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件事兒火上了熱搜,我看完直接裂開了。啥事兒呢?中國青年報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起了一項關於就業的調查,其中有一個結論,67.65%的大學生覺得自己畢業十年之內會年入百萬。也就是說,每三個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就有兩個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在35歲之前就能夠實現年入百萬。
這個調查。結果一出來,啊,網上就炸開鍋了。有人說,哎呀,這群學生是沒有經過社會毒打才口出狂言啊,這不是就業調查,這是精神狀態調查吧?還有人說啊,35歲前別提年入百萬了,最大的可能是面臨失業,同時還背著百萬房貸。那麼問題來了,畢業十年年入百萬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根據某個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啊,去年全國大學畢業生每月薪酬最高的是清華大學,平均月薪是10818元。這份榜單呢,一共有24所大學的畢業生平均月薪過萬,這些都是重點大學的學生啊,每年985,211錄取人數只佔了高考,總人數的不到5%。所以大多數人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啊,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189元,中位數是27540元,也就是說你如果能夠賺到超過27540元,就能夠超過一半的中國人。注意哦,這是年收入,不是月收入啊,同時根據數據啊,全國人口當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他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是80294元,而我國的薪資分布模型是呈偏態分布,少數極富者會把整體水平拉高。這意味著什麼呢?年收入在8萬以上的人,甚至還不到10%,這樣看來,就算月入1萬都能夠打敗90%左右的人了,但這筆百萬年薪還差得遠呢,既然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年入百萬呢,為啥這麼多大學生這麼自信呢?其實啊,這是認知失調的表現,怎麼形成了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啊,是受到社交媒體的影響,畢竟網上炫富的人越來越多嗎?在網上動不動啊,就有人曬自己的別墅、跑車、名表、名包,有人動則花費1000塊吃個水果7萬塊住個酒店啊,有人拍自己坐在百萬級別的轎車裡頭上學的視頻還特別凡爾賽的說,湊合著做吧,有帳號專門分析路人的穿搭值多少錢,更別提還有演員日入208萬。這些炫富的人,讓大多數三觀還不成熟的學生對貧富的認識充滿了浮躁,好像賺錢是很容易的事兒,好像如果沒有達到年入百萬,或者在北上廣深沒有買房就代表著自己混得不好,連同學聚會都不好意思去。那這種對於未來薪資的盲目自信是壞事嗎?
不全是啊,其實呢,相信自己未來將會成功,將會百萬年薪是很好的一個開始,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自證預言,什麼意思呢?就是人啊,會對自己說出來的話特別的重視,並且努力實現證明自己的正確性。這就是為什麼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而進一步的成功會不斷的強化自信,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的飛輪效應啊,越自信越成功,越成功越自信。個人的思維方式是真的可以決定命運的,也許啊,認為自己會拿到百萬年薪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喊著人間不值得,然後選擇躺平的人,是真的一定沒機會,我們沒有權利去取消任何一個年輕人的夢想,敢做夢才能夠去實現夢。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價值,記得給我一個點讚,一個關注,算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