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日前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網際網路企業領軍人物、專家學者等1500餘名嘉賓相聚古鎮,分享成果、凝聚共識、共享未來。大會期間,DT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院長、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隆重發布了七大榜單和兩個產業地圖,掌門教育旗下在線1對1全科輔導品牌掌門1對1榮登《中國大數據行業應用TOP Choice 2019》榜單併入選《中國大數據行業應用Top Choice 2019產業地圖》,其引領行業的頭部實力和技術創新的教育應用獲得行業認可。
據了解,《中國大數據行業應用Top Choice 2019》的發布旨在加速大數據產業生態,加速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DT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DTiii)從3352家企業中進行甄選,最終包括教育領域知名教育品牌掌門1對1在內的185家企業從中脫穎而出,覆蓋了不同產業的55條賽道。而在中國大數據行業應用Top Choice 2019產業地圖上,掌門1對1與科大訊飛、好未來等知名企業位列教育大數據板塊,成為踐行大數據與教育產業融合、實現產業數位化成果的佼佼者。
根據《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大數據應用市場日益壯大,產業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18年大數據產業整體規模達到4384.5億元。而在教育領域,早在2018年,為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教育部頒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文件明確指出,要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不僅是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的高階演進,也是教育大數據應用的深化與教育全過程的融入。
顯然,融合大數據發展現代化教育已是業內共識,雖然現階段,AIED仍處於發展早期,數據採集和數據挖掘都遠遠不夠,但大數據成為教育企業的發展命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正如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所說,大數據競爭時代,數據即網際網路企業的生命,並且不同於技術可以用錢打造,數據是需要沉澱的,只能用時間去解決,只有大量的數據才能生成足夠精準的系統以提高訓練模型的精度,數據足夠有效才能實現教學品質的正循環,讓用戶真正從中受益。
在在線教育領域深耕多年,掌門1對1已經積累了海量的教學大數據,從深度採集到深度挖掘,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數據將成為掌門在業內最突出的優勢壁壘。通過將這些大規模的數據整理切片,掌門1對1最終形成了用戶學習大數據、標籤化題目大數據和視頻教學課堂三大優勢資料庫。
基於千萬用戶學習畫像大數據與整體學習軌跡,掌門1對1對每個學員進行標籤化處理以及學習行為數據畫像分析,目前,掌門1對1智能化平臺視頻模塊切片已突破10萬,AI課件達到120萬,AI題庫達到1200萬;掌門1對1的課堂板書數據也已達到1000萬TB,教學月語音時長達到500萬小時,龐大的數據池強勢助力人工智慧技術在教學全程的滲透融合。
與此同時,為最大化實現「AI+大數據」對教育的升級,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新成果,掌門1對1推出了多元智能動態測評系統(MIDES)、智能教育系統、智能作業系統、知識圖譜可視化與學習路逕自適應四項頂層教學應用,貫穿教學全過程。
在學生層面,掌門1對1的大數據和AI技術能夠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全程數據跟蹤和分析,譬如在課前,啟動智能化管控,為學生開啟學習中心,為學生提供立體化、多維度的面試化智能測評,綜合對學生的用戶畫像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習慣、動力、熱情。
在教師層面,掌門1對1在學生和老師身上提煉出上百個性標籤,根據歷史匹配數據及契合度測試,實現智能化一對一匹配,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標籤的維度將不斷細化和豐富,從而讓這種匹配變得更加精準。
事實上,上榜中國大數據行業應用TOP Choice 2019不是掌門1對1在技術應用方面取得的第一個榮譽,在今年5月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掌門1對1榮膺數博會領先科技成果獎,與科大訊飛、中國移動、小米等各行業領先企業同屏展示行業頂尖技術成果風採;9月,掌門1對1作為唯一一家受邀的「5G+教育」在線教育企業,與華為、中國移動等國內具有一流技術水平的企業共同進駐「5G全球創新港」,向全球展示5G賦能教育的前沿成果……
「對於在線教育,它的發動機和傳統教育的初衷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一個強大的機身,這裡面儲藏了海量大數據」,張翼說,數據是基礎,大數據亦是「AI+教育」融合的關鍵。作為教育大數據應用的先行者,以大數據為翼,掌門1對1將發揮頭部優勢,積極探索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國內頂尖的教育智能化水準推動在線教育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