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輕姑娘日本瘋狂代購的眼藥水,竟然很危險!醫生查配方後驚呆,忍不住發朋友圈提醒)
一天接診65個眼科病人
近半病人是因為眼睛乾澀
而令醫生驚訝的是
這些病人都曾有一段時間使用
一種日本品牌眼藥水!
(成璞醫生文章微信朋友圈截圖)
入職新手眼藥水成癮
在寧波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王小姐是一名職場新手。
由於長期與電腦打交道,平時又愛玩手機,近3個月來出現眼睛乾澀伴發癢。她看到朋友圈裡的一款日本某品牌眼藥水十分風靡,有減少血管充血、潤滑眼睛、緩解眼睛疲勞的功效。
於是王小姐通過日本朋友購得使用。最初效果顯著,清亮的感覺一下子激活了雙眼。後來她卻覺得越用越不對勁。不僅眼睛乾澀、發癢症狀越發厲害,而且眼藥水成癮,沒到10分鐘,眼睛太幹太癢就要滴一滴。
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成璞為王小姐做了眼科檢查,發現結膜光澤度下降,淚膜破裂時間明顯縮短且上皮細胞有脫落。
「結膜是一層透明膜,含有杯狀細胞可分泌少量粘液潤滑眼球,以減少和角膜的摩擦。這類眼藥水中的某些成分破壞杯狀細胞使粘液分泌減少最終導致眼睛乾澀。 」成醫生解釋道。
(網絡圖)
盲目使用眼藥水,適得其反
多名患者有使用同款眼藥水的經歷。這一現象引起了成醫生的重視。成醫生對這款日本品牌眼藥水封面上英文標註的活性成分進行了翻譯,結果令人吃驚。
活性成分中有一種化學名為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據介紹,這是需要謹慎使用的藥物,它能起到收縮瞳孔作用,用完立即使人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但這種藥並不適合所有人,甚至對部分人存在危險。另外一種鹽酸四氫唑啉僅僅通過收縮結膜的毛細血管去除紅血絲。
成醫生說,從這款眼藥水的成分看,長期使用可能會破壞杯狀細胞,加重眼睛乾燥。「選用眼藥水不能走流行路線,要對症下藥,一定要諮詢眼科醫生。」成醫生提醒道。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其實自己亂用眼藥水導致眼病的還真不少。
朱女士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化妝,時間一長,眼睛就出現了紅、癢等過敏症狀。為緩解不適,朱女士自行去藥店買了眼藥水,不想滴用一段時間後,眼睛過敏症狀改善了,雙眼卻出現了眼壓增高、視野受損的現象,到醫院一檢查,已經並發成青光眼。
(網絡圖)
如何辨識哪些是激素類眼藥水?
寧波市眼科醫院眼科專家袁建樹醫生告訴記者,這一類「危險」的激素眼藥水,因為有較好的抗炎、止癢、緩解充血等效果,許多人會自行到藥店購買使用。
但是,這種眼藥水使用不當,很可能招致視力損傷,導致眼壓升高甚至青光眼。朱女士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認為眼藥水不同於口服藥、注射針劑,需要了便自行到藥房購買。有些市民出國時,還特別從國外帶回很多眼藥水,當作禮物分給親朋好友。
在袁建樹看來,這些行為都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市眼科醫院的診室裡,眼科醫生們經常碰到因為不適當滴用眼藥水或因長期滴用激素類眼藥水,結果導致其眼表的生理功能被破壞,甚至患上了藥源性角膜炎、過敏性結膜炎、青光眼等其他眼病。
袁建樹醫生說,激素眼藥水使用不當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激素性高眼壓,停藥後,部分人眼壓可慢慢恢復;另一種是激素性青光眼,造成眼底視神經的損傷,視野出現縮窄,需要用藥物控制病情,嚴重時甚至要手術治療。
袁建樹說,可以通過成分判別:主要成份帶「松」字的眼藥水多屬於激素類眼藥水,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潑尼松龍、倍他米松、氟甲松龍等,此外常見的氟米龍滴眼藥也是激素類藥水。看準眼藥上的成分表,如果是激素類眼藥水,使用時就需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