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從你的記憶中去尋求心理(下)

2020-12-16 一心論心

在上篇「從你的記憶中尋求心理(上)」中,我簡單講述了一下有關記憶的概念、程序以及目前主要的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及長時記憶的記憶分類模式。

今天,我們依舊繼續在我們的記憶中尋求心理,走進這神秘又有趣的大腦痕跡!

前面我們講的有關記憶的都是它的存儲、正向部分。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有關記憶的反向部分—遺忘

涉及到遺忘,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很多感想吧!

特別是即將中高考的考生們,想趕緊把知識點記得勞一點。最怕一上考場什麼都記不得了,還有那種「咦!這道題我記得做過,但是該怎麼做我給忘了!!!!」

這個時候,遺忘就像是王母娘娘,把我們與心儀的學校分隔與銀河兩端,哭泣遙望而無法相遇。

遺忘,是記憶保持的最大變化,它與保持是處於矛盾的方向。

記憶的內容不能保持或在我們提取記憶時感到困難都稱為遺忘,如背誦過的課文,在某一時刻無法回憶或再認出來,又或者回憶或再認時產生錯誤。(這裡的再認是指個體對於感知過、體驗過或思考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的時候,仍然可以人出來。

遺忘也分有各種各樣的情況:能再認不能回憶的叫不完全遺忘,不能再認也不能回憶的叫完全遺忘;一時不能再認或重現的叫臨時性遺忘,永久不能再認或回憶的叫永久性遺忘。

對於遺忘這種與我們親密無間的心理活動,它的發生進程與規律自然也值得很多人去研究、探索。

這不,就有一位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早對此進行了研究。並留下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就立即開始了。遺忘的進程最初是極快的,以後逐漸開始變慢。這就告訴我們學習完之後要趕緊複習,不然就等著在考試前看著陌生的書哭唧唧吧!

當然,遺忘的進程不僅僅是受時間長短的影響,還收許多其他因素的作用。

如,學習的程度既不要低度學習(對要記憶的東西沒有達到能夠一次性無錯誤的背誦),也不要過度學習(在可以達到一次性無錯誤背誦後還繼續記憶一段時間),這樣會浪費時間。

又如,我們記憶材料的順序在心理學的記憶研究中,有研究表明,材料的順序對記憶效果存在重要影響。

存在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即在記憶一段材料時,最後呈現的部分可以最先回憶起來(近因效應),其次是最先呈現的部分(首因效應),最後回憶起來的是材料的中間部分。所以,在背誦課文時,記得中間的多讀幾遍呀!

最後,我們來講一講人們認為遺忘之所以會發生的幾種原因。

衰退說衰退說認為遺忘是由於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一致得到最後消退的結果。

這一說法是最易為人們所接受的。但是由於它很難進行實驗驗證,所以大家對此還存有很大的懷疑。

幹擾說幹擾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一旦幹擾排除,就可以快速恢復記憶。

前面講過的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就比較支持了幹擾說的觀點。

壓抑說壓抑說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所引起的,如果壓抑接觸,記憶也就能夠恢復。

提取失敗有的研究者認為,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我們產生遺忘,只是因為我們對於要再認或回憶的信息無法成功提取,我們沒有找到可以成功提取的線索。

