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廁所日|蹲廁or坐便?你真的會上廁所嗎

2020-12-20 健康界

一輩子不長,你將會在廁所裡待多久?

上廁所為啥能讓你忘掉壓力,出來一身輕鬆?

衛生間內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隱患?

如何get正確使用廁所的方式?

……

你知道嗎,上廁所也有很多講究呢!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我們來一起探究有關廁所的那些小秘密。

是什麼,讓你愛上廁所

1.

一輩子,你用來如廁的時間有多久?

假如按70歲算,你猜如廁的時間是多久?保守的預計,每天六次小便、一次大便,小便以每次3分鐘計算,大便以每次10分鐘計算,這70年間就會有1.5年的時間,你不在便便,就是在做便便前後的準備。

剛才的統計非常保守,並沒有把尿頻、尿急、尿等待、排便困難和腹瀉的時間計算在內,更沒有計算那些坐在馬桶上看星星的時間。

2.

是什麼讓你愛上如廁?

有人說,蹲廁的味道實在不堪,因為抽水馬桶替代了蹲坑這件事,可能才是愛上廁所的最內核的奧秘之一。

有人說,拿著手機如廁變成了享受,怎一個爽字了得!

有人說,我愛如廁,是因為我家的廁所是溫馨、舒緩壓力的私密空間。「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放鬆、0壓力,就是喜歡,沒有理由。

還有人說,是壓力!在輔導功課上,家長紛紛表示「壓力山大」又無法脫身,似乎只有在廁所裡的時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是自內而外放鬆的,任憑天塌下來,我也可以穩坐釣魚臺(馬桶上),逍遙又自在。這是躲避現實的絕對硬核的理由。

更有人站出來說,我承認,如廁讓我天馬行空。我就是喜歡蹲廁所裡,這裡是我快樂的源泉,只要沾上馬桶,我就如同穿越到唐宋,立馬文思如泉湧,一周的工作我估計跑兩趟廁所就能搞定。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真想大呼一聲,「哇塞」,感同身受有沒有?

3.

廁所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也許坐在馬桶上出恭的時候,人們才能全心全意的關注自己,享受這份原始的、無掛礙的,沒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來打擾的自由時間,心無掛礙故,意方有所得。可見,在紛繁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是多麼重要。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在這特定的時候,本我才會顯現出來,思路當然清晰啦,是廁所助你釋放了你的潛能而已(專業知識,要去諮詢精神分析學家了)。

如廁秘籍在手,上廁所無憂

上廁所雖然特別享受,但是遇到便秘、痔瘡、腹瀉時,可能如廁就變得沒那麼美妙了,甚至有點糟心了。

正確的如廁秘籍是時候登場了。

1.蹲廁or坐便,適合的更好

這個答案有些和稀泥,其實不然。因為任何選擇,必須要有前提。在公共場合,蹲廁更衛生、避免汙染和交叉感染,符合國情,同時人性化配備了特殊空間和一系列坐便設施,為特殊人群選用。而在私人空間裡,更多人選擇了家裡安裝坐便器。

問題來了,坐便器有哪些優缺點呢?

優點:解放雙腿,特別適合不能下蹲、不能長時間下蹲的虛弱人群、孕婦、術後等特殊人群。

缺點:相對舒適的體位,改變了原本蹲位時的肛直角。肛直角是在肛門內由特定肌肉向前牽拉直腸而形成的直腸與肛門的成角,可以起到阻止糞便快速下滑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糞便溢出(負責肛門自製功能的生理角度)。坐位排便使得糞便的重力作用減弱,無助於排便。

如廁秘籍:排便時上半身略前傾,或者腳下墊上15釐米~20釐米的腳凳,就可以改善上述問題。

2.便後清潔,從「紙」抓起

很多人認為,水洗可以把肛門清潔得很乾淨,恨不得反覆清洗。肛門真的就那麼髒嗎?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皮膚都可以勝任肛周這繁重崗位的,肛周的皮膚寸土寸金,正因為肛周皮膚的珍貴,生理學給它配備了強有力的抗菌體系,具有天然的抗菌效果,即使每天接觸汙穢濁物都很難會引起感染(特殊傳染病除外)。而且地處陰暗潮溼的角落,它仍然能夠收縮自如。肛周分布了許多大汗腺,分泌物對肛周皮膚潤滑、抑菌作用。

反覆清洗會使肛周皮膚的抗菌能力大大下降,就像泡過水的皮鞋,一不小心就會被撐破。這個時候才能體現出廁紙的重要性。

如廁秘籍:便後正確清潔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用廁紙從外圍向中間擦拭,這樣才可以將汙染物局限在肛門周圍。假如肛周有贅生物或者肛內有腫物脫出的話,擦屁股的同時需要做一個動作,就是要將這個脫出物送回肛內。皺褶部位儘可能擦拭乾淨。如果實在難擦,可以使用溼紙巾或者衝水馬桶協助,但是一定要讓溼潤的皮膚充分晾乾後再起身,這樣才能避免溼疹的發生。

敲黑板,畫重點!

