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時,作為南方總統的戴維斯結局如何,死後葬禮規模最大

2021-01-09 多邊形的歷史

1861年,美國南北各州矛盾徹底激化,爆發了著名的南北戰爭。南北戰爭可以說是南方率先挑起的,1861年2月4日,南方各州聯合起來成立了美利堅聯盟國。之後協商無果,林肯開始對南方宣戰。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南方失敗,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國家也重新統一。對於林肯的結局我們也都知道,被刺殺身亡。不過對於當時南方的總統戴維斯,我們卻知道的非常少。

美利堅聯盟國成立之後,第二天,傑佛遜·戴維斯當選為首任總統。戴維斯出生於肯塔基州,之後擔任過密西西比議會,合眾國眾議院及參議院等職,還參加過美墨戰爭。南北戰爭開始之前,戴維斯表面上反對南方獨立,不過卻在內戰開始前宣布密西西比脫離聯邦,並於發表告別演說後辭去參議員職務。可以說他是南方堅定的支持者。之後他經常在南方各州發表演講來鼓舞士氣。南方失敗之後,他開始逃走。1865年5月10日被抓捕。

按照正常的想法,戴維斯被抓住後肯定會被處死,不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他被抓之後監禁了兩年後獲得假釋。其後訪問加拿大,並經古巴哈瓦那回到路易西安那的紐奧良。1868年,他至歐洲旅行。當年十二月,法院駁回撤銷控訴之議,但檢察當局於1869年放棄提訴。這就說他不會再被控訴了,恢復正常了。之後他的日子過得就更加瀟灑了。

南方總司令李將軍去世的時候,他前去主持葬禮。而且他還擔任一個保險公司的總經理,收入非常高。1875年的時候,他被選為聯邦議員,不過由於法律禁止他擔任公職,他也就沒接受,可見他當時非常受歡迎。他之後還寫了《聯盟國政府之興衰》一書,介紹南北戰爭期間南方的狀況,連這種書都敢寫,膽子真大。

1889年,傑佛遜·戴維斯終以81歲之齡逝於路易西安那的紐奧良。他去世後,南方人民為他舉行盛大葬禮,他的葬禮是南方各州葬禮中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而且南方各州還為他建立眾多的紀念館。作為一個失敗的反對派,能有這樣的下場,不得不讓人羨慕。

