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時代呼喚英雄,英雄引領時代。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儀式在北京召開,青大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於文成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全國先進工作者於文成教授(右三)
於文成,中共黨員,青大附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醫療專家組組長。
抗非典抗洪抗震救災 人民醫生屢立戰功1998年抗洪搶險、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傷員救治,2009年抗擊H1N1甲型流感,在一次次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的危急時刻,於文成教授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成為守護生命「萬裡長城」上一道美麗的風景。尤其是SARS來襲時,作為專家組成員他始終奮戰在第一線,每天都要參加四五次會診,有時下半夜一兩點鐘還要去會診,他幾乎沒睡過一個整覺。進入SARS病房,面對病人,他一呆就是20天。在SARS病人的診斷、治療、消毒隔離及監測等方面他總結出了一套SARS防治經驗,並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及防治方法,從而填補了青島市在SARS防治方面的空白,圓滿地實現了青島市SARS零感染、零死亡的目標,被山東省政府授予抗擊「非典」一等功。
新冠肺炎來襲 他戰鬥在青島武漢兩個戰場2020年初,湖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病魔無情,決戰有力,青大附院作為青島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醫院,迅速周密部署疫情防控與救治工作。於文成教授作為青島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青大附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副組長,日夜堅守在防控一線,不分晝夜和節假日,只要出現疑似患者或會診,他都第一時間趕到,認真診斷和排查,制定診治方案。2020年1月,於文成和專家組成員們診斷確診山東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診治患者過程中,他深入病房詢問病史,並給病人查體,制定治療方案。
在2020年元宵節闔家團圓的時刻,青大附院接到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命令,於文成教授再一次主動請纓,要求參加山東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戰場,他也是此次出徵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醫生。
堅守一線 他是援鄂醫療隊的定海神針於文成教授作風嚴謹,無論生活、工作、教書育人都一絲不苟。平日裡,無論工作再繁忙,始終保持著從醫者嚴整的儀表風範。他書寫病歷規範、詳盡,帶教學生、規培醫師時高標準、嚴要求,是大家心目中的嚴師良師。
援鄂期間,於文成教授將嚴謹的作風一以貫之。他帶領青大附院醫療隊接管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個重症病區,全面負責50多名重症患者的診治。面對傳染性強的危重型患者,於文成教授和同事們承受著感染的風險和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他身先士卒,第一個進入重症隔離病房,了解每名病患的情況,詳細制定治療方案。
在武漢的50多天裡,於文成教授幾乎每天都要到病房親自檢查每名患者臨床症狀及各種化驗指標,52名患者的資料都記在他腦子裡,但他還是每天都要嚴格查閱病歷,將每名患者的醫囑和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寫在紙上,交代給分管病房的醫生和護士執行。他幾乎每天都要熬夜到凌晨1-2點鐘才能睡覺,睡覺前他還要給病房的值班醫生護士打電話,再詢問一次患者的病情,並及時給與指導。在於文成教授的精心指導和親手治療下,不到10天的時間,就有多名重症確診患者康復出院。
一絲不苟 交出學霸級「武漢答卷」他堅持醫療隊制定的「科學救治,嚴格執行『兩零、兩有、三及時、一加強』原則」積極開展工作。「兩零」即零感染、零投訴,「兩有」即有溫度、有感情,「三及時」即患者病情變化掌握及時、臨床治療及時、心理安撫及時,「一加強」即加強病區文化建設。50多天的日夜奮戰,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治癒出院82人,救治成功率位於各醫療隊前列,累計開展核酸檢測305人次,醫療隊用微創技術、重症超聲等創新技術成功搶救危重型高齡伴多臟器損傷患者,用高水準的醫療技術交出了一份學霸級「武漢答卷」。
在於文成教授的帶領下,醫療隊憑藉過硬的急危重症搶救水平和奉獻拼搏的精神,贏得了各級專家組高度評價和患者的肯定、信任、褒揚。2020年3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24小時》「遇見你欄目」、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家鄉英雄》節目,分別報導了他在湖北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新冠肺炎重症病房救治重症患者的事跡;山東省內及青島市等城市主要戶外大型電子宣傳屏幕也把他的事跡廣為宣傳。
在這次防控疫情的「戰役」中,於文成以實際行動構築起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堡壘,書寫了大醫精誠的奉獻之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