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10月12日至11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推出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高度還原並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戰爭歷程,詳細講述了黨中央艱難決策、志願軍秘密赴朝、歷次重大戰役、朝鮮停戰談判、志願軍凱旋歸國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全過程,真實再現了一大批志願軍英模、戰鬥集體的英雄事跡,深刻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充分挖掘歷史資料,全景、真實、權威展現內幕和細節,營造熱血式追劇熱潮
識天宜聽風,臨流須觀瀾。該片以時間線講述,注重營造連續性、故事性和懸念感。各集之間環環相扣,吸引觀眾對抗美援朝戰爭人物故事、歷史細節的了解興趣。隨著每一集節目的不斷播出,觀眾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散點式認知,被敘事時間線有機串聯起來。比如,紀錄片開門見山點出朝鮮戰場形勢突變使中國的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積貧積弱的新中國不得不將已經過上了晨興理荒穢生活的士兵召集起來,在鴨綠江北岸嚴陣以待,使中國牢牢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權,而這一切離不開毛澤東和黨中央的高瞻遠矚,節目就此展開。主創團隊憑藉多年的紀錄片創作經驗,對挖掘的海量素材進行藝術加工,進一步深化了歷史真實資料的價值。紀錄片首次解密了部分珍貴檔案和電報,首次公開了部分歷史影像畫面,這一類首次披露在20集片子中多達40多處。通過拍攝的百餘件抗美援朝珍貴文物和許多第一手的歷史檔案、影像資料等,全景、真實、權威地披露決策內幕和歷史細節,為今天的人們體悟抗美援朝戰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切口。如在第3集《秘密入朝》中出現了此前罕見的毛岸英烈士生前活動畫面,而20集大結局中又權威披露了毛岸英犧牲經過。
二、搶救式採訪讓歷史活起來,深刻揭示捍衛和平正義的偉大意義
為增強紀錄片的真實性,節目對抗美援朝的很多親歷者進行了搶救式採訪,讓觀眾得以了解更多的生動細節。受訪者即便是專家,也並沒有闡述個人觀點,而是同親歷者一樣,只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去敘述他們所知的事實,從而形成了詳盡的、多維的說服力。這不僅保證了節目內容權威翔實、史實嚴謹準確,還讓很多隻擁有片段記憶和道聽途說記憶的人們,可以在最短時間裡捋順很多信息,快速形成對歷史的網狀認知。面對親歷者的搶救式採訪,尤其是當看到標註著「生前採訪」的字樣時,讓人不禁心頭一熱,先輩們的努力和付出換來了今天的歲月靜好、山河無恙。如節目中講到面對裝備上的巨大落差,如何能把聯合國軍一網打儘是讓彭德懷頭疼的難題。在朝鮮大榆洞所在的小山溝,聯合國軍分兵冒進,金日成首相的警衛隊雪中送炭,讓抗美援朝的首戰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條件。「在溫井附近做個「口袋」,觀察敵人的進攻狀態,伺機而動,關門打狗。」從時任彭德懷警衛員韓景修的同期採訪中,觀眾仿佛看到了彭德懷指點江山的豪邁,在感嘆戰略高超的同時更有身臨其境之感。正是這些搶救式採訪帶給觀眾近距離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在傾聽中真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驚心動魄。觀眾紛紛留言「為什麼每集只有半小時!為什麼一共只有20集!」「每天以崇敬的心情,準時收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每天半小時一集的播放。」
三、打造抗美援朝「編年體大片」,用真實驅散陰霾,讓歷史照進現實
「滅人之國,先去其史」。長久以來,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認知,大多只限於基本輪廓,而少有深入了解,以至於出現了不少誤讀誤解。中央廣電總臺的這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20集的大體量、一個月的持續播出,重新將人們帶回那段風雲激蕩的歷史歲月,用電視語言撰寫抗美援朝的「編年體大片」,用真實的影像記錄驅散歷史虛無主義的陰霾,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更緊密地連接當下,彰顯出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的實力擔當。如節目講述的上甘嶺戰役中一隻松鼠和兩個蘋果的故事,刻畫出戰爭年代物質匱乏條件下糧食的珍貴。和平日久,慵懶驕奢的思想衝擊著人們心中的堡壘。居安思危,紀錄片於無形中聲援著光碟行動。
當前,受到消費文化與娛樂思潮的不斷侵蝕,人們不僅從記憶上遠離了火熱的革命年代,在認知和情感上也與抗美援朝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產生了某種隔閡,對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但這個節目用剪輯精巧的影像,實現了對歷史信息連續性的高效輸出,又因其真實性、知識性、藝術性等特徵,產生了很強的教化功能。正如許多網友評論的「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作品,尤其是對於青少年群體。相信他們對歷史有了如此系統化、全面化、深入化的認知學習後,對前輩傳下來的精神會變得更加堅定。」
據了解,20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平均收視率為0.9%,單集最高收視率為1.07%,多次超過同時段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這在文獻類紀錄片中難得一見。全國電視市場首重播觀眾觸達人數5.2億,新媒體平臺觸達21.5億人次。截至11月10日10:00,有關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18.3億人次,討論量達114.3萬;節目相關內容有6個話題詞登上熱搜榜,熱搜最高閱讀量達4.4億人次;視頻全網播放量累計4.2億人次。豆瓣評分取得9.4分的亮眼成績。有關微博話題閱讀量8.6億,討論量28萬;視頻全網播放量累計1.6億次,豆瓣評分9.6分;節目相關內容有5個話題詞登上熱搜榜,最高閱讀量多達3億。這充分說明了節目的影響力和觀眾的喜愛程度。
立國之戰,威震八方。偉大精神,世代傳揚。70年前,英雄保家衛國,出徵朝鮮血灑千裡疆場;70年後,英雄逆行前進,拯救萬千民眾於疫情危難。《國家記憶》在特殊的時間節點,講述不同時代的各自精彩,激勵人們在居安思危中憶苦思甜,在警鐘長鳴中不斷向前。期待能湧現出更多類似的優秀作品,讓歷史照進現實,讓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進行有機縫合,更好建構當代人的集體記憶,喚醒內心深處的國家、民族認同感。(作者:唐經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