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勞動教育的前提是如何理解「勞動」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當我們討論勞動教育的時候,要在特定視域裡來分析,今天的孩子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對他們來講,勞動遠不是體力勞動這一窄化而狹隘的概念,在他們的認知裡,勞動更傾向於「腦力勞動」「知識勞動」。

有數據表明,64.7%的中小學生認為,所謂勞動教育就是社會實踐活動課,而社會實踐活動就是春遊、秋遊和參觀;70%的學生認為,勞動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只有6.8%的學生願意將來做一個有技術的工人或農民。隨著學段的升級,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小學佔11.29%,初中佔8.06%,高一佔5%,高二佔3%。如果我們還只是將勞動理解為「體力勞動」的話,那麼就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去工廠了。

如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發達國家,最大的勞動者群體是知識型勞動者,而不是體力勞動者。一些先行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勞動已經出現了不同於以往時代的新特徵,知識型勞動者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處在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的年輕一代,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字節」中浸泡長大,有意無意地接受了「知識勞動」的教育。手機、基於IP通信的語言交流、遠程會議、網絡會議、便攜電腦、個人數字助理、資料庫、電子表格、日曆和接觸軟體管理、電子郵件、簡訊、網站、在線合作空間、社交網工具……使他們意識到,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社會需要運用腦力和數字工具將經過反覆檢驗的知識技能運用到日常工作中。隨著用於思考、學習、交流、合作和工作的數字工具越來越強大、越來越集成、越來越互聯化、越來越易用,完成知識勞動層面的任務(訪問、搜索、分析、存貯、管理、創建和交流信息與知識)也將會變得更加有效。

現代家庭長輩對孩子寵愛備至,只有學習要求,沒有勞動要求,許多學生連基本的家務都不會做,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具備,更不用說勞動了。勞動即教育,勞動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如果我們只是片面強調「體力勞動」而忽視「腦力勞動」「知識勞動」,在當今以及未來社會顯然是行不通的。

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基本出發點不能局限於體力勞動,至少要讓學生明白「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知識勞動」都是勞動。勞動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的基本能力,在於培養學生的人生態度,在於引導學生如何創造美好生活。從生存與生活的立場出發,勞動教育有責任教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勞動教育更要讓他們明白,無論哪種勞動,只要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至少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就會得到他人與社會的尊重。

