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2020-12-14 老楊龍門陣

說明文閱讀,在初中階段的各類考試中,佔有較大的分值,因而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們在八年級上下冊共安排六個專題進行系統訓練,以提高同學們的說明文閱讀能力。

一、知識要點

1.說明文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它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成因、結構、關係等,還解釋事物的變化規律,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這種文體主要體現出知識性、科學性、通俗性的特點。

2.說明文的分類

根據說明對象的不同,說明文可以分為兩類: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是說明文常用的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以時間的先後為序,先發生的先寫,後發生的後寫。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說明書籍的演變過程和它的各個階段的特點。

(2)空間順序:也稱方位順序,依據構成一個事物各部分的順序來寫,或由前到後,或由上到下,或由外及裡,或由大到小,或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按東南西北的方位。

(3)邏輯順序:是按照事物內部的來說明事物的一種順序。事物的內部聯繫有因果關係、主次關係、現象與本質關係、相輔相成關係等。說明事理,說明多特性、多功能的事物,往往採用邏輯順序。具體表現在: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4.說明文常見的結構形式,主要有四種:

(1)並列式,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平等的。此種結構多見於使用空間順序的說明文。

(2)連貫式,各層次之間按事物過程安排層次,前後相互承接。此種結構多見於使用時間順序的說明文。

(3)遞進式,各層次之間的關係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此種結構多見於使用邏輯順序的說明文。

(4)總分式,這種結構大致有三種情形:1.總分式;2.分總式;3.總分總式。此種結構也多見於使用邏輯順序從概括到具體或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文。

5.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分類別:這是一種把說明對象按類分項(根據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逐一說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2)列數字:即用列舉數字來體現說明特點的一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能把說明對象的特點說得更準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3)作比較:通過比較,起到突出、強調被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其作用是更加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徵。

(4)下定義:即用簡明扼要的話揭示出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屬性。作用是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使說明對象更加嚴密。

(5)舉例子:即舉出實例來說明事物。其作用是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的作用。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對事物作形象的說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7)摹狀貌: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徵。如《中國石拱橋》:「這些石刻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其作用是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8)做詮釋:能通俗地介紹或解說事物或事理的特點或特性。其作用使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被說明的事物。

(9)畫圖表:這是一種運用直觀的示意圖和表格等形式,說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10)引用說明: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1.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2.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3.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4.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導、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6.說明文的語言

「準確」是說明文的共同特點。「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是針對不同說明風格的角度來談的。

7.閱讀說明文的著手點

(1)理解說明內容,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被說明的事物或事理都有各自的特徵,閱讀說明文,抓住了說明對象的特徵,便掌握了文章的中心。

(2)理清說明順序。介紹事物或說明事理,自然有個先後順序問題,要言之有序,合乎事理。說明順序的多樣性要求我們要了解事物的進程和變化規律,必須明確順序與結構的關係,注意順序的標誌,分析順序的特點及其意義。

(3)把握主要方法。因為說明方法具有多樣性,且所用說明方法又都與說明對象和說明內容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要明確它們各自不同的功用和特點,區別它們與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概念的不同。在綜合運用的時候,要注意瞄準主要方法。

(4)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說明的內容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實際,其語言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對事物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性質等方面加以限制性的詞語。

二、課標要求

1.考查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2.具體考查學生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以及作品感受的能力。

3.閱讀說明文,能夠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4.閱讀中要注意領會作品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三、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區別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的一種文章體裁。它要求對事物的性質、特點、成因、功能等特徵以及事理作客觀的、科學的解釋,從而給人以知識。知識性、科學性和說明性是說明文的主要特點。一般說來,說明文裡含有記敘成分,記敘文裡也含有說明成分,兩種文體的區別在於:

1.寫作意圖的區別

說明文的目的在於說明事物,使人對事物形狀、性質、成因、關係、功用等得到較清晰的了解;記敘文則通過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總之,說明文要以知授人,而記敘文要以情感人。

2.文章主要內容的區別

記敘文是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說明文則是以說明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特徵,以闡明事理、介紹知識為主要內容。

3.文章表達方式的區別

記敘文主要採用敘述和描寫的方法,同時輔之以抒情和議論;而說明文則主要用介紹說明的方法, 一般不用議論、抒情。說明文中的敘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敘述是為說明服務的,因而不能運用藝術想像和誇張,敘述重點必須與說明要點一致。說明文中也有描寫方法,但不同於記敘文中的描寫。記敘文中的描寫,講究「形似」和「神似」,筆觸細膩;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只要求達到將具體情形解說清楚,絕不作過細的描寫。