肛內有腫物脫出,第一時間將其送回

假如肛內有腫物脫出,必須第一時間將其送回,然後繼續完成擦屁股的動作,再去就診。

這是因為從肛內脫出來的腫物,一旦被肛門周圍的括約肌擠壓就有可能形成局部的充血水腫,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儘快解除血液循環障礙的話,腫物很有可能會變大,繼而增加送還的難度,有的就送不回去了,變成了一個嵌頓的腫物,不得不就醫。

有患者說:「我肛門裡邊掉出來的腫塊,每次要用溫水清洗乾淨了再送回去,這樣才能避免感染。」

錯!道理很簡單,你擦拭的是肛周,並不是肛門裡面。肛門裡邊是不是依然有大便或大便的痕跡呢?是不是比這個腫物還要髒呢?那麼你洗乾淨它到底什麼意思呢?

延伸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衛生間可能是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衛生間的面積往往不是我們居室中最大的,但它卻承載著一家人從早到晚的多項生理活動——刷牙、洗臉、洗澡、排洩……然而,衛生間卻可能是我們家裡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

衛生間放84消毒液太危險了

衛生間可能存在的多種健康隱患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等因素。比如:很多人喜歡在衛生間存放84消毒液、空氣清新劑等化學品。但是由於衛生間空間相對狹小,空氣流通情況較差,一些化學品很容易擴散形成氣溶膠。長期或者高濃度吸入這些氣溶膠,輕則刺激呼吸道,重則誘發細胞病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衝水馬桶的使用,使得生物氣溶膠在衛生間內傳播成為可能,這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由於長時間沐浴、洗臉等活動,衛生間內的溼度往往較大,這就給黴菌的生存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它會侵襲衛生間的牆壁、淋浴頭、管道。

記著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那麼,如何在現有條件下避免和降低衛生間帶來的健康風險呢?

對於家用的化學品可以放置在小空間內,如較密封的小柜子,或注意對瓶口的密封,或減少家庭存放化學品的數量。

衛生間的溫度和溼度要合適。大部分微生物對溫度、溼度都非常敏感。但衛生間的溫度和溼度較難控制,因此給衛生間定期通風換氣、清潔消毒,能夠有效調節溫度和溼度,減少空氣中微生物的濃度。

對衛生間內部和馬桶的清潔是有效的防護措施,尤其應注意其與人體接觸的表面,如馬桶座圈、馬桶蓋等。

最後,羞羞地問一句,大家上完廁所的時候,衝水之前蓋不蓋馬桶蓋呢?正確答案是,使用完後應關蓋衝水並及時對馬桶進行消毒,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作者: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譚妍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環境微生物室毛怡心