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今天學校必須為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培養知識型和改革型人才。如果我們還是用老眼光看待「勞動」,就有可能誤人子弟。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南通市金沙中學)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26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難在哪兒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原標題:勞動教育是「浪費」時間嗎?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河北樂亭縣小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果園內觀察桃子的長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 來源:新華社)能用吸塵器、請家政幫忙,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把時間「浪費」在體力勞動上有意義嗎?
  • 勞動教育是「浪費」時間嗎?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青少年對勞動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認為自己將來是靠知識拼技能,並不需要憑體力在社會立足,勞動教育價值不大。如今的勞動與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何適應時代,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也成為擺在教育者以及家長面前的待解命題。能用吸塵器,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
  • 調查顯示,當前的勞動教育存在社會勞動教育「淡漠」、學校勞動教育...
    原標題:調查顯示,當前的勞動教育存在社會勞動教育「淡漠」、學校勞動教育「無位」、家庭勞動教育「疲軟」等現實性問題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何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賦予了職業教育全新的價值期許,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拓展了職業教育學科的豐富內涵。
  • 勞動就是勞動教育的最佳方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勞動、勞動者、勞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教勞結合」思想的時代闡釋與最新發展,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這是對教育的重新認識和對教育本質的回歸。
  • 成都市全興小學:幸福勞動,勞動幸福 | 勞動教育思考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再次強調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2015年,金牛區被教育部確定為首批「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單位」,全興小學作為金牛區首批勞動教育示範校,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 高校如何找準勞動教育「定盤星」
    王靜 攝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高校勞動教育課程設置、勞動教育內容要求、勞動實踐活動開展、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提升等予以突出和明確。如何看待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勞動教育現狀如何?高校該如何創新並加強勞動教育?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對幾位專家進行了深入採訪。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發布: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發布: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今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印發。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麼、教什麼、怎麼教等問題,細化有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
  • 「走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路子」——《浙江富陽的「新勞動教育...
    大家認為,浙江富陽的新勞動教育實踐,回答了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課外校外如何實踐、支撐保障能力如何提升等一系列問題,其經驗對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具有重要的借鑑和推廣價值。  總結推廣富陽經驗很有意義  閱讀了光明日報報導後,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作出批示:「感謝光明日報對富陽新勞動教育的總結並頭版頭條報導。
  • 勞動教育應夯實「三個注重」
    青少年揮灑勞動的汗水、體味勞動的艱辛,才能收穫勞動的快樂,也才能真正理解勞動教育的內涵。而落實好勞動教育,則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職業學校也大有可為。如小學低段圍繞勞動意識啟蒙,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小學高段圍繞衛生和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體會勞動光榮;初中圍繞增加勞動知識和技能開展社區服務,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職業意識;高中則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中職學校主要是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 ...武侯科技園小學響應勞動教育號召,建構勞動課程體系,踐行勞動教育
    [品格·新聞現場]成都市武侯科技園小學響應勞動教育號召,建構勞動課程體系,踐行勞動教育 發表時間:2020-11-26 10:19:00    來源:未成年人網
  • 勞動教育的真正價值:將勞動融入生活
    為破解這一難題,該校創新德育理念和載體,踐行「生活教育」「勞動教育」理念,15年來,始終堅持開展勞動教育,引導孩子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把勞動內化成生活的習慣,同時以勞動為紐帶,把家長拉入家庭教育的軌道中來。在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王淑君看來,除了種菜,學校一直創造機會讓孩子們接觸勞動。「菁菁百草園」社團是該校的明星社團,每年報名都很火爆。
  • 勞動教育如何在大中小學延伸
    「勞動是人的視覺、聽覺、嗅覺神經本能發展的過程,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近日,於重慶市人民小學舉辦的首屆中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峰會上,全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國勞動模範魏書生的這句話,讓全場兩百多位校長和教師頻頻點頭。那麼,這種源自本能的快樂,如何在勞動教育中發展,如何在大中小學的不同學段中延續,如何使啟蒙階段的勞動為日後的習慣性勞動、技術性勞動和創新性勞動奠定基礎?
  • 落實立德樹人,加強勞動教育 ——鄭州市首屆「勞動教育課程的科學...
    顧建軍教授參觀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的智能垃圾分類處理站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強和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11月24日,鄭州市首屆「勞動教育課程的科學建構和品質提升」主題研討會在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報告廳順利召開
  •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是怎樣的 ——《勞動教育論》新書發布及研討會...
    11月20日,由教育科學出版社主辦、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教育中心和黨政辦公室承辦的《勞動教育論》新書發布暨「新時代的勞動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加強勞動教育的緊迫性相比,我國當前勞動教育研究還相對薄弱,勞動教育的理論解釋力和指引力都亟待加強。教育科學出版社特別期待能夠與更多學者和機構合作,圍繞勞動教育,在學術研究、課程開發、教材建設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新時代勞動教育發展。
  • 共話勞動教育·共創美好未來 首屆中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峰會在渝開幕
    會議以「共話勞動教育·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等教育專家,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長、代表、教育界人士齊聚渝中,圍繞新時代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展開專題交流、圓桌論壇和四場分論壇,多維度共議新時代勞動教育重要議題。
  • 大中小學如何開展勞動教育?教育部12問答詳解
    強調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 勞動教育教什麼?怎麼教?《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來了!
    3.普通高中   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勞動,理解勞動創造價值,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在公共必修課中,要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勞動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教育。   3.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勞動體驗,提高勞動能力,深化對勞動價值的理解。
  • 勞動教育的「上海經驗」如何精彩續寫?專家:勞動不只是出力出汗,更...
    在教育界,一種呼聲由來已久:「勞動教育這塊短板是時候補上了!」 引導廣大學生誠實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勞動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勞動教這塊「短板」究竟該如何拉長? 今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不少學生開啟「雲」上學習的新模式。
  •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勞動教育?大中小學如何開展勞動教育?
    《意見》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意見規定,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為什麼我們需要重視勞動教育?「勞動最光榮」曾經是幾代中國人的共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改善,勞動卻受到忽視,甚至鄙視。
  • 勞動教育如何教育大學生?河南高校在探索
    今年7月份,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稱《指導綱要》),闡釋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特徵,細化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為「有教育無勞動」和「有勞動無教育」的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如何做好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河南高校紛紛開始各自的探索。 開課第一問:「勞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