相關焦點

  • 美國南北戰爭:統一戰爭還是革命戰爭?
    餘志森  150年前,美國爆發了歷時4年、傷亡多達60餘萬人的南北戰爭(1861.4.12--1865.4.9)。美國南北戰爭是一場「兄弟間的相互殘殺」。戰爭的起因、性質、結局與任務,南北各執一詞。
  • 南北戰爭南北經濟差距那麼大,為何戰爭初期南方節節勝利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一次內戰,其傷亡人數甚至超過他參加的一戰人數,不過在開始的時候,眾多觀察家都認為戰爭會很快結束,北方會很快獲勝,因為事實是明擺著的,論人口,北方是南方的兩倍,約2千萬,南方人口中還有大量不可能上戰場的黑人;鐵路裡程北方也是南方的兩倍,工人數量北方
  • 如何從經濟層面看美國的「南北戰爭」?
    然而,引發美國南北戰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是否如林肯總統所言,是因為一位小婦人出版一本書引起的?被譽為「最懂中國人的美國人」、「中美外交風雲活化石」的基辛格曾說,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四大事件: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珍珠港事件、中美建交,足見南北戰爭對於老美的重要性。美國正式建國是1776年7月4日,建國不到100年,就爆發了南北戰爭,美國自家兄弟就吵鬧著要分家,甚至到最後不惜一戰。
  • 美國南北戰爭,一場人渣之間的戰爭
    但是南北戰爭改變了這些。正人君子都不能打仗以林肯為代表的北方,擁有絕對的人口和資源優勢。南北戰爭打響才兩個月,就招募了31萬軍隊,林肯先以麥克道爾為統帥。麥克道爾渡過波託馬克河,派一支小分隊去偵察,結果暴露行軍計劃。南方派優勢兵力增援,北方大敗,因為久疏戰陣,撤退變成潰退。林肯不得不換帥。
  • 老照片:殘酷的美國南北戰爭,圖10為著名的「死神的收割」
    美國內戰(也稱南北戰爭,1861-1865)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共造成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南北戰爭消滅了美國的奴隸制,為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掃清了障礙,使美國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以下為一些南北戰爭時期的老照片亞伯拉罕·林肯,南北戰爭時期美國總統,美國第16任總統傑弗遜·漢密爾頓·戴維斯,美利堅聯盟國(南方)首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1861年拍攝,美國北方聯邦的青少年士兵,可以看到,既有黑人,也有白人。戰爭伊始,年輕人義無反顧的奔向戰場,但不知道照片中有幾人活到了戰後1862年拍攝,名為「拉法葉指揮部外的違禁品」。
  • 美國的利益分配失衡,觀念又無法統一,最終點燃了南北戰爭的戰火
    在美國尚未建國之前,奴隸制度就已經遍及北美多地,即便是獨立戰爭後建立的美國,也未能及時將奴隸制廢除,反而是任由其繼續存在。美國南北雙方也逐漸形成了資本家組成的北方派系和支持奴隸制的南方派系,雙方的利益分配不明與觀念不合,導致雙方的矛盾日漸加大,最後就變成了一場可怕的內戰,即美國歷史著名的內戰——南北戰爭。
  • 南北戰爭——一份修正案導致的國家戰爭,林肯的無辜、無助與無情
    此時的美國已經是人口到達千萬,是剛建國時期的人口規模的3倍。而在美國建國以後,直至南北戰爭爆發以來,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蓄奴州一直針對廢除奴隸制等問題進行激烈的爭鋒,這種爭端並不僅僅僅存在於國家政治制度的建立上,更存在於經濟基礎的發展以及經濟利益索取上。 尤其在1817年密蘇裡州申請獲得州地位時,爆發了最為明顯的公開衝突。
  • 「敘史實」美國南北戰爭真是為了解放黑奴?其實也為了錢……
    美國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聽懂了嗎?其實,北方的初衷也不是消滅奴隸制。那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還要幹仗呢?這還要細細道來。
  • 1863年,林肯借一位白人婦女動員數百萬黑人,打贏美國的南北戰爭
    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的總統。南方7個州聽說了他堅決廢除《蓄奴制》的決心,紛紛脫離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宣布組成美利堅聯盟國(以下簡稱南聯邦),定都蒙哥馬利,並推選傑斐遜.戴維斯為他們的總統。1861年3月4日,林肯正式就任美國總統。這位沒有一個黑奴的總統宣布,「南方七州脫離聯邦的行為在法律上無效」,並表示將使用包括武力在內的手段維護聯邦的統一。南聯邦對林肯的警告並未放在心上!
  • 太平天國和美國內戰同時,都是南北戰爭,但戰後兩國的結局卻迥異
    於是,驟增的西部國土成了南北方爭奪的焦點,北方想在西部發展資本主義,而南方想在西部擴展奴隸制,對西部國土的爭奪也成為美國內戰的導火線。雙方的矛盾其實在19世紀50年代已經釀成了武裝衝突,只是到了林肯當選為總統後才全面爆發。
