抬者曰「肩輿」,四人抬者曰「軟轎」,通常所謂的為「八抬大轎」。
  • 你坐公交去上班,我坐公交去接新娘,30多人一起哼歌接新娘
    城市大巷到處都能看到公交車,公交車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也替我們省了不少的錢,很多上班族都是坐公交車上班,但是有人卻把公交車當成了婚車。你還別不信,真有這樣「奇葩」的人,四川的孟先生和鄢女士結婚的時候就是用了一輛龐大的公交車當作婚車。你結婚當天,孟先生坐著一輛公交車去接新娘鄢女士,接到新娘之後車上一共有30多位親朋好友,他們在公交車上不知道多開心,所有人都一起哼著歌接新娘,笑聲、歌聲在車上徘徊著,仿佛整條街上就屬這輛公交婚車最耀眼了。
  • 種田文,八抬大轎變老牛推車,十裡紅妝變一畝旱田,作者是親娘不
    不行,我不幹,太便宜了,你得重新娶我,我要八抬大轎,我要十裡紅妝。「可是媳婦,咱家只有老牛推車,一畝旱田啊」點評:覺得寫的挺好的,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暖文,家長裡短的田園生活,雖然有些理想化的情節,讀來還是很溫馨的。平平淡淡的生活細節卻又是真的的真實,讓人感動。
  • 慈禧用大轎把一麻臉老太抬進京,後來為什麼又派兵追殺其後人
    這樣的人居然得到慈禧的厚待,慈禧用八抬大轎把她抬進京城,而且,傳說兩人還結拜為姐妹,這是怎麼回事呢? 關于于家為何選擇定居榆樹太平川,還有一個奇異的傳說。 傳說於家第一代先祖於居安帶家人逃荒途中,全家人實在飢餓難忍,於居安便前往一戶人家乞求食物。前來為於居安開門的,是這家的男主人。他見於居安骨瘦如柴,衣衫襤褸,便慷慨地為於居安奉上了一筐紅薯。
  • 新娘的十裡紅妝加四抬大轎,原來是這位皇帝下旨決定的
    也不知是觀眾喜歡買帳,還是每個人的青春真的要經歷一次搶婚,反正你會在各種青春勵志偶像愛情劇中看到這一幕。請問各位搶婚的「王二狗」(《囍》中直到女方大婚才幡然悔悟的有情郎),難道只有在她結婚的時候你才想清楚要不要跟她在一起嗎?
  • 婚宴主桌安排哪些人坐好? 婚宴賓客座位安排參考新人必看
    婚宴主桌安排哪些人坐好? 婚宴賓客座位安排參考新人必看時間:2018-11-05 19:23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婚宴主桌安排哪些人坐好? 婚宴賓客座位安排參考新人必看 婚宴主桌安排哪些人坐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