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
心理老師的困擾:
希望一學期後得到學生的總體教學反饋
學期總結和下學期規劃用
學生成績評分怎麼辦
班主任說學生會不會期末壓力大
學科老師說學生好像沒感覺
教學部可能說要不要停課自修
最後一節課在期末時間是很寶貴的
要設計得性價比高一些
於是
心理生涯課期末考核來了!
考核什麼?
看,沈老師,帶著試捲來了
有點慌!
我們在哪裡
我們在做什麼
自己挖的坑要知道怎麼填
天啊,原來如此
好吧,好像知道了些什麼
課後可以用的幾招
你想知道嗎?
教學目標:
1. 帶領學生完成本學期課堂知識要點回顧和實際運用和反思;
2. 藉助考核卷,完成期末個人復盤;
3.講解記憶提取的要點,運用記憶規律協助期末複習。
準備材料:
一張考核卷、一支筆、一本成長手冊、一個你
教師導入:大家是否好奇我一對一心理輔導時如何在50分鐘裡記住足夠多的信息,又如何運用遺忘技術來平衡工作生活,大家最感興趣的是我如何做到在第二次學生來訪的時候,能夠回憶起該生第一次溝通交流的完整且精細的記憶片段,這涉及到記憶的提取技能。我一般常用的記憶提取線索是名字和思維導圖。
按信息在我們大腦存儲的時間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到一秒的瞬時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在必要時,在長時記憶中提取精確的完整的足夠的信息這一技能在知識學習中非常重要。
指導語: 我們將一起來回顧本學期9節課的課堂,記憶提取的內容本學期心理生涯課堂中自己的參與表現和收穫、自己課後的延申練習和運用情況。記憶提取的線索有成長手冊上的活動單和記錄,PPT上的圖片和關鍵詞。請回顧的同時,完成自評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1-5分評分。
(觀看文章的你可根據自己實際教學情況設計課堂回顧內容)
本學期回顧課堂(有些課點擊圖片可連結)
《首因效應》
請查看當初活動單上簽名,回想你對這些同學的第一印象如何,後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選取一位進行練習。
課堂視頻講解首因效應的特點是哪些?生活中實際運用聯想一件事。
《時間拍賣會》
請查看自己拍賣單,但是拍賣場景發生了什麼印象深刻的事?你最終的拍品有哪些?
聯繫本學期的實際,你百萬分鐘的六分之一花在哪裡了?是否再次受環境影響而改變了你的預算?
《生活興趣卡牌》
查看當時測試活動結果,課後做了哪些探索?
階段性生活喜好可能發生變化,你是否留心到自己的共性?
特質的"幸會"章和25種「隨心隨遇」章是有差別的。「幸會」鼓勵成長手冊上的反饋交互。
順便考核了下大家對學習諮詢預約的相關知識。有學生的附加分超高,收到同伴羨慕的眼神。
設計意圖:一舉三得。回顧課堂,自我復盤;完成自評,提供考核數據;體驗記憶提取的練習,為下文做鋪墊。
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一般只會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其他感覺信息保留不到1秒鐘的時間。我們常說的視覺暫存就屬於這種感覺記憶的一種。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也叫「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STM)。是記憶系統對信息進行處理的第二個階段。工作記憶從感覺寄存器中選擇性地提取信息,然後將其與長期記憶中存儲的信息進行關聯。比如我們能暫時記住剛剛看到的電話號碼。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LTM):是記憶系統處理信息的最後階段。長期記憶從工作記憶那裡裡接收信息,並且能夠將其存儲更長的時間,有時存儲的長度甚至是我們的餘生。每個人關於世界和自己的所有知識都存儲在長期記憶裡。
記憶有編碼、儲存和提取三個過程。
「記憶編碼精準性理論」認為,最有效的記憶提取是使用編碼時的相同條件,包括編碼時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以及個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等。編碼時注意力集中,多元信息建構。
1.形象記憶:即對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的記憶;
2.情境記憶:對親身經歷過的,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的事件的記憶;
3.情緒記憶:對自己體驗過的情緒和情感的記憶;
4.語義記憶:有叫詞語-邏輯記憶,是用詞語概括的各種有組織的知識的記憶;
5.動作記憶:對身體的運動狀態和動作機能的記憶;
舉學生生活中的例子講解,比如情境記憶,學考前進行相應學科相應時間段的刻意訓練,教室複習和教室檢測都有助於記憶的提取;向他人介紹自己儘量進行名字解讀,進行語義記憶。動作記憶比如吃飯前伸手口袋摸飯卡等。
在一天四個高效記憶的時間段裡,安排複習內容。上午上課專注聽,課後及時鞏固;晚讀和晚自修從作業任務中看到自主複習的點,比如做一道題後,停頓5秒,將該題的知識點歸類,考點總結。睡前合理安排安心睡覺。再講一下睡前身體放鬆等學生關注的點。
記憶衰退是自然發生的,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呈現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因此
及時複習自測
及時複習,可以抓住記憶的最好時機;經常自測,可以弄清哪些知識沒學好、沒記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誤差,以便馬上核實校正。
及時複習和經常自測,可以培養我們的隨機應變能力。在考試中,考題往往變換了角度,與原來學習時的大不一樣。如果經常運用自我測驗法,對所學知識從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會胸有成竹,臨陣不慌。
定期複習,即對自己所學的課程、知識定個複習與自測計劃,然後按時執行。
指隨時隨地測驗自己。
這種方法用來學一些知識點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外語,先準備一些卡片,正面寫上5個外語單詞,背面寫上5個相應的漢語詞彙,揣在兜裡便可隨時自測了。
本學期的心理生涯課今天暫告於段落,回顧一學期走來,上半學期的課按照規劃持續有節奏地保持原創設計,下半學期的課是根據學生期中反饋調查需求而微調的。感謝下半年遇到的諸多優秀的同行,感謝她們的分享交流讓我的課堂增添了很多有趣有益的色彩,比如小確幸、注意力和探索路徑等主題的再設計,還有省心有效的量化方式考核表。也是她們的鼓勵和支持,給予了我更大動力的輸出交互。
雖然心理老師註定有一段路是獨自行走的,但持續閉門造車一定是件及其孤獨和難過的事。當下的狀態正正好,不是很完美,但依然值得肯定和期待。
每一次創作不易,整理更需要不少心力,期待能和更多的同道交流探討。轉發本篇至朋友圈或教師群,配上走心推薦語,1小時後截圖發至本公眾號,我將在24小時內把文中ppt的百度雲連結放送給你喲~(本次活動截止至2021年1月17日,過期活動材料獲取,皆請打賞截圖至後臺)請勿將分享資源二次轉發!感謝各位小夥伴的支持!
心理工作這條路,走的人也不少。
每個人,走出的樣子都不盡相同。
但不論是什麼結果,
只要是向著初心的方向走,
踏上了想要到達的那片土地,
途徑的風景,是枯涼,是繁榮,
都是值得回顧的。
時光如水,靜默流淌。
願所願得償,路想路風光。
心無所愧,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