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蘇明娟的自述,為何希望人們記住的不是她?

2020-12-20 我的好故事

還記得那個「大眼睛姑娘」蘇明娟嗎?她曾受助於希望工程,如今,她拿出自己的家庭儲蓄設立助學基金,為更多貧困學子傳遞「希望」。

在1991年中國希望工程宣傳照上的這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無疑是幸運的。從被記者拍下著名的大眼睛照片開始,她的命運便被改寫。在她的自述中,那個曾經的山村貧困生已然破繭成蝶……

『大眼睛姑娘』成為希望工程的標誌性人物,從她那渴望的目光中,人們似乎聽到數以百萬計的失學兒童的心聲。

——《希望工程:苦澀的輝煌》作者、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黃傳會

我生在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張灣村一個普通農家。山區地薄糧少,我們一家人過著辛勞拮据的生活。上小學時,我每天從家到學校要走40分鐘的山路。

那時候,學校的教室低矮破舊,學校沒錢裝玻璃,即便在冬天,窗洞也是空蕩蕩的,寒風呼嘯而進,我們這些小朋友都凍得縮成一團。可是,我們堅持讀書的念頭卻像火一樣熱烈。

1991年5月,當時還是北京崇文區文化館攝影幹事的解海龍叔叔到我縣採訪、拍攝希望工程,這個在我日後的生活中像父親一樣的叔叔跑了十幾個村莊,拍了很多照片,我的只是其中一張。

對於當初拍攝的情景,我已經沒有印象。但是,這張題為《我要讀書》的照片發表後,被全國各大媒體轉載,並被選為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誌。幾乎一夜之間,「大眼睛姑娘」「走」遍大江南北。

據《建國50周年攝影在我們記憶中》調查顯示,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姑娘」名列榜首,被認為是50年來最震撼人們心靈的一張照片。在為希望工程捐款的人中,不少人的捐款就是衝著「大眼睛姑娘」來的。

然而,山區消息閉塞,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張照片。1993年,縣裡熱賣「愛心券」彩票,為當地募集教育經費,彩票上印著的正是「大眼睛姑娘」的照片。村裡有人買回來,覺得「大眼睛姑娘」像我,爸爸看了也覺得像。

相似的事兒接下來一再發生:我到鄉衛生所看病,醫生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報紙,指著上面的照片問,「這不就是你嗎?」有人把報紙帶到了學校,老師們也覺得「大眼睛姑娘」就是我。為了證明,老師還要我回家讓媽媽找找有沒有跟照片上一樣的花格布衣裳,結果媽媽果真從舊柜子裡找到了那件小花襖。「大眼睛姑娘」毫無疑問就是我了。

又過了兩年,中國青年報社舉行45周年社慶,此時已是報社攝影記者的解叔叔,邀請我到京參加社慶活動。我一下火車便吃了一驚,一位叔叔舉著「大眼睛姑娘」照片來接站:「忘記了吧,五年前就是我給你拍的這張照片。我叫解海龍!」

三個月後,我又一次到北京,在央視《正大綜藝》節目中與解叔叔一起講述「在希望中成長」的故事。隨後,寶潔公司捐款20萬元,將我的母校張家灣小學改建成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也在短短幾年內建起了60多所希望小學,一萬多名貧困學生受到了資助。

面對這麼多關注的目光,這麼多援助之手,爸爸一直告訴我在收穫愛心的同時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回報別人,幫助更困難的人,將這種無私的愛傳承下去。

上小學時,我把富餘的捐贈物品轉贈給其他困難的同學。上初中時,在徵得資助人的同意後,我將累計幾千元的資助金通過青基會轉贈給其他更需要幫助的孩子。看到他們高興,我也會很開心。一直在關愛中長大的我,更要努力用愛心去照亮別人的世界。

2002年,我如願考上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進入大學後,我覺得我們希望工程的孩子並不比別人差,我們擁有同樣的智慧和才幹。所以,經過慎重考慮,我請求退出希望工程對自己的捐助計劃,想憑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學業。

在大學期間,我從沒向家裡要過一分錢,靠勤工儉學賺來的生活費養活自己,並資助他人。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安徽省工商銀行工作。但是,這並不等於捨棄了希望工程這項事業,相反,希望工程一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工程改變了我的人生,更改變了千千萬萬貧困孩子的人生。對此,我有太多的感激。希望工程給我的幫助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回報社會是一種義務。這些年來,我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接受過上千次記者採訪,盡我所能宣傳希望工程,呼籲更多的人奉獻愛心,使更多的貧困地區的孩子改變命運。

對「大眼睛姑娘」的照片,有人說「那一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不知使多少人潸然淚下,然後慷慨投入到希望工程的行列」。我希望人們記住的不是我一個人,而是承載偉大使命的希望工程。

