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是所有人都會做的,這對於正常人都是很簡單的,但是對於孕婦來說卻是很不簡單的,尤其是隨著肚子一天天的變大,就會導致孕媽上廁所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也會越來越不方便。
那麼,孕媽在上廁所時,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
女性在懷孕後,隨著身體內分泌的黃體酮的增加,一方面會對孕媽和孩子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會影響到孕媽的排洩過程。特別是在孕後期,由於胎兒在不斷的長大,子宮也在不斷的變大,這樣就會擠壓到女性的內臟,腸胃空間變小,導致孕媽上廁所的時間不斷增長,長時間上廁所還會影響到胎兒,壓迫到胎兒,從而出現缺氧的情況。
這樣做,讓孕媽上廁所更容易
一、使用坐便
其實蹲便相對於坐便來說,是更乾淨並且舒服的,但是孕婦上廁所的時間會加長,這樣就會導致上廁所時,準媽媽會出現腳麻腿麻的情況,容易造成危險。如果蹲便的時間過長,就很容易會擠壓到胎兒,導致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等情況,所以在孕期最好是使用坐便。另外,還可以在坐便旁邊安裝扶手,這樣在起身的時候,可以借力,以防意外的發生。
二、給孕婦安裝一個專屬坐便
如果家裡人多,使用一個坐便,再加上孕媽的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會被細菌侵襲身體。為了更加乾淨和健康,有條件的可以為孕媽安裝一個專屬坐便。
三、上廁所的姿勢
上廁所時,最怕的就是擠壓到胎兒,所以為了儘量避免,準媽媽最好在上廁所時,雙腿儘量更多的打開。
如果家裡只有蹲廁的該怎樣做呢?
如果家裡只有蹲廁,可以在上廁所的時候,帶一個小凳子放在面前,這樣如果累了,可以借力,會更有利於孕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