相關焦點

  • 值得收藏!一圖梳理中考說明文文體知識
    本文為中考說明文文體知識梳理,使用幕布進行整理。gofaaSwLVO 查看文體知識梳理(大綱版)大綱版文體知識梳理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吧!
  • 中考必備說明文閱讀考點知識清單
    考點一:說明文的特點   說明文是三大實用文體之一。它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客觀地解說事物的外貌、構造、性質、特徵、範圍、類別、來源、成因、關係、功用等,來闡明事物的內容和形式、本質和規律。它的特點是內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結構上有清晰的條理性,語言上具有嚴密的準確性。
  • 現代文中三大文體的區別及知識要點
    2、記敘文以形象感染讀者,陶冶情操;議論文以理服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抽象思維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說明文以介紹知識為主要任務。  3、記敘文有很濃的主觀感情色彩;議論文表達作者的思想見解;說明文必須客觀地反映事物。  4、記敘文材料具體化、個性化;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說明文材料要突出事物特徵。
  • 文體知識備忘錄:說明文閱讀
    根據說明語段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 2、概括說明內容:事理說明文說明內容一般可概括為:本文主要說明(說明對象)的構造、形態、性質、特點、變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視具體說明對象的哪些內容而定) 3、明確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 說明文文體知識
    說明文文體知識一、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 初中語文這三類文體知識,已歸納整理要點,專治學生各種記不住
    我們一直強調要增強孩子的語文閱讀能力,其實在高年級階段,考察的是學生能不能很準確地把握各種不同的文體。文體是指文章的結構、體裁,可見想能提升自己的語感,首要就是要把握文章的文體,這也是考試中經常遇到的考點哦!
  • 說明文閱讀複習指導,初中生一定要掌握!
    1、複習說明文的一般常識。2、掌握中考說明文閱讀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1、歸納說明文的一般知識和常見題型。2、進行閱讀訓練。考查類型:直接讓學生回答:「這篇文章(或文段)的說明對象是什麼?」練習:《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宇宙裡面有什麼》《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說明對象分別是什麼?
  • 語文招教: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全國教師考試交流群:219036380明文體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是對事物作客觀說明的一種文體。1、說明文的分類:從說明內容上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徵, 如《中國石拱橋》;事理說明文旨在解釋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內部規律地,如《統籌方法》等。從語言表達方式上可分為平實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說明事物要抓住 事物特徵。特徵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三—說明文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事理、程序進行介紹、解說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對實體事物科學的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係,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有科學的認識,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2019中考語文一輪複習說明文基礎知識
    2019中考語文一輪複習說明文基礎知識 一、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的特徵,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 1、根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徵,如《中國石拱橋》;事理說明文旨在解釋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內部的規律,如《大自然的語言》。 2、以其介紹的客觀規律及其知識體系的不同:自然科學說明文、社會科學說明文。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以前考察的文體知識逐漸淡化了,然而體裁文本各不同,閱讀理解也有不同文體要求和方法。那麼如何來應對說明文呢?這又是什麼體裁方法?
  • 2020初中文學常識必考歸納:文體知識
    一、文體知識     文學體裁包括古代文體常識和現代文體常識兩點。     古代文體:古代文體大致上可以分為韻文、駢文、散文,包括史傳文。     韻文,即講究押韻的文體,包括詩、詞、賦、銘。散文,包括史傳文、議論文、雜記文、應用文等。駢文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 中考語文之文學常識:古代文體知識 匯總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發表議論,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如韓愈的《馬說》、周敦頤的《愛蓮說》。2.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一般用韻,形式短小、語言簡潔,內容多含頌揚、警誡之意,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 中考語文資源:語文總複習文體知識歸類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 說明文閱讀怎麼拿高分?按照這幾招!
    從近年來全國各地的語文中考試題看,說明文在整個試卷中所佔的比例也逐年增大。難度也在逐年提高。
  • 【說明文閱讀01】中考-說明文知識點總括
    為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複習中考說明文,小編今天開始逐條整理中考說明文的注意事項。答案格式:加點的「……」詞語在這裡表示「……」的意思,準確說明了「……」的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或者刪去(替換為)「……」後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與客觀事實不符),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所以不能刪去(替換)。從結構、內容方面: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或總結前文。有時在文章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事理的作用。
  • 中考前線|基礎知識8:「說明文+議論文+散文」閱讀
    基礎知識複習科技說明文閱讀【考點及答題方法】1、說明的對象:某物、某事理。格式:①②③④……初中散文閱讀相關知識及得分技巧一、分類(根據對象及內容分為三類):1、記敘性的散文——寫人敘事類。①寫人的散文:描寫人的某種精神面貌,通過他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來達到顯示性格的目的,進一步對要寫的這個人的行為品質進行評價,然後表明作者對某種精神的評價 ,對人的某種精神的評價,或讚美,或否定。
  • 說明文知識小結,閱讀高分的必備錦囊,趕快收藏!
    一、文體定義: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文體分類:根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可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可分為平實性說明文和生動性說明文兩種。
  • 2018年中考語文複習知識點總結: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基本文體知識識記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常見的表現手法:象徵、對比、襯託、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借物喻人、寓理於事、寄情於事、運用典故、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