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很好奇,一輛汽車由兩萬多個不同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究竟是怎樣才能做到可靠耐用的呢?其實在一款新車上市前,車企都要對它進行許多許多的測試。
一輛合格的汽車,有一套完整的測試方案,並不斷的將測試所得的數據和結果進行反饋,對零部件及生產裝配工藝進行優化。那麼一款車在上市前,都要經歷哪些測試呢?
1、風洞測試
這裡的風洞可不僅僅是一個能吹風的"洞",這是一個密閉的環境,裡面的巨大風扇可以使一股巨大的氣流吹過汽車表面,通過對某些參數的分析可以得到汽車的風阻係數,由此可以得知汽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的阻力大小。
有數據顯示,傳統的燃油車風阻係數下降10%,油耗就能降低3%;對新能源車來講,風阻係數降低0.02,行駛裡程增加10km。另外,風阻係數還會對一輛車的操控性能和高速穩定性帶來影響,所以,風阻係數對整車開發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碰撞測試
碰撞測試主要是為了觀察車輛在交通事故情況下,對駕乘人員的保護能力;通常車廂內會布置幾個裝滿傳感器的假人,車輛會撞擊在牆壁或者一些障礙物上,然後根據汽車的變形情況、安全氣囊的彈出和車廂內假人受到衝擊的大小來判定車輛是否安全。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安全評級機構有歐洲的E-NCAP,美國的IIHS以及NHTSA、國內有C-NCAP、日本有J-NCAP,這幾家評級機構就像風景名勝一樣各具各特色,各個機構都有別於其他機構的「特色」碰撞試驗項目。
不過國內的C-NCAP被稱為五星批發部,比較可靠的還是中保研,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至今,只推出了兩期新車安全測試,卻在可信度和說服力上迅速超越了C-NCAP,成為汽車行業新的安全評級機構。
3、NVH測試
所謂NVH其實是三個的英文單詞的首寫字母,它們分別是Noise(噪聲),Vibration(振動)和Harshness(聲振粗糙度)。在這個實驗室內,可以獲得發動機、機械傳動等相關噪聲的參數並提出優化建議,也可以測試汽車隔音性能的優劣。
試想一款噪音大、震動頻繁的車子乘坐起來沒有任何舒適性可言,所以NVH對乘坐舒適性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一般來說,車企會分別測試部分零件運動過程中的噪聲與振動、整車不同工況下運動過程中的噪聲與振動、由於溫度等因素影響的各種工況所產生噪聲與振動。
4、耐久測試
一輛車究竟耐不耐用,最重要的是要經歷耐久性測試,車企會採用全方位的極限測試,來證明它的耐久性,從而以確保車型質量達標。在耐久性測試中,一般包含整車耐久性和零部件耐久性。其中,整車耐久性可以更直觀的反映一款車的質量,所以在耐久性測試中的權重最高,也最受車企的重視。
車企通常是採用三高標定測試來驗證一款車的耐久性,即高溫、高寒和高原測試,驗證車輛系統在極端環境下是否依然能夠正常運轉。另外,之所以選擇在「三高」地區進行測試,也是因為高溫、高寒測試會加速部分零件的老化速度,可以起到驗證可靠性的目的。而高原地區氣壓低、空氣稀薄,還可以測試一款車的適應能力。
5、密封性測試
大家都知道汽車可以遮風擋雨,但很多年輕消費者都沒有體會過上個世紀的汽車,那時候汽車生產工藝落後,車輛密封性比較差,到冬天許多小排量車型就算開著暖風也不暖和,所以,車輛的密封性能就很重要了,一款密封性好的車子,不僅僅舒適性好,在下雨天時還可以防止滲水對發動機、電氣設備等造成影響。
在整車密封性實驗環節,最常見的是淋雨試驗,它是在實驗室中模擬梅雨季節連續下雨的情況,從車體的各個角度對試驗車輛進行高強度的密集噴水試驗,就連車底下面也不疏漏,目的就是為了試驗車輛在雨水環境下是否會產生降落滲透效應,從而避免發動機熄火、電氣設備失靈,防止金屬表面腐蝕等情況。
6、電磁兼容測試
如今,汽車的電氣化程度已經十分高了,並且汽車也難免會開到一些電磁輻射比較強的區域,汽車電子設備一旦受到強磁場幹擾,有可能面臨失效或報廢的風險,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電磁兼容實驗同樣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來說,車企會把一輛車放在EMC電波暗室中進行測試,EMC電波暗室可以很好地檢測車輛電子設備對外界電磁輻射的抗幹擾能力。實驗室外部有一層鋼板覆蓋,覆蓋鋼板最要是起屏蔽作用,防止外部電磁波對實驗的幹擾,四周和頂部五個面均有錐狀吸波體構成。測試車輛安放在轉盤上,轉盤能夠360°旋轉,旋轉精度達到±1°,從而保證車輛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電磁兼容測試。
日常總結
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雖然汽車變得越來越好用、舒適,但汽車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所以就要對它的可靠性進行全方位的測驗,不過,在一款車的開發過程中,測試項目遠不止上面介紹的這些。如果小夥伴還知道汽車上市前要經歷哪些測試項目,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