審核專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研究員姚孝元

策劃:譚嘉

相關焦點

  • 世界廁所日,讓我們聊聊與「蹲坑」有關的事兒
    閱前科普:世界廁所日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該節日由一個非政府組織——世界廁所組織於2001年提出,在2013年7月24日確立 。每個人的一天時間裡,除了吃喝、睡覺、工作、通勤、學習之外,必須得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就是大小二便!不要笑!
  • 世界廁所日|今天不聊別的,就說說怎麼上廁所
    一輩子不長,你將會在廁所裡待多久?上廁所為啥能讓你忘掉壓力,出來一身輕鬆?衛生間內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隱患?如何get正確使用廁所的方式?……你知道嗎,上廁所也有很多講究呢!今天是世界廁所日,我們來一起探究有關廁所的那些小秘密。
  • 孕婦上廁所,坐馬桶好還是蹲廁好?四點注意要知道,特別是孕晚期
    但由於孕婦是特殊群體,拉撒也很重要,而且和身體健康也是息息相關的,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有點矯情了,不就是上廁所嗎,多麼簡單的事情,哪有那麼多講究。 孕婦上廁所坐馬桶好還蹲廁好?
  • 老外教你怎麼使用中國的蹲廁 中國式廁所名揚天下
    How to Use a Squat Toilet in China怎樣使用中國的蹲廁譯文簡介:國外的廁所都是座便器,可是咱中國都是蹲廁啊,這可怎麼辦?於是在來中國前,老外在網上搜到了老外建議的在中國怎麼使用廁所,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建議吧!
  • 你會上廁所嗎?看完你就認識到錯了
    我們每天都要上廁所,上廁所是為解決生理問題,本質上是排出身體廢物利於健康,但是這個人人都要做的事情,卻沒有多少人「會做」。上廁所的健康知識你了解嗎,這幾個錯誤隱患,你肯定也犯過。上廁所時間太長排便的最佳時長是3分鐘左右。但俗話說得好,一入廁門深似海。
  • 孕媽28周後,上廁所該「蹲」還是「坐」,4大如廁守則需謹記
    ,尤其是家中是「蹲廁」的孕媽。身體更加笨重的孕媽,上廁所的時候會感覺更加「困難」。 建議孕媽上廁所時,找個家人陪伴,以免在廁所滑倒,發生意外。 4)能「坐」不「蹲」 相比蹲廁,坐廁對孕媽腹部的壓力更小,所以建議孕晚期的孕媽儘量選擇蹲廁。
  • 孕媽28周後,上廁所該「蹲」還是「坐」,4大如廁守則需謹記
    4大守則1)控制如廁時間孕媽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上廁所的時間,尤其是家中是「蹲廁」的孕媽。身體更加笨重的孕媽,上廁所的時候會感覺更加「困難」。建議孕媽上廁所時,找個家人陪伴,以免在廁所滑倒,發生意外。4)能「坐」不「蹲」相比蹲廁,坐廁對孕媽腹部的壓力更小,所以建議孕晚期的孕媽儘量選擇蹲廁。
  • 孕晚期你是怎麼上廁所的?蹲著還是坐著,是跟我一樣手短嗎……
    孕晚期你是怎麼上廁所的?蹲著還是坐著,是跟我一樣手短嗎……其實這個小編想問:「請問各位是以什麼奇葩方式出生的。」自從接到一條關於孕晚期上廁所的投稿,小編瞬間笑的頭都掉下來了,不過感覺這位朋友,你給我的是一個搞笑段子吧:我媽說我出生的時候是從尿桶裡撈出來的……剛懷孕的時候,孕媽們整天都在擔心自己吃得不好穿的不暖,過的日子就像楊白勞地裡面那顆戰戰兢兢的小白菜。
  • 最沒有「人性的」廁所:蹲廁不能超過15分鐘,否則會自動打開門
    導讀:世界上最沒有「人性的」廁所:蹲廁不能超過15分鐘,不然會自動打開門這期我們要討論的是廁所,相信廁所對我們來說是再也熟悉不過的一個場所了,在家裡面有廁所也稱為衛生間,然後出門在外一般都也會有公共廁所,真的是幫很幫助了很多人解決了很多問題。
  • 蹲坑or 坐便?告訴你上廁所的正確姿勢
    近日,有外媒報導中國旅遊局欲掀起「廁所革命」,將「消滅傳統的蹲式廁所」,並在全國範圍內新增數萬個新式廁所。筆者查詢官方說法和官媒報導,暫時沒看到「消滅蹲式廁所」一說。雖然無法左右國家政策,但是,筆者可以告訴你——「蹲式」和「坐式」,哪種更加科學健康,哪種更加適合你。上廁所有正確的姿勢嗎?
  • 小一新生為啥在學校裡憋著不上廁所?原來是不習慣使用蹲廁!
    小一新生入學已經第二周了,家住閔行區的一位家長羅女士發現,孩子每次放學回家,都不聲不響漲紅著臉直奔廁所,再一問,原來孩子因為不會使用蹲廁,每天在學校裡都憋著不敢上廁所。 周到君採訪中發現,小一新生在學校裡用不來蹲廁,憋著不上廁所,並非個案。
  • 小一新生為啥在學校裡憋著不上廁所?原來是不習慣使用蹲廁
    小一新生入學已經第二周了,家住閔行區的一位家長羅女士發現,孩子每次放學回家,都不聲不響漲紅著臉直奔廁所,再一問,原來孩子因為不會使用蹲廁,每天在學校裡都憋著不敢上廁所。每天放學,女兒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匆匆地上廁所。羅女士以為女兒是上了小學,有時間觀念了,知道一放學就要趕緊回家做作業。可這幾天她連續觀察發現,女兒是因為在學校憋尿,所以進家門後上廁所才這麼急。細問之下,羅女士明白了原委。因為家裡和幼兒園都是用的坐便器馬桶,而小學裡是蹲廁,女兒不習慣蹲廁,所以在學校儘量不上廁所,回到家裡再「解決」。