THE END

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

相關焦點

  •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一張照片讓她走出大山,如今是副廳級幹部
    很多人都見過她那張經典照片——《大眼睛》,一個在課桌上抬著頭的女孩,面容還帶著灰塵,頭髮有些雜亂,但那雙眼睛純粹澄澈的讓人心疼,她說,「我想讀書」。她就是蘇明娟,一個大眼睛女孩。將錢退回後,兩位老人也執意不肯收下,兩個淳樸的家庭經過溝通,最終決定將錢捐給希望工程。還有很多的好心人捐贈錢,零食,衣物,逢年過節還給她寄去生活用品,涓涓細流匯成奔流之川,蘇明娟終於能夠完成自己的學業了。不止是蘇明娟一人,因為希望工程的開展,無數的貧困兒童得以上學。
  •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當年讓無數人獻愛心,如今已成就錦鯉人生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如今已成就錦鯉人生 1991年的一張黑白照片,一雙渴望學習的大眼睛,打動了無數人。現在還有很多人記憶猶新,一提到大眼睛都會想起那個叫蘇明娟的女孩。
  • 29年前,那位大聲喊「我要讀書」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如今怎樣了
    該照片一經發表,轟動全國,各大報紙雜誌爭相轉載,大家紛紛開始關注農村失學兒童,中國希望工程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宣傳標誌,而圖片中的大眼睛女孩,也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從此改變自己的命運。懂事的蘇明娟知道這個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於是愈發努力學習,她一定要考上大學!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此時恰好攝影師解海龍先生正在為希望工程拍攝專題照片,他走遍了許多貧困地區,最後來到了大別山,看到了正在上課的蘇明娟,這個孩子因為上課十分專心,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緩緩靠近她的謝海龍,謝海龍才抓拍到了這可貴的一幕。
  • 「大眼睛女孩」長大了:曾是希望工程標誌,今拿3萬設助學基金
    時隔28年,解海龍再次為「大眼睛」蘇明娟拍攝照片,將愛的接力棒一代代傳遞下去。這位「大眼睛」女孩蘇明娟,曾是希望工程的標誌。一組「我要讀書」的照片,曾經打動過無數人。2017年底,蘇明娟因當選安徽省新一屆團省委副書記(兼職),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並引起廣泛關注。
  • 還記得29年前,那位渴望上學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現在怎麼樣了
    拍攝時間1991年,金寨縣是比較偏遠的一個小山區,十分貧困,甚至當時被評估為全國最貧困的縣城,蘇明娟就在這個貧困的縣城出生,是渴望讀書,眾多孩子中的一個。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蘇明娟正在做作業,手握著鉛筆,抬頭看著鏡頭,眼神中充滿了對讀書的渴望。照片一經發出後,被各大媒體轉載,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令許多中國人心酸不已,後來這張照片被選為希望工程的標誌。
  • 希望工程海報上的大眼睛女孩長大後怎樣了?這是一場愛的接力賽
    當年希望工程宣傳海報上的巨幅照片,那個女孩睜著一雙大大的眼睛,充滿對知識的渴求和嚮往。尤其是女孩那雙大眼睛直擊人的心靈,引起靈魂深深的震顫。這個海報上大喊「我要讀書」的大眼睛女孩名字叫蘇明娟,1983年出生於安徽省金寨的一個貧困家庭中,這裡山多地少,一年靠責任田獲取的口糧只夠全家人3個月吃的,所以大多數時間蘇明娟的父母都要通過做副業的微薄收入來貼補家用。
  • 希望工程蘇明娟:如今已是2個孩子的母親,設立助學基金回饋社會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也因為對知識的渴望,對知識的熱愛,讓她從一個貧困的鄉村女孩變成才識淵博的學子。她不僅憑藉自己的努力,認真學習,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我要讀書」照片走紅,改變命運1991年,一張「我要讀書」的照片走紅,「大眼睛女孩」進入公眾的視野。雖然那時候沒有像現在那麼便捷、快速的網際網路傳播速度,但這張震撼人心的照片還是迅速在各大報刊、報紙傳播開來,引來人們極大的關注。
  • 希望工程「大眼睛姑娘」的華麗蛻變之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因此,人們也親切地賦予照片一個名字—大眼睛。在三合中心小學,他遇見了這個有著一雙會說話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以及對知識的強烈渴望的女孩兒蘇明娟。因此,他隨即用手中的攝影工具,記錄下了這張傳神的照片。這一年,蘇明娟8歲。
  • 希望工程「大眼睛」為什麼能夠牽動億萬人心?
    據解海龍回憶,1991年到大別山區採訪時,有一個孩子闖入了他的視線,她不斷地抬頭看黑板,低頭記筆記,這個女孩就是蘇明娟。「我發現蘇明娟的眼睛非常大,有一種直抵人心的感染力。」在蘇明娟抬頭的一瞬間,解海龍快速按下快門,於是有了後來經典的「大眼睛」。「回頭看這張照片,我覺得蘇明娟的眼神特別能表現孩子對讀書的渴望。」
  • 他的「大眼睛」帶來無數「新希望」