  • 美國南北戰爭對美國的意義何在
    應該說自南北戰爭以後才標誌著美國的美國的正式崛起。意味著一個不可分割點聯邦政府的存在。一個強大富裕美利堅正式出現。我們都說美國的制度穩固而完善,都是聯邦制,蘇聯解體,而美國卻日益穩固。事實上,美國的制度基本上成熟正是在南北戰爭以後的事情。一句話,南北戰爭成就了今日的美國。
  • 南方十字遺夢——美國南方對於內戰的歷史記憶!
    由此可見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上必然有比其他所有戰爭都高得多的地位。美國內戰令中國人不太理解的,可能是今日南北雙方對戰爭不同的紀念與記憶。南北戰爭與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多少帶有些許成王敗寇意味的內戰截然不同,即使是戰敗的南方也能夠以自己的角度紀念這場戰爭。如今,美利堅邦聯國的南十字星旗在南方各州仍隨處可見。
  • 美國國會大廈南方聯邦雕像面臨拆遷!美國南北戰爭恩怨從何而起?
    除了開展美國式的批判文化運動,一些人還把主意打到了國會大廈裡的南方聯邦雕像上,其中以眾議院扛把子、大統領川總的知心仇敵、驢子黨精神領袖的佩-人類之光-洛西為首,主張移除這些雕像。對此,她表示「南方聯邦11個州,分別以傑斐遜-戴維斯和亞歷山大-史蒂芬斯為總統和副總統,二人都被指控叛國罪」,因此她認為南方聯邦都是有罪的,所以不搞掉不足以平民憤。那這些讓佩女士如此著急上火的南方聯邦到底是什麼呢?
  • 拋開背鍋的奴隸制,南北戰爭時代美國人為誰流血?
    英國《泰晤士報》《經濟學人》報導美國內戰,總是離不開關稅話題,馬克思在報社寫時評也提到了這點,但他拒不接受「賦稅論」,認為是南方奴隸主找的藉口。今天很多馬克思主義者堅信,美國人打伊拉克戰爭是為了石油,卻不相信當年打南北戰爭,不是為了經濟利益。
  • 美國南北戰爭,為什麼南方有西方列強支持,仍然會失敗呢?
    美國獨立時,本來只有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塊殖民地。但美國開始了瘋狂的擴張,一直打到了太平洋沿岸。但在擴張過程中,美國南北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這是因為美國南方和北方是兩條不同的道路發展。南方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而北方則是資本主義工商業。
  • 霸道美國總統:停止計票,我們的軍隊在哪裡?南方三州,局面逆轉
    在19世紀的中葉,中國和美國都爆發了一場戰爭,即中國的太平天國戰爭與美國的南北戰爭,李鴻章是清朝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曾經參與過太平天國戰爭,而格蘭特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是聯邦軍總司令,格蘭特來到中國與李鴻章會面,是為了調停中日矛盾,當時的日本強迫琉球國王退位,在琉球群島設置衝繩縣,面對日本人的侵略,琉球國王求助於清廷,但是,清朝無力反擊日本,恭親王只好委託美國總統格蘭特進行調解,然而,格蘭特並未調解成功
  • 美國南北戰爭中解放黑奴是為了黑人的人權嗎?
    多年以來,林肯總統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籤發的《解放黑奴宣言》,一直被看作是一個劃時代的人權進步的宣言。美國的自由民主形象,在世界面前高大了許多,自由的火炬顯得更加明亮。但是,這個有著似乎不容置疑歷史結論的事件,其發生的實際原因,卻被許多明白真相的人避而不提。
  • 南北戰爭時期,為什麼沒有外國承認美利堅聯盟國(南方)?
    1861年4月12日至1865年4月9日,美利堅合眾國(北方)與美利堅聯盟國(南方)爆發了著名的南北戰爭。在南北戰爭期間,以獨立國家自居的美利堅聯盟國一直利用控制的原料生產爭取外國承認。首先,美利堅合眾國的綜合實力要強於美利堅聯盟國,歐洲列強當時認為北方很快就能戰勝南方。等到南方佔據優勢後,歐洲列強開始考慮承認美利堅聯盟國,結果美利堅合眾國又把局勢扳回來了。由於南北戰爭的局勢在四年之內兩次逆轉,搞得歐洲在是否承認美利堅聯盟國的問題上也是舉棋不定。
  • 美國南北戰爭:白人與黑人的跨世紀恩怨
    這要從南北戰爭說起。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這場戰爭誕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林肯,也誕生了美國最著名的國家公墓——阿靈頓國家公墓。南北戰爭是一場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的戰爭,最後以北方勝利告終。
  • 一場打完就打完了,無清算、無審判的內戰,美國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  南方蓄奴州紛紛獨立,南方7州退出聯邦,於1861年2月組成「美利堅諸州聯盟」,定都里奇蒙,戴維斯任總統。  同年4月12日至14日,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