以上,就是對於遺忘產生原因的主要四種說法。它們各有優點,也有缺點,沒有對錯好壞之分,有的只是你更贊同哪一個觀點。

記憶,這個既神秘又有趣的痕跡。

它從我們的出生,伴隨我們至死亡,

它來自大腦,蘊於心理,

此刻,讓我們一起在記憶中尋求心理的神秘

相關焦點

  • 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如何快速學習實用的心理學
    等等結果稍微找下資料,發現蒙圈了,一個字——」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那麼作為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如何快速學習實用的心理學呢?那就不好說拉做為一個普通心理學愛好者,心理學研究方法裡的心理測量是要學學的,心理測量關注的用科學設計的量表來觀察分析人格。你在心理分析中可能接觸到的艾森克人格個性問卷EPQA(測量人格),房、樹、人心理投射測驗(人格和潛意識)等等都是常用來進行心理測驗的。
  • 淺談普通心理學
    下面以普通心理學為例,進行說明。我們在學習心理學之前,一定要明確,心理是腦的機能。所以,沒有脫離神經系統而獨立存在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就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學科。所謂心理現象,就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具體來說,心理現象我們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又可以分為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認知過程,即人腦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如:人在夢境中產生的心理現象主要就是無意識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識的支配下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有精神錯亂,大腦損傷的人病人,他們的行為才失去意識的控制,而完全為無意識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   心理學要研究哪些問題,人的心理現象是非常複雜的,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進行研究。
  • 普通心理學:走進心理,你「感覺」到了什麼
    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也是一個古老的心理問題。上一篇文章中,我曾講過: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其中,心理現象又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這裡,心理過程有包括認知、情緒、情感、記憶、思維等需要通過外部世界的刺激,從而在大腦中得到反饋的心理活動過程。
  • 心理解惑生活第二集:為什麼需要心理學?心理學研究什麼?
    ,比如說你和這個同事之間的關係很難相處,比如說你不能拒絕別人,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你總是吃虧,所以你和別人相處的時候非常困難,甚至有些不敢面對和別人相處,比如說面對社會上的一些言論,一些銷售策略,你是不是會被割韭菜,這些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和焦慮根源在於你對人本身的不了解。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掌握基本概念。先來學習第一章!
  • 心理專欄:心理學中的感覺
    作者:碩博心理--超超相信說到心理學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想到各種各樣的心理測試,心理諮詢,或是我們生活中較常用到的溝通心理學等等,但事實上,心理學是一門廣泛而繁複的學科,除了上述提及的內容,心理學還研究心理過程、心理特徵等等,例如記憶、智力、意識。
  • 【普通心理學】記憶過程
    心理學的隨意:跟隨意志(而非隨便之意)﹡無意識記(不隨意識記):無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②根據是否理解材料分:有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機械識記:死記硬背,對於本身沒有意義的內容是無法進行意義識記的,如歷史年代、圓周率等。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摘要: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幫幫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   摘要: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考研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方便小夥伴們掌握書本上的基本概念,幫幫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普通心理學複習知識點,還希望各位考生將基本知識點牢記於心
  • 孩子有心理問題,家長會尋求心理諮詢嗎,做心理諮詢就是失敗?
    孩子有心理問題,尋求心理諮詢幫助,家長就是失敗者嗎?這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尤其是在中國,大家都特別愛面子,如果一個家庭因為孩子教育問題而去尋找心理諮詢專業幫助,那絕對是一種弱者的表現,表明父母沒有能力,家長的教育失敗了。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嬰兒的心理需求:尋求安全感
    發展心理學關注嬰兒能否建立正常的「睡眠—覺醒周期模式」。如果新生兒睡眠不規律,可能是出現某種異常問題的徵兆。嬰兒的覺醒狀態是指嬰兒每天有2-5個小時的覺醒狀態,這時嬰兒會安靜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或與母親建立聯結,嬰兒的學習和記憶就是在覺醒狀態下進行的。
  • 教育心理學——記憶的分類
    《普通心理學》的認知過程這一章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頻頻出現,其中「記憶的分類」的相關知識點也總會以例子反選、判斷等客觀題形式對大家進行考查。所以,今天就一起走進「記憶的分類」這一部分知識,從而去更好的應對這部分的考題吧!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反映的心理過程。也可以說是人腦對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的過程。
  • 「知識科普」心理學之記憶 | Memory
    我國心理學者彭聃齡在《普通心理學》中是這樣介紹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的:與記憶相關的腦區有:(一) 顳葉中部及其皮層下結構(海馬、杏仁核)1.其中最為主流的觀點是認知心理學的記憶理論:認知心理學把記憶看成一系列彼此區別,但又相互依賴的記憶系統,一般可分為感覺登記(感覺記憶/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在信息加工模型中,感覺登記指知覺的刺激消失之後保留非常短暫(不到1秒)的心理表徵(表象,聲音等)。
  • 心理與心理學,二者原來有這麼多學問,教你正確認識心理學
    簡單地講:心理,是指人們內心的思考與心理活動;而心理學是指要去研究探明人們為什麼內心是這樣或那樣思考的,以及什麼樣的環境下才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如何區分自己是喜歡心理還是心理學,那麼不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只想知道1+1=2,還是想知道為什麼1+1=2呢?一個心理學系畢業生來告訴你心理學是什麼?
  • 09年考研心理學大綱解析之普通心理學
    09年考研心理學大綱解析之普通心理學 http://kaoyan.eol.cn  萬學海文    2008-08-12  大 中 小 (五)普通心理學的第四部分
  • 學心理必須知道的7大心理學分類,長文詳解,建議收藏
    目錄:*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心理測量學*諮詢心理學普通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學基本原理和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的心理學,是最基礎的心理學科,也是很多心理學專業入門的第一堂課。
  • 心理諮詢中心建設中常用的心理學專用儀器?
    在心理諮詢中心建設中,常用的心理學專用儀器有以下:1、皮膚電測試儀可測量不同情緒狀態下個體皮膚電的變化,間接測試情緒緊張的強度,可作為情緒調節的生物反饋指標。、注意、知覺等實驗中呈現短時間剌激,評估訓練個體的記憶能力合記憶廣度,並記錄個體的反應。
  • 普通心理學:心理和生理的那些悄咪咪的關係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其中,心理現象又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主要指在一定的時間、環境中發生、發展的心理活動過程。比如你的情緒、情感,對某件事物的認知情況,又或者在遇到困難時自己堅定的意志。
  • 「看起來很好」的人,尋求心理諮詢,直面自我,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中,心理諮詢師蒼鷺堅定地回答:「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在書中,心理諮詢師蒼鷺,就是作者羅伯特·戴博德的化身。畢業於劍橋大學的羅伯特做了二十多年心理諮詢,並在亨利管理學院教授心理諮詢課程,他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知識,都凝聚在書中,該書一經出版,就成為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暢銷不衰。讀《蛤蟆先生去見心理醫生》,就像在用文字感受一次心靈治癒之旅,跟隨蛤蟆先生,審視自我,找回自信。
  • 心理學——記憶及其分類
    說到記憶,那麼記憶是什麼呢?心理學上把記憶定義為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更準確地說,記憶是信息加工的過程,包括編碼、存儲和提取。人們感知過的事情,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或從事過的活動,都會在頭腦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一些印象成為了經驗能夠在頭腦中保持很長時間,在一定條件下還能夠恢復,這就是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