    1991年,安徽省金寨縣三合鄉中心小學蘇明娟(大眼睛)近日,解海龍的第一本自述《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由山東畫報出版社策劃出版,書裡既講述了三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公益事業的草根攝影家的人生經歷,也記述了希望工程救助下孩子們的勵志故事。
  • 希望小學今「而立」:改變「大眼睛」們命運的希望工程從這裡「萌發」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暢、吳慧珺、陳諾、劉方強你可能還記得,那雙飽含「我想讀書」渴求的「大眼睛」。但你可能不知道,距離「大眼睛」蘇明娟家鄉20多公裡,就是我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所在地。改變「大眼睛」們命運的希望工程,正是從這裡「萌發」。19日,全國首個希望小學——安徽省金寨縣希望小學迎來了30歲生日。
  • 還記得這張圖裡的「大眼睛女孩」嗎?她現在是倆孩子的媽?
    ↓亂糟糟的齊耳短髮,粗糙乾燥的皮膚,破舊的棉襖,就算形象不佳,也擋不住她那雙充滿渴望的圓鼓鼓的大眼睛,……這位女孩名叫蘇明娟,照片是由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師解海龍在1991年拍攝的,當時她年僅8歲。,鏡頭下的她手握鉛筆,兩隻直視前方的大眼睛充滿求知的渴望,「她好像在和我們對話」▼
  • 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孩—訪希望工程形象代表蘇明娟
    安徽商報5月26日訊 本期人物:蘇明娟  一張照片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從那個大眼睛小姑娘的照片誕生之日起,蘇明娟便註定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物。她以希望工程形象代表的面目出現在公眾面前,從小學到大學,到實習、畢業。蘇明娟的每個變化都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其實蘇明娟不是一個形象,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普通的女孩。
  • 好久不見:還記得這張圖裡的大眼睛女孩嗎?她現在是倆孩子的媽?
    這位女孩名叫蘇明娟,照片是由中國青年報的攝影師解海龍在1991年拍攝的,當時她年僅8歲。只是,無數張珍貴的照片中,只有蘇明娟震撼到了他,鏡頭下的她手握鉛筆,兩隻直視前方的大眼睛充滿求知的渴望,「她好像在和我們對話」▼
  • 夜讀|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當團省委副書記了 | 銀行多給錢,女子不...
    【時間看得見】還記得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嗎?她當團省委副書記了封面新聞消息,12月15日,共青團安徽省第14次代表大會圓滿閉幕,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團省常委和書記班子,其中孔濤當選新一屆團省委書記,蘇明娟(兼職)當選副書記。蘇明娟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有些陌生,若說起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照片,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 當初那個打動無數人的「大眼睛」女孩,時隔26年,她後來如何?
    當初那個打動無數人的「大眼睛」女孩,時隔26年,她現狀如何?「大眼睛」女孩相信很多人都在小的時候看到過一張照片,一個臉龐稚嫩有些髒的小女孩羞怯的抬著頭,睜著自己明亮的大眼睛看著前方,手裡緊緊地握著鉛筆。雖然她的神情有些恐懼,但是眼神十分的堅定。
  • 希望工程主人翁故事:大眼睛險未入選標誌照(圖)
    點擊進入>>>   「大眼睛」蘇明娟已長大 攝影/本報記者 王衛  「大眼睛」、「大鼻涕」、「小光頭」昨天才互相認識  上午9點多,位於圓恩寺胡同的希望工程辦公院內,走進來三個年輕人:女孩的大眼睛格外明亮、穿著紅T恤的男孩眼神有點憂鬱,另外一個男孩身著軍裝,顯得很是威武。「踏進門的一瞬間,我們覺得特別激動。」他們說,「覺得這是回家了。」
  • 還記得安徽的「大眼睛女孩」嗎?後由國家大力培養,如今怎樣?
    ,照片裡的她也受到希望工程的格外關注與邀請,隨後成為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她就是蘇明娟,出生於1983年,出生的家庭不要說富裕,甚至在當時連普通家庭都算不上,可以說是妥妥的窮困,父母也都是老實的農民,依靠那微薄的土地,靠天吃飯的他們,有時候甚至一年的收入只夠三個月生活,可以說是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障,即便是這樣她的父親也依舊希望她能夠學習,也渴望著孩子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而不是像他一樣重複著山中的日子
  • 那個大眼睛裝滿著對知識的渴望,被希望改變命運的女孩,如今怎樣
    在29年前,有這麼一張照片引發了社會的關注,照片裡是一個小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眼神裡充滿著對知識,對讀書的渴望,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心疼,而正因為這張照片,也改變了這個小女孩的命運,這個女孩子現如今的生活怎麼樣了呢?
  • 29年前,因一張照片「走紅」的大眼睛女孩,現在生活得怎樣?
    這時腦海中浮現了一張照片,在29年前,一張照片中的「大眼睛」女孩進入人們的視線當中。而照片中的女孩正是蘇明娟,一個對課堂極其渴望的女孩,從她的眼睛中看出對知識的渴望,時隔多年過去,她的人生是否被重新譜寫?