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上海交大11位校友受到表彰,喻樂康、王平、任敏華、劉霞、王斌、張榮華6人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鄭民華、何東儀、蔣力學、蔡國偉、錢文昊5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
喻樂康,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1986屆本科校友,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建築起重機械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從事塔式起重機技術34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等榮譽,帶領團隊突破超高強鋼桁架結構設計、大型塔機設計及控制、智能柔性製造等行業技術難題。在專業領域制修訂國家標準2項,以第一著作人出版專著《塔式起重機安全技術》,發表論文18篇,獲得專利授權8項。
王平,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1999屆博士校友,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王平長期奮鬥在軍用艦船設計研究工作第一線,為我國海軍艦船裝備的跨越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一;並先後主持了多個新船型關鍵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為我國海軍艦船裝備應用新船型打下了較好的技術基礎。王平筆耕不輟,在《中國造船》、《系統仿真學報》、《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等學術刊物發表多篇高等級論文。
任敏華,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1997屆本科校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任敏華長期工作在科研一線,專注於國產嵌入式CPU、網絡通信晶片的研發工作,多項科技成果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任敏華秉持自主創新、科技報國的初心和使命,研發近40餘款晶片,取得了3項發明專利、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1項軟體著作權,為「海陸空天」供給「最強大腦」,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劉霞,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8屆碩士校友,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技術發展處和工藝處副處長,教授級高工。劉霞帶領團隊先後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焊接轉子設計及製造技術研究」和「CAP1400半速飽和蒸汽汽輪機焊接轉子設計製造」。劉霞團隊攻克了「華龍一號」百萬核電汽輪機超大型低壓焊接轉子、超超臨界百萬火電汽輪機低壓焊接轉子等難題,開發出高效先進窄間隙焊接轉子工藝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和市場銷售。
王斌,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2009屆本科、2012屆碩士校友。曾獲浙江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現任寧波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信息科技事業部副總經理。多年來,王斌深耕在危化品運輸行業第一線,牢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2015年,他帶領團隊打造出接地氣的危化物流信息化解決方案-愛路捷專業物流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主要是針對危險品道路運輸企業的,以電子運單為核心串聯業務線和安全線,不僅有效提升了運作效率,也提升了安全管理能力。
張榮華,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屆EMBA校友,天津市政協委員,津南區工商聯副會長,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曾先後入選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名單,獲得全國綠化獎章,並榮獲「天津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全國先進工作者
鄭民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86屆本科校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鄭民華作為最早於1988年底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的中國醫生,於1993年起陸續開展了全國首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首例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及全球首例腹腔鏡下多原發惡性腫瘤根治術,至今共進行了5萬餘例、30餘種的腹腔鏡微創手術。他個人獲得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十佳醫生、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等各級各類榮譽稱號。
何東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89屆校友,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風溼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何東儀長期從事風溼性疾病的診治和研究工作,從醫三十餘年。何東儀牽頭華東六省市的30餘家二、三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共同建立診療協作聯盟,構建中西醫臨床協作診療平臺,提高周邊區域的關節病中西醫診療水平。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他對所有患者盡心盡力,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始終將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解除患者病痛為第一要務。
蔣力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2002屆博士校友,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黑龍江省呼吸專業學科的領軍人物。2020年,新型肺炎來勢洶洶,蔣力學被委以重任,擔任哈爾濱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和省內呼吸內科領域的權威專家,奮戰在疫情救治的第一線。他24小時處於臨戰工作狀態,經常夜以繼日的全天候工作。曾獲黑龍江省抗非典先進個人、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第五屆中國醫師獎等多項榮譽。
蔡國偉,曾於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博士後工作站工作,東北電力大學校長、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蔡國偉主要研究電力系統穩定與控制、新能源發電系統聯網運行、中長期負荷特性分析與預測、能量管理系統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研獎勵5項。授權發明專利5項,發表SCI/EI期刊論文100餘篇。
錢文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8屆本科校友,上海市徐匯區牙病防治所執行所長,主任醫師。他潛心基層崗位20餘年,致力於研究如何保留傳統治療無法保留的患牙。錢文昊對國外的技術進行了4項技術創新,發表相關SCI論文15篇(IF54.799)。他至今成功治癒了5000多例傳統治療無法解決的難題,為患者節約了8000多萬元後續醫療費用,並將治療成功率由72%提升到95.2%。在錢文昊的帶領下,他的團隊入選上海市重點專科建設計劃。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人民網等;
致謝: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醫學院等學院提供資料
備註:由於內容涉及人數多、範圍廣,如發現未統計完全校友及信息,歡迎廣大校友提供相關線索,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