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記者 翁惠娟 黃付平 文/圖
「南國燕園」,是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雅稱,這個在深圳已落成15年的高等學府,迄今已畢業了近8000名學生,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選擇紮根深圳。
令人振奮的是,今年8月29日深圳市政府與北大籤署備忘錄,決定以北大深研院為基礎深化合作,共同建設北大深圳校區。對中國最高學府在深圳設立校區的這一舉動,市民滿懷期待。「南國燕園」在不久的將來,將呈現出怎樣美好的景象?
日前,記者獨家專訪了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吳雲東。吳院長談規劃也談理念,談創意也談舉措,懇切而真摯。他的一番暢想,尤其讓我們感慨萬千——
「我心目中的北大深圳校區,是可以成為百年名校的。校園裡,有參天的大樹,有鳥語花香,景色是那麼優美;校園裡,充滿了科學元素和文化氣息,人文環境是那麼濃鬱;校園裡,有一批學術大師,他們有淵博的學識、很高的國際學術聲望,更有寶貴的人文情懷;校園裡,學生們朝氣蓬勃,有國際視野、有學習和創造的熱情……就是在50年之後,100年之後來看這所學校,它依然可以展現現代大學的風貌與姿態,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能觸動人的心靈,就像我們在哈佛、在耶魯、在普林斯頓這些百年名校裡所體會的那種感覺,讓人肅然起敬。」
北大深圳校區將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田」
記者:百年北大首次突破,在深圳設立校區,在您看來,意義何在?
吳雲東:這是一件大事,不僅是北大的大事,也不僅是深圳的大事,更是全國的大事。首先,這是對落實中央精神,即希望北大在高等教育發展中更有所作為的積極回應。其次,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但高等教育卻一直是深圳發展的短板,高等教育的規模和水平亟待與城市的發展相匹配。第三,是北大自身發展的需求。新建一個校區,有一個試驗田,可以在這裡展開更多的教育改革與探索。這種意義,超過了普通民眾最通俗的說法「讀北大,到深圳」,而是在為中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探路,為深圳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添磚加瓦。
記者:目前深圳校區建設籌備情況如何?
吳雲東:按照籤約時間表,目前已成立了市校聯合領導小組,包括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北大的黨委書記、校長。聯合工作小組則由市相關領導、各政府部門和北大相關部門組成。關於社會普遍關注的辦學理念、辦學框架和具體規劃包括招生人數等,目前北大正在進一步完善。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國際化辦學,目前正在尋找適合的國際夥伴。
中國高等教育過去更注重培養的是「人才」,而較少關注培養「人」。我們社會需要的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懷、有視野、有知識的人。北大的目標,就是培養引領社會發展的人,引領世界發展的人。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努力培養引領未來的人。
深圳校區志在培養文理兼修的人
記者:北大深圳校區辦學方式有何安排?北大深圳校區與北大深研院是怎樣的關係?學科計劃如何設置?
吳雲東:綜觀歷史,中國的教育曾經特別重視人文修養的培養;西方科學技術發展前,都經歷過輝煌的人文發展階段。回顧歐洲發展史和世界名校發展史,無一例外,都是強調人文情懷的建設。最近對華爾街和矽谷從業人員的一些調研發現,那些原本學人文學科或人文基礎好的,往往能達到更長遠的發展高度。因此,我們在辦學上計劃採取本科階段,文理學院一二年級文理兼修,文科生有理科的基礎知識,理科生有較好的人文基礎;三年級再選專業,通過通識教育方式,培養真正全面的人。而醫學院,更是一個需要人文情懷的專業,我們的教學體系將致力於培養高端的醫生和高端的護理人員,這些醫生除了日常的看病問診,還會做點科研,參與教學活動。
北大深研院在未來將融入到北大深圳校區,成為其重要的一部分。不僅是地理位置的融合,更是學科設置的融合。北大深圳校區將按照現代大學治理構架進行設置,建設包括醫學院、文理學院、工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等的學科綜合體。
另外,北京大學也將在深圳市的支持下成立健康科學研究院,配合醫學院和醫院的建設,開展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的科研和研究成果的轉化,促進深圳市的健康產業發展。
記者:北大深圳校區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哪些與眾不同?
吳雲東:北大深圳校區的建設是一件偉大而極具挑戰的事業,需要許多志同道合的同事與我們一起來完成。我們將通過三方面吸引人才:第一,要有辦教育的高度熱情,對人才培養有奉獻精神。對世界的發展和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的建設有高度認真的態度。第二,做出一個標準的人才吸納體系,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第三,在為人才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合理的家庭發展條件外,更為人才提供人性化的支持和幫助。
一期規模預計6500人,將與世界頂級名校合作辦學
記者:深圳校區與北大本部在辦學上有何區別?
吳雲東:差異化發展,是北大設立深圳校區的重大戰略部署之一。首先是實行交叉學科,文理結合、理工結合,以及醫學與人文、理科和工科的高度結合。其次,通過國際合作,全面實行國際化辦學模式。除了正在談與芝加哥大學在本科文理學院的深度合作外,我們積極尋求哈佛醫學院等多所國際著名醫學院在醫學院辦學方面的合作。還將通過多種不同形式與更多世界頂級名校在其他學科方面的合作,提升學科國際化水平,打造更強的北大。北大深研院目前的國際法學院已是國際化辦學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提供的美國法律博士學位和中國法律碩士學位雙學位的培養模式(四年制)在國際上獨一無二。第三,進一步增加留學生比例。我們希望,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比例控制在3∶7左右。最後,結合深圳產業特色,學科設置將更加適應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記者:深圳校區的招生規模如何?
吳雲東:目前深研院在校研究生約3000人。未來的本科生院將是一個小而精的與世界頂級高校如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類似的文理學院,學生總數約1600人;加上醫學院約1800名學生,深圳校區一期規模預計為6500人左右。
這個招生規模有利於教學和管理,也更有利於教育改革試驗田的探索,為二期辦學積累經驗。未來的本科文理學院將設立書院制,共四個書院,每個書院將有部分教師與學生一起生活。未來的醫學院也將有3-4個附屬醫院,醫院中的醫生將會參與醫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我們希望,國際化辦學模式將竭盡所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對外學習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