  •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適應?
    農村廁改,蹲便改坐便,為何農民不願意?近來想必很多人都聽說農村廁所改造的事情, 這本來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之前農村的廁所是髒亂差的代表,只要到農村,你只要聞見臭味不是豬圈就是廁所了。在以前農民生活條件有限,把房子蓋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到了廁所著就這想隨便整整能用就行。一般就是咱們常見的,一條溝壑,下面是糞池,用積攢的糞水肥田,環保還健康就是味道有點大,不過家家戶戶都這樣,味道都散出去了,也還好。再者廁所能有多香?
  • 日本「廁所革命」在路上:熱門旅遊地公共蹲廁全將升級為坐廁
    一場現代化的「廁所革命」正在日本展開。據南華早報2月10日報導,日本計劃在2020年東京舉辦夏季奧運會之前,在全國受歡迎的旅遊地點實現將蹲式廁所換成智能廁所的目標。日本旅遊局去年的調查顯示,目前日本主要的旅遊景點共有大約4000個公共廁所,其中58%是西式的坐廁,而42%是蹲式。該機構調查後認為外國人對西式廁所的需求很高,因此從2017年開始給予補貼,通過日本旅遊局承擔其總成本三分之一的形式,讓地方政府翻新在公共場所的傳統蹲廁。
  • 鑰匙掉老式蹲便怎麼撈 蹲廁的好處是什麼
    裝修洗手間,很多家庭主人都會在選擇蹲廁或者是馬桶之間徘徊,不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優勢和劣勢,所以在裝修時也會左右為難。大家可以先關注鑰匙掉老式蹲便怎麼撈以及蹲廁的好處是什麼,看看每種裝修方案的優缺點,然後再選擇合適的裝飾方法,那麼以後也許使用起來會方便很多。
  • 孕媽上廁所時,這個動作可能導致胎兒缺氧
    我們可以通過蹲廁和坐馬桶這兩種最常見的如廁方式來對比一下。蹲廁的好處在古代是沒有馬桶的,所有的孕婦都是蹲著上廁所,所以可以說這是一種最正常的如廁方式,其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蹲廁可以鍛鍊盆骨和腿部的肌肉,讓孕婦得到一定的鍛鍊,其次,蹲廁能避免孕婦私處和物體的接觸,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感染的可能性,相對比較衛生,尤其是當孕婦在使用公共廁所時,要儘量選擇蹲廁,降低感染機率。
  • 中國「廁所革命」要消滅蹲式廁所?
    一場新的「廁所革命」即將到來,是否會「消滅蹲式廁所」待定在一些外媒看來,中國「廁所革命」就是要消滅「蹲式廁所」1月15日另一家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在報導此消息時也拿蹲式廁所做文章,並刻意描繪了西方人在中國上公廁時的體驗,「中國的公共廁所……許多時候其實是一排蹲坑,中間由低矮的隔板分隔開來——沒有隔間,沒有門,沒有隱私。在中國去公廁,特別是高速公路邊的公廁,通常意味著要蹲在一條深溝上,旁人的排洩物就從你的身下衝走。」
  • 公共廁所能不能坐便 看完這些嚇了一跳
    雖然家是我們待的時間最久的地方,但是我們每天都要出去工作,同時也會有出去逛街、旅遊這些活動,所以上公共廁所是難免的事情,那麼就涉及到這樣的問題:公共廁所衛生嗎?能不能坐便?在家裡我們基本不會考慮這樣的問題,但是公共廁所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共用,所以心理上總會膈應的慌,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傳染上什麼奇怪的疾病,甚至有些人能想到十分惡劣的結果。今天就在公共廁所坐便衛不衛生的問題,給大家解釋一下:其實在公共廁所坐便,並不需要太多的擔心,因為:1、身體自身的防禦系統皮膚作為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禦系統,可以抵禦很多的外界治病因子。
  • 準媽媽上廁所,遇到的這件事,很容易會影響到胎兒
    這樣做,讓孕媽上廁所更容易一、使用坐便其實蹲便相對於坐便來說,是更乾淨並且舒服的,但是孕婦上廁所的時間會加長,這樣就會導致上廁所時,準媽媽會出現腳麻腿麻的情況如果蹲便的時間過長,就很容易會擠壓到胎兒,導致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等情況,所以在孕期最好是使用坐便。另外,還可以在坐便旁邊安裝扶手,這樣在起身的時候,可以借力,以防意外的發生。
  • 世界廁所日|今天是個有!味!道!的日子
    的日子因為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但這個節日並沒有「味道」第67屆聯合國大會2013年7月24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該節日由世界廁所組織(WTO)於2001年提出,在2013